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锦庭娇 >

第28章

锦庭娇-第28章

小说: 锦庭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嫣轻笑:“歆姐儿因为能与林霈去踏青,把个暖玉斋弄得人仰马翻,我还能不知道?”

    说完她又道:“一个破山沟沟,不知道有什么好去的。

    “况且林霈为的是羲姐儿去,又不是为她,她倒是巴巴地上赶着当起龙套来。”

    纪氏望着她:“你倒是什么都知道。”

    沈嫣笑着,不说话。

    这当口绿萍掀帘子进来,说道:“老太爷那边着人来传话,二姑娘和四爷不日要去杏儿沟扫墓,因着大姑娘与大爷也去,因此让三姑娘,二爷三爷也都同去。”

    沈嫣一颗蜜饯倏地卡在唇齿间,再也笑不出来了。

    沈羲收到全府少爷姑娘全去杏儿沟的消息已是翌日早上。

    很显然她并没有打算去这么多人,但沈若浦的示下,她没有办法违逆。何况沈歆都去了,也不差多两个。

    雨下了两日,到清明前一日,乌云竟逐渐散开,太阳金光将屋顶琉璃瓦照得刺目耀眼。

    院里新种的花木经过雨水滋润,纷纷精神到像是准备随时再迎风猛蹿一截。

    桃花落了满地,枝头花苞又绽了新的出来,一切都表明,这再适合出行不过了。

    午饭才过,林霈就派了人来,指名要见羲姑娘。

    “我们公子说,明儿辰时,他会准时到达府上。与姑娘不见不散。”

    沈羲对这句不见不散颇为硌应。

    她这里定了出发时间,拂香院与撷香院便就动手收拾起来。

    沈棣他们因是爷们儿,本就不大肯拘在府里,对于踏青什么的虽没有多大兴趣,但是能出府溜达总是值得高兴的。

    沈歆自不必说。

    唯一郁闷的只有沈嫣,不过她讪讪过了两日,也早已经接受现实。

    到了这日早上,沈羲带着沈梁刚用过早饭,林霈就从院门外快步进来了。

    只见他依旧一身白衣,披着轻薄的银灰色披风,发丝全结于头顶,拿羊脂白玉簪束着,踏着廊下被风吹落的一地落红,倒是好一个富贵公子哥儿。

    “我给你带了昌裕兴的零嘴儿,你在路上闷了,可以拿来磨磨时间。”

    他从小厮手里接了两摞包好的糕饼零食放在桌上,又自动将一旁两个包袱拎给了身后小厮。

    沈羲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站了半刻,扭头与珍珠道:“把零嘴儿钱付给林公子。”

    早就呆愣着的珍珠连忙垂头翻起荷包来。

    林霈满腔欢喜僵在脸上,脸色有些难看:“你就这样看不起我?”

    沈羲拳头抵唇,轻咳了声。

    不等沈羲说话,林霈便就睨了眼她,大步往外头走了。

    沈羲回头招呼裴姨娘:“我们也走。”

    他气走也好,也免得接下来再做出什么给她招麻烦的事来。最好他负气直到他们从杏儿沟回来不不,最好是就此不理她,更好了。

    珍珠不是说过,沈崇信出事之后,他可是曾经在街上碰见,连招呼也不想与她们打的?

    她替原主出出这口气,也该的。

    杏儿沟在离京二十里地的黑河镇。

    沈家古早的时候也是在镇子上的,当初也只是乡绅,后来逐渐发达,又开铺做起了买卖。

    再后来读书入仕,渐渐挤入仕途,虽然不温不火,总算出身上是一步步高贵起来了。

    但秦周两朝都信奉落叶归根,沈家的祖坟地,自然就一直留在杏儿沟。

    沈羲一路从珍珠她们的谈话里捕捉信息,填补着认知上的空白。

    来之前她以为真如沈歆所说这只不过是座小山沟,哪知道车行半个多时辰后,马车从驿道拐上一道侧道,绕过几座田庄,渐渐地视野就变得开阔起来。

    沿途都是田庄,路上人烟不绝,四面村庄房屋也不少。

第054章 斯人已逝

    河岸上,田埂旁,柳丝迎风飘舞,粉的桃花与白的杏花遍布在小陌上,迎面吹来的风里都带着温柔的草木新发的气息。

    路旁挎着篮子默默让路的高瘦妇人目光总望着车厢,许是少见有外人进村来罢?

    听到沈梁趴在车窗上,激动地呼喊着路过的狗儿们的名字,沈羲就知道快到了。

    果然,过了村口小石桥,就顺着野花夹道的小路进了座后山有着漫山杏花的村庄,。

    两山环抱之间的开阔地上,有座门前屋后都种着两人合抱粗的老杏花树的宅子,自然便是沈宅了。

    而依附在中间主宅两侧的还有东西各一个跨院,都另有门出入。

    马车从正门进去,下了车裴姨娘便牵着沈梁往东面月洞门过去的东偏院走了。

    沈羲打量了两圈,只见这是个三进院子,几名长工已闻讯走出来卸马车,而另有对身穿葛衣的男女与沈歆他们打完招呼,然后匆匆迎了上来。

    到了跟前冲着她躬身行礼:“方才旺儿去镇上回来,说看到姑娘回来了,我们还不信,如今见着了,可算他没瞎说!”

    二人在她面前礼数周到,却不见拘促疏离,反倒是笑得脸上鱼尾纹都出了来,透着打心底里的欢喜。

    原主好歹在此地住了三年,沈梁都能跟佃户家的孩子上山下河的玩耍,她自然与周围人们也熟。

    她那性子或许不适合内宅生活,但在这样的地方,却又是极合适的。

    沈羲猜出他们便是庄头齐顺与娘子齐二婶,便说道:“劳烦你们惦记。我们不要紧,只消把别的姑娘公子招呼好就成。”

    齐二婶忙着要说什么,齐顺却止住她,说道:“姑娘吩咐的,小的心里都知道。但请姑娘放心便是。”

    沈羲点头,这时候旁边几位村妇等到沈歆他们已全皆进屋,便也一窝蜂迎上来围着问长问短。

    她都一一地答了,又让元贝拿出林霈买的那些零嘴儿,拿了些出来散发给长工和佃户家的孩子们。

    寒暄完之后进到院里,出乎意料的是,这小偏院里收拾得竟比原先的梨香院还要顺眼。

    家俱材质什么的不去说它,乡下地方,也不可能置多贵的家伙什在此处。

    只是即使粗朴,却四处干干净净,地板但凡有破损的地方都修补得平平整整。

    门窗都是新糊的,窗外一蓬迎春花,正开得耀眼夺目。

    一只大花猫趴在花丛旁石墩上,在太阳光下眯着双眼,冲着她慵懒地伸了个懒腰。

    一切都说明,庄子里的人热情都不是敷衍,她们离开了镇上,屋子也还是有人经管的。

    院里只有四间房,裴姨娘已经照从前惯例住了东边耳房,珍珠元贝则去了西边耳房,沈梁住在东厢,而正房自然是留给她的了。

    随同他们来的还是管事娘子史瑞家的。

    这里稍事休整,史瑞家的便就着人前来传话,准备前往坟园祭拜。

    大周既然都不拘男女大防,自然女子也可上山扫墓。

    坟园在两里外的东山上,整个两百亩的山头全都是沈家地盘。

    史瑞家的张罗下,所有人都到齐了,当然除去林霈。虽说他与沈崇信夫妇也熟,但到底别家的人,又岂有真上山去的理儿?

    沈歆因为林霈不在,所以诸事看不顺眼。

    沈嫣虽没有说什么,但注意力全在她的漂亮衣裙上即使扫墓对衣着有讲究,她也旁若无人地穿上了彩色衣裳,脸上虽然没施胭脂,但头发却是精心打理过的。

    而沈渠自不必说,一路上盯着村里少女们,就没挪开过眼。

    沈棣作为长孙,到底沉稳些,还知道看着些沈梁沈懋。而这对小的许是前不久才结过梁子的缘故,倒是相对安静。

    沈崇信夫妇合葬在山腰,坟前种着两株银杏树,已抽出了满树嫩叶。

    沈羲私心里觉得应该对他们说点什么,但又不知从哪里说起。

    或许有人会觉得他们俩傻,那样的情况下很应该先保自己的命才是,而很多时候,就连沈羲在遇到这样的情况,说不定也会先顾着自己,可是他们的“傻”,在沈家一府人的自私冷漠面前,又多么难能可贵。

    最后她伏地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来。

    下山回到宅子里,看看天色,还未到午时。

    沈羲换回日常衣裳,便就唤了元贝道:“去请齐叔过来。”

    齐顺就在隔壁,闻讯自己便走了进来:“姑娘有吩咐?”

    沈羲看看左右,走下石阶道:“我想弄辆车去青石镇,但是又不想让别的人知道。”

    说着她目光往正院方向瞟了瞟。

    齐顺微顿,转而立刻领会了她的意思,说道:“姑娘要是不嫌弃,小的家里恰好有辆车,正好可以让旺儿送您去,就是那车不如府里的车舒适”

    作为杏儿沟的庄头,家里自然也薄不到哪里去。马车宅子什么的自然是有的。

    “旧些没关系,只要能走就成。”沈羲道。

    齐顺应声,立马就掉头去办了。

    沈羲这里便又交代元贝前去准备,然后找到裴姨娘又叮嘱了几句。

    这时却有个二十出头,四方脸穿短打的青年走了进来,见了沈羲便躬身行礼称姑娘,原来正是齐顺的侄儿旺儿已经驾着马车到来。

    元贝先出去看看外头有无人,然后才选了僻静的偏门让沈羲上车,然后自己也登上来,一路往青石镇方向而去。

    沈羲对青石镇有印象。

    南郊这片多是富贵人家的别邺田庄,而青石镇则是南郊最大的镇市。

    镇子不但比得上京外一些小县城,而且繁华不输城内,肖家当初就有别邺在镇上,当年她也曾经随表哥们来过,只不过她反而嫌太过繁华而来得极少。

    昨日来之前她已经看了舆图,黑河镇距离青石镇不过七八里路。

    旺儿赶车竟赶得极平稳。

    而马车也不如齐顺说的那么破旧。

    外表虽然普通,但里头却特意铺上了崭新的软垫,还有洗好的瓜果与装了盘的糕点。

    看得出来,原主虽然在沈府处处碰壁,可在这杏儿沟,却是极得人心的。

第055章 怎么是他?

    沿着河堤往东走了三四里,然后又北拐上一条宽阔驿道,逐渐景物就熟悉起来。

    路上往来的人马也多了,许多锦衣绣服的官家子弟,也有打制得极为华丽的官眷马车。

    这是条贯穿整个镇子的主路,镇子东西约有四五里路长,大街两旁还有许多胡同,都是人烟不绝的。

    街上满是挽着手漫步的妇人女子,每个人脸上都有着悠然随和的表情,即便是驾马行走的权贵子弟也不少,但是当街纵马的却鲜少见到。

    不得不说,在残暴的大周天下还能看到百姓们拥有这样的面貌,着实不易。

    沈崇信夫妇安置戚九的宅子位于西街。

    戚九的下落委实可遇不可求,她只能先以打听宅子为主。

    到了街口她打量了一番四处,最后让旺儿在一座门下挂着大红灯笼的宅子前停下来。

    元贝惊呼起来:“这不是从前咱们二房的宅子么?”

    沈羲看了眼她,然后才又将目光望回去。

    这宅子东西不过十来丈长,内外两进,不算大。

    但是能在青石镇上拥有座这么样的宅子,也是不太容易的事。

    据珍珠说当初二房人脉甚广,几乎日日皆有客到访,想来当初选择在这里置业,乃是沈崇信动用过一些门路的。

    “没错。你和我先到对面茶馆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