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穿越宁采臣 >

第503章

穿越宁采臣-第503章

小说: 穿越宁采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傅,我们怎么办?真的要向晋国臣服吗?”

    草原,一处雄峰之巅,月姬一身白衣,飘然若仙,清冷美艳的五官上一双眸子看着南方晋国方向,带着一丝复杂和不甘,身为草原一族,世世代代居住在草原之上,生活环境虽然困苦,但也炼成了草原一族倔强的个性,哪怕身为女子,但是她骨子的骄傲,绝对不比任何男子低,她也从来没有想过,他们草原一族会向神州的国家臣服,哪怕一直以来,神州都无比强大。

    “我们,没得选择了。”相比而言毕玄脸色却是平静很多,眼神古今无波,看着远方,两鬓灰白的发丝在风中飘动,不过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一刻的毕玄,给人一种落寞的感觉:“准备一下吧,晚上通知各个部落酋长,一起宣布投降吧,然后前往晋国觐见,务必在三月一日之前赶到晋国。。。。”

    平静的声音从毕玄口中说出,不急不缓,听不出多少情绪,月姬眼美艳的脸上却露出一丝苦涩,听到毕玄的这句话他就知道,已经尘埃落定,他们真的要臣服晋国,这是她难以接受的,事实上,她又何尝不明白形势比人强,现在的晋国,对于她草原而言,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庞然大物,一旦触怒晋国,整个草原都将血流成河,就算除开宁采臣,晋国还有一个战力比肩巨头的张良和好几个巨头,而他们草原,巨头仅仅毕玄一个,除此之外就是她还有几个草原部落的酋长达到武道神通境界,这样的实力,比起现在的晋国,真的太弱了。

    “或许,投降晋国,情况未必有我们想的那么这么糟糕,说不定是一件好事也说不定。”

    毕玄又说了一句,这一次月姬不说话了,心里却是有些苦涩,她不知道接下来投降晋国后草原的命运是什么,但是这一刻,也或许只有祈祷未来的情况不会如同他想象的那么糟糕,因为除此之外,她们真的没有选择了,现在的晋国,根本就不是她们可以抵抗的,唯有臣服,否则,以宁进之的一贯作风,草原注定血流成河。

    “希望宁进之能善待我草原一族吧,否则,就算死,我也决不屈服?”

    最后,月姬冷眼的脸上闪过一丝坚定。

    很快,草原就宣布投降了,这一次,草原没有再沉默下去,因为他们知道,这已经是宁采臣的最后通牒了,再迟疑下去,等到他们的恐怕就不是晋国的招降令而是晋国的屠刀了,与此同时,紧随草原之后,南蛮的众多国家也联合宣布投降,没有人是傻瓜,知道这个时候还强硬抵抗晋国根本就毫无意义,等待的也只不过是晋国的屠刀罢了,至于西域之地,佛门被宁采臣灭了之后,那个地方就成了无人统治的地方,到时候只需要晋国直接派人过去接管就是了。

    事实上,南蛮投降还有一个小插曲,南蛮虽然地小,但是国家却有好几个,在宁采臣招降令传来的时候,这些南蛮的众多国家几乎同一时间找到了南诏国。。。。

    “天下一统,真正的大一统啊,神州、高丽、南蛮、月氏、西域、草原,全部组成一个晋国,好一个宁进之。。。。”

    南诏国,巫王大声道,像是在赞叹,但是却带着一丝苦涩和莫名的意味,在他身后是姬三娘和石公虎两人也是心思复杂,对于宁采臣,他们心里也说不出什么滋味,当初宁采臣来南诏国,可是没留下好印象,哪怕时间过去了很久,当初宁采臣的霸道和强势依旧让他们历历在目,姬三娘还好一些,虽然当初宁采臣的强势和霸道让她心里也有些不舒服,但是宁采臣只是针对巫王和石公虎,甚至在心里,她对宁采臣有一种钦佩,他了解过宁采臣,崛起不过几年时间,从一个穷书生走到今天这一步,不仅仅实力登临半帝,达到了让人仰望的高度,就是如今的地位,一统天下,而且这个天下,不仅仅包括神州,而是这整个大陆,纵观古今,哪怕再强大的王朝都没有做到这一步,虽然是外族,但是对宁采臣,她心里却不得不佩服。

    心里最不是滋味的就是巫王和石公虎了,两人当初可没少被宁采臣奚落,受过宁采臣的气,宁采臣强势和霸道直接将两人的尊严践踏得而体无完肤,对于宁采臣,他们没有好甘,但是事到如今,他们对宁采臣却没有多少恨意,更多的是一种苦涩,因为双方已经完全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人了。

    时间流逝,在日升日落间,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自草原和南蛮也宣布投降后,也标志着天下间所有势力都已经宣布臣服晋国,随后,天下也变得热闹起来,各大势力纷纷前往晋国,而且都是各大势力之主,他们要赶在三月一号之前到达晋国,参加晋国的祭天大典,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天,注定是一场超越古今的盛世,而且也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一天。

    与此同时,晋国也热闹起来,尤其是邺都,更是多了无数生面孔,因为这段时间,不仅仅是各大势力前来觐见,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人。

    “这就是京城吗?”“不是说关外之地不如中原,晋国贫瘠吗?”“这京城,怕是天下第一城了吧?”

    很多人来到晋国,来到邺都,都有些了愣了,因为这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一直以来,神州也分中原和关外,中原富饶辽阔,关外贫瘠,这一直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而晋国正好处于函谷关外,处于关外贫瘠之地,哪怕晋国建立,但是在中原地区的普遍主流印象就是晋国依旧很贫瘠,但是来到这里,事实却是给他们狠狠闪了一巴掌,如果说晋国贫瘠,那么现在的中原各地算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是截然不同的反差,因为一直以来,在中原地区的人的主观印象中,关外之地都是贫瘠之地,像是函谷关外的晋国,玉门关外的魏国,都属于关外,但是来到晋国,却与他们印象中的贫瘠截然相反,这是观念和现实之间的反差,很多人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有人震惊晋国的繁华和富饶,也有人惊叹刚刚建立起来的京城,相比起毁坏的邺都,京城的规模大了数倍,宏伟大气,这是诸葛亮等人有意为之,论规模大气,现在的京城绝对称得上天下第一城。

    “老板,这里真的是晋国吗,怎么似乎和传说中的有些不一样啊,这么繁华热闹。。。。”

    一个小面馆中,一个青色儒衫打扮的书生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好奇的打量着外面道,这是一个刚刚来到晋国的书生。

    “客观是想说为什么我们晋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贫穷是吧?”

    面馆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一身黑色的薄棉衣,为了个围巾,听到书生的话不由得笑了,这几天随着外面来晋国的人越来越多,这样问他的他已经遇到好几次了,大多都是震惊现在晋国的情况啊!

    “啊,呵呵!”

    老板的话让书生有些尴尬,他当时确实是想这么问的,不过一想又不妥所以改了口,没想到老板自己说出来了。

    “呵呵,客观不用不好意思,这几天这样问我的人都好些了,客观并不是第一个?”

    老板很见聊,也很懂得说话,两句话直接缓解了书生的尴尬。

    “哦,那老板能给我说说晋国吗?”书生来了兴趣,对于晋国他确实有很大的兴趣,他可以确定,昔日梁国当政的时候这里绝对贫穷不堪,但是现在的晋国从他一路而来的所见所闻,简直与他印象中的是天然之别,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吃饱穿暖,这样的画面简直就是太平盛世,相比现在混乱的中原,现在的晋国简直就是天堂。

    “这当然是晋王陛下贤明了,没有晋王陛下,哪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啊,想当初,还是梁国的时候,哪有这样的好日子哦,吃不饱,穿不暖,不知多有多少人饿死,冻死了,还要小心瘟疫、山贼,那时候啊,能吃一顿饱饭就不错了,东岩郡你们知道吧,就是当初的黄巾起义的地方,当初就发生过大瘟疫,整个东岩郡都被感染,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呢,后来黄巾起义就兴起了,再然后,又是汉国来攻,又是朝廷妖怪作祟,哎,现在想想,能从那时候活下来,真的不容易哦。。。。”

    说到这里,老汉不由得唏嘘,不由得想到了那个时候,他也是从当初的梁国走过来,所以知道那个时候的艰难,可以说,在那个情况下,能活下,真的不容易。(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六章:京城大学

    听到老汉的话,书生赞同的点了点头,没有经历过乱世的人永远不会体会到乱世的残酷,尤其是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能活下来真的是万幸,就说现在的中原等地,依旧是一副残酷的景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自己,若非家里有些势力,现在是不是活着还两说。

    “诶,老板,听你这么说,当初梁国的时候这里可不是这个样子,怎么几年时间,变化就这么大了。”

    这这时,旁边有人插口道,也是一个青年,一身蓝衫,看起来也是个读书人,听口音,并不是晋国人,也是外地来的。

    “那是当然,陛下贤明圣德,登基后励精图治,大刀阔斧颁布各个政策,给咱们老百姓分发土地,降低税收,还传授我们耕作的方法,当初可是第一年,咱们晋国就大变样,各地丰收,收成增长数倍,几乎所有人都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一些人家还有余粮,我敢说,就是我朝陛下登基的第一年秋收之后,我晋国上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就算是一些收成不好的地方,朝廷也会发放粮食物质补贴,帮忙解决温饱,到现在,我晋国上下就没听说过有人饿着冻着的!”

    老汉嘴角一扬,说到这,很是得意,那个蓝衫书生和青衣书生彼此对视一眼,有些难以置信。

    “老板,你这说的太夸张了吧?”

    蓝衫青年有些不相信道,旁边的青衫书生也有些不相信,这有些夸张,乱世之中,普通人能吃饱一顿都不容易了,跟是不知多少人饿死、冻死,但是按照老汉的说话,晋国建立的第一年秋收之后,就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解决了温饱,现在跟是人人吃饱穿暖,这几乎是他们难以想象的,别说乱世,就是其他的太平盛世,各地依旧有忍饥挨饿的人,能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吃饱穿暖就算得上盛世了。。。

    “夸张,老汉我骗你们干啥,不信你们去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问问,是不是这样,还有,你们不信的话也可以出城去那些地里看看,现在刚好春耕了,大伙都忙着耕地播种,不信你们也可以去问问,现在我晋国上下,哪家哪户被饿着、冻着过。。。哼哼”说到这里,老汉很是不屑的哼哼道:“陛下的贤明,又岂是其他人可比!”

    “我晋国自建国以来,在陛下的带领下日新月异,一天比一天好,温饱的问题早就不是我们晋国人的目标,现在,我们有了新的追求,成才!通过学习来让我们晋人成为人才,让我们习文学武,陛下说得好,解决温饱只不过是我们晋人最基础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每一个晋人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人人如龙。。。。”

    “国人强,则国强,国人富,则国富,国人胜于一切则国胜于一切,我晋国之强大,不在于一人强大,而在于我晋国的每一个人强大,如此,我晋国人人如龙,自当不朽永昌,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