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507章

万岁约阿希姆-第507章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联邦国家及海外殖民领地的控制,退化成为像西班牙和丹麦一样蜷缩本土的三流国家。基钦纳的呼吁引起了英国民众的深刻反思,虽然人们对英国挑战德**事霸权的能力不抱太大希望,但还是有很多人希望英国政府以强硬态度捍卫帝国尊严。

    尽管德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48个小时内完成战前动员的全部准备工作,但鲍德温内阁成员们还是被德国人的强硬举动给吓得乱了方寸,他们一边苛责军方迅速调查清楚事态原由,一边放低外交姿态,请求德国政府勿在铁路系统启用战时管制的基础上采取更多的战备措施,以免过分刺激英德两国民众,使得局势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英国政府的稍许退让没能让德国人感到心满意足,为了迫使英国做出更大让步,德国于5月4日晚宣布组建战时大本营,德皇威廉二世名义上仍为最高统帅,但他本人却跟皇后呆在著名的温泉度假地巴登,位于柏林的战时大本营实际置于皇储小威廉的掌控下。

    步入中年的小威廉不再是当初那个总是站在威廉二世背后的瘦弱身影,他虽然没有急不可耐地想要登上皇位,却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施加自己的影响力,以至于一些时事评论家认为1927年之后的德国实际上已经步入了“小威廉轨道”,这位储君大胆激进的观点也得到了大批中高级军官的支持。

    不到48个小时的时间里,英国政府从波斯地区召回了最后一批本国公民,而在英属印度边境通道关闭后,英国当局只允许美方人员从波斯地区撤离,不允许美方再从英属印度运送人员装备进入波斯战区,美国政府对此颇为不满,他们一再向英国政府保证,只要德国进行军事动员,美国政府就向德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德国若对英宣战,那么美国政府立即对德宣战,并从军事上支持英国抗击德国入侵,并尽速夺取在大西洋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亚速尔群岛。在美国信誓旦旦的保证与德国的现实威胁面前,鲍德温内阁终究还是采取了谨慎的策略,但政治家们的立场并不总能决定局势的走向,因为军方的做法并不总能顾及政治大局——5月5日夜里,英国海军部获知德国海军已召回全部休假人员,并令各舰队和航空部队按预定方案行动,因而担心德国人先下手为强,对英国本土的海军力量发动预先打击,那样的话,英国海军将在开战后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经过紧急会商,英国海军部决定进行秘密动员和防御部署,海军大臣连夜向首相鲍德温报告了情况,并以海军部的名义向英国王室的值班官员做了通报。值班官员深夜敲响了乔治五世的房门,但年迈的英国国王闻此消息后未作任何指示,而首相鲍德温在听取海军大臣的汇报后,也未做出明确的表态,倒是当了23年英国王储的爱德华黯然感慨,一场即将夺走千万人性命的战争在所难免,无论结果如何,英国再也无法重现昔日的辉煌,甚至连今日的地位也难以保全。1933年5月6日清晨,英国布雷舰开始在泰晤士河口的防卫区域敷设水雷。在19年前的那个夏天,英国海军也在战争爆发前采取了类似的预防性措施,那时候德国人满心希望英国能够保持中立,但这一次,德国人却对英国海军的这个举动兴奋异常,柏林日报便撰文指责英国在蓄意挑起战争,从环境优雅的西餐厅到人声鼎沸的啤酒馆,到处充斥着对英开战的叫嚣。……章节内容结束……》

第35章 最后一抹夕阳

    read336;……章节内容开始……》

    “如果欧洲的辉煌注定要在战火中结束,那么,请别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历史。”

    这是爱尔兰国王在给德国皇储威廉和英国王储爱德华的信中所写的话,两封信的落款时间皆为1933年5月7日。英德两国因波斯战祸引发的外交冲突已经发展到了战争边缘,德国是同盟国阵营的领导者,英国是反德联盟的重要成员,两国如若爆发战争,波及的范围极有可能超过1914年的大战。基于德国摆出得势不饶人的姿态,英国已经被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而美国、苏俄、奥匈、意大利以及土耳其等国均在进行秘密或者半公开的动员,国际舆论普遍对英德和平解决此次争端的前景持悲观态度,甚至断言战争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在充斥着哀声和祈祷的报纸上,这句颇有诗意的话让人们仿佛在重重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

    爱尔兰国家虽小,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位置;英德两国的储君未必是国家航船的真正掌舵者,但至少在国家事务层面拥有很大的发言权。三个曾经风度翩翩的青年先后步入中年,他们日渐成熟,在各自的角色中施展才能,并且成为受国民敬仰、受外界尊重的显赫人物。如今的局势下,他们是有机会改变欧洲乃至世界命运的三个人。

    或为爱尔兰国王的信函所动,或是顺应国际舆论的呼吁,亦或各自的国家都没有真正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德国皇储威廉和英国王储爱德华相继在公开场合表达了通过个人努力来化解战争危机的意愿。爱尔兰国王约阿希姆陛下顺势而为,邀请两位储君来到爱尔兰举行和平会晤。

    局势的走向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时间越久越有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变故,在如今的时局下,想要避免战争就必须有当机立断的决心。5月8日,英国王储爱德华做出了应邀前往爱尔兰的决定,一天之后,德国皇储威廉亦从德国动身飞赴利默里克。

    英德两国的君主政体,跟封建时代的君主制度存在本质的区别,君主行事决断尚且受到制约,储君们就更不可能依照自己的意志肆意妄为了。无论德国皇储和英国王储在爱尔兰能够达成何种一致,都无法直接改变两国的紧张关系,但他们的会面对外界依然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谈成了,战争有很大的机会得以避免——至少是向后推迟,谈崩了,和平就只剩下有近乎于无的渺茫希望。

    两位储君会面的地点,不出意外地安排在了风景优美的爱尔兰王宫。

    在公众场合,小威廉继承了父亲的傲慢和自负,有时妙语连珠,博人喝彩,有时口无遮拦,闹出岔子,爱德华与之恰恰相反,他温文尔雅,谨言慎行,以良好的绅士气度获得舆论的一致好评。这样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相识已久,而且存在亲属关系,但两人的私交远不如威廉二世和乔治五世,大战之后更是有很多年未曾往来。眼下英德两国濒临战争,两位储君会面时,场面颇有些尴尬,却也不至于横眉冷对、剑拔弩张。

    常见的外交调停,一般会列出双方争执不下的焦点问题,通过你退我让或者利益交换的方式缓和、化解争端,而夏树此番却走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基于上一场大战的各方战损比例、平民伤亡、财产损失、设施损毁等等数据,用粗放式的兵棋推演告知两位储君,如若英德两国大打出手,到头来不论谁赢谁输,欧洲最富庶的地区、最美丽的城市都会化为焦土,从今往后,世界政治、经济、金融中心将转移到欧洲以外的地区去。

    一席话让两位储君连同他们的随行副官甚是惊讶。

    德国人这边,威廉皇储是普鲁士军事传统的继承者,他以军团指挥官的身份参加了上一场大战,后来又接替小毛奇出任德军总参谋长,成为了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位凭借战功晋升陆军元帅的德国皇室成员。自20年代后期以来,他被外界视为德**事战略的实际掌舵者,尽管没有老毛奇那样的指挥才华,也没有自己胞弟那样的绝伦天赋,至少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阅历让他有着比普通将领更高更宽的眼界。对于夏树摆出的兵棋推演,他一语不发地琢磨良久,然后反驳说,上一场大战以陆上的面对面搏杀为主,所以兵员和平民伤亡特别大,近二十年来,军事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战争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波斯冲突的情况来看,拥有空中和海上优势的一方,战损比例将远小于对手,而且己方本土不易受到对方威胁。

    跟选择了军人职业的德国皇储不同,英国王储爱德华的从军经历相对短暂,而且因为英国政府的反对,他从未真正上过战场,对军事策略的了解与掌握远不如在场的两位霍亨索伦家族成员,但他带来的参谋副官可不是泛泛之辈,而是两位英国陆军元帅——埃蒙德…艾伦比和亨利…休斯…威尔逊的得意门生,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佼佼者,亨利…梅特兰…威尔逊上校。这位年富力强的英国上校一边研究爱尔兰国王的兵棋推演,一边对爱德华窃声耳语。在威廉皇储提出他那个傲慢无礼的问题之后,爱德华王储很快在威尔逊的支招下予以回击:一旦战争爆发,英国将依托海峡防线阻击德军进攻,而从英格兰东南部起飞的英国轰炸机群则能够把任何一座德国城市变成废墟。

    威廉皇储冷冷表示,德国空军如骑士般捍卫着德意志的天穹,只要敌人出动一百架轰炸机,德国就会派出两百架战斗机进行拦截,如果敌人出动一千架轰炸机,那么德国就派出两千架战斗机。无论敌人派出多少轰炸机,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被德国空军悉数击落。此外,德**队有信心越过英吉利海峡,将战旗插上伦敦城头,届时敌人将不再拥有轰炸德国本土的前进基地。

    英国人驳斥说,德国空军或许有能力在阳光下保卫德国领空,但在夜晚,他们对飞向柏林的轰炸机无能为力。

    威廉皇储立即表示,德**队拥有夜间防空的秘密武器。

    在这场争论变得不可收拾之前,夏树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他直言英德矛盾的激化符合某些非欧国家的利益,不管它们参战与否,其本土受到战火摧残的可能性都非常小,而且可以通过战时的军火交易进一步掏空欧洲国家的家底,如果英德两国的军政官员以及普通民众能够看清这一点,他们或许能够以更加宽容的心态看待彼此的争执。

    储君们却都沉默了,身处各自国家的核心权力圈,他们理应时刻关注着国际形势的动向,也应该会看到听到各种对时势的深刻分析,夏树所说的这些,他们也许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认真思考过了。在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这场经济寒冬中,英国蒙受重创,德国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工厂倒闭、失业率升高以及物价高涨等因素对社会的稳定性构成了持续的冲击,两国首脑政要都想要率先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发展军备成了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另一方面,英德两国的恩怨情仇从1915年的伦敦停战条约签署就已经埋下,长期以来,双方的军事建设互为假想敌,社会舆论与民众观念的对立由来已久,光靠两位储君的态度几乎不可能消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宿怨,但他还是在世人的注目下做出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既是为了渺茫的和平希望,亦希望通过此举告诉人们,各国统治阶层的意志有时候并不能够阻止战争的爆发,至少在1933年的夏天,他们曾经为和平做出过积极的努力。

    在缓和冲突无望的情况下,夏树向两位储君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无论战争发展到什么地步,交战双方都要遵守两次海牙国际公约的条款,用一场骑士的战争来了结双方的恩怨,并尽可能保证对方的政治结构不受根本性的破坏,这样的话,胜者可以问心无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