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195章

后途-第195章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嘭!”门被关上,唾沫四溅的胡大海生生碰了一鼻子灰,跟随的亲兵都觉得鼻子发酸。

    一个亲兵正要捶门,房门又自动打开,老者面无表情地说道:“对不起,老朽耳背听不清大人的话。我家主人出远门了,诸位大人请回吧。”

    胡大海顾不得鼻子痛,也顾不得计较老者的失礼,急忙问道:“那刘先生可曾说过何时归来?”

    老者说了等于没说,“不清楚,我家主人闲云野鹤惯了,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三年五载。”

    “刘先生的家眷也不在吗?”胡大海心想,找不着刘基,把他家人请去应天府,刘基自然会寻来。

第二百三十八章 人去房空醒悟晚

    “我家主母前年病逝,两位公子在缙云侍奉老太君,若大人要找他们可自去缙云。”老者说完就要关门。

    胡大海忍无可忍,重重一捶门板,怒道:“你这老头好不识趣,我们星夜奔来,连口水都没时间喝,你一句‘不清楚’就把我们关在门外。最起码也得让我进去看看你所言是否属实!”他出发时还在李善长面前夸下海口,一定会请回刘基,这会连人都见不到,顿时气急败坏,也不管礼数就要往屋里闯。

    “大人请进。”老者木着脸侧身让开路。

    胡大海果真带着几个手下进去转了一圈,院子冷冷清清,除了一个煮饭婆子,一个端茶小厮,再无别人。他连木柜、水缸这些物什都没放过,请老者打开检查,里面空荡荡,他只好在老者鄙夷的目光中悻悻地退出门外。

    “将军?”留在门外的亲兵迎上来。

    胡大海瞪着巴不得他们马上消失的老者,愤愤说道:“先找个地方落脚,明日我们再来。”哼,跑掉了和尚跑不了庙,他就不信刘基一辈子不回家。

    他刚准备策马离去,迎面走过来三个谈笑风生的文士,恰是宋濂、章溢、叶琛三人。

    三人正要上前施礼,老者挥手大声说道:“你们也是来找我家主人刘基先生的吗?他不在,出远门去了!”

    刘基先生不在,那面前说话的人是谁?宋濂、章溢、叶琛愕然,不知刘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瞧见旁边站着几位将士,恍然大悟,顺势说道:“我们都来拜访了七八次,怎么刘先生一直没有归来?”

    刘基看看天、看看地,漫不经心地抄起手,“瞧这情形,没有一年半载,我家主人不会回来了,老太君身体不好,或许主人会一直留在缙云敬孝道。你们都走吧,以后别来了。”

    宋濂忍着笑,叹气道:“看来我们得去缙云寻访刘先生了。”

    章溢愣了愣,本来想打听胡大海一行人的来历,被叶琛轻拽衣袖,遂即说道:“既然如此,宋兄,我们这就出发吧。”

    胡大海不知四人在演戏,听见刘基果然不在,大失所望,带着士兵怏怏离去,一路都在纠结,是就此打道回府,还是再去缙云找一找刘基。

    待他一走,宋濂等人急忙进屋问起原因。

    刘基把胡大海拜访的事讲完,三人忍俊不禁,“那位胡将军被先生耍得团团转,居然当着先生的面找先生。”

    章溢叹道:“这朱元璋也算有心,可惜派了个如此鲁莽的家伙来。”他早有意投靠朱元璋,自然会不知不觉为朱元璋说起好话来。刚才是不知胡大海的身份,否则一定会给对方一点暗示。

    宋濂说道:“章兄你不要多事,先生高才堪比武侯,刘备都三顾茅庐,若是朱元璋不亲自来请先生,足见没有诚意。”

    章溢刚要反驳,刘基笑道:“喝了这杯茶就真要赶你们走了,一会那将军回过神只怕还要找上门,老夫要出去避一避了。”

    “先生要去哪里?容学生跟随左右。”宋濂立刻说道。

    章溢嘴皮动了动,最终什么都没说,跟着三人离开。

    其实胡大海并非鲁莽之人,他若鲁莽当初也不会想出计策轻易攻下和州了。只是他一心想要把刘基请到应天府,不让朱元璋亲自奔波,心思急切了一些,忽略掉部分细节。此刻骑在马上,凉风习习吹来,他越想越不对劲,那三个文士一身便服,不似自己带着干粮行李,显然是附近的人。既然是附近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刘基有没有出远门?还有那老头,见了他爱理不理,见了三个文士老远就打招呼,还提醒他们刘基不在,这举止实在古怪。

    “回去!回去!”胡大海调转马头,快马奔回刘宅,可惜这一次遇上真正的铁将军把门。他望锁兴叹,若是早一刻察觉真相,就不会让刘基在眼皮子底下溜走,这下鬼才知道刘基躲到哪里去了。事到如今,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回去复命,希望朱元璋不会怪他粗心大意。

    回到应天府,朱元璋并没有怪罪胡大海,反而对这位能把胡大海耍得团团转的刘基充满兴趣。他来到后院,抱起朱标对马秀英笑道:“你说的那个刘基还真有些手段,胡大海都在他手上吃了闷亏。”

    马秀英笑笑没有接话,心中暗道:刘基若是没有本领,就不会被世人吹得神乎其神了。

    朱元璋继续说道:“看来我还得亲自去一趟青田,胡大海这次有些鲁莽,说不定把刘基都得罪了。”

    “过段日子再去吧,现在去肯定是人去房空。他既然不愿接见胡大海,这段时间肯定也会避而不见你。”马秀英接过朱标,轻轻说道:“我想跟你说点私事。”

    “呃?”

    “昨天郭惠来找我,说郭芸年纪也不小了,希望你能在将士中给她挑一个合适的夫婿。另外请你原谅她母亲,准许郭芸带着她母亲出嫁,毕竟她母亲离不开人照顾……”

    自从大张氏扬言要把郭芸也嫁给朱元璋后,郭惠就对这个亲妹妹有了心结,她不愿意再出现任何竞争对手,唯有把妹妹早点嫁出去。然而大张氏得罪了朱元璋,差点害得马秀英落胎,现在谁敢娶郭家的女儿啊,除非朱元璋放话。可是她知道朱元璋特别厌恶大张氏,所以她不敢跟朱元璋提,转而来求马秀英。

    马秀英当时就气得想把郭惠轰走,这女人怎么有脸来找她这个受害者求情,郭芸嫁不嫁人她不关心,她只关心大张氏的处境。郭惠想让郭芸带着大张氏出嫁,其实是想变相的解除大张氏的软禁,但是大张氏一旦重获自由难免又会兴风作浪,这个要求不能答应!

    她这边刚想拒绝,郭惠就痛哭流涕,开始打感情牌,“姐姐,我知道是我母亲对不起你,可是她也受到惩罚了,被关了大半年,如今她的神智都不清楚。求你念在我父亲的份上让郭芸带她出嫁吧,这样她身边也有个人照顾……”

第二百三十九章 带娘出嫁想得美

    郭惠唧唧嘤嘤,喋喋不休,把朱标都差点吵醒。

    马秀英听得脑仁痛,连忙让李桂花把孩子抱走,打断她的哭诉,不耐烦地说道:“你提的要求太荒唐,郭芸是出嫁不是找上门女婿,你让老夫人跟去成何体统?况且郭府还有我义母和天爵他们,也没人短了老夫人的吃穿用度,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她在自己府里难道不比在别人府里强?”

    郭惠跪在地上,不肯起来,苦苦哀求,“姐姐也是当母亲的人,知道做父母的不易,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又哪忍心让老母亲继续受苦,我也不求让她重获自由,只希望让她换个环境,心里舒坦些。姐姐,你也是郭家的女儿啊,我父亲向来待你不薄,你就忍心看他在九泉之下都不能瞑目吗?”

    马秀英沉默了,她内心一千个不愿意把大张氏放出来,然而这些话她不能说出口。孝字压在头上,她顶着郭家义女的名声,即使再厌恶大张氏也不能当众表露出来,所以郭惠用郭子兴压她的时候,她只能含糊答应。当然,她只答应帮郭惠在朱元璋面前说话,可没答应真心实意为大张氏求情。

    趁着朱元璋心情好,她便把这话说出来试探他的态度。

    “哼!”谈到大张氏,朱元璋顿时变了脸色,“为何郭惠不亲自告诉我,要你来说。”

    “你可别吓着我的标儿。”马秀英眼睛一瞪,轻拍朱标的后背,“我跟你说你都要生气,她敢跟你说吗?”

    朱元璋立刻从老虎变成老猫,凑近朱标,谄媚地笑道:“标儿乖,爹爹没生气,爹爹很开心。呵呵,乖儿子,叫声爹爹。”

    “车,车。”朱标一边吐着不清楚的字眼,一边伸手扒拉他。

    朱元璋随手解下一块玉佩塞进他手里,反复教他,“爹,爹……”

    马秀英推开朱元璋的大长脸,正色道:“别嬉皮笑脸的,问你正事呢,这事你打算如何处理?不管怎么说郭芸是义父的女儿,我们不好不管。不过我觉得她带着郭老夫人出嫁有些不妥,这天底下哪有带娘嫁人的。”

    朱元璋不以为然,“还能如何处理?随便找个人娶郭芸就是。”脑海里闪过郭惠梨花带雨的模样,又放软语气说道:“她要带娘嫁人随她,反正别让那老毒妇到我府上来。”

    听出他话里的松动之意,马秀英微微皱眉,她本来还指望通过朱元璋的口去拒绝郭惠的要求,想不到郭惠还没露面求情,他就有释放大张氏的意思。哼,这人耳朵是摆设吗?都说了不妥他还同意。

    难道真要让郭惠达到目的?马秀英可不愿意放大张氏出来兴风作浪,眼珠一转,建议道:“依我看,不如把郭芸嫁给汤大哥。”

    “汤和?”

    马秀英振振有词地说道:“对啊,汤大哥以前就在郭府,和郭芸早就认识。虽然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日久生情,但他们彼此知根知底,总比那些成亲前连对方长什么模样都不清楚的夫妻强。你要知道,如果夫妻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婚后不会幸福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说法。”朱元璋听得眉头打结,“我去问问汤和,若是他不反对,这门亲事就定下来。”

    “你不能去,你是他的上司,你说什么他都得听,不乐意也得假装乐意。还是我来问,我们女人心思慎密,如果他有一丝不情愿,我们就别勉强人家了。”马秀英仿佛一心一意在为汤和考虑,其实她另有打算。

    别人或许不了解大张氏的为人,汤和在郭府待了那么久,深知大张氏的品性。马秀英希望能跟汤和好好谈谈,郭芸可以娶,大张氏嘛,还是继续让她不要见人的好,就是不知汤和会不会答应这个建议。

    朱元璋向来不管这些后院杂事,便依她所言,让人去请汤和过府一叙。

    马秀英没有想到事情出乎她意料的顺利,军营里的那些老将领一致认为她比朱元璋还厉害,许多人宁愿得罪朱元璋也不愿意得罪她。所以当她跟汤和提起婚事请他“多加关照”大张氏的时候,汤和竟然无比痛快地答应下来,害得她准备了许多劝说腹稿都没用武之地。

    搞定汤和,马秀英就让人去通知郭惠。

    郭家人很满意这门亲事,汤和已是朱元璋麾下的统军元帅,地位不低,又见他同意郭芸带着大张氏出嫁,便立刻兴高采烈地筹备婚礼。

    小张氏拉着马秀英悄悄问道:“真要让大夫人过汤府?”问这话时她眉梢眼角都掩饰不住喜悦,虽然大张氏被软禁在府里,但郭府主母的名头还在,她做事始终有些畏手畏脚,如果大张氏真搬去汤府,以后郭府就是她说了算,她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