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穿越宁采臣 >

第2章

穿越宁采臣-第2章

小说: 穿越宁采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些寿命悠久的人,大多都是修炼有成的人,武者的武道神通强者,修士的元神大修士,就是这样的存在,寿命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番,一般都能活两百多岁,青春常驻!

    不过无论是武者还是修士,大都是那一小撮人,修炼有成的人就更少,至于武道神通,元神大修士,更是站在这个世界顶尖的一批人,每一个都有着强大的力量,对于国家,甚至都是守

    护神,国之柱石一样的存在!

    就好比如今宁采臣身处的梁国,大将军陈彦就是当今梁国朝堂上唯一一个武道神通的强者,昔年跟着太祖征战,闯下偌大基业,建立如今的梁国,随着太祖去世,梁国只能靠着大将军陈

    彦支撑唯一一个武道神通强者支撑,虽然陈彦也已经到了两百多岁高龄,说得上日薄西山,但却余威还在,正是因为陈彦的存在,才使得周围其他几个国家不敢亲举妄动!

    这就是武道神通强者的威势,可以震慑诸国,战略级的存在,除了同级别的存在,横扫万军也不在话下,说是保护神也不为过!

    武道难,修道更难,无异于万里挑一,当今时下,还是普通人为主流,而普通人中,又以读书人为最,读圣贤之书,以求卖身帝王之家,进入朝堂之上,从此光宗耀祖,萌妻荫子!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时下众多读书人认可的真理,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子弟,但却浑然没有想过,天下士子多如过江之鲫,真鱼跃龙门,步入朝堂的又有几个,

    尤其是如今的战乱时代,八国并立,天知道什么时候大战乱爆发,更何况如今的梁国,可以说已经有些日薄西上,大将军陈彦老迈,如今的梁国之王也非王者之资,不说扩疆之王,守成之王

    都算不上,文不成,武不就,偏偏好大喜功、志大疏才,还好淫乐!

    在这种战国时代的背景下,梁国当今的现状无疑不指向一个结局——灭亡!

    可以预见,只要大将军陈彦倒下,梁国可能就要步入毁灭,就是如今的梁国,也是草寇丛生,很不安定,甚至还有妖魔作祟!

    宁采臣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经历过刚刚醒过来的惊愕、震惊、呆滞,到现在他已经欣然接受!

    在地球上,他的牵挂并不多,名字也不叫宁采臣,而是叫宁飞,家里的独身子女,父母在他大学毕业那边死于飞机失事,自己变得孑然一身,在杭州工作几年,也没有找女朋友,属于一

    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心里也没有多少留恋!

    不过人活着,无论是身处何地,总要居安思危,为自己所处的地位安全考虑,而眼下,考虑自己的处境就是宁采臣首要任务!

    先不谈当今历史的八国战乱背景,也不说梁国的内忧外患,就说自己,宁采臣翻看了记忆中一下自己这具身体的处境,大概用了二十多分钟,宁采臣才悠悠的叹了口气——

    “苦也!百无一用是书生!”

第三章:少年知愁

    年少知愁,站在虎阳山山顶的石头上,迎着金色的阳光和清风,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初来乍到,融合了本主人的身体记忆,让他对自身的处境有了一些了解,得出的结果就是——很差

    ,奇差无比!

    宁采臣是当今梁国王朝治下三川郡郴县人,如今十八岁,一介书生,寒门士子!秦朝灭亡,百家复辟,尤其是儒家的复出,推动了读书人的再度滋生兴起,练武门槛高,这东西看资质,

    大多数人练一生也难有大成就,修道的门槛更高,而且难得入门!

    但是人都是有思想,有野心的生物,都想往高处爬,修道、练武得到一身好本事无疑是最好的出路,但是这样的路太难走了。

    反倒是读书,门槛低,大众一些,被很多有志之士亲睐,只要努力一下,还有个奔头,可能被推举,步入朝堂,从此官服加身,位列权贵,而只要有了奔头,人就有了动力,也因此,读

    书之风盛行,天下求学读书士子无数,宁采臣就是其中一个——寒门士子!

    所谓的寒门士子,说好听一点,叫文人,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穷书生,而且是看不到出头的那种,最起码现在的宁采臣没有看到什么出头的希望,当今时下,虽然读书之风盛行,但却

    没有体系的读书选材制度,也就是类似于文科举的东西,现在的读书人入朝为官,大都是地方官员或世家望族有声望的人推荐为官,类似于举孝廉,而且名额稀少,一个郡一年也只有二十个

    名额,但是一个郡人数多少,根据记忆中的东西,就是梁国四郡中人数最少的三川郡,也就是宁采臣所在的郡总人数都有三千多万,读书人少说也有百万,百万之众取二十,更不要说这些名

    额还是豪门世家推荐!

    这些豪门世家推荐,自然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而他们这些没有身份背景的寒门子弟,几乎不能可能有被推荐机会!当然,读书人也不是一定要入朝为官才有出路,也可以去一些达官贵

    人府邸做门客,谋士,不过这也很难,一般想要得到那些达官贵人的青睐,除了真才实学还要有名气,如果没有名气,你可能见对方都见不到,跟何况这其中的竞争也很大!

    心里叹了口气,宁采臣有些无奈,这就是时代背景的局限性,他不知道该说什么,自己身体的原主人做法错了吗,读书一辈子,未必能出头,但是如果不读书,或许连一点盼头都没有,

    不过宁采臣对自己现在的评论却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在读书上,宁采臣佩服身体原主人的毅力,而且身体原主人也确实有才华,说是满腹经纶也不为过,但是要说其他,就不敢恭维了,就说现在的生活处境,也是窘迫的很,宁采臣原先生

    活还算殷实,父母经营一家酒楼,吃得饱,穿的暖,在这样的战乱年代,无疑是不容易的,但是自从四年前,双亲去外地做生意,遭遇草寇,就再也没有回来,宁采臣继承酒楼,却无经商经

    验天分,不到一年,酒楼倒闭,随后生活越发窘迫!

    时到今日,磕磕撞撞,已经过着有上餐没下餐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体的原主人依旧坚持昼夜读书,这让宁采臣叹息,不知道佩服身体原主人的毅力好,还是该骂他死读书!

    从新做人,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虽然融合了原主人的记忆,但是他的思想却不受多大影响,保持着一贯的冷静理性!

    来到新的世界,第一个要做的,自然是想办法活下去,这是宁采臣当务之急要做的,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宁采臣很清楚,自己现在的生活已经窘迫道吃饭都成问题了,除了他之外,家里

    还剩下和他年纪相仿的宁山,是宁采臣父母在世的时候捡来的,取名宁山,宁山捡来的时候七岁,随后一直在宁家生活,充当宁家下人的身份,宁山为人忠实,感激宁父宁母的恩情,哪怕现

    在宁家窘迫,也留在宁家,不离不弃,甚至这些年来的生活,都是宁山进山砍菜火卖为生!

    但是卖柴的收入有限,平日的两餐都不能保证!

    脑中的思绪飞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快,方明就明白了自己眼下该做的事情了!

    两个字——赚钱!

    只有赚钱,才能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过惯了二十一世纪的生活,虽然宁采臣不是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而且还不时的旅游充实自己的生活,如今一下子变得三餐都成问题,这

    还得了,人混成这样也是够失败的了,而且如今天气转凉,马上要进入严冬腊月了!还要准备过冬的物资!

    记忆中,宁家一床棉被都没有,而且郴县的冬天很冷,零下几度乃至十几度,冻死人也不是新鲜事,他不知道前几年身体的原主人怎么熬过来的,但是他清楚,如果今年自己不准备好过

    冬的东西,凭家里的几床又破又薄的被单,保不准自己会被冻死,只有赚钱,才能解决现下温饱问题,才能筹备过冬的东西,才能在这个冬天活下去!赚钱,是当务之急,解决了眼下的情况

    ,确保自己能活下去,宁采臣也才能做下一步打算,在这个乱世,活下去可不容易!

    但是要怎么赚钱,也不容易,如今它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要想赚钱,多半是空手套白狼的法子,也就是成本特别低,不过要做什么,却是个问题,站了一会儿,宁采臣想到了两个,一个

    是进山砍柴或者打猎然后拿到集市上去买,不过看了看自己的有些文弱的身体,宁采臣叹了口气,他真怀疑,能不能扛起五十斤的东西;第二个想法就是抄书!

    当今时下,已经有了纸张,却无印刷术,而读书人却不在少数,书本紧缺,于是出现了抄书的行业,不过这玩意也不好弄,一本书两个铜币,一天大概抄出一本多一点,能抄出两本就算

    速度快了,这还要考虑抄书的质量,字迹工整,而且也是古言,书的字数不多,如果是后事的那些书,一本书几百页,密密麻麻全是字,抄书,不抄死人才怪,而当下,普通的一碗面也就一

    个铜币到个铜币,大概也就够吃两碗!

    战国年代,钱币依旧沿用先秦定下来的货币制度,金银铜三种货币、一银币等于一百铜币、一金币等于一百银币,普通人家一个月的伙食费也就是两三个银币!

    “暂时也只能如此了!”

    想了良久,宁采臣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赚钱办法,虽然来自另一个地方,思想开阔一些,不存在这个世界的人的思想局限性,但是要在这个乱世赚钱,也不容易,就算有一些想法,现在

    的他也实施不了,地球和这里是两个世界,很多东西格格不入,只能先去找一份抄书的工作将就先!

    有了想法,也就有了目标,此时已经下午,太阳偏西,宁采臣准备下山,先去找份抄书的工作,在他旁边的石头上,也有一本书——《淮子》,这本书是他原主人借的,这个时代,书贵

    的要命,一本书多半一银币,根本不是一般人买得起,更何况他一个穷书生,就算以前双亲在世,读的书也是或租赁、或借来的!

    拿起书,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宁采臣站了起来,一米七八的身高丰神挺拔,长相俊逸,带着书生的儒雅之气,除了看起来有些苍白的神色,其他都好,迎着凉风,沿着山道走下虎阳山,

    身体的影子在山道上被阳光拉得老长!

第四章:纪府

    从虎阳山上走下来,大概花了半个多小时,虎阳山位于郴县南边,下来穿过几条小巷,过了几处人家,走过一座拱桥,桥下是一条大河,郴县人叫陈河,据说连同秦淮河,路上见了一些

    行人,不过大多行色匆匆,时不时的对他投来异样的眼光,有些指指点点!

    宁采臣也不在意,寒门子弟,家道中落,在加上身体原主人为人处事实在不咋滴,穷书生一个还有些清高,守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如今又没背景,有些不受人待见,平时

    尊敬的或许有人当面叫他一声宁公子,但背地里多是穷书生!

    再加上双亲故去,还有一些人背地里说什么是被宁采臣克死的,虽然这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