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琪花玉树 >

第232章

琪花玉树-第232章

小说: 琪花玉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辗转反侧,却怎么也睡不着,索性去听涛阁前面的竹林练拳。

    待到三更,他来到听涛阁。

    这会儿天虽然还是黑着的,但已有人起来烧炭备水。

    韩远之让人把曲嬷嬷叫来,低声嘱咐道:“我被官家委任为云骑的副指挥使,即日就要出城参加团练。你跟她说,若是受了气,不必忍着,当时报了就是,老太君那里有我撑着。”

    曲嬷嬷听韩远之说话带着股森森的狠意,不由一愣。

    不过她素来知道轻重,便只应了声。

    微明的灯笼映照着韩远之的脸庞,曲嬷嬷发现他鬓角有些发潮。

    她忙让人提了些水,请韩远之更衣,而后借着空档,去小厨房包点心和风干的肉干等物,等他走时一并带着。

    清晨,顾氏起来才知道韩远之一时半会不会着家,她眨眨眼,便忙着洗漱,准备去荣禧堂请安。

    林琪正在养病期间,不必跟着过去。

    听说韩远之是在城外操练,就让黄嬷嬷多做些下饭的辣萝卜、鱼肉脯,外带早前腌好的梅子姜,辣酸姜等物,让人一并送过去。

    等到日头升高时,顾氏和韩守奕从荣禧堂回来。

    黄嬷嬷忙将早饭摆上桌。

    秉承食不言寝不语,三人沉默的将饭吃完。

    刚放下筷子,小夜就端来一碗橙褐色的小碗,而后来到林琪跟前。

    韩守奕皱了皱小鼻子,闻到空气中飘散的苦涩药味,顿时同情的看林琪。

    姐姐本来身子就弱,经了昨天那一吓,怕得养好些日子吧。

    韩守奕将手边的杏脯往林琪那边推推。

    那意思是让林琪待会儿用这个去味。

    林琪挑眉,示意了下小夜。

    小夜便将药碗递到他跟前。

    韩守奕瞪大了眼,小身子努力往后缩,努力回避难闻的苦味。

    林琪笑眯眯的道:“我听说你在练鞭法,就让小夜熬了能让关节变软的药,喝了用鞭子会更加灵活呦。”

第四百一十三章 游园会

    韩远之抬眼,见是指挥使吴景平,忙拱手见礼。

    吴景平摆手道:“你我都曾在刘帅手底下效过力,再这么客气我可要生气了。”

    韩远之笑了笑,改口道:“吴兄。”

    “这就对了,”吴景平瞄了眼冒着热气的砂瓮,明知故问的道:“嫂夫人送来的,这是腊八粥?”

    韩远之点头,舀了碗推到他跟前。

    “吴兄要不嫌弃,坐下来一起吃吧。”

    “不嫌弃,不嫌弃,”吴景平赶忙坐下,麻利的将摆在食盒里的配料拿出来,自来熟的将自己那碗盛满,之后又觉得配料有些多,半点也不见外的舀了勺粥。

    韩远之默默的看了明显少了小半的砂瓮,给自己盛了碗。

    吴景平捧着大碗,吸溜一下就喝了一大口。

    咽下之后,两个眼睛都放光。

    他惊叹的呀了声。

    真是香得能连舌头都吞下。

    他抱着大碗西里呼噜的喝完,然后利索的又把碗盛满。

    几个眨眼,砂瓮就已经见底。

    韩远之忍不住咧了咧嘴,就算这粥不是慧娘熬的,但好歹也是她的心意。

    韩远之也不甘示弱的猛灌起来。

    没一会儿,一瓮粥被两人扫荡个精光。

    吴景平依依不舍的将汤勺放下,抱着滚圆的肚子走了。

    眨眼到了年关,京都的气氛变得热闹起来,便是落雪也没有影响这股热潮,反而引得文人雅士和贵妇娘子们宴会频起。

    这一日,韩府收到永安侯府递来的帖子,想请韩家一众女眷去城外梅园赏梅。

    韩老太君上了年岁,等闲不爱动弹,便让齐氏带着小辈们过去。

    洪氏要照顾韩苗,白氏要照顾六爷,两人俱都告罪不去。

    老太君横了眼跃跃欲试的夏氏,又看看站在她身后,规规矩矩的顾氏,心里打了个转。

    夏氏平日里看着还好,可一涉及到三郎,就立时控制不住情绪,在府里有她镇着还好,去了外面可就说不准了。

    而今三郎正是奋力的时候,内助要是得力,对他也是助力。

    韩老太君思量片刻,吩咐齐氏,“你带着姐儿和几个小辈过去就是。”

    这话一出,夏氏的脸立刻转黑。

    好容易忍回检园,发了好大一顿脾气,才被贺嬷嬷劝住。

    平氏听说了上房的动静,轻轻叹了口气。

    看来花会她也去不得了,四姐儿的亲事只能等以后找机会慢慢相看了。

    慎园里,伍氏十分欢喜。

    那梅园一年中只有腊月这个时候才开园,京都城里,许多贵妇一到这个时候都会带着家里的儿郎娘子过去游园,她正好可以借机相看相看,给女儿挑个婆母俱都和善的人家。

    金氏也有些暗喜,她也有些日子没回过娘家,正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见见家人。

    她着大丫鬟文心悄悄的回去送信。

    同样往外送信的也还有紫霜。

    傍晚时,林琪收到李甲送来的两张房契。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买下了马行街东边巷子口的两处宅院,准备过了正旦便破土动工。

    林琪看了下房契上面标注的大小,有些吃惊,足足十亩地之多,李甲这是要做什么。

    雪姣是个好事的,知道林琪疑惑,巴巴跑去看了,回来就说要建个什么集市。

    林琪不懂这些,听了也就算了,只是叮嘱既然要建大,那就要注意安全。

    这京都里的屋舍大多都是木质的,这种材质一遇火星,就能酿成火灾。

    林琪可不想一时疏忽,弄出人命。

    张三分茶里一直有人盯着李甲,地契才一送到林琪的手里,崔硒便得了信儿。

    知道李甲如此老实,崔硒略微放下了两分心。

    张掌柜见崔硒对这人如此上心,便说把靠在景灵东宫东大街的笔墨铺子租赁给他,这样不管他要做什么,他们也能知晓。

    崔硒对此没有异议,只是交代莫要收太多的租金,毕竟琪姐儿的大部分身价如今都在他手。

    张掌柜笑着应是,心里盘算着怎么不着痕迹的去跟李甲接触。

    又过一日,顾氏照例跟着妯娌和长辈陪着韩老太君说话。

    正准备告退,就被韩老太君叫住。

    齐氏等人走在前头,并没察觉。

    夏氏心里有气,从这里出去便走得飞快,半点也不知道后面的情景。

    只有落在半步的平氏瞧见于嬷嬷把人叫住,正要去看,就见金氏正转头过来。

    她忙笑着上前两步,拉着金氏离开了。

    这厢,顾氏正不解的走到韩老太君跟前,心里反省自己最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韩老太君一直身边的空处,让她坐下。

    而后问她,“我听说你这两天正忙着年货,是不是把游园的事情忘了?”

    “没有,这么重要的事,我咋么会忘,”顾氏这话说得有些赧然,这些天她忙着弄送回江宁的节礼,韩老太君要是不说,她还真是差点忘了。

    之所以说差点,是因为她跟前还有个人想着,也一早就找好了衣裳,并熏好烫平了。

    韩老太君点头,问她,“那你打算穿什么?”

    顾氏道:“八幅兰草天青月锦裙配同色对襟褙子。”

    韩老太君点头,示意贺嬷嬷拿了富贵牡丹的添漆盒子过来。

    打开之后,她挑了对嵌宝玉兰初开的累金丝掩鬓,一对金簪和个嵌宝金梳篦出来,道:“明天是你第一次在京都亮相,总那么素净哪成。明天把这些都带上,不然都浪费了你这张小脸。”

    “太婆婆,我那里有,明天我换还不成吗。”

    顾氏平常打扮得十分素净,乌黑的头发大多只是用一把玉质梳篦和一根玉簪固定,耳裆也多是玉葫芦或是玉珠做得坠子而已。

    这样的打扮在清流文臣家里,倒也平常,但在富贵铺地的贵胄人家,却是有些素简了。

    韩老太君知道顾氏身家厚,但她还是坚持把首饰装匣里,又顺便挑了同花色耳坠,道:“你这可是在跟我见外?”

    她道:“二郎媳妇每次都不会这般。”

    顾氏见她有些不高兴,便只好领受了。

    回去之后,顾氏将首饰拿出来,看了会儿,觉得韩老太君对她真是不错,别的孙媳都没份,就独独给了她。

    她让曲嬷嬷开库房拿了参,让黄嬷嬷做个调理身子的药膳,着人送去荣禧堂。

第四百一十二章 腊八了

    吴小四一早就套好了车,把砂瓮放在烧得旺旺的小炉上煨着,他一甩鞭子,便朝着城外驶去。

    黄嬷嬷又装了两瓮,分别送到王正琨的小院和张三分茶。

    张三分茶后院的一处小院里。

    一缕清雅的茶香徐徐从里面飘出。

    提着温热的食盒,准备找胡先生一起喝粥的张掌柜顿住脚。

    他记得昨晚阿六说过,主子是要回崔家过腊八的。

    怎么一大早就过来这边。

    他往前走了两步,透过围墙上的雕花往里看。

    扇半开,露出崔硒如玉样的侧脸。

    张掌柜忙推门进去。

    阿六撩开帘子,跟他打了个照面。

    “早啊,”张掌柜笑着招呼,眼睛隐晦的朝里一瞟。

    阿六哼了声,撇了撇嘴,下巴往东边一斜。

    张掌柜就知道主子这是从崔家回来了。

    张掌柜心里不由一叹。

    他就想不明白了,这世上怎么能有这么狠心又狠毒的女人。

    主子好歹也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那些个生辰忌讳,旁人说说也就罢了,她可是主子的亲娘,才刚出生就把主子丢给旁人,且一丢就是那么多年。

    这也就罢了。

    而今主子大了,一年也难得回来两趟,就这她也容不得,每一次都生生把人气走。

    张掌柜提了提手里的食盒,让阿六去拿碗碟。

    走进屋里,就见崔硒抬眼看来。

    那张白玉样的脸神情淡淡,眉宇间凝着万年不化的冰雪,当真是如冰雪雕出来的人一般。

    张掌柜笑着走过去,道:“韩三奶奶差人送来了腊八粥,听说着豆子都是林娘子亲自带着人拣的。”

    崔硒眉宇一动,将握在手里的茶盏搁下。

    张掌柜顺手将桌几上的茶具收了,等到阿六把碗筷摆好,他把食盒里的配菜和砂瓮取出,给崔硒盛了一碗。

    食盒的底层有一早分门别类放好的瓜子、花生、榛瓤、松子,外带还有白糖等等的配料,张掌柜一次浇上一小勺,等把碗堆得上尖,才推到崔硒跟前。

    淡淡的粮食香味和炒熟了的各式果仁香气在空气中飘散,刺激着味蕾。

    阿六咽了口口水,盯着还余大半的砂瓮。

    黄嬷嬷的手艺那是没得说的,他待会儿定要多喝几碗。

    崔硒看着氤氲冒着热气的小碗,动了动喉结。

    不管是配料还是粥的品相,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

    没想到,他也会有人记挂。

    崔硒暗自冷嘲一句,舀了一勺放在嘴里。

    熬得极烂的栗子和菱角、红豆入口便化成绵软的沙质,黄米和糯米软软稠稠的,将枣肉、粟米和稻米和各式果仁黏在一起。

    轻轻一咬,只觉得香甜酥脆,咽下之后,更是齿颊留香。

    崔硒一口一口的喝着,不知不觉,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