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204章

后途-第204章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已经退隐就不再过问世事,也不想在外走动,夫人的盛情老祖宗心领了,只叫我好好为国公效力,不要给杨家丢脸。”

第二百五十四章 智擒老将兼收服

    纵然早已猜到是这个结果,马秀英仍旧难掩失望之色,垂下眸子,轻声说道:“既然这样,那就不要勉强你的家人了,若是有需要国公帮助的地方,尽管开口。”

    杨云花谢过马秀英的好意,说了一个让她十分高兴的消息,“老祖宗不许杨家人出世,但她同意我把杨家枪法发扬光大,以后我可以把杨家枪法传授给将领们。”

    “当真?老祖宗果然深明大义!”马秀英惊喜难捺,这可真是个喜讯。虽然战场上热兵器正在逐渐取代冷兵器,但是热兵器的材料和制作时间都很费功夫,并不能完全做到让全军匹配,所以冷兵器现在还是战争的主要火力。杨家枪法被誉为最上乘的枪法,若能公开传授,不知会有多少人受益。

    “是啊,我已经传授给戚祥了。过段时间可以让他和军中将领比试一番。”杨云花面露得色,似乎对自己收的这个徒弟很满意。戚祥是她以前在驴牌寨的手下,一直对她忠心耿耿,所以当老祖宗宣布杨家枪法能够公开后,她当然要照顾自己的心腹手下。

    杨云花意料不到,当她把杨家枪法传授给戚祥,后来戚祥果然将杨家枪法发扬光大,他的孙子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抗倭英雄戚继光更以杨家枪法为模板,融会贯通多种名家枪法,创编出“戚家枪”,成为平倭的犀利武器。此乃后话,表过不提。

    马秀英同样料想不到戚祥后代的成就,她笑着对杨云花说道:“若是国公这次出征顺利,说不定你杨家枪以后就有对手了。”

    “喔?”杨云花挑眉,她不相信有人的枪法比她杨家枪还厉害。

    马秀英笑道:“国公这次去收服的一员大将非常勇猛,枪法出神入化,连常遇春都败在他手下呢。”

    杨云花顿时摩拳擦掌,再无半点淑女形象,“等他们归来,我一定要和此人较量一番,看看是他的枪法厉害,还是我杨家的枪法厉害!”

    “好啊,那我就拭目以待。”马秀英抿嘴偷乐,等杨云花回去后一定会苦练枪法,就是不知会不会拿费聚当靶子。谁让费聚没有顺利完成她安排的任务,到时被打得抱头鼠窜也是活该。

    此时朱元璋的军队才刚刚到达宁国境内,徐达把交战情形对他一一道来。

    常遇春瘸着腿行过礼,吞吐道:“国公欲如何发落朱亮祖?”他心里七上八下,也不知马秀英有没有说动朱元璋,如果朱元璋执意要处死朱亮祖,就太可惜了。

    朱元璋睨视着他,似笑非笑,直到他头皮都发麻了,才说道:“我听闻朱亮祖判出军营乃是事出有因,所以他若肯真心归附,我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

    常遇春大喜过望,连忙请命,“这件事交给末将来办,只要擒住他,末将一定能说服他。”

    朱元璋淡淡地说道:“要想擒他也不难,明天出战就是了。”来的路上他已想好计策,一根筋的人其实最好对付了。

    第二天一早,常遇春就到城下劝降,“朱大帅,我军援军已到,宁国破城在即。国公说了,只要你肯投降,他既往不咎,还会重新任命你为军中将领。

    朱亮祖知道朱元璋已经亲临阵营,站在城头故意大声说道:“常老弟,谢谢你的好意,可惜我们各为其主。你要战,我便战,但我不会再降他朱元璋了。”

    朱元璋大怒,你不降我还非要你降!他将吴桢、周德兴、华云龙、耿炳文四人叫过来嘱咐一番,让他们使用车轮战术。随后命唐胜宗、陆仲亨等人带上几千步兵并授以密计,让他们埋在小路两边。

    两军对阵,金鼓齐鸣,吴桢跃马上前,与朱亮祖交战了几十个回合,转身就逃。朱亮祖策马来追,周德兴提刀接战,战了一会儿,又纵马回阵。华云龙再出去接着打,又是依葫芦画瓢打一会就跑。等到耿炳文出战的时候,朱亮祖杀得性起,竟然挺枪驰入朱元璋的营阵,意图击杀朱元璋。

    朱元璋不慌不忙,麾兵倒退,引着朱亮祖追出几里路,见已甩开宁国守军便停止后退,又让四将合力围攻。

    单挑朱亮祖谁都不怕,但他一人战四人,渐渐力气有些跟不上了,又见后方援军久久不到,就找机会杀出包围,想要策马原路返回。

    吴桢等人紧紧跟着,一点儿都不肯放松,逮着机会就轮番上前交战。

    朱亮祖边战边退,眼看城池就在前方,唐胜宗、陆仲亨忽然率军杀出,拦在马下。众人也不和朱亮祖争锋,只管提刀乱砍马腿。

    马腿受折,猛的跪倒在地。朱亮祖从马上一跃而下,还没站稳就回枪一刺,荡开伏兵的攻击。

    吴桢、耿炳文这时候已经纵马追过来,双枪并举,同时袭来。

    朱亮祖急忙转身抵挡。

    陆仲亨趁他不注意,往他脚下抛出绊马绳。

    朱亮祖只顾面前的攻击,没有防备地上,右脚一蹿,踩到套子里。陆仲亨使劲一拉,他一下子就摔倒在地。枪头在地上擦出火花。将士们一拥而上,将他捆起来抬回军营。

    眼见目的已经达到,朱元璋收兵回营,命人将他押上来。

    朱亮祖怒目而视,大声说道:“要杀要刮随便,别想叫我降你!”

    常遇春急忙劝道:“朱大帅,国公若是要想杀你,何苦费心把你擒来?国公听说了你的冤屈,知你反叛并非有意为之,决定既往不咎,依然授予重任。你还不快快跪下谢恩。”

    朱亮祖半信半疑,“此言当真?”

    朱元璋大刀金马地坐在上方,对他颔首,“诸位将领都在此,我岂是出尔反尔的人?”

    “那好!你要是肯放我,我就为你效力,否则便杀了我,何必多言!”朱亮祖老脸一红,若非形势所迫,他也不愿做那反复小人。

    “有何不可?”朱元璋站起来,亲自上前为他解开绳索。

    朱亮祖不敢置信,随便几句话,朱元璋当真放过自己,还毫无防备地站在面前,就不怕自己趁机刺杀吗?直到常遇春提醒他,他才赶紧跪下叩谢。

    诸位将领都来道贺,常遇春拖着他往后营走去,“哈哈,老哥,趁着天未黑,我们到后面再去较量几个回合。”

第二百五十五章 众妻妾争芳斗艳

    失去朱亮祖这位悍将守城,第二天宁国就被攻破,守将张文贵见大势已去,索性杀死妻儿,自刎身亡。其余人则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有了朱亮祖说情,朱元璋倒也没怎么苛待降兵,让他统统收编归于麾下。

    朱亮祖感恩戴德,在朱元璋准备攻打宣城时主动申请领兵出征,没过几天就传回捷报,说宣城已被他顺利攻下。

    朱元璋十分高兴,幸好没有贸然杀掉朱亮祖,否则就会损失如此勇猛的一员大将。这边有徐达主帅,又新添许多降将,他放下心来带着受伤的常遇春返回应天。

    回到府中,自然要设宴洗尘。这是国公府的惯例。每次朱元璋征战归来,马秀英都会让厨子准备他最喜欢的菜肴,一家人和和乐乐地聚在一起,一为庆祝他平安归来,二为让大家都能和他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分开十天半月,谁能不挂念呢。况且他会把一些战利品例如首饰和布匹分给大家,谁也不愿错过得好处的机会。

    这种时候就是妻妾争芳斗艳的时候,马秀英有着身孕不喜繁复,穿了最宽松舒适的白棉薄戎褙子,看着简洁又大方;郭宁莲内着一条红艳艳的石榴裙,外罩一件绣花锦缎小袄,小袄下摆和袖口都缀有吊珠,与盘在她发髻上的珠串相映成趣;郭惠头插金步摇,有意无意显摆着朱元璋从前送给她的那棕狐裘,在室内也舍不得脱下厚厚的毛围脖,额头隐渗汗迹,浓黑的眉线都有些浅化了。

    小妾们不敢在服饰上逾越三位妻子,但也是精心打扮过的。李儿用银丝网把头发盘成莲花髻,在烛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她穿的那件淡粉色绕襟袍,袖子十分宽大,愈发衬托出她盈盈不堪一握的腰肢。瑜素雪估计是女人中最会收拾的,她头上不用带任何饰品,回旋弯曲的发鬓就已增添许多妩媚,衣服也不是其他妻妾那种中规中矩的汉人服饰,而是带有西域特色的层层叠叠的大蓬蓬裙,在一众妻妾中颇为醒眼,惹得众人频频侧目。

    外面寒风簌簌,厅内暖意融融。一箱战利品被打开,珠光宝气的首饰顿时吸引住女人的目光,谁也没心情去攀比了,都眼巴巴地瞅着朱元璋和马秀英。

    朱元璋大手一挥,笑道:“让夫人安排。”这点他还是挺尊敬马秀英,拿回府的战利品都是让马秀英保管,再由马秀英出面赏赐妻妾,余下的登记在册,放入库房。当然他私下赠与的就不提了。

    马秀英看着一个个双眼放光的女人,笑着让她们自己上前挑选。

    几番比较后,众人各自选了一件自己最喜欢的首饰退下,虽然还会眼红箱子里剩下的东西,但都清楚马秀英能让她们自行挑选已经很不错了,就算有别的心思也不敢表露出来,全都规规矩矩地谢过朱元璋和马秀英。

    面对妻妾爱儿,朱元璋向来报喜不报忧,若是战事不利,他会脾气暴躁但不会多说;若是大胜归来,那少不得要在家人面前吹嘘一番。这次也不例外,还没开席,他先眉飞色舞地向众人讲起如何收服朱亮祖,攻下宁国城的战绩。

    众女听得聚精会神,纷纷恭喜他又添一员猛将,更是大赞他运筹帷幄,轻易就擒获朱亮祖。

    吹捧一阵,酒菜都摆满席,众人向朱元璋敬酒。正在觥筹交错,忽然士兵送上紧急军情:青衣军元帅张明鉴攻下扬州,因为城中缺粮,他竟然屠杀百姓,用人肉充作守军粮食。

    这种暴戾残忍的行径天怒人怨,连李善长都不敢耽搁,急忙上呈朱元璋。

    正是吃饭的时候,那士兵忒没眼色,竟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顿时让人胃口大倒,对着满座的鸡鸭鱼肉作呕。

    朱元璋愤然道:“我一心想救百姓于水火,怎能坐视不理这等倒行逆施之人存活于世?来人,立刻通知李善长准备粮草战马,明日我要去亲自去讨伐这个恶徒!”

    郭宁莲和郭惠劝道:“国公,你刚刚回来又要出征,这次别去了,军营里那么多将领,你让别人去吧。”平时她们是不敢过问朱元璋的战事行程,实在是张明鉴要吃人的行为让她们不寒而栗,这都不是人了,是魔鬼了。她们唯恐朱元璋敌不过这个吃人狂魔。

    朱文正、朱沐英、李文忠本是被马秀英喊回府一起吃个团聚饭,见此情形,站起来抢着说道:“孩儿愿意代替义父领兵征讨张明鉴,望义父成全!”他们三人在军中磨砺大半年,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虽然张明鉴听起来很可怕,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朱元璋见几人争执不下,笑着说道:“你们三人还不到二十岁,就想着上阵杀敌,我非常欣慰。但是打仗并非儿戏,你们还太年轻,过段时间再说吧。”

    朱文正等人失望地坐下。

    马秀英早把三个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亲骨肉,看到他们沮丧的表情,心疼不已,对朱元璋劝道:“你昔日领兵打仗还不是年纪轻轻。这三个孩子既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