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362章

后途-第362章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道:“好在你我都没暴露,否则被她盯上就麻烦了。”

    “我怀疑她知道郭氏除了和李善长联系还另外和别的大臣联系,因为逊影曾让郭氏供出勾结的大臣,幸亏萍儿没有告诉郭氏是我们在暗中相助,所以郭氏也说不出什么。”赵成有些担心,当时逊影审问郭惠和萍儿的时候他的魂都差点飞走,幸亏郭惠不知情,也幸亏萍儿宁死不说。

    “无妨,现在郭氏都死了,她就算想查也没有证据了。”胡惟庸想了想,说道:“我们暂时不要直接联系,有事我会让人通知你。”

    赵成急忙问道:“我的妻儿如今可好?”

    胡惟庸狡黠地笑道:“大总管还信不过我?我说过,只要有我一天就会护你妻儿周全一天,你放心吧,他们在老家好好的。有几个地痞想要调戏你媳妇都被我安排的人打跑了,贤侄在学堂读书,我还专门派了个小厮去服侍他。”

    “多谢胡丞相费心照顾。”赵成压下心底的苦涩,努力挤出笑容。

    “哈哈,说这些就见外了,我俩亲如兄弟,你的儿子不就是我的儿子,我能不照顾吗?”胡惟庸放声大笑,笑声中有得意,有骄傲,有猖狂。

    就连赵成都以为他鼓动朱元璋收拾沈万三是为了对付马秀英,却不知他下了好大一盘棋,要借此机会把李善长、刘基等人都拖下水,目前的结果似乎比他预料的更满意。

    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如今终于达成所愿。曾经看不起他的官员争相巴结他,曾经排挤他的对手都被他踩在脚下。哼,刘基老儿说他是祸端不配当丞相,他还不是做了丞相,倒是刘基如今官职比他低,他倒要好好收拾这个敢在朱元璋面前诋毁他的家伙。

    此时,刘基把宋濂等人召集到一起,郑重地宣布道:“胡惟庸做了丞相对我等是祸不是福,他现在风头正盛,我欲辞官归乡避其锋芒。”

    章溢气愤道:“胡惟庸这种佞臣也能当丞相,都不知道皇上是如何想的。”

    刘基深邃的眼中闪着睿智的光芒,“他现在就是皇上手中的刀,皇上能不重用他吗?”

    宋濂问道:“老师,此话怎讲?”

    刘基沉吟片刻,低声说道:“我本不愿多说,又恐你们在官场迷失自己,这话我只说一次,你们今后好自为之。如今皇上江山已经坐稳,下一步就要打压功臣了,所以他选了一个跟功臣没有关系的新人来对付功臣,我们这些老人已经不堪重用了。”

    叶琛吃惊道:“皇上这样做就不怕功臣哗乱?”

    刘基笑笑,“如果事态按皇上想的发展下去最好,如果到时候控制不了局面,他还可以把胡惟庸推出来平臣愤嘛。”

    三人恍然大悟,“既然如此,我们和老师一起辞官,过几年等局势平稳了再说。”

    “难哦,”刘基摇摇头,“大家都走了,谁来处理政事?皇上不会答应的,我也是仗着皇后欠我一个承诺,准备去求皇后帮我说情。”

    “皇后会答应吗?”

    “皇后一言九鼎,她会明白我的为难之处。”

第五百三十六章 刘基也辞官归隐

    刘基本以为自己辞官会费一番口舌,甚至还要请马秀英帮忙说情,结果发现是他多虑,高估了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朱元璋以前不放刘基走是要留着对付李善长,如今李善长都辞官了,刘基就没什么用处了。而且他现在要把功臣的势力削弱,李善长、刘基等人主动辞官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局面,所以刘基辞官奏折刚刚放到御桌上,他就批红准许,不过他还是赐封刘基为诚意伯,让他荣归故里。

    胡惟庸气得在书房大骂,“刘基老儿真狡猾,本相还没来得及对付他,他就先溜之大吉。”

    心腹劝道:“他如今去了官身,大人要对付他易如反掌,以后收拾他的机会多的是。倒是如今朝廷连着几位高官致仕,大人正好趁此机会收拢权势,独掌乾坤。”

    胡惟庸想想也是,刘基和李善长虽然辞官退隐,但其门生党羽众多,需得把这些人收为己用,便将重心放在了朝堂之上。

    从巫蛊案发生郭惠被赐死到李善长、刘基相继辞官再到胡惟庸晋升丞相才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然而其中的瞬息万变、波云诡谲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两位重臣的退隐让官员们惶恐不安,都在猜测朱元璋下一步会对付谁。因此许多人明明觉得巫蛊案还有诸多疑点也懒得去深究了,都在考虑自己在朝廷的站位选择。

    几天后马秀英收到一则讣告,大张氏死了。

    大张氏究竟怎么死的,带话的人没有细说,只说因为大张氏是皇后的义母,所以信国候汤和派人禀告一声。

    马秀英心下斐然,猜测大张氏的死肯定跟郭惠之死有关系,但她对大张氏并无什么感情可言,所以连多问一声的心情都没有就把人打发走。

    这些时日,她感觉精力越来越不如从前,咯血的现象时缓时重,有时连着好几天没有异常,有时却咯出一大团血。

    逊影吓得直掉眼泪,半是伤心,半是埋怨地泣道:“奴婢当初就说不该用那种办法对付惠妃,您看您都把自个伤着了,惠妃的性命哪里比得上您的身体重要啊!”

    “跟那没有关系。”马秀英苦笑,跟逊影解释了多少次巫蛊之术只是迷信,逊影总是不相信。若是巫蛊之术真有那么灵验,谁看谁不顺眼,用个巫蛊之术就把对方灭了,恐怕世界早就大乱。世界依然要用律法来维持社会秩序,可见巫蛊这些所谓的法术并不能真正起到什么作用。

    然而在这个时代,连皇上都要信奉鬼神,百姓的思想怎么可能脱离迷信的范畴,所以逊影依然固执己见,“平时您有个伤风咳嗽几天就治好,这次拖了那么久,一定是巫蛊带来的伤害,还是请大师为你做场法事吧。”

    说到大师,马秀英就想起道衍,算了算日子,说道:“道衍大师如果没出意外的话这几天就该返京了,等他回来再说。也不知沈万三他们有没有顺利出海。”

    逊影不满地哼哼,“主子,您身体都这样了还操心别人。”

    马秀英瞥了她一眼,“你就不担心木龙生的情况?他可是这次的主要负责人。”

    “他关奴婢什么事?”逊影脸上有丝红晕,嘴巴却硬得像鸭子嘴。木龙生一走好几年,连消息都不捎一个,能不让人生气吗?

    马秀英忧心忡忡地说道:“沈万三他们的身份不能暴露,道衍和木龙生送他们出海不是一件容易事,一天没有收到确切消息,我一天都不能放心啊。”

    逊影跟着紧张起来,“道衍大师那么聪明,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吧?”

    “但愿他们都能平平安安的。”马秀英喃喃祈祷,为道衍,为沈万三一家,也为这次参与营救的影卫诸人。

    经过这段小插曲的搅和,逊影的注意力也不放在巫蛊上面了,赶紧说道:“那奴婢出去打听打听,看看道衍大师回京没有。他回来肯定有办法医治主子的病。”

    两人都不知道朱元璋担心马秀英的病情,已经派人四处去找道衍。故而道衍在福建官府刚一露面就几乎被强制性地押送回京。当然朱元璋的旨意只是叫道衍火速回京,所以官差没有把他当真正犯人关押,言辞行事方面都还比较客气。

    道衍相当配合官差的安排,一方面要引开官府的注意,让沈万三等人顺利出海;一方面他也非常担心马秀英的身体状况。马秀英的咯血症无法真正根除,只能慢慢息养,就怕马秀英牵挂着他们无法安心养病。

    在驿站休息的时候道衍碰到了刘基,两人没有深交,但也有几面之缘。聚到一起寒暄,道衍才知刘基竟然已经辞官,急忙说道:“刘公乃国之栋梁,此时致仕岂不是朝廷的损失。”

    刘基呵呵笑道,对辞官的事毫不在意,“老了,不堪用了,趁着还有几年活头回老家歇歇。”

    “刘公心胸豁达,如此才是长寿之人。”道衍稽首赞道,懂得急流勇退的人才能驱祸避难,长长久久。

    “听说大师这次是为皇后娘娘四处求药?”刘基笑了笑,问起别的事,显然不愿再提自己辞官的事。

    道衍脸上少见的露出一丝忧色,“皇后娘娘凤体欠安,贫僧正要赶回京城。”

    刘基是个聪明人,见道衍不愿细说马秀英的病情,就打住不问,“老夫走的时候不方便向皇后娘娘辞别,大师若见了皇后娘娘,替老夫告罪一声。”

    道衍应道:“刘公的交代贫僧铭记在心。”

    因道衍急着回京,只能在驿站歇两个时辰,用过吃食就要赶路,故而他和刘基也不能多交谈,说了几句话就欲告辞。

    刘基突然出声喊道:“大师留步,老夫偶感头昏目眩,可否厚颜请大师看一看?”

    道衍依言坐下伸出手把脉,却感觉到刘基在搭手那一刻飞快地在他掌心写着:“请皇后提防胡惟庸。”他猛地抬头一瞧,刘基眼睛眨了两下,便恢复了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

    他微不可察地点点头,心中忧虑更甚,连刘基都要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叫他提醒马秀英,也不知京城局势有多艰险,拼着这条性命,他也一定要护马秀英周全。

第五百三十七章 沉疴旧疾身体伤

    因着刘基的警告,道衍格外关注京城的局势,刚进京郊就听见百姓议论李善长、刘基辞官的事。道衍暗暗吃惊,原来不仅刘基辞官,李善长也告病还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大臣相继离开朝堂?忽然听闻如今新任的丞相是胡惟庸,又想起刘基要马秀英提防胡惟庸的话,他忍不住猜测,莫非两位大臣的致仕都跟胡惟庸脱离不了关系。

    他还来不及多想,一队骑兵奔来,领头之人问道:“前面可是道衍大师?”

    道衍赶紧说道:“正是贫僧。”

    “皇上有令,宣道衍大师火速回宫。”骑兵首领跳下马,示意道衍下车换马。

    道衍不敢耽搁,立刻骑上马跟着队伍进宫,心想朱元璋催得如此急切,难道马秀英身体又不好了?

    进了宫侍卫果然直接就把他带到坤宁宫,殿里站了好几位太医,朱元璋也在,他刚要给朱元璋行礼,朱元璋挥手道:“先去给皇后看病。”

    道衍急忙来到马秀英身边,只见她脸色蜡黄,一个月不见竟然了一大圈,斜斜地倚着枕头就像个易折的纸片人。

    逊影哽咽道:“大师你总算回来了,娘娘刚才又吐血,太医开了一副安神药才让娘娘睡下。”

    道衍二话不说,伸手搭在马秀英手腕上把脉,过了一会,语气略带责备地说道:“贫僧不是告诫过皇后娘娘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能忧思积劳,为何皇后娘娘的脉象如此虚弱,似乎操劳过度?”

    还不是因为你离开那么久,让主子日夜担心。逊影没好气地瞪了道衍一眼,有别人在,她也不好说明,只得问道:“巫蛊之术对人的身体有没有损害?娘娘被人用巫术诅咒过。”

    “有人用巫术诅咒皇后娘娘?何人如此大胆?”道衍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云游四方,听说过一些厉害的巫蛊术法,急忙问道:“是哪种巫术?可有蛊虫?”

    这件事被朱元璋下了封口令,是以外面的百姓只知道大臣辞官的事,不知道皇宫里还曾发生过巫蛊事件。道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