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935章

我要做皇帝-第935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书虽然抹去了吕泽的一切战功和功勋。

    但是,其他列传和高祖本纪里,却总是不可避免的要暴露出那位周吕候曾经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汉家天下,刘邦打下一半,剩下的一半是周吕候吕泽,拿着刀枪剑戟打下来的!

    而刘氏历代,也离不开外戚的辅佐和扶持。

    从兴盛到衰亡,外戚政治贯穿汉代历史。

    最终,诞生出王莽。

    但,一个王莽,不足以抹杀那些曾经在史书上绽放着光辉的外戚们。

    卫青是外戚,霍去病也是外戚,霍光更是外戚!

    而对皇帝本人来说,其实大臣,远没有外戚值得信任。

    外戚,在正常情况下,跟国家是休戚与共的。

    刘氏兴,他们才有权柄。

    刘氏都要灭亡了。

    外戚自然连草狗都不如。

    更何况,外戚、文臣、武将,本就是汉室政治格局中的三角。

    至少到现在为止,外戚还没有祸乱国家。

    恰恰相反,外戚是关键时刻稳定政局的重要力量!

    更何况,薄氏外戚,其实早就在政坛上没了什么影响了。

    刘彻拉他出来,只是让他垫背的。

    反正,内阁是集体领导。

    外人也很难知道,这个丞相是水货呢?还是有真材实料。

    现在,用了左右相国,那就能更好的遮掩了。

    更妙的是,左右相国制度,简直就是天生为了给年轻人设置的制度。

    毕竟,单独提拔一个年轻人当丞相,大家会议论纷纷。

    但,假如是一个外戚,一个年轻人,那就会少了许多掣肘。

    刘彻甚至还可以将这形容成‘简拔’。(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一节 特务政治的开端(1)

    八月未央,金秋已至。

    随着北方的粟米收割工作渐渐步入尾声。

    地方官们开始统计今年的收成以及经济数据。

    在往年这个时候,整个北方都将进入一个漫长的冬日假期。

    百姓们可以稍微喘一口气,或舒舒服服的睡几个懒觉,或琢磨着去某地打点零工,以此补贴家用。

    但,今年的气氛,却有些不同于以往。

    “听说了吗?”长安街头,八卦党们再次聚集在一起:“丞相府已经签发了******,北地骑士以及太原以北的强弩和材官,全部被动员起来了!”

    周围人都是双眼放光,情绪激动。

    两年前的马邑之战,彻底释放了深埋关中百姓骨髓深处的战争狂热!

    他们现在的神情与面貌,与百十年前,荀子入秦时,所看到的景象差不多。

    今天的关中百姓,跟百十年前的关中百姓一样。

    已经达到了闻战而喜的地步。

    实在是两年前的马邑之战,汉军胜的太辉煌,而且,战功赏赐,该有的一分未少。

    不知道多少人亲眼看到自己过去穷困潦倒的邻居,因为家里有个兄弟或者子侄在军队里立下功勋。

    于是,一家人的生活,从此迎来天翻地覆的改变。

    甚至有人,从一个小卒子,卑微的庶民,一跃而成公乘。

    虽然无法跟秦代一样,拿着军功换土地(汉家现在虽然也可以用军功换土地,但那些土地都在安东,基本上很少有人愿意迁徙去安东落户。),但军功能换票子跟房子还有妹子,却是实打实的事实。

    许多人亲眼目睹或者耳闻过,某某家的小子,一天书也没念过,粗鄙不堪。

    结果,其自马邑归来后,因为立下了军功,升迁为军官。

    于是,家人立刻就搬进了朝廷给建的大屋,耕牛、挽马、犁具,一应俱全,全是那小子拿着军功赏赐从少府换来的。

    更夸张的是,地方上原本高高在上的士大夫豪强,立刻就上门了。

    强行的,非要塞个妹子给那个小子为妇。

    甚至,还有人听说过,有列侯看中了某个卒子出身的小子,将一个旁系侄女下嫁的神话!

    既然,战争能解决房子、票子跟妹子。

    那,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根本无法拒绝拥抱战争。

    马邑之战后,关中民间的好战情绪,攀升至汉兴以来的顶点。

    人人爱武技,家家有弯弓。

    士大夫子弟出行,不再以长袖翩翩,温文儒雅而自豪。

    相反,大家都迷上了炫耀武技和骑术。

    从平民至贵族,人人争相以家中有武人为傲。

    民间的民众呼声,因此裹胁了学术界和思想界,迫使学术界和思想界,不得不迎合百姓的声音。

    因为,假如某个学派不把自己的立场摆正,傻啦吧唧的呼吁和平,高唱‘兵者凶器,圣人不得以而为之’。

    那么,百姓和地主豪强们就会用脚投票——你都不能为我们说话,我为何要送子弟去学你的学问?

    而被裹胁的学术界和思想界中散发出来的好战思想,又反过来,影响了百姓的选择。

    在很多百姓眼中,既然连人品高洁,学识渊博的君子们都认为‘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汉贼不两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那这就一定是对的。

    当然,也有些故作清高,非要特立独行,以此标榜自己确实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家伙。

    狄山就看着满城的战争气氛,捶胸顿足,跟死了爹妈一样,阴着一张脸,对自己的同窗们道:“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高皇帝伐匈奴,困于平城,孝惠、吕后之时,以和亲故,是以边境能安,民得其乐。至太宗,欲用兵匈奴,数与匈奴兵戎,北边萧然苦兵,先帝察太宗之失,用和亲与匈奴通好,两国边境安宁,无有兵革,士民往来皆善!”

    “如今刀兵一起,吾恐天下黎庶从此为兵事所累……”

    他的同窗们也纷纷点头称是。

    但却有一个站在角落里的年轻人小声的说了一句:“可是我怎么听说,马邑之战后,北边变得更安全,也更繁荣了?”

    “且,百姓也得利颇多……”

    狄山闻言,眉毛一扬,几乎都有气炸了。

    “胡言乱语!”狄山回头盯着那个年轻人气呼呼的道:“你懂什么?马邑之战,国库损耗何其多也?数以十万万之积蓄,一朝尽丧,这些钱哪来的?还不是民脂民膏!若无马邑之战,而用和亲之策,不过数十万而已,且以和亲,省下来的军费,轻徭薄赋,除民租税,天下得利远胜于此!”

    说到此处,狄山的心情就变得无比糟糕。

    他家本是巨鹿郡的大户。

    每年对匈奴出口青铜和铁器,数以千石,得利无数。

    这大战一起,别的狄山不敢保证。

    但他家与匈奴的贸易肯定要因此断绝。

    这可是一个岁入百万的大买卖啊!

    就这么没了,狄山真真是心急如焚!

    更让狄山的不满的是:去年,主爵都尉衙门派了几个官吏,到了巨鹿,然后居然说他们家经商所得甚多,直有千万之巨,但却占有田地三十顷。

    这不符合法律的规定,要求他必须在入市籍还是当地主之间做出选择。

    入市籍,则土地全部要课十倍的田税。

    而当地主,则要抄没一切作坊和商铺。

    这让狄山深感侮辱。

    他是堂堂的士大夫,声名高洁之人,家族世代耕读传家,怎么会去经营工商那样的贱业!

    那根本纯粹是他家的家奴和庶孽子打着狄山的旗号搞出来的。

    跟他有屁的关系?

    哪成想,那些官吏根本不认可他的解释。

    迫使他不得不,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名声,而将所有商铺和作坊,全部转让给了自己的兄弟子侄以及家奴。

    还不得不让他们独立成户,登记到市籍之中。

    这才勉强保下了他狄山的名声和财产。

    但,即使如此,依然被主爵都尉衙门的那个公孙弘收走了十万钱的商税!

    那可是十万钱!

    在花街柳巷,能潇洒上百回!

    若是拿去买奴婢,最起码能买五个大奴和七八个小奴。

    若在匈奴人那里,更是能打包至少三十个!

    于是在狄山眼中。

    汉家即将进行的这场战争,不仅仅挡着他的发财路。

    更可怕的是——这场战争的军费,有不少,是从他手里抢走的!

    拿着我的钱去打仗,还不让我赚钱?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是以狄山一直以来,都在大声疾呼,反对战争。

    虽然因此让许多人不屑甚至对他抱有敌意。

    但,却也吸引了另外一些人的关注和支持。

    譬如,鲁儒派就觉得他的话‘确为中庸’,只有‘狄生方为君子’,一时间,倒也在长安的贵戚圈子里混出了点名声。

    甚至,还有几个列侯,派人来请他去赴宴,与其他诸子百家的巨头,当面辩论战和的利弊。

    狄山因此也越发的得意起来。

    在他眼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样的感觉,让他深感荣幸。

    而与诸子百家巨头的辩论,则让他看到了这条道路的光明前景——等到未来,等到百姓和民众都呼唤和平时,我就是当代孔仲尼了。

    到那个时候,天子也要安车相迎。

    九卿两千石之职位,任我挑选。

    那个被狄山驳斥的年轻人,被狄山这么一恐吓,也是缩了缩脖子。

    正准备道歉低头时,忽然,门口传来了喧哗之声,紧接着,就是‘笃笃笃’急促的敲门声。

    甚至,在敲了一会后,敲门者似乎很不耐烦。

    直接采用了暴力。

    砰的一声,大门被人用暴力手段撞开。

    狄山听到声响,脸色变得勃然大怒。

    他可是堂堂的士大夫,能与诸子百家的巨头们辩论的英才。

    哪怕是长安城的列侯们,即使不喜欢他,但却也不敢对他无礼!

    “什么人,竟敢私闯民宅?”狄山怒气腾腾的就领着自己的同窗和门人们,欲出去将那个不开眼的泥腿子暴打一顿。

    这些天,狄山因为自己的言论,没少被泥腿子丢石头,吐口水,甚至丢烂菜叶子。

    在外面,狄山固然没有办法。

    但在他家门口,但凡有人敢袭击或者唾弃他,他定然带着家奴出去,让对方见识见识,士大夫之怒。

    打完了人,还要送去廷尉衙门和内史衙门。

    廷尉跟内史还不敢不管。

    因为,这是汉律的规定。

    可惜,狄山还没有来得及出门。

    他就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然后,他养得几个狗腿子,慌慌张张的跑到门口,大喊着:“狄公,大事不好了!官兵持械破门而入!”

    狄山闻讯,吓得两股战战。

    在长安城,汉室有多个不同的执法机构。

    内史、廷尉、中郎将、执金吾都可以按照律法或者命令抓人。

    但,能动用军队在和平时期,执行抓捕任务的,唯有执金吾!

    当今的执金吾郅都,那可是出了名的天子苍鹰,汉家爪牙。

    死在这头苍鹰利爪之下的人的尸体,几乎可以从长安城铺到函谷关了。

    甚至,有诸侯王和列侯,也被这头苍鹰给撕碎了。

    狄山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自己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