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林氏荣华 >

第233章

林氏荣华-第233章

小说: 林氏荣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晓一听也是,边吃边问,“你们家怎么什么都养,我今天早上去上学碰到好多人出城去林家别院那里进鱼,禽蛋和蔬菜。”

    “我养着这么多人,若不什么都养一些挣钱,我拿什么给他们吃喝?”林清婉指着斜对面的阅道:“你知道阅上上下下的伙计有多少人吗?”

    “不就六个吗,一楼两个。”

    “那只是在楼里巡视的,”林清婉偏头看向窗外道:“不知有多少人想一把火把这阅给烧了,要是楼里只有七个人,他早就变成一堆灰烬了。”

    韦晓张大了嘴巴,“谁,谁这么狠的心?”

    虽然他也觉得林清婉设这阅是收买人心,但不可否认,这对天下学子的确是好事。

    而且里头这么多的书,烧了多心疼啊?

    林清婉见他脸都皱起来了,便摇头笑道:“难怪你父亲说你天真,的确是天真得很呐。”

    只要能搞垮对手,谁会去心疼里面的那些书?

    更何况,还是敌国!

    那些人可不会妇人之仁。

    韦晓又鼓了鼓脸颊,问道:“我哪里天真了?”

    “你打算以后做什么?”林清婉不答,反问道:“等学有所成,要回去复国吗?”

    韦晓张了张嘴巴没说话。

    林清婉就道:“要是不复国,你可就一直是亡国人了。”

    韦晓抿嘴,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道:“我父亲似乎不介意做亡国人。”

    林清婉就叹气,“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片完整的江山,孩子,你没读过史书吗?”

    韦晓脸微红,梗着脖子道:“谁说我没读过,可,可我们是刘汉人。”

    “刘皇室全被杀了,南汉也灭国了,这世上哪还有刘汉?”林清婉摇头笑道:“不管他是姓刘,姓李,还是姓嬴,皆不是正统。”

    这意思父亲似乎也表达过,他蹙眉问,“那姬家呢?”

    林清婉摇头。

    “那以郡主看,谁是正统?”

    “没有谁是正统,也没有谁不是正统,”林清婉道:“万物之始本就不分尊卑,你要正问谁是正统,那么我告诉你,炎黄之后每一个人皆是。只要你有能力。”

    “这话你敢当着梁帝的面说?”

    林清婉就哈哈大笑道:“别的皇帝或许会认不清这个事实,但我们的陛下却是最清醒不过的。”

    她也倒了一杯酒,微微举杯道:“这也是我自信大梁更胜一筹的原因。”

    韦晓蹙眉沉思。

    林清婉见他总算是会思考了,抿了一口酒后道:“你爹对你还是太过溺爱了,你要是我儿子,我才不会让你留在苏州呢,我会让你跟着广南府回乡的百姓一起走的。”

    南汉被大梁收服后,梁帝便在那里设立广南郡,郡城就设在兴王府那里。

    韦晓边喝酒边道:“父亲说他不管我了,我现在是自力更生。”

    林清婉听了哈哈大笑,“自力更生?那你告诉我,你现在吃的,穿的,住的,甚至是身边的下人,哪一样是你自己挣来的?”

    韦晓噎住,张了张嘴巴说不出话来。

    林清婉就起身道:“就是我家侄女都不敢说自己是自力更生呢,更何况你?”

    林清婉已经让林玉滨学着打理外务,便是如此她也不敢跟林清婉说她自己挣钱了。

    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顿酒算我请你的,好好喝吧,明天就回去上学去,你父亲是一个很有才干远识之人,虎父无犬子,你也别差他太多。”

    韦晓不服气,却又说不出反驳的话来,眼睁睁的看着林清婉走了。

    他抿了抿嘴,继续低头闷闷不乐的喝酒。

    这果子酒酸酸甜甜的,就跟喝水一样,他并不怕醉,却不知道这果子酒后劲儿挺大,喝的时候不觉,才喝了两瓶就觉得眼前有些发晕。

    而林清婉在走前早叫人去叫了他的下人来,就守在门口,一见他家小少爷倒下立即抬回去。

    这下好了,人喝醉了总不会再发脾气了吧?

    阅上的林温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微微蹙眉道:“主子不爱惜身体,做奴才的竟然也不劝解,韦翁留下的人似乎不太靠谱啊。”

    林清婉漫不经心的翻着手中的书,从三楼往下扫了一眼后道:“让他吃些苦头未必是坏事,焉知不是韦健故意的?”

    “九妹为何要将这样的麻烦揽在身上?我看不出他有何不同之处。”

    “不是为他,”林清婉合上书道:“是为了他爹。”

    “韦翁?”

    林清婉颔首,“韦家在广南府很有威望,而韦健心机手段都不差,最关键的是我欣赏他的为人,他既然有所托,而于我不过举手之劳,我自然愿意帮忙。”

    可广南府离苏州那么远,又是蛮夷之地,林清婉何必那么重视?

    一直萦绕在心头的疑惑更重,林温沉默许久,还是决定开门见山的问,“郡主做这些是陛下授意?”

    林清婉摇头。

    林温抿了抿嘴,声音压得更低,“那郡主是看上了哪位皇子?”

    林清婉就一笑,“十四哥,不必每次一说起正事就尊称,我们是堂兄妹,并不会因为这一声郡主便改变。”

    不过林清婉还是回答道:“我以为十四哥不会问的。”

    她坐到旁边的椅子上道:“十四哥近来消息灵通,那你觉得四皇子此人如何?”

    林温早有所料,此时得到了确切的答案也不过是让心中的石头落地罢了。

    他垂下眼眸问,“您为何要参与这样的事呢,我们家这样的身份地位,其实只要跟紧陛下就不会出错。”

    林清婉但笑不语。

    林温抿了抿嘴问,“是为了县主?”

    “不管为了什么,这一步我已经走出,就看十四哥愿不愿意助我了。”

    林温沉思片刻后道:“我自然是听从郡主吩咐。”

    林清婉就呼出一口气道:“他没有特别的优点,却也没有特别大的缺点,显得很平庸。可陛下即位前也很平庸。”

    “陛下的心胸不是谁都有的。”

    “我们可以培养。”林清婉道:“你总不能让二皇子上吧?”

    林温一噎,那的确不如四皇子,“可不是还有两位小皇子吗?”

    “你也说了他们是小皇子,陛下的身体现在看着还好,但他毕竟年纪大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出事呢?”林清婉道:“弱主出奸臣,我不想大梁的下一代出现这样的大乱子,四皇子是目前来说最好的选择。”

    林温紧了紧拳头后问,“您觉得这天下能统一吗?”

    “能!”

第二百九十一章 发怒

    林清婉看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道:“这天下乱得太久了,我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否看见天下统一,但我会一直为之努力。”

    林温也看向外面的百姓,耳边听着下方隐约出来的叫卖声,招呼声,拳头微微攥紧。

    谁人无雄心?

    林温同样盼着天下一统,他后退两步,低下头躬身对林清婉行了一礼。

    这是第一次他这样明确的表现出从属的姿态,林清婉微微一笑,转过头去看向门口。

    卢肃推门进来,看到屋里的两人微微一愣,合上门后才笑道:“郡主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十四哥说你们抄出好几本书,我是来取回孤本的。”

    卢肃微微惋惜,起身走到书架边取下已经抄好的几本书交给林清婉,“郡主看看吧。”

    林清婉翻开,问道:“检查过了吗?”

    卢肃颔首,“我和家兄分开查的,没有问题。”

    林清婉这才合上书,笑道:“那我就不必再查了。”

    她将书交给林温,道:“放到二楼去,看有人愿意接单抄这几本书吗?”

    她将那几本孤本放进盒子里,见卢肃一直恋恋不舍的看着,便笑道:“卢先生以后想看可以来林家找我。”

    卢肃微微一笑,“那就先谢过郡主了。”

    三楼的布局和下面的不一样,窗边放的是圆桌高椅,两人选了个好位置坐下,林温便一瘸一拐的给他们泡了一壶茶,这才跛脚下楼。

    卢肃看着林温的背影消失在门后才回头道:“郡主真是慧眼识英才。”

    林清婉抿了一口茶,冲他微微挑眉。

    卢肃就笑道:“我们两家是世交,但我以前从未听说过林温此人,却没想到他能将阅管得这么好。”

    他指了一下楼下正排队存箱进入阅的书生道:“这几天他已经开始把书借给外乡来的学子出去抄录了,不仅需要他们在阅里有良好的信誉,还记下了他们的籍贯等户籍信息。假以时日,来的人越来越的,那这阅里岂不是掌握了各国人才的户籍信息,甚至是流通信息?”

    这背后的情报价值可是不可估量的。

    卢肃紧紧地盯着林清婉问,“就不知道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四殿下的意思?”

    林清婉但笑不语,举杯对他遥遥一敬。

    都不是啊,这是林温的建议,她的意思。

    卢肃见问不出来,也不逼问,微微一叹道:“郡主不觉得涉入太深了吗?”

    林清婉同样叹气,“开弓没有回头箭,何况我也没想回头。这乱世太久了……”

    卢肃惊诧,垂下眼眸想,若是为了四皇子,那应该是为争位,可意在一统,那就是为大梁搜罗人才了,所以这是陛下的意思?

    卢肃忍不住敲了敲桌子,探究的看向林清婉。

    林清婉坦坦荡荡的与他回视,目光一转后指着下面道:“不去抓人吗?”

    卢肃往下一看,就见他昨天新收的学生韦晓正百无聊赖的在街上乱晃,想到今天上午听到的公案,不有抽了抽额角道:“韦兄那样一个稳健之人,怎么教出来的儿子是这样的?”

    林清婉就笑道:“他还小嘛,年轻人的想法总会偏激些,所以才需要先生们引导开解。”

    在她看来,韦晓就是中二少年,打磨几年就好了。

    卢肃看着下面,看着他开始去招惹街上的人,忍不住无奈的一叹,起身道:“今日是抄不了书了,明日我再来。”

    林清婉笑,“不送。”

    卢肃对她微微颔首,转身大步出去抓人。

    林清婉喝了一口茶,看着下面的人不语,卢肃的话倒是提醒了她,既然他能看出来了,想来京城那边应该也很快能看出她的深意。

    她得和陛下说一说了。

    若能通过阅给大梁介绍一些人才自然是最好的。

    林清婉写的密折才到京城,大楚来接姬先生的使臣也到了京城,同时楚国也传出了姬先生要收徒的消息。

    各国赶往梁国的游子皆犹豫起来,不知该是先去梁国,还是赶往楚国,而受损最严重的便是江陵府,据说孟帝气得吐了三口血。

    当然,这些皆是谣传,真假暂时不能确定,反正孟帝很生气就是了,江陵府已经开始限制学子离开。

    与江陵府相邻的楚国和梁国皆大兵压境,迫使江陵府放出他们国家的学子。

    孟帝后知后觉的悟道:“他们这是要趁火打劫,想要灭我江陵!”

    孟帝急得原地转了三圈,最后道:“快给姬先生写信,江陵可是他的故乡,他不能见死不救!”

    然而路上听到消息的姬先生只是难受的闭了闭眼,并没有对随行的楚使做出撤兵这样的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