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林氏荣华 >

第443章

林氏荣华-第443章

小说: 林氏荣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忠义两难全,以前鲁亲王总觉得这话是扯淡,既尽了忠,自然便全了义,忠义又不相悖。

    现在他才知道,忠义或不相悖,但面对的对象却有可能是对立的,因此显得忠义也相对起来。

    鲁亲王不可能将梁国的计划告诉蜀太子,所以只能含着愧疚和心虚努力的为前线的将士筹备粮草。

    毕竟,他是立志要成为一位能臣的。

    李子谦刚到京城时是不愿理会他的,甚至已经从心底将他从朋友的位置上剔除。

    他当然知道鲁亲王不可能将梁国出兵的事告诉他,以己度之,若是蜀国出兵,他也不可能告诉他的。

    即便理解,但他还是不原谅,那毕竟是他的国,他的家!

    鲁亲王心虚,他不和自己说话,他也不强求,自觉的跑上跑下,先去户部给他争取到一栋位置不错,足够大,却又不逾制,景色又好的宅子做国公府。

    然后就去礼部里为他争取各种东西,等他们一家安顿下来了,他还特意在他四哥面前打了两个滚,让他同意让李子谦兄弟几个去国子学读书。

    要知道,自及冠后他就很少在皇兄面前耍赖了,他都二十好几了,这时候还冲皇兄撒娇,实在是太考验心里了。

    李子谦和两个弟弟去国子学读书,还把好几个有意再嫁的嫔妃给嫁出去了,然后便努力读书起来。

    蜀国没了,但李氏还在,为了宗族,他们也得努力读书,有了楚国皇子出仕的先例,他们出仕应该不会太难。

    可是那是对李子谦的两个弟弟而言,于李子谦来说,他这一辈子远离朝政才是最安全的。

    毕竟他是从小就是被当做未来国君培养的,他又是太子,梁帝心再大也不可能让放心的让他参政。

    以前每日都是忙得连喝口水都觉得难,现在却突然清闲下来,除了每日去国子学上几门课外便无事可做了。

    一开始他还享受这种清闲,但久了,不免有些无趣。

    鲁亲王就趁虚而入,拽着他一起出去玩,“京城里好玩的地方多着呢,你每日除了读书就是留家里,自然无聊,不如我带你出去玩?”

    李子谦凉凉的看了他一眼,甩了手坐到椅子上依然不理他。

    鲁亲王也不指望他与自己说话,拽住人的手就往外拉,“走,我先带你去前门大街,那儿吃的东西多,还有不少蜀地的商人开的饭馆,你可去试试味儿正不正。”

    李子谦的态度就有些软和,才一走神就被鲁亲王给拽出去了。

    俩人上了车一起走,鲁亲王叽叽喳喳的给他介绍,李子谦扭着头冲着外面,并不理他。

    他九岁那年来过梁都的,只是那时为了他的安全几乎不出梁国的皇宫,所以对梁都并不熟。

    这次听鲁亲王介绍,的确很有趣。

    到了前门大街,鲁亲王没再坐车,而是拉着李子谦下车慢慢走过去,不时还去路边的摊位上凑热闹。

    李子谦还是第一次这样逛街,身边甚至只有两个守卫的护卫,走在人群中和一般的富家公子没多少区别。

    这种感觉很奇特,让他不由慢下脚步,脸上的神色也和缓了许多。

    鲁亲王看到摊位上有卖风车的,便掏了钱买了两个,一个塞给李子谦,另一个拿在手里笑道:“我儿子就喜欢玩这些,剩下那个给你玩。”

    李子谦看着手上的风车微微蹙眉,鲁亲王就接过去转了一下,风车便转动起来,“喏,就是这么玩。”

    梁国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朝廷刚刚颁布政令,今年京城一带的赋税减两成。

    而秋收在即,这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李子谦垂下眼眸问,“不知我蜀地百姓如何了。”

    鲁亲王就道:“你别担心,朝廷已派了官员前往管理,户部征调了一批粮食过去赈济,当务之急是让稳定民心,让他们有粮可吃。”

    李子谦嗤笑一声,转了转手中的风车道:“谈何容易?打了三年,蜀地的百姓几乎也荒耘三年,其中粮食缺口可不少,你们国库拿得出来。”

    鲁亲王有些心虚,见他认真的看着他,想到这是他入京来第一次开口与他说话,便懦懦道:“国库没那么多银子,粮食储备也不够,所以与楚地和江南的商人买了些。”

    李子谦挑眉,“不是说国库没那么多银子吗?”

    他就一直很好奇,梁国到底哪来的这么多粮食,能让前线的粮草未曾断绝过。

    都是休养生息,那六年蜀地也没发生过重大天灾,他们的税收也很不错的。

    鲁亲王小声道:“你忘了,你家皇宫里还是有些钱的。”

    李子谦:……

    他默默地转过头去,继续往前走,哦,他差点忘了,他的家被抄了,当时他们走得匆忙,有许多东西都带不走。

番外 我是能臣(三)

    李子谦书读得是真的好,比他两个弟弟强太多了,国子学的教授们都在心里惋惜,他要不是蜀国的太子就好了。

    哪怕只是皇子呢,那也有出仕的机会的。

    黄易安作为另一亡国的太子,在梁都可谓是醉生梦死,尤其是在得到眉娘在江南的消息后。

    他这样,不免让人更加看不起,不少人见到他都明里暗里的讥讽,心中苦闷之下,他便上门来找李子谦。

    他觉得他们是一样的,都是亡国太子,都是被特别戒备的人。

    可是他被请进去就看到鲁亲王正围着李子谦讨好的笑,让人将一幅画展开给他看。

    而李子谦坐在一旁神情淡淡的喝茶,只是偶尔掀起眼皮看一眼那画。

    黄易安:……

    黄易安转身就走。

    李子谦已经看到他,才起身要去迎接,见他转身便走,不由脚步一顿,没去追。

    鲁亲王也看到黄易安了,气得呼气道:“这人什么毛病,上门拜访,怎么才进来转身就走?”

    李子谦回身坐下,不太在意的继续低头喝茶。

    鲁亲王就对他讨好的笑道:“不过不要紧,这人比我以前还混,实在不值得相交。”

    李子谦忍不住噎了一下,问道:“你是在暗示以前的我眼瞎吗?”

    鲁亲王一愣后道:“不是啊,我混的时候你我还不认识呢。”

    李子谦就靠在椅子上,饶有兴致的问,“你以前怎么混了?”

    鲁亲王嘴唇动了动,没说话,李子谦就哼了一声,道:“你不是说户部和工部要疏浚黄河吗,怎么这么有空来我这儿?”

    说起此事鲁亲王就叹气,“是啊,可工部要的银子太多,户部都打回去了,所以我这不就闲下来了吗?”

    李子谦蹙眉,“战事刚平定一年,工部应该知道国库正空虚,怎么会选择在这时疏浚黄河?”

    鲁亲王也不瞒着他,其实很多朝中的事,他都不瞒他,这一年来,李子谦偶尔还会给他一些建议。

    这次黄河疏浚算是大事,他也心无防备的道:“早几年工部就闹着要疏浚黄河了,只是国库中的钱粮要紧着兵部和户部,所以……咳咳。”

    鲁亲王突然想起他不应该在李子谦面前说这些的。

    那几年他们为什么紧着兵部?

    还不是为了打蜀国做准备?

    李子谦扫了他一眼没在意,问道:“然后呢?”

    “年前工部就上书,说黄河下游淤堵得厉害,这两年雨水都会多,只怕会发生洪涝,所以请疏浚黄河,一些重要的地方还要修建堤坝,”鲁亲王道:“这样一来花费可不少,所以户部给打回去了,才过完年他们又报了一次。”

    “那你觉得他们申请的钱多吗?”

    鲁亲王想了想道:“于国库来说,是很多的,但从他想要疏浚的河段来说,这些钱或许刚合适。”

    “不过肯定还有再压缩的空间,”鲁亲王不由笑道:“这户部和哪个部门打交道都是这样,甭管他们交上来的申请额是多少,反正都得先打回去两次,逼着他们压缩后再压缩才考虑可行性。”

    李子谦临朝听政过,自然也知道户部的这个小猫腻,没想到天下的户部都是一个样。

    他一直觉得这样做事的效率很低,一直想改了户部的这个规矩,此时便道:“你们就不怕一打二打之后耽误时间,误了事?”

    “紧急之事当然不会将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比如当年林郡主去辽国谈和,她向户部要求的事,户部都是直接同意,基本上都是当日决策,并不拖延。”鲁亲王道:“再比如前线所需的粮草军备,虽然户部对申请存疑,但往往还是会先拨出一成应急,然后再与兵部扯皮,商讨最合适的数量。”

    说白了,他们觉得工部的那件事不急。

    “而且,我们户部不多打一些申请下去,只怕用不了一个月国库就搬空了,其他六部每次申请钱粮可都不手软,数字都是往大了填,我们户部纯良了,其他六部未必会跟着善良起来。”

    所以只能一起奸诈了,端看谁更高一筹。

    而且,若节省了这一环节,那得失去多少乐趣啊。

    他就喜欢看着人一脸生无可恋的捧着打下去的申请离开户部。

    李子谦不知道他有这个癖好,最近一直跑户部的栗丰也不知道,再一次被户部打回申请,他头发都快要白了。

    钦天监说这两年多雨,工部根据这三十年来的气象记录,也觉得这两年会多雨。

    要不是之前在打仗,他们早就提请疏浚黄河,建造堤坝和水利工程的事了。

    他才调回京城不久,之前都是在地方河道上工作,这几年黄河中下游时有涝灾发生,但都很小。

    每年他都会让所辖州县的衙门组织劳工清淤,但因为人少物资少,也只能清一小段,还清不干净,大部分是过了一年又堵上了。

    也是因此,栗丰才想搞一次大的,这次不仅要清淤,治理河道,还要防固两岸水土,尽量组织泥沙下滑。

    第一次户部打回工部的申请,工部的大人们见怪不怪,开始埋头苦改,好容易减了不少再交上去,结果户部的人只看了一下总额又给打回来了。

    这次是栗丰来送申请,见状气得吹了一下胡子。

    这次他们已经节省许多了,再省下去就是要减工程了,对方要是详细看过拒绝他心口的气还没那么大,关键是他们没看。

    栗丰气得磨了磨牙,原地转了转,决定去找林佑,明日他要再递一次,若户部还拒绝,那他后日便在朝上上折,让朝堂众臣来讨论。

    到时他得多拉一些外部的人支持。

    而林佑现在吏部,说话也有份量。

    栗丰是通过林清婉举荐得以高中出仕的,所以他算是林清婉的门生,跟林佑便一直有密切的联系。

    俩人谈了一个下午,然后林佑便让人驾车去鲁亲王府,结果到了那里才知道今天人家不在家。

    想了想,他便去了李子谦那里。

    林佑和李子谦不熟,私底下几乎没有往来,他突然来访,李子谦很是惊诧了一下。

    然后看了一眼鲁亲王便明白过来,想到林清婉曾经对自己的照顾,他点了点头道:“请林大人进来吧。”

番外 我是能臣(四)

    林佑是来求见鲁亲王的,此事能在两个部门间解决自然更好,不然工部贸然在朝堂上提起,肯定会得罪户部。

    哪怕工部不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