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吉卦 >

第154章

吉卦-第154章

小说: 吉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七三章 提及侧妃

    太子一走,沈詹士再次过来给玉珩见礼:“穆王殿下有礼。”

    “沈大人。”玉珩恭敬回礼。

    如此谦虚态度,让沈詹士笑着又是一揖:“下官在回京的路上便得知了六姐儿被指婚穆王殿下的喜事,能与穆王殿下喜结良缘乃是六姐儿几世修来的福分,下官身为六姐儿嫡亲舅舅,在这儿,下官斗胆恳请穆王殿下日后多多包容一些六姐儿了。”

    若不是他之前听到了七皇子口中的“臣弟只对季六娘子钟情过”这会儿也没有这唐突想法过来与七皇子说如此这般。

    沈漠威来朝中不久,在巴蜀时,他乃正五品的知府大人,整个巴蜀他最大,山高皇帝远,真乃有“在我的地盘听我的”架势,可来了京中,就算是正三品的詹士,亦只算是芝麻小官,如今太子得了皇帝器重,只是做了半月的詹士,沈漠威便瞧出来了,太子玉是个心无城府、没有主见的,这样的太子若没有当今皇帝明着暗着保着,只怕早已经在朝中尸骨无存。

    皇家夺位,历朝历代哪个不是腥风血雨,这样的环境中有所人虎视眈眈,不是铲除太子后快就是取而代之,纵然是智者,也难免会有一失,太子这样的呆脑瓜子,恐怕做不好这太子之位了。

    太子不好做,他又如何会好?莫不成赴死还要抱成一团不成?

    沈漠威做惯未雨绸缪的打算,这会儿见到出色、但同为皇帝眼前红人的七皇子,定然要过来套个近乎。

    “沈大人放心。”玉珩微微而笑,神色极为谦让,“六姐儿乃是本王日后发妻,本王自会包容善待于她,与她举案齐眉。”

    沈大人哈哈而笑,又起话题与七皇子寒暄几句,两人边走边聊,而后一道聊起了巴蜀的一些特产来。

    “舅舅,实不相瞒,”玉珩自从认识了季云流,这招打顺着杆子往上爬、蛇随棍上简直得其真传,精髓的不要不要的,舅舅两字被七皇子信手拈来,毫无违和感,“我半月前封王赐了府邸,正正得了舅舅曾任知府的巴蜀之地为封地。舅舅亦知晓的,我从未经商做买卖,而这封地民生作功又颇费银两,好在父皇准许我贩卖巴蜀特产之物……只是我又从未去过巴蜀,不知晓巴蜀有何特产,在此还望舅舅指点一二,让我日后手中的银钱能宽松宽松。”

    舅舅两字的称呼,一个“我”字的拉近关系,让沈大人心中流出蜜水,一路甜上喉咙:“殿下,这京中之事沈某不大了解,但这巴蜀之事殿下可算问对人了。”七皇子舅舅连“下官”两字都省却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道,“巴蜀本就民殷地富,土壤肥沃,家家养蚕,不论是民之食粮亦或是丝质绸缎均颇具特色。”

    “巴蜀之前进贡了一些蜀绣制品进京,”七皇子顺着道,“我之前得过一两匹,亦觉十分精致。”

    沈大人哈哈笑道,“殿下有所不知,这进贡的蜀绣却还不是最好的蜀绣。”见玉珩疑惑,沈大人解释,“进贡之物讲究一个准数,年年要做个准,少一匹都怕掉了脑袋,而越好之物产量越发稀少,今年若将稀有的物品进贡上京了,明年若凑不齐这个数量,那些商贾怕被问罪,所以这进贡的蜀绣还不是最好之物,盐亭县有一种天丝,乃是金蚕吐丝而成的,用这种的丝制成的布匹华美轻薄、丝质坚韧又柔软,当年世间罕见,只因每年产出不稳定,这种东西从未流通在世面上。”

    玉珩的目光动了动。

    如今巴蜀归他所有,那些天丝就算产出不稳定,年年给季云流做两件衣裳之类的总可以罢?

    当下里,玉珩就跟沈大人要了产天丝,供蜀绣的人家姓与名以及各家其他商户。

    玉珩问的恭谦有技巧,沈大人有心巴结七皇子,两人一拍即合,你问我来我答你,走到宫门处时,七皇子已经把巴蜀花椒、辣椒之物年产出大约有多少斤都摸透了。

    ……

    太子去南书房求见皇帝,南书房中的太监宫女全数知晓这几日一下朝,皇帝的心情便不好,如今有人来顶在前头,自己等人不用遭罪,禀告通传的小太监跑得都比平时快了不少。

    皇帝坐在书案后,看见太子,脸色缓和了一些,放下手上的大黄折子,淡声问行礼后站起来的太子:“你今日来寻朕所谓何事?京中的那些道人可全数遣送回去了?”

    “回父皇,”太子低眉顺眼,“这事儿已经办妥,儿臣已经查封了整个东仁大街,那些不肯走、死缠烂打的儿臣也已经抓捕他们打入大牢了。”

    “已经办妥?”皇帝沉下了脸,“大理寺逃出来的那两个犯人呢,也已经抓捕归案了?”

    太子心中叫苦不迭,这大理寺太不省事了,京中最大的天牢竟然轻而易举就被人给攻陷了,简简单单被救出了两名犯人,还要自己给大理寺擦屁股!

    他还有苏三娘子这个可人儿要请求皇帝同意呢,若被搅黄了,定要拿着佩剑冲到大理寺杀他个鸡犬不宁!

    “父皇,这贼人颇有些道法,儿臣令人在京中仔仔细细搜查了半月,竟然毫无线索。”太子苦着脸,“不如儿臣让人挨家挨户的搜查?”

    “挨家挨户?”皇帝从椅上站起来,站在木踏几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自个儿办事不利还想挨家挨户搜查?扰民滋事这罪你担当的起吗?”

    “父皇息怒,儿臣设想不周。”太子能稳固地位二十八年,这认错的态度也绝不是盖的,扑通一声跪下保证道,“父皇放心,儿臣已经让人在城门口加强了戒备,来往之人都全数经过审核,若那几个贼人想出城,必定能一并抓获!”

    皇帝就吃太子这一套:“嗯,说罢,你今日寻朕有何事?”

    “父皇,”太子心中激动,说话也别扭起来,但他深知皇帝最恨的便是说话吞吞吐吐,一咬牙吐道,“是关于儿臣要娶侧妃之事。”

第二七四章 皇帝发飙

    皇帝见他主动提及此事,坐回太师椅上道:“嗯,这事儿你若知晓便最好,民间还有不孝无后为大的说法,你乃储君太子,后代更关乎大昭国之根本,纳侧妃这事儿你亦得上点心思。”

    太子受教,连说了一些儿臣之前不懂事罪该万死之类的。

    皇帝见他痛改前非成这种模样,了然道:“说罢,你心中可有中意的人选了?太子妃乃你母后所定,你又是个喜欢貌美的,若这人如你意了,那就纳到东宫了吧。”

    太子大喜,脸上露出笑容:“谢父皇,儿臣想纳苏家三娘子为侧妃。”

    “苏家三娘子?”皇帝脸上火气腾腾往上冒,“你再说一次,你想纳谁?”

    太子不敢去看皇帝眼光,心道:父皇你自个儿都重复过了,为何还要我再说一次?

    这话太子自然不敢说出来,只好垂首再轻声吐了一次,这次气势越发不稳了。

    “你为何就中意了苏家的女儿?”皇帝意外的控住了火气,“苏氏与你成亲八年,你却一直不喜,反而中意了苏氏的嫡亲妹妹,还亲自跑来求纳,这事儿若传出去,你可知天下人会如何讲你?”

    太子哪里想到过这层关系,如今听得皇帝一说,脑中也清明了一丝:“可、可父皇,苏三娘子倾慕儿臣许久,日日为了儿臣以泪洗面,儿臣不可负了人家啊……”

    “啪!”皇帝再也忍不住,控制不住怒火,一道折子飞了过去,砸到了太子的额头,“你身为一国储君,天下倾慕你的女子何其多!难道只要有人倾慕你,你全数纳回府中不成!”

    后宫佳丽三千人,太子觉得只要姑娘倾慕自己,天下的小娘子全数纳回府中也是没有问题的呀。

    “延福,你过来跟太子说一说。”皇帝厉声吩咐着年过四十的太监,“你告诉太子,你心中是如何的倾慕于太子!”

    太监淡淡然走出来,跪倒在太子面前,扬起头,脸上如耍大戏一般露出痴迷佩服神色:“殿下,奴才倾慕于殿下好些年了,奴才夜夜以泪洗面,盼能伺候殿下左右……”

    皇帝手中的折子百发百中,复砸在太子额头:“太子,如今延福倾慕你,你不可负了人家,把人给纳了罢!”

    太子被皇帝砸了额头,愣愣站在那儿,好半响没有反应过来,只觉得这天都塌了。

    太可怖了,他的父皇,一国的万圣之君,这是……疯掉了罢!

    竟然让自己纳这个不男不女、老到脸上都成橘子皮了的奇怪妖孽!

    玉傻呆呆站在那儿,皇帝教子用心良苦,在太子眼中都成疯子了,他几步过去,踹在太子腿上:“娶啊,你怎么不娶!”

    延福不愧是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他伏在地上,响亮亮磕了一个头,镇定如昔的站起来,而后恭敬垂首退回到原来位置。

    太子被皇帝踹倒在青石板上,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吓得喘气不止,此刻天未塌,皇帝就算疯了发飙,他也不能让人把皇帝抓起来。

    玉张大了嘴巴,哇一声,跪地哭道:“父皇、父皇……儿臣知错了,还请父皇恕罪。”

    皇帝:“苏家三娘子可是亲口对你说的,她钟情倾慕你,对你夜夜相思日日落泪?”

    “不、不是她亲口对儿臣说的,是、是苏氏……”皇帝在气头上,太子心中惧怕,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伏在地上把苏氏昨日对自己说的全盘说了出来。

    “滚回你的东宫去,好好去想想苏氏为何要把她妹妹纳进你府中来!”皇帝又踹玉一脚,一脸恨铁不成钢,“皇权之事讲究一个平衡,要一碗水端平了,你可知为何你府中曾歌姬如云,朕都未去管束你?还有出了雾亭一事,为何朕责备的是景王而不是你!”

    “为何?”太子下意识的抬首发问。

    “蠢货,滚回你的东宫好好想!”皇帝恨不得拿出尚方宝剑捅死了自己这个儿子,眼不见为净!

    皇帝大怒,太子心都要跳出嗓子眼,只好连滚带爬跑出南书房。

    那狼狈身影看得皇帝心绞痛都犯了,他转首问一旁的延福:“宁慕画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不成?”

    “回陛下,宁世子还未曾传消息过来。”延福适才演了那么场大戏,这会儿跟从未发生过一样,上前几步扶住皇帝,“莫约还得等上三天左右。”

    “苏家,”皇帝在口中念了一遍,“看来这些年来,苏纪熙的心也大了,太子仁厚,他们便想着法子去欺瞒哄骗太子!以为朕是瞎的不成!”

    ……

    玉珩从沈漠威那儿得了消息,出了宫,直奔君府。

    君大爷在君子念陪同季四上紫霞山中时,就让人把府邸搬入了新买的修缮好的宅子内。

    他听见穆王亲自大驾光临,提着衣摆赶忙从店中坐马车让车夫快快快的回了府,而后满头大汗的站在大门处亲自把七皇子迎进了府中。

    玉珩寒暄两句,开门见山的把沈漠威说的那些特产全数都说了。

    君大爷听着七皇子的话虎躯一震、目中泛金,连忙让小厮在旁从旁记录下七皇子所说的这些。

    君家从商已久,但是从未做过皇商,南货北卖,北货南贩这种事情本就是商贾的老把戏,他在江南从事的是丝绸生意,产业颇大但是还未做过这些包办的垄断行业,如今有了七皇子的巴蜀之物,还有六皇子的北地之物,简直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