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花玉树-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嬷嬷正慢腾腾的抿头发,想着能拖就拖过去。
卷翠皱着眉不耐烦的瞪着她,一副必须看着她出门的样子。
“这就来,”柳嬷嬷倒也识趣,见不能躲了,便把银篦插在头上,走了出来。
林琪似有若无的扫了眼柳嬷嬷。
柳嬷嬷正低头扯着衣襟,忽然一阵森寒袭上心头,她猛地抬起头,只见林琪正牵着顾氏的头,乖巧的往门口走。
雨润走过来,见她草木皆兵的样子,好奇的道:“嬷嬷你怎么了?”
对这个阻了她计划,偏又一副好心样的丫头,她无可奈何的扯了下脸皮,“没事。”
听她这么说,雨润露出朝露般清澈透亮的笑。
“姑娘和太太都走远了,咱们也跟上吧,免得把咱们落下,”她顽皮的吐了吐舌头,拽了极不情愿的柳嬷嬷,追着众人而去。
二门处张嬷嬷早早候在那里,身后停着一溜骡车,瞧见顾氏和林琪过来,她赶忙迎到门里,殷勤的道:“姑太太,这边请,”她引着路,又朝门外几个孔武有力的婆子道:“这没眼力见的,还不赶快把东西接过来归置好。”
婆子应声,赶忙接东西。
张嬷嬷殷勤的拿了脚凳,准备伺候着上车。
林琪扫了眼周围的许多婆子,又看了看黑棚木窗的宽敞车子,道:“这车一看就很闷,一点都不透气。”
她摇了下顾氏,“阿娘,我们坐船去吧。”
天光微凉,小小的人在将明未明的光线里显得格外娇小,加上她软糯娇软的声调,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多疼宠一些。
顾氏轻轻‘嗯’了声,
丹霞上前半步,笑着拉了脸色略有些难看的张嬷嬷,道:“嬷嬷见谅,姑娘和太太斋戒两天,身子骨娇贵的很,骡车赶路太过晃悠,不如行船稳当。你看,是不是……”
她手指微动,一个小巧的荷包顺势滑进张嬷嬷的袖子。
张嬷嬷动了动,感觉到重量,心情顿时好了起来。
也是,任谁饿了两天,都会头晕眼花,别说这两位一看就特别娇弱的,那骡车再舒服也架不住路不平,确实不如行船平稳。
张嬷嬷吩咐跟车的婆子去前面裙房,把撑船掌舵的船娘叫来,再让候在外院的护卫叫到阜头那边跟船。
婆子腿脚利索,一溜烟跑得看不见踪影。
张嬷嬷躬身请道:“咱们府里自己就有两艘船,平常都在阜头停着,两位请随我来。”
林琪微微点头,虽然知道是银钱的关系,但看这位嬷嬷反应迅速,安排的井井有条,想来能力也是不俗。
张嬷嬷带着一行人转了两道弯,穿过角门,远远的就看到停在水边的平底坐船。
船娘这时已立在船尾,两个穿着粗布裙子的丫头正弯着腰,费力的往阜头上搭板子。
眼瞧着板子颤巍巍的将将要落到水面的样子,张嬷嬷赶忙招呼身边跟着的一个婆子,她笑着跟顾氏解释:“这两个是刘栓子家的丫头,他和他婆娘是咱府里掌舵的好手,两丫头平常就跟着他们在船上帮些小忙。”
顾氏一贯对这些小事一贯置之不理的,林琪知道这两个丫头能得张嬷嬷特地说明,必定跟她有些关系,有心卖她个面子,便道:“看着还算机灵,就留下来帮着打下手吧。”
张嬷嬷笑着应声,朝凑在一起,很怕被赶下船的两人道:“还不快谢谢姑太太和林小娘子?”
两个梳着丫髻的丫头赶忙行礼,等到叫起之后,便扶着搭板,伺候几人上船。
……
推荐票加更,虽然还差十来票,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投到的。嘻嘻,继续挥着小手绢勾搭,快来投推荐票哦。
第六十八章 严姨娘
卷翠俯身收拾床铺,心里却想得深远。
雨润既然能过来跟自己说这事,想来跟柳婆子不是一伙的,且她大哥是伺候三房的,就目前来看,她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应该可信。
再有雨润人虽小,但挺机灵,还是府里的家生子,柳婆子对她不会太防备,放在这里,说不定能发现什么。
雨润很快搬了铺盖卷,背着小包袱进来,卷翠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一边,帮着她把铺盖铺好,叮嘱道:“这事你要悄悄的,不能让她发现,也不能告诉别人,就是雪晴也不行。”
雨润和雪晴都是做杂活的粗使丫头,两人平常进出都在一起,卷翠担心她因为两人的交情,不小心漏了嘴。
雨润十分严肃的拍胸脯,道:“姐姐你就放心吧,我来时大哥再三告诉过我,让我当好差,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藏在心里,多一个字也不说。”
卷翠拍拍她的肩膀,起身出来。
把东西放好,卷翠望了眼天,去了小厨房。
黄嬷嬷正在做午饭,卷翠低声把柳嬷嬷的事说了,并道:“太太的情况好像严重了。”
黄嬷嬷皱起了眉,好一会儿她叹了口气道:“你去采些合欢花来,我给太太熬些汤,看能不能好些。”
卷翠也叹了口气,出了院子,心却有些沉重,若嬷嬷的药汤能调理好太太的病,她们当初也就不会背井离乡的来到这里了。
中午,林琪从福寿堂回来就知道柳嬷嬷干的好事,她蹙着眉想了一会儿,道:“今天府里来了什么人吗?”
她一上午都跟老夫人呆在一起,若是哪家夫人过来拜访,她肯定不会不知道。
雪姣明白她问的是外院,她摇头,道:“不曾听说谁来。”
林琪道:“平常总喜欢来找二舅吟诗作画的那些呢?”
雪姣道:“自从二老爷去了密州,那些人便没再过来了。”
林琪叩着桌面,即便如此,也始终无法消除心中的怪异。
尤嬷嬷到底想干什么?
明知道自己已经清楚徐二的人品,尤嬷嬷分担不撇清,反而大晚上来找柳嬷嬷,却仅仅是要让她把阿娘带去园子?
林琪觉得不是自己脑子有问题,就是尤嬷嬷脑子坏了。
她很确定自己正常,尤嬷嬷看着沉默寡言,但能作为陪嫁嬷嬷千里迢迢的跟着苏氏过来,谋略心计又怎么会少?
因此,听到家里没来外人,林琪非但没有松一口气,脑子里的那根筋反倒绷了起来。
丹霞捧了五个包装精美的锦盒外面回来,“姑娘,我把你吩咐的东西拿来了。”
丹霞把锦盒放在桌上,逐一打开,林琪把里面的水晶、丹砂、朴青等物一一拿出来看了遍,确定品相不错,才满意点头。
“让人把这些给崇真观观主送去,请他在初一时亲自主持阿爹告斗渡桥的祭祀,另外再送去五百贯钱,给真君添香油。”
雪姣见林琪这般郑重其事很是不解。
林琪笑了笑,丝毫没有解惑的意思。
傍晚,林琪才从香房出来,就听小耳报神雨润来报,柳嬷嬷又撺掇顾氏出去转转,这回地点是距离水榭不远的小花园。
听说这个消息,林琪皱了皱眉,道:“这会儿天色还早,我陪阿娘出去走走,你们远远的跟着。”
说完,她起身去了上房。
顾氏正在发呆,见到林琪过来,她翘了下嘴角。
林琪依偎在她身边,手指把玩着她裙边的丝绦,道:“阿娘,阿爹的生祭上我想亲手做几盏莲花灯给太婆、阿爹和哥哥,你陪我去采些莲花染纸,好不好?”
顾氏低头,只看到女儿三个可爱的发髻。
“好,”顾氏自打被林父笔迹勾起愁绪之后,发呆的时间明显多了,余下的时间她都在书房里抄写经书,旁的事情基本引不起她的兴趣。
但林琪不是别人,也只有她的要求,顾氏才会没有迟疑的答应。
林琪和顾氏出了芝兰院,柳嬷嬷得知这事时,林琪和顾氏已经坐在了荷塘旁边的水榭里。
这时天气已经转热,水榭四周的格子门全都拆卸下去,四下里通风,尤其这时又是傍晚,微风轻拂,格外凉爽。
丹霞带着芸心去荷塘里采花,雪姣和卷翠留在两人跟前服侍。
林琪看了眼卷翠,卷翠微微点了下头。
林琪这才转头望向荷塘,“阿娘,你小时候就是在这儿玩耍的吗?”
提到儿时,顾氏嘴角微翘,“阿娘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到夏天,就会在这里看书弹琴,你二舅那时正准备秋闱,因为天气热便跑来这里跟我抢地方,阿娘看他可怜,便把这边分给了他,”顾氏从自己跟前往旁边从前往后的比了下。
林琪眨巴了下眼睛,道:“那阿娘跟二舅的关系很好了?”
顾氏笑意慢慢收起,表情逐渐转淡,“那时自然是好的,只是后来你二舅成了亲,”她顿了下,看把脑袋凑过来的林琪,道:“阿娘也长大了,又嫁给了你阿爹,这些年也只回来两次而已。”
林琪抿了下嘴,从二舅能够千里迢迢亲自给她报丧来看,二舅对阿娘的感情不浅,阿娘似乎也对二舅有浓厚的兄妹之情,那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两个生分了呢?
远处的花荫旁,一片暗褐色的玉兰花暗纹衣角被风吹得微微扬起,林琪眼睛尖,再加上一直注意着周围,衣角才一飞扬,她便转过头,定定的看向那处。
那人瞧见林琪的目光,知道自己行迹败露,索性走了出来。
“姑太太安好,”来人上前几步,毕恭毕敬的给顾氏行了个礼。
顾氏道:“严姨娘,许久不见,你可还好?”
严姨娘微微苦笑,眼睛似有若无的看了眼刚才出来的地方,柔声道:“每天吃好喝好,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顾氏点了下头,眼睛转向了荷塘。
当年苏氏嫁过来几年不开怀,眼看着儿子年纪渐长,顾老夫人心急的不行,好容易苏氏有了动静,结果生下来的姐儿,顾老夫人再也等不得,就把跟前最通文墨的素娥,也就是如今的严姨娘,给了顾博文。
第七十二章 来求香
两道士紧跟其后,临迈出门槛前,还是没忍住,转头好奇的打量一眼。
云阳子的脾气,他们作为最亲近的人之一,是再了解不过的,要不是有那几份上好炼丹的材料撑场,他才不会从炼丹房里出来。
肯主持斋醮,也是没有办法,所以观主脸色难看,他们特别理解,可要说宽慰……
呵呵,上次观主宽慰人是什么时候,最为最亲近的他们已经不记得了。
林琪低声安慰顾氏,知客情知自己一个大男人不好过去,就打发跟前的小道士过去,把人带去后面。
崇真观后身的水是从运河引过来的,一直流到地势略低的荷花池里,如今荷花正是盛开之时,小道士把人领到距离荷花池有一段距离的小池边,示意可以在这里放灯。
丹霞等人把带来的箱子打开,林琪和顾氏将栩栩如生的花灯放入水中。
水流潺潺,花灯带着亲人的思念和往昔的回忆,缓缓瞟向远方
顾氏看着远去的花灯和花心不断跳跃的火苗,心底的牵挂好似随着花灯越走越远,她忍不住伸手要抓。
卷翠见她往水里扑,赶忙拉住她。
顾氏直直的盯着逐渐远去的花灯,软瘫在她身上,失声痛哭起来。
林琪眼眶红红的的拉着顾氏的手,带着哭腔叫阿娘。
顾氏好似失了魂,根本不理林琪。
眼看顾氏瞳孔不聚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