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241章

后途-第241章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秀英刚要开口说话,朱元璋握住她的手制止道:“你的伤势才略有好转,不要再耗费精力想这些事情了。陈友谅已不足为虑,迟早会被我打败,我现在只希望你尽快康复。你以后就待在府里吧,这种事情我不想再发生了。”他现在可不敢训斥马秀英,但是这种动不动就私自出府的习惯实在要不得啊,看着面前的女人,他真想把她打一顿又舍不得。

    逊影不服气,很想说如果不是马秀英,朱元璋这次能否保住性命都成问题。可惜人家是主子,这些话她只能在肚里腹诽。

    马秀英莞尔一笑,说道:“我是想起小时候的一件趣事不吐不快。”

    “好啊,不过不能说太久。”朱元璋真拿这个倔强的女人没办法,只好坐在床边握住她的手。

    马秀英说起小时候跟郭家人去苏州避难途中遇上匪捻子打劫的事情。

    听到那几个匪捻子打劫不成反被张天佑和护院剥得精光,朱元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我的夫人小时候就如此厉害啊,那几个匪捻子遇上你可真是倒了大霉。”

    马秀英狡黠地眨眨眼,“你可知道那几个匪捻子的来历,我给你个提示,他们自称是湖北沔阳人。”

    朱元璋怪异地张大嘴,不敢置信,“他们,他们不会就是陈友谅等人吧?”

    “正是,所以你这次只需派张天佑出兵,定能将陈友谅激将出来。”终究是受了重伤,马秀英说了一会话就感觉精力不济,背部和腹部痛得厉害,不禁低低呻吟。

    朱元璋心疼道:“看你,都说了不要你操心战事,你还是不听话。”

    “人家只想帮你早日解决陈友谅这个大麻烦。”虚弱的马秀英说起话来就像在撒娇。

    “我一会就派张天佑去罂子口,这下你可以安心休息了吧?”朱元璋责备的语气中带着宠溺,亲自哄着马秀英慢慢睡下。直到确定她完全熟睡,朱元璋才松开双手为她盖上薄被,目光落到被绷带包扎的腹部,他心中一阵绞痛,沉声问旁边的逊影,“那事没给夫人说吧?”

    啥事?逊影顺势望去,见朱元璋的手和目光都停留在马秀英的小腹上,急忙答道:“奴婢不敢多嘴。”

    “以后也不要告诉夫人,免得她难过。”朱元璋决定永远保守这个秘密,就算马秀英从此不能生孩子他也不会嫌弃,何况马秀英已经为他生了三个儿子。一想到朱标几个孩子围住自己打转的模样,他的心就变得柔软又迫切。爹娘都不在府中,也不知几个孩子是否安好,真想马上飞到他们身边。

第三百二十章 众叛亲离食恶果

    走出府邸的朱元璋已是肃面萧杀,为了他的妻儿,他必须早日铲除陈友谅这个对手,他派人找来张天佑。

    自从郭天叙去世,张天佑虽然投靠了朱元璋,但是备受朱元璋冷落和其他将领的排挤,他没想到自己还有被重用的一天,听完朱元璋的吩咐,他激动地拍着胸脯发誓保证完成任务。

    张天佑赶到罂子口,陈友谅仍然拒不迎战。他略一思量,找了几个大嗓门的士兵如此这般安排一番。

    几个士兵顿时变成了说书先生,讲的正是陈友谅带着兄弟做土匪反被一个小姑娘打劫的糗事。除了添油加醋地讲述之外,这些士兵还在故事结尾嘲笑道:“陈友谅你真是个窝囊废,昔日|你栽在国公夫人手里,今日|你又栽在国公手里,你连一个女人都斗不过,还活着做什么,不如早点死了算了。”

    如此传了三天,不仅朱元璋的士兵都知道这个故事,汉军也人人皆知,一个个顿时羞得面红耳赤。他们倒不是气愤自己的皇帝曾经做过土匪,而是气愤陈友谅做土匪都做得这么失败,难怪这次率领六十万大军还会输给朱元璋。

    一个亲信实在忍不住把外面疯传的谣言转告给陈友谅,陈友谅还未等他说完就勃然大怒,拔剑刺死此人。

    那是一段刻苦铭心的耻辱,陈友谅以为自己早已淡忘了此事,然而听到有人提及,他所有的记忆瞬间变得清晰。他还记得自己匐在马粪上求饶的情形,他还记得自己被剥光衣物扔上马背的模样……他又想起卢龙山曾被朱元璋包饺子,接着江州失陷,鄱阳湖战败……

    新仇旧恨连番在陈友谅脑海中浮现,他的牙齿咬得格格作响,握剑的手颤抖不停。他瞪着血红的眼睛大口喘气,他的理智告诉他应该忍耐,可是他的怒气却像火山爆发再也忍不下去,他连战术都没有安排就嘶声力竭地下令:“出战!”

    盲目的反击并不能扭转乾坤,陈友谅的军队刚刚冒出罂子口,就遭到迎头痛击,只得又缩了回去。

    如此冲了几次都攻不破朱元璋的防线,屡战屡败的形势对陈友谅越来越不利。加上军中粮食渐渐短缺,众人皆露饿色,终于有一天,陈友谅手下两员大将见大势已去,干脆投降了朱元璋。

    陈友谅又气又恼,下令把抓到的俘虏全部杀掉以泄愤。

    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命令全军优待俘虏,承诺会将俘虏全部释放,如果有些俘虏受伤了还会派军医救治。

    许多俘虏从此不愿再回汉营,都不是傻子,陈友谅暴桀,朱元璋仁义,现在汉军节节败退,回去被陈友谅逼着出战还是送死,不如就留在江左军,起码还有活命的机会。于是许多汉军纷纷表示愿意归附到朱元璋的军中。

    那些被释放的汉军回到汉营就后悔了,虽然在朱元璋的营中是俘虏,但是有人管吃还有人为他们治疗伤势,回到自家军营,别说疗伤,连饭都吃不饱。明显的差距让这些士兵忍不住私下抱怨,早知道就不回来了。

    比较的人越多,汉军愈发军心动摇,明眼人都看出陈友谅已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整个部队的士气跌到谷底。

    此时的陈友谅还没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输给了天时地利,他从未想过决定胜利的最关键是人和。他以为他有精良战舰,百万雄师就能征服江南;他以为他能用武力控制一切,包括将士的言行。

    然而他少了朱元璋拥有的一样东西人心,他甚至不知道人心是什么东西,他的概念里只有权术、暴力和杀戮。谁不服气、谁不听话就杀谁是他信奉的教条,他对将士们没有感情,将士们自然对他也没有感情。他和将士之间只是利用关系,他利用将士打败对手,将士利用他混口饭吃而已。

    可是现在陈友谅输给了朱元璋,被困罂子口,军粮殆尽,许多将士开始考虑还能不能在他手下混到饭吃。消极、逃跑、反叛的情绪在汉营中弥漫,就像恶性循环越演越烈。

    陈友谅不是傻子,他注意到将士们跟他说话的语气不再像以前恭敬,将士们看他的眼神也不再像以前畏怯,甚至带点野兽的凶光,就像当初他对待徐寿辉的态度。

    他深感不安,悄悄对唯一还能信任的张定边说道:“这些人已有反叛之心,朕必须尽早退回武昌。事到如今只能孤注一掷,冒死突围。”

    七月二十六日,陈友谅率军由南湖嘴突围,企图进入长江退回武昌。

    然而早有手下将士走漏消息通知朱元璋。

    朱元璋一边派人死守南湖嘴,一边派军镇守湖口,在长江南北两岸设置木栅,置大舟火筏于江中。堵住陈友谅退路。

    陈友谅逃命要紧,顾不上士兵,甚至连家眷也没有带,只带着张定边偷偷渡到湖口,到了湖口才发现江中有大舟火筏拦路,只得改走泾江,谁知此地早有傅友德伏兵阻击。

    陈友谅的首级价值千金啊!傅友德喜得差点流口水,吩咐手下士兵千万不能放过这条大肥羊。他自己更是操|起家伙驾着一艘小船就迎上前去。

    陈友谅的亲信急忙还击,但是傅友德的眼中只有陈友谅,对这些伤害居然忽略不计了,他就像看到一个裸|体美女一样欣喜若狂。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都化身为狼,恶狠狠地扑向楚楚可怜的陈友谅。

    江上呼声震天,四面八方都有敌人猛攻,陈友谅左冲右突,始终打不开生路,正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突然一支冷箭射来,从眼睛一直穿透脑袋,帮他解决了考虑突围的烦恼,并且他以后都不用再考虑任何事情了。

    树倒猢狲散,看见陈友谅中箭身亡,汉军彻底溃败。第二天,平章陈荣就率余部五万余人投降朱元璋。

    至此,历时三十七天的鄱阳湖之战终于结束,除了张定边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和陈友谅的尸体抢回,并带回武昌,陈友谅的其他势力全部归附了朱元璋。

    这一战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陈友谅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第三百二十一章 又带回一个女人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马秀英的伤势渐渐有所好转。她从小习武,身体素质本来就比一般人强,接二连三的捷报传回府里,真是应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句话,她的身体愈发恢复得很快,已经能够下地,有时还会走两步,不过不能做剧烈运动。

    像现在,当她听到陈友谅中箭身亡,朱元璋大获全胜的时候竟然一咕噜从床上坐起来,动作太猛牵扯到伤口,霎时疼得她呲牙咧嘴。

    逊影急忙扶住她,“慢点,慢点,小心伤口裂开。”

    马秀英躇着眉苦笑,“我是得意忘形了,如今陈友谅一死,国公最强劲的对手灭亡,我也能彻底放心了。”

    “还有张士诚和元人呢。”逊影也很高兴朱元璋打败了势力庞大的陈友谅,但是她不认为朱元璋从此就能轻松,因为上面还压着几座大山,张士诚和元人是绝对不会放任朱元璋日渐坐大。

    “张士诚目光短浅,耳根子软,许五几句话就能哄得他团团转,这样的人也配做国公的对手?”马秀英嗤笑一声,“至于元人,即使国公不动手,千千万万的汉人也不会让这些蛮人一直入主中原。你等着瞧吧,元廷落败是迟早的事。”

    逊影无言以对,只得嘀咕道:“就算再高兴也不能不顾自己的身体啊。”

    马秀英装作没听见,催促道:“快点收拾行李,这边战事已了,估计很快就会拔营回应天府,也不知孩子们在家里乖不乖,有没有想我……”

    你把孩子扔在府中,一走就是近两月,这会才想起孩子来?逊影皱眉,“三位公子看到您受伤,一定会很难过,夫人您以后真的不能再私自出府了……”好在这次朱元璋没有追究此事,否则她和杨云花还有白菱她们几个丫鬟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正在此时,朱元璋掀帘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蒙面女子。朱元璋满面笑容地说道:“夫人,你的身体好些了吗?我已命人制作最舒适柔软的马车,等你身体康复我们就回家。”

    “现在就回吧,我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马秀英微笑着点头,几天没见,朱元璋又黑瘦了许多,精神倒是奕奕飞扬。

    没有任何妻子会对自己丈夫带回来的女人不闻不问,马秀英也不例外。当她看到后面的蒙面女子不禁好奇地问道:“她是何人?”

    “她是陈友谅的妃子氏。”朱元璋吩咐女子取下面纱。

    氏约莫二十三、四的年纪,容貌极美,睫长眼大,皮肤白晰。即使芳容惨淡,蛾眉深蹙也掩饰不住她天生的妩媚,特别是挂在睫毛上的晶莹泪珠和脸上的斑斑泪痕,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