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穿越宁采臣 >

第158章

穿越宁采臣-第158章

小说: 穿越宁采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过苟延残喘,但是这些他是万万不敢再说的,在场众人都不是傻瓜,哪里还听不出来意思,说直白一点,就是朱稷身体不行了,要挂了。。。。。。。。

    “胡说八道,简直一派胡言,来人啦,给我将这个满口胡言的拖出去斩了。。。”

    朱弘毅面色大怒,直接喝道。

    “不要啊,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微臣已经尽力了啊,殿下饶命。。。”

    那个太医闻言脸儿瞬间大变,一脸惊恐,刚忙跪下来求饶。。。。。。。

    “拉出去,砍了。”

    朱弘毅大喝,随后就见两个士兵走了进来,直接不顾那个太医的求饶,架着拖了出去。。。。

    “殿下,殿下,微臣已经尽力了啊,尽力了啊。。。。”

    那个太医凄厉哀求之音远远传来,但在场没有一个人理会,最是无情帝王家,在王宫这个地方,死人太常见了,除了旁边几个胆小的宫女和太监吓得脸色有些苍白之外,其他人都是沉默不语,低着头,用眼角的余光注视着床榻上的朱稷,可以看见,主机的胸口一起一伏,苍白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潮红,显得心情也并不平静。

    “朕,真的就要这样死了吗?”好半响,朱稷有些虚弱的声音响起,眼中满是不甘:“可是,朕还向多活几年,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啊,他刘邦尚且能长命百岁,朕受命于天,不甘啊。。。。”

    “陛下何必如此,陛下正值人生顶峰,定然可以长命百岁。”萧王后道。

    “是啊,父王正值春秋鼎盛,只不过是日夜超劳国事,太过劳累,刚刚那个庸医胡说八道,儿臣这就去叫太医,为父王诊断。。。”

    朱弘基道,朱稷不说话,旁边的纪铉、慕仁府等人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多言,朱弘基对旁白你的一个太监示意了一下,后者离开,不多时,大约过了半柱香时间,又一个太医走了进来,他须发灰白,不知道是走的太急还是什么缘故,额头冒汗。

    。。。。。。。。。。。。。。。。。。。。。。。。。。。。。。。。。。

    “太医,父王怎么样了。”

    大约过了盏茶时间,太医对朱稷把完脉,朱弘基就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身体虚弱,气血溃败,微臣这就开一副药,短时间之内就能够让那个陛下恢复过来。”那个太医说道。

    “真的。”朱弘基面露惊喜状,床榻上的朱稷眼中眼冒出了一丝光彩。

    那个太医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快速写出了一张药房,递给旁边的萧王后,随后又道——

    “不过陛下的身子很虚弱,气血枯败,微臣也只能治标不治本,要想让陛下彻底康复起来,微臣也无能为力。”

    “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朱弘毅问道。

    “恕臣无能。”

    那个太医拱了拱手,其实他心里还有话没有说,朱稷恐怕活不了多久了,因为他知道朱稷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一个地步,刚刚他开的方子也不过是一些补身体的,也只能让朱稷暂时恢复过来,可能过不了半个月,就会更加严重,那个时候,谁都没有办法,事实上,现在的朱稷不过是苟延残喘,不过他很聪明,知道这话是万万不能说的,否则自己铁定掉脑袋,心里打定朱稷,今日过后,就想办法快点离开王都,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御书房中再次陷入沉闷的安静,有一种压抑,让人心慌,那个太医的额头上也冒出了汗,他在担心,自己也会不会像先前的那个太医。。。。

    “陛下,臣想到了一个人,或许可以救陛下,不仅可以救陛下,还能让陛下延年益寿。。。。”

    就在这时,人群中响起了一道声音,是裘明海站了出来。

    “不知陛下可曾听闻过长生不老药。”裘明海开口道。

    “长生不老。”在场众人脸色都是一变,床榻上的朱稷的眼中也在一瞬间迸发出精光,看着裘明海。

    “相传当年秦始皇就曾收集天下神药,找方士炼制长生不老药,虽然最后秦始皇喋血长江,长生不老药也成了传说,但是据臣所知,这时间虽然不一定有长生不老药,但是一些延年益寿,增加寿元的丹药,却是有的。。。。。”

    “延年益寿。”听到裘明海的话,朱稷脸色都有些潮红起来,目光看线给裘明海。

    “恰好微臣当年结识过一位名叫普渡慈航的高僧,不仅佛法无边,而且擅长炼制丹药,如果有她出手,能从她那里求来丹药,陛下的病,必定可以药到病除,而且延年益寿。。。。”

    “普渡慈航,此人在哪?”朱稷开口,语气显得有些激动,其他人则是目光看着裘明海,纪铉眼神闪烁。

    “普渡慈航乃佛门高人,居住在北方的小灵山之上,如果时间快,半个月就可将灵药取来。”裘明海道。

    “无论如何,朕要你,将灵药取来。”

    “诺!”

    朱稷直接下令,裘明海则是低声应了一句,脸色很平静,看不出多少变化,慕仁府、纪铉等人则是一个个脸色各异,那个太医却是大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不管结果如何,自己今日算是逃过一劫。

    “好了,诸位都退下吧,朕,累了。。。”

    “微臣(儿臣)告退!。。。”

    “傅大人可曾听闻过小灵山和普渡慈航这个人。”离开御书房,王宫门口,纪铉向旁边的傅天仇问道。

    “我也不清楚,小灵山倒是听说过,不过普渡慈航却是不曾听闻,怎么了,纪大人有什么疑惑吗?”傅天仇看向纪铉。

    “没有,只是问一问,据文优所知,自封神之战,佛门远遁,鲜少出现在世间,当今也就一个明台寺在汉国,什么时候,我梁国也有佛门高僧了。。。”

    “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裘大人既然这么说,想来也必有其事,只要陛下能好起来,才是最主要的。。。”

    傅天仇道,纪铉只是点了点头,却是不接话,眼底闪过一丝顾虑,现在宁采臣进京在即,朱稷却在这个时候病危,而裘明海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让他心中本能的感觉到有些不妥,不过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来哪里有问题,或许是自己多想了。。。。。(未完待续。)

第二拜三十二章:邺都

    “这次父王病危,裘明海这个时候跳出来,我总觉得有些不对,不知先生有什么看法。”长信宫,朱弘基在大殿中来回踱步,面露思索之色:“现在宁进之进京在即,最应该坐不住的因该是裘明海才是,他却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先生可曾听说过普渡慈航。”

    “不曾。”李先生摇了摇头:“小灵山倒是听说过,但是不曾去过。”

    朱弘基看着身边的中年文士,一身青衣,留着一撮胡须,看起来三四十岁,一双眼睛漆黑深邃,给人一种睿智的感觉。

    “难道是裘明海想借此讨好父王,想通过父王来抵挡宁进之。”

    朱弘基不禁猜,现在整个梁国的高层,谁都知道宁家和裘家的恩怨,裘家多次想覆灭宁家,甚至不惜投靠大王子朱弘毅,动用军队,当初李权可是差点将宁家灭门,这是一笔血仇,注定不可能善了,很多人都在观望,等到宁采臣进京,裘家的命运,不过现在可没有人看好裘家,一个实力比肩武道神通的宁采臣,说的直白一点,现在的宁采臣要对付裘家,就好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如果宁采臣铁了心要对付裘家,朱稷都未必会多说什么。。。。

    “没用的,如果宁进之铁了心要对付裘家,就算陛下也拦不住,整个梁国,都没有人拦得住。”李先生开口道:“殿下以为宁进之此人如何。”

    “嗯。。。”朱弘基眉头一凝,看着李先生。

    “武冠群雄,才智卓绝,这是世人眼里的宁进之,但在我眼里,狠辣、果断。这才是真正的宁进之,郴县直接斩杀赤翼军三千多人,可见此人的狠辣,李岩、姜明远的死,我敢断定,此事必定是宁家所为。而李权的死,也必定是宁家,虽然我没有与宁进之见过,但是从这些事情上,依旧可以推断出,此人绝对是杀伐果断,有仇必报之人,殿下认为,这样一个人。会放过裘家吗,哪怕是陛下,也阻止不了。。。。”

    “如果父王铁了心要保裘家呢,难道宁进之还敢抗旨。”朱弘基道。

    “殿下要记住,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实力为尊,世俗刑罚,可以束缚一般人。但是对于那个层次的人物,不过是一些摆设。随意可以践踏,宁进之也不是陈彦,陈将军忠于梁国,但是他宁进之,未必。。。”李先生眼中上现出一丝光芒,露出凝重之色。

    “怎么可能。他难道有异心。。。。”

    朱弘基的脸色也在这一刻变了,原先,他还打算拉拢宁采臣,但是如果真的像李先生所言,宁采臣对梁国有异心。那么他们梁国将迎来一次最大的危机。。。。

    “还不确定,不过殿下也要小心为上,据我所知,现在宁采臣帐下,有三个大将,杨凤、左校,张白骑,三人都是原先黄巾军八部战将中的人。。。”李先生开口道。

    “那我们该如何做,如果宁进之真的有异心,恐怕,现在没有人能挡得了他。。。”朱弘基道,脸色也一下子不好看起来,面露忧色,他以前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是现在听李先生这么一说,心里却是不安起来,先不说宁采臣是不是真的有异心,但是如果真的有异心,现在的梁国,可没有人能抵挡宁采臣。

    “殿下稍安勿躁,现在宁采臣有没有异心,也只是猜测,或许只是我们多虑了,等几日后宁进之入宫,再下定论不迟,而且现在宁进之进京,最应该担心的是裘家和大王子,而不是我们,我们静观其变就是,这个时候裘明海跳出来,必定有其道理,等一切局势明朗,我们在做打算不迟。。。”

    “也只能如此了。”朱弘基叹了口气:“希望这个宁进之是真心忠于我大梁之人,否则,我大梁,唉。。。。。。。”

    李先生不说话,不过看到叹气的朱弘基,眼中的失望之色确实一闪而逝,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这是弱者的行径。

    。。。。。。。。。。。。。。。。。。。。。。。。。。。。。。。。。。。。

    十二月,二十三日,天朗气清,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正值中午时分,艳阳当空,飘着几朵白云,阳光洒下啦,并不显得炎热,照在身上,反而感觉暖融融的。

    邺都,南门十多里开外的官道上,一支军队出现在群山沟壑之间,绣着“梁”字的金龙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正是从郴县而来的宁采臣等人,一身银白色战甲,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属的光芒,整个人看想去都显得俊朗非凡。。。。。

    “将军,在向前走十里就到邺都了。”薛贵骑着战马走在宁采臣身边道。

    “要到了吗?”宁采臣眼神凝了凝,随后挥手道:“众将听令,传我军令,全速前进。”

    邺都,梁国都城,亦是在一座古城,最早可追溯到数千年强的春秋战国时期,大约过了十几分钟,绕过一座大山头,邺都高大的城墙就出现在视线中。

    “驾!驾。。驾驾。。。。”

    “将军,前面有人来了。”

    一个武将开口道,指着前方,只见视线中,从邺都的城门方向,一支十多人的轻骑正在向这边策马而来,不一会儿就到了眼前。

    “前面可是宁采臣宁将军。”来人领头的是一个中年将领打扮,腰挂长刀。

    “正是。”

    宁采臣看着来人,开口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