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77章

我要做皇帝-第677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没节操的家伙,却只能趴在这位天后、圣后、则天大圣皇帝的凤足之下,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两个故事,充分的让刘彻明白了。

    官僚集团和勋贵阶级,就是一群欺软怕硬的渣渣。

    他们永远不敢在王朝鼎盛和君权强盛之时,跳出来捣乱。

    他们有且只有敢在看出了天下问题,王朝衰败趋势之时,才会跳出来,跟你为难。

    换句话说,只要刘彻能保证自己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

    那么,一切的不满,所有的不服,他们全部都得乖乖的憋在心里面,连私底下吐槽都不敢!

    甚至,他们还得勤勤恳恳的给刘彻做事,跪舔,拍马。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学习王陵和周昌,回家闭门读书,不问世事。

    但,王陵周昌不愿意给吕后效命,周勃陈平,樊哙灌婴,却是特别有兴趣的!

    这个世界上,三条腿的蛤蟆,或许不好抓,两条腿的当官的,还不好找吗?

    有的是人愿意取代那些渣渣的地位。

    而与之相反的是,皇帝即使事事都顺着官僚勋贵们的意思,方方面面都照顾他们的权益。

    他们难道就会真的给皇帝用心做事,当个忠臣?

    呵呵!

    翻开史书,崇祯这个特写的悲剧,就马上能让人明白。这是在做梦!

    既然官僚权贵们,无论皇帝对他们怎么样。只要皇帝能保证自己一直走在胜利的道路上,他们都只能跪舔。

    那么。为什么要在乎他们呢?

    况且,正如刘彻所说。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现在,在这个朝堂上的旧官僚和旧贵族,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中的那些跟不上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的人,都将被淘汰出局。

    新兴的考举士子与新兴的军功贵族,势必将取代他们。

    他们会跟宗周的国人,卿大夫以及那些曾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贵族官僚们一样。在历史的浪潮里,被拍成粉碎,卷入泥浆之中。

    既然如此,又何必跟这些迟早要过气的渣渣们客气?

    刘彻沉吟片刻,接着说道:“章丘士民,因于义愤,或因于济南盘剥过甚,走投无路,于是揭竿而起。朕甚闵之!其赦章丘百姓从义者!自诏赦到日,章丘士民,宜当奉朕诏命,解甲归家。各安职守,不奉诏者,皆视为盗匪乱民。天下人人可得而诛之!”

    赦免百姓,这也是必然!

    当年。鲁地的儒生,还喊着要给项羽披麻戴孝。拒不服从汉家天子的统治呢!

    结果,最终,刘邦不也在儒生跪了以后,就鸣金收兵,一个人也没杀吗?

    还有济北王叛乱,太宗皇帝不也赦免了所有谋逆者,只杀了刘兴居全家吗?

    这种怀柔手段,素来是刘氏的拿手好戏。

    当然,皇帝命令已下,还霸占县城,抗拒统治,那就是赤果果的对抗刘彻了。

    这样的人,当然只能是‘死有余辜’。

    “至于首倡之人,如王安达等……”刘彻停顿了一下,对负责录诏的尚书郎道:“朕闻,乡中长者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诚哉斯言!济南无道,暴朕子民,章丘王安达等,心怀正义,胸藏社稷,不以一己之私,而以公义之心,毅然起义师而反之。

    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王安达等公义之子,朕甚嘉之!

    其以王安达为章丘县县尉,诏到之日起,即来长安,入读甘棠,朕当亲临而嘉尔之公义也!”

    这话刚一落地,群臣几乎都是有些措手不及。

    甚至有人当场就昏厥了过去。

    天子非但不惩罚这些首乱者,反而嘉奖?

    这是什么节奏?

    无数人立刻就想起了,当年,太宗与张释之,唱了第一个双簧后的结果:当时,马上就有无数人纷纷跑去廷尉伸冤,然后,包括河阳侯在内的六个列侯勋臣官宦世家,轰然倒塌。

    在中国,老百姓既淳朴,又狡诈。

    说他们淳朴,是因为他们老实好欺负,说他们狡诈,是因为,但凡让他们看到了有那么一点点希望,他们就会锲而不舍的穷尽一生,去寻找那个希望。

    过去,官僚贵族们,或多或少的,都曾经欺压过百姓。

    反正,这种事情,大家都在干。

    也没有任何代价!

    但,天子这个诏书,下达后,局面,就将完全改变了。

    很多人都清楚,从此以后,自己再想跟过去一样,作威作福,就要悠着点了。

    这道诏书,虽然不能改变百姓和农民,依旧为他们所奴役和剥削的命运。

    但至少,百姓们有了一个凭依,而贵族官僚,则多了一个忌讳。

    以后,不会再有什么混蛋敢明目张胆的做出欺压和刁难、剥削百姓的事情了。

    即使有,他们也会注意许多。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跟济南王刘辟光一样,被一堆泥腿子给拉下台来,然后被天子说成是‘罄南山之竹,其罪难书;倒东海之水,其恶难洗’的坏蛋。

    无数的人,都很想抗议,很想争辩,很想站起来大喝一声:陛下,臣以为不妥!

    但是,该怎么抗议,怎么争辩呢?

    若不能讲出道理,那么,自己又会变成一个什么人呢?

    不久前,像条死狗一样被拖出去的那个礼官大夫,可是让人看了心惊肉跳啊!

    而从前那些跟天子作对的家伙的下场,更是惨不忍睹,让人看了心惊肉跳。

    今上即位后,可是先发明了‘他们之所以爱夷狄,只是为了免得去爱自己的父老乡邻’让无数圣母和小清新瞬间臭大街,以至于今天,朝堂上甚至已经没有了任何呼吁对四夷让步的声音。

    大家都在比赛着,谁比谁更愤青。

    其后,又发明了‘被精神病’这个神奇的疾病。

    阳信候刘中意至今依然在太医署接受‘治疗’。

    可没有人愿意跟刘中意一样,被强迫去太医署‘接受治疗’。(未完待续。)

    PS:等下还有!

    注:根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被杀后,葬在砀山,谥为隐王。

    刘邦建立汉朝后,下诏给陈涉安排三十户守陵百姓,尤其是司马迁在这其中提了一句‘至今血食,祭祀不绝’这说明,罪起码在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汉朝官方依然在维护和管理陈涉陵墓,并且岁岁给与祭祀。

第七百六十八节 软弱的官僚(2)求月票!

    官僚贵族的软弱,在这一刻,尽显无疑!

    若是别的事情,倒是会有慷慨激昂的大夫勋臣,会拼了性命,也要说话,据理力争。

    汉家大臣,要是自己占了道理。

    皇帝?

    who怕who啊!

    太宗跟先帝,也不是没有被人拿唾沫星子给洗过脸。

    当年的北平候张苍跟故安候申屠嘉,甚至能强行用丞相的权力,阻止天子的命令下达。

    然而,在这个事情,没有人能跟刘彻比谁的道德制高点更高!

    刘彻最近天天苦读《诗经》跟《书》。

    想拿三王故事来忽悠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再说了,即使能说服天子,又能有什么用?

    一旦这个事情传出去,传到天下人耳中。

    别人会怎么议论呢?

    现在可不是只有一家在掌握舆论话语权。

    儒家、法家、墨家、黄老派。

    没有人能堵得了天下悠悠众口,也不敢去堵。

    更重要的是,天子既然已经让尚书郎录诏了,难道还有人敢去抢了诏书,撕了不成?

    信不信,殿中的执勤武士,马上就能让人知道,什么叫做天子之制裁!

    尤其是那些士大夫文官们,在这个事情上面,哪怕心里再有不甘,也不敢说话。

    因为他们人微言轻,他们能站在这里,靠的也是名声。

    没有名声,就没有一切。

    名声臭了,天下人的议论声。马上就能让他和他的家族子侄,前途尽毁!

    更何况。士大夫文官,也不是铁板一块。

    虽然多数人的心里都不是很爽。但却也有不少人,对此欢呼雀跃。

    “陛下嘉大惠于天下,为万世立法,臣谨为天下贺……”这是最近刚刚出任大农令丞的商容。

    商容是今上潜邸之臣,又受命编辑《新农书》,屁股向来就是坐在百姓农民那边的,属于农家在朝堂上为数不多的代言人。

    对农家这个脱胎于墨家的学派来说,跟农民坐在一起说话,那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臣异。亦为天下士民贺!”新鲜出炉的内史丞颜异也马上跳出来猛拍马屁。

    对现在的儒家来说,别管什么办法,能讨天子的欢喜的就是好办法。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一群大儒是一手拿经典,一手拿刘彻即位以来的诏书和语录,穷尽心思的琢磨起了用儒家经典来给刘彻诏书注解的花招。

    这种事情,儒家素来就干的非常熟练!

    区别只在于,派系之间的反应快慢以及进度。

    所以,儒家的成功。从来非是侥幸或者运气那么简单。

    识时务为俊杰,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既然是识时务的俊杰,那么跪舔刘彻,自然就毫无疑问了。

    倒是汲黯。稍微有些犹豫,落到了第三梯队。

    即使如此,汲黯也仅仅在纠结了片刻后。就卖了自己的师长亲友。

    这倒并非汲黯也堕落了。

    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时刻与天子步调一致。

    一个不能跟天子保持一致步调的尚书令,必然会很快被人取代。

    更何况。在这个问题上,汲黯本来就很同情和怜悯齐鲁之地的百姓,真心觉得他们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罪。

    在这三人的带队下,刘彻的亲信心腹近臣们纷纷表态。

    到这个时候,群臣才赫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之中,今上的潜邸大臣,现在已经如同春雨一般,侵染了三公九卿各个要害衙门的关键位置。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谚语,正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见。

    于是,无数摇摆不定的人,在见到这个情况后,纷纷马上丢掉纠结和犹豫,出列附和,坚决表明自己‘永远忠于圣天子’的坚定立场。

    免得,真到了换代的时候,自己被无情淘汰!

    对官僚来说,爹亲娘亲,也不如乌纱帽亲!

    而******的倒戈,马上就让其他顽固派,面临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他们已经成为了少数派……

    而少数派,在政坛上是很可怕的事情。

    哪怕是掌握了真理的少数派。

    因为,除非是马上就能兑现的真理,不然,纵容自己正确,也会被打倒。

    这样即使日后真理到来,也与他们无关了。

    反倒是其他人,到时候可以拿着真理说事!

    更何况,这些家伙心里发虚的很。

    于是,他们不得不跟着其他人一起出列,捏着鼻子,向刘彻表忠心。

    这样一来,剩下的,就都是些顽固不化,死硬到底的分子了。

    而这些人的数量有限。

    整个大殿的数百文臣里,也就那么两三个。

    刘彻斜着眼睛,看了看那两三个家伙,鼻孔微微哼了一声,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