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林氏荣华 >

第115章

林氏荣华-第115章

小说: 林氏荣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尚书在马上躬身应了一声“是”,但他脸上并不见着急,反而还嘴角轻挑的瞥了一眼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气得咬牙,恭送皇帝进了宫门后,打转马头就走。

    跟他最要好的吏部尚书连忙追上,“老任,你跑那么快干什么?”

    工部尚书怒目道:“要是不跑快点,我怕被你们气死,都是一群红眼病。”

    说罢瞪着吏部尚书道:“马尚书刚才为何一言不发?”

    吏部尚书苦笑道:“老任,这次那孩子得罪的人太多了,你没见其他人也没插嘴,任由陈尚书上禀吗?”

    “那你这次是要见死不救了?”

    “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马尚书笑道:“林家就是她的保护符,最多不过吃些亏罢了,陛下念着旧情,不会把她怎么样的,朝中的大臣多少也得看在林家的面上网开一面。”

    工部尚书的脸色依然很难看,“墙倒众人推,树倒弥孙散,连你们都如此,更何况别人?”

    他沉沉的看着他道:“这世上从不缺少落井下石之人,你现在觉得此事不大,可她姑侄二人真要因此而有损伤,我看你怎么去见子厚。”

    马尚书张了张嘴,沉默不语。

    他们二人与林智是至交好友,林智去世时林江已经很能干,能干到皇帝夺情用他,所以用不到他们二人照顾。

    所以在林江死后,俩人便私底下说过要好好照看林清婉的,毕竟她是林智唯一的女儿。

    且林江生前也托付过他们,此时听工部尚书这么一问,马尚书不由有些心虚。

    可林清婉这次惹的人真的很多,不像上次只是赵家和陈家,仅凭他和老任就能挡住。

    这一次,她连出两张纸,张张切中命脉。

    一开始大家都把目光放在精美绝伦,质同宣纸的竹纸上,所以对便宜粗糙的草纸没看在眼里。

    可竹纸的利益虽然很高,但能用得起的人有限,除了跟此利益相关的几家,大家都觉得还不错。

    毕竟多了一个选择不是,而且竹纸的质量也很不错,所以一开始任尚书和马尚书都是乐呵呵的,觉得林清婉不愧是林智的女儿,这赚钱的能力是一脉相承啊。

    而质量相差不多的上等纸张都掌握在有限的几个人家手里,他们虽关注,但还不至于急躁起来。

    毕竟比起竹纸,他们经营多年,不论是销量和口碑都是竹纸不能比的。

    竹纸能不能挤掉他们不一定,但竹纸开发市场却是肯定的了。

    所以从一开始除了宣城那边拖延过林家订单的那家外,其他家都不急。

    而另一种纸杂质多,还透墨严重的草纸更不被他们放在眼里了。

    可他们没想到草纸的影响力竟然这么大,林家把价格定得这么低,不过短短两个月,京城便满是草纸,他们铺子里的其他便宜纸张根本没卖出多少。

    这些纸虽然便宜,但耐不住销量大啊,其利益比宣纸等上等纸还要高。

    偏他们的成本高,就算降价也降不到草纸那个价,大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量的钱朝林氏书局流去。

    京城尚且如此,更不要江南一带了,据说还有林氏的子弟将纸坊开到了杭州,本来草纸在苏州是八文钱一刀,商贩去和林氏书局大量进货则只需七文,他们卖到外地可卖十文到十五文。

    这种价格下他们的纸还能挣扎求生,可随着林氏子弟大量外流,以后连这个价格都没有了。

    比如杭州,听说那边的草纸便只卖十文,且还有往下降的意思。

    其他地方若也如此,还有谁会买他们的这些麻纸?

    不说寒门子弟,就是他们家族的子弟,在一开始练笔时肯定也是选便宜的草纸。

    林清婉这一次触碰到太多人的利益了,马尚书忧心道:“老任,给那孩子去一封信吧,让她收敛一下,能把纸坊处理便处理了。浩宇不在,她拿着这东西太危险了。”

    要是林江在,其他家便是心中不满也不敢在朝中这样明目张胆的攻击的,最多私下找他解决。

    马尚书叹气,说到底还是子厚子嗣单薄,林家嫡支若有个男孩就好了。

    任尚书紧抿着嘴角,虽然没说话,但也认同了,一回到家,顾不得洗漱便进书房写信。

    他将信封好后交给长随,“找两个人,快马加鞭送去苏州,尽快交给林郡主。”

    长随应下,接了信立即出去。

    然而信再快也比不上朝中大臣的动作快,第二天朝会上便有御史弹劾林清婉占良田他用,还弹劾她与民争利……

    甚至连亵渎皇权的罪名都出来了。

    有人认为,林清婉用皇帝赐下的爵田养牲畜,那可不就是在亵渎皇权,对皇帝不满吗?

    叫嚣的人很多,但站在前排的人除了陈尚书出来声讨了两句外,其余人尽皆沉默。

    既不为林清婉辩解,也不声讨。

    工部尚书运了一口气,出列恳求皇帝着令大理寺和御史台去调查,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定林清婉的罪。

    这样一来就给了林清婉反应的时间,而且既有弹劾就有辩折,皇帝也得先听听林清婉的解释。

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园

    苏州距离京城可不近,这一来一回便去二十天了,再辩上两三次,得,一两个月就过去了。

    他就不信,大家有多少精力盯着这事。

    任尚书想拖延,陈尚书想的却是速战速决,闻言便道:“陛下不如宣林郡主上京申辩,见到人便可知内情。”

    在他看来,林清婉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若站在朝堂上面对这么多大佬,只怕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可留在苏州就不一样了,林江必定给她留了后手,有的是人替她写辩折申辩。

    这一来一回得闹到什么时候?

    到时候草纸早就满天飘了。

    皇帝面无表情的问吏部尚书,“马卿家觉得如何?”

    马尚书便出列道:“陛下,如今南汉流民涌入,虽说各地做了安排,但依然有不少在外游荡,从苏州到京城的治安并不好,此时招林郡主入京只怕沿途的安全不能保证。”

    又道:“且林郡主身体不好,早春本来就易生疾病,这时招她入京询问,只怕要吓坏了她。再如何能干,她也只有十七岁。”

    皇帝闻言点头,看向众大臣叹道:“林郡主是子厚唯一的女儿了,朕答应过浩宇,要帮他看顾一二的,总不好食言。先让她上辩折吧。”

    陈尚书赶忙道:“陛下,那大理寺和御史台……”

    皇帝抬手打断他的话道:“先看看林郡主怎么说,或许是有人谬传也不一定。且她年纪小,家中又无主事的男子,就是有些不周之处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就是高高举起,轻轻放过的意思了?

    陈尚书心中不服,但见皇帝面无表情,便也不敢再提。

    随着陛下年纪愈大,他的威望也越来越重,决断也越发果决了。

    马尚书和任尚书悄悄松了一口气,暗视一眼后退下。

    京城里风起云涌,苏州却一片安宁,因为竹纸和草纸吸引来了许多客商,他们来这里自然也带了其他货物来交换,所以近来苏州城更热闹了。

    而除了草纸和竹纸外,苏州的刺绣,绸缎丝锦本来就很有名,大家正好可以多进点货。

    春天过去,夏天还会远吗?

    夏天到了,能不穿轻薄凉快的绸缎丝锦吗?

    所以二月二龙抬头一过便有大量的商人涌入,跟随商队到来的还有在外游学的学子。

    苏州的府学和卢氏家学都很有名,这些学子来这少不了要拜访名师,参加诗会,文会等与当地的学子交流。

    林佑便随着同窗们参加了两场,见林玉滨好奇,再去别院时他就把大家文会上做的文章给她看,再点评各人的文采。

    其中卢瑜,卢理和周通,尚明杰的文章最出彩,可以与这些游学过来的佼佼者一较高下。

    林玉滨惊讶,“二表哥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林佑就笑道:“我们都觉得他进步挺大的,以前他只是文采不错,可近来他做的文章竟然有筋有骨起来,竟比周通的还强了。”

    林玉滨垂眸看了眼桌上摆的文章,“他这是开窍了。”

    “可不是,不仅文章,谈吐也不同以往,听说近来他常在卢先生左右,”林佑说到这里摇头失笑,“周通为此还讥笑他为马屁精呢。”

    林玉滨不悦道:“那是个心胸狭窄之人,佑堂兄以后不要和他玩儿。”

    “府学和卢氏家学各有一个圈子,虽然也总能见到,但真正能玩到一起去的不多。”林佑说到这里一顿,笑道:“明杰是个意外,他脾气好,大多数人都能跟他一起玩儿。”

    林清婉坐在一旁画画,闻言停下笔问,“你也跟他们玩不到一起吗?”

    林佑立即起身恭手道:“大家见面的次数并不多,所以不熟,不过是点头之交而已。”

    林清婉放下笔,浅笑道:“那可不行,要考进士须得扬名,名不扬怎么考?”

    林佑惭愧,“侄儿的诗文不怎么好。”

    文人多以诗文扬名,自己写出来的诗传颂越广,名气越大,得中的几率也更大的,当然名次也更靠前。

    林佑从小定的目标就是进士考,所以是苦学过诗文的,但他做出来的诗文也只是不错而已,当不上出彩。

    这也是他一直沉寂的原因。

    林清婉就道:“诗文这条路不通,你可以走其他路。”

    林清婉将自己的画放在一边待它晾干,点着它笑眯眯的道:“你们所谓的扬名不过是以才华服人,管你诗才,文才,还是其他才华,只要能服众你便算扬名了。”

    “论起做文章,你的文才可不弱于周通卢理,只不过是辞藻不够华丽,所以在文会这种地方很难出头罢了,”林清婉手指点过他们的文章,道:“可是要流传于世的文章除了辞藻华丽的外,更多的是有内容的文章。”

    “你看如今传读于世的文章,有几篇是文藻华丽之篇?你的性子还得磨,说到底还是阅历不够。”林清婉道:“不过阅历可以慢慢积攒,我们可以先做别的。”

    林清婉:“我想让你主办一次文会。”

    林佑吓了一跳,“这怎么行,您也说小侄现在阅历不足,真要办文会,只怕要贻笑大方了。”

    林玉滨见姑姑眼睛笑眯眯的,脑中闪过一道亮光,忍不住拍掌道:“我知道了,姑姑是要在文园办文会。”

    林清婉就点了一下她额头笑道:“就你聪明。”

    见林佑一头雾水,林清婉便笑道:“办文会主要还是为我。我们家的文园去年冬天就建好了,今年桃树上结了不少花骨朵,再过些日子,天气暖和些桃花就开了,除了桃花还有其他花木,如今正是百花盛开之时,我想趁此机会将文园推广出去,让大家知道苏州还有这一个好去处。”

    林佑没去过文园,所以木木呆呆的。

    “你不是说这次游学过来的学子挺多的吗,你多与他们接触接触,总能学到许多东西。”林清婉道:“这次便是你结交朋友的一个机会。扬名,扬名,名气最终还得人去宣扬。”

    林佑的身份不高,即便是林氏子弟也跟卢瑜,尚明杰这些嫡支子弟走不到一块儿,平日见面不过是点头之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