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晋汉奇侠传 >

第26章

晋汉奇侠传-第26章

小说: 晋汉奇侠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见昔仍在侯旨,于是问道:“老奴遵旨。那皇上的意思是?”石重贵答道:“朕想去暖芳殿一趟。”王见昔心中怔了一下,那暖芳殿本是高祖石敬瑭宠妃陆司怡的寝殿,自高祖驾崩之后,陆司怡就不轻易见人,只留了一个宫女陪她。皇上即位之后,屡次前往暖芳殿,这自然与伦理不符,朝中大臣对此颇多微词。现在皇上又欲临幸暖芳殿,王见昔不敢阻拦,只得默默退下。

    石重贵心中想着契丹南侵的事情,心中烦恼万分。石重贵不想像他叔父那样对契丹人卑躬屈膝,对待契丹使者态度强硬,因此自石重贵登基以来,不到四年时间,契丹已经三次出兵中原。石重贵亲自出征,晋军士气大振,契丹军队望风而逃。这次契丹倾国南下,石重贵心中甚是压抑,仓促之间还未决定是否再次御驾亲征。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来到暖芳殿门外。暖芳殿是石敬瑭为丽妃陆司怡修建的宫殿。那年与石敬瑭在潞州相逢,陆司怡就跟着回到开封。等到石敬瑭做了皇帝,他就封陆司怡为太妃,其他妃嫔总计约一十八人。在众多妃嫔中,石敬瑭最喜欢这个丽妃,她不但年轻貌美,而且才智绝伦。可惜石敬瑭福分太浅,只做了七年皇帝就死了,那年,陆司怡才三十一岁。如今石重贵遇到这么多的事情,突然之间想到去找他的这位叔母妃为她排忧解难。

    暖芳殿大门紧闭。石重贵轻轻敲了门,宫女开门见是皇上驾到,立刻下跪行礼。石重贵示意她平身,问道:“太妃何在?”那宫女答道:“回禀皇上,太妃娘娘正在院中练剑,她嘱咐奴婢,说……”

    石重贵见她欲言又止,一边进门,一边问道:“她说什么?”那位宫女跟在他的后面,小声道:“太妃娘娘吩咐了,她舞剑的时候任何人不得打扰。”石重贵心想:“难道朕也不行?”,笑着道:“你放心,朕等会只在阁楼上看她练剑。”那位宫女诺了一声,从一旁的走廊退了下去。

    石重贵进入庭院,悄悄上了阁楼,站在栏杆旁欣赏陆司怡优美的剑舞。

    陆司怡今年虽然已经三十五岁,但由于平时勤练燕云剑法,身材婀娜婉转,看上去仿佛才二十四五岁。陆司怡运剑如飞,过了一会,惠风吹落数枚花瓣,她看见这些花瓣,又跃身而起,只见剑影迷离,花瓣轻轻飘到地上。陆司怡静静地吸了一口气,收起剑站在庭院中间。那个宫女跑进院子,捡起地上的花瓣,却发现那些花瓣虽然被剑削为几层,但看起来仍然完好无损。

    那宫女正惊叹太妃娘娘的剑艺,突然从阁楼传来鼓掌的声音。陆司怡抬头一看,发现石重贵站在上面,立刻下蹲行礼。石重贵快步下楼,夸道:“叔母妃,你的武艺较前又有进步了,可喜可喜!”石重贵称她为叔母妃,是因为他是叔父石敬瑭的妃子,其实他比陆司怡只小两岁。不过石重贵可要比他那个叔父好得多。耶律德光比石敬瑭小十一岁,石敬瑭还称他为“父皇帝”,看来这沙陀石氏家族确实让人难以琢磨。

    陆司怡看了那个宫女一眼,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等到宫女都走了,她才柔声道:“不知皇上驾到,有失远迎!”石重贵道:“叔母妃,我还是喜欢听你叫我重贵。”

    陆司怡故意脸色一沉,调侃地道:“那是高祖在的时候对你的称呼,现在你做了皇帝,我不能在僭越了。”石重贵却道:“做不做皇帝有什么关系,只要以后能够天天见到叔母妃,我就满足了。”

    陆司怡听罢,看他神色凝重,关心地道:“皇上,你也要注意身体,多加休息。”石重贵叹了一口气,半响不语。陆司怡见他心事重重,心想:“难道是朝中出了什么事?”她平时并无过问政事的习惯,今日却主动问起。石重贵坐在椅子上,望着陆司怡说道:“叔母妃,朕最近确有两件烦心事。首先是契丹大军进攻中原,其次是党项武士在京城遇刺身亡。”

    陆司怡心想果然不错,这石重贵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于是道:“皇上,契丹之事是高祖皇帝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燕云十六州”在大晋手里,契丹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肆意南侵,就让太尉杜重威、北平王刘知远、兵部尚书慕容彦超等人去处理。党项武士的事情,可着大理寺调查,相信他们可以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

    石重贵见她分析的有道理,心中甚是欣慰,终于放下沉重的心思,笑着道:“叔母妃,言之有理。朝中的事,就等来日再与他们商议。”陆司怡微笑着道:“皇上还是多在朝政上用点心。”

    石重贵连连应诺。

    陆司怡见他还不离去,于是问道:“皇上,天色已晚,皇上还是请回吧。”石重贵这时却想起了一件事情,于是问道:“叔母妃,你的剑法如此精妙,真让人大开眼界。朕有个问题一直埋在心头,藏了几年了,不知今日当讲不当讲?”陆司怡听后一惊,心想:“难道石敬瑭的事他知道了?”原来,自从得知哥哥陆官琰被杀,陆司怡便一心为了报仇,结果刚好在太原碰到了石敬瑭。陆司怡假意跟着石敬瑭回了府中,没想到石敬瑭就是河东节度使,身边有很多高手保护。为替哥哥报仇,陆司怡不惜认贼作夫,藏在太原潜心修炼剑法,后来又随石敬瑭来到开封。终于在四年前杀掉石敬瑭为陆官琰报了仇。报仇之后,陆司怡本想自刎,但想到还有事情没有做完,于是又放下轻生的念头,继续留在宫中。

    石重贵见陆司怡坐着发呆,念了句“叔母妃?”陆司怡回过神,看着石重贵,坦然地说道:“皇上有什么话就说罢,我用心地听着。”石重贵脸上露出微笑,小声地说道:“叔母妃,朕有件事想不明白,你当年为何肯随叔父回开封府?”陆司怡见他话中有话,冷冷地回应道:“皇上,你别绕弯子,知道些什么就直说吧?”石重贵见陆司怡脸色微沉,忙赔笑道:“叔母妃别生气,我今日听到一些传言,说……说叔父的死,好……好像与您有关。”

    陆司怡早料到此时,淡淡地说道:“朝中诋毁我的人从来就不少。如果我没猜错,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我刚刚提到的那几个人其中一个。”石重贵笑道:“叔母妃果然聪明绝顶,正是太尉杜重威所言。不过叔母妃不必惊慌。就算真是叔母妃所为,朕也绝不会让其他人伤害你。”说完紧紧握住陆司怡的手。陆司怡此时心绪万千,不知如何作答,只听石重贵说道:“叔父当年不听刘知远和胥元非的劝告,执意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导致契丹国力大增,如今大晋已经不是契丹的对手。几月前契丹使者还未到开封,就在晋国被人刺杀。耶律德光已经御驾亲征。如果这是大晋的末运,我愿意与你一起归隐山林。”

    陆司怡听后大惊。石敬瑭在世的时候,从不强迫她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石敬瑭一直讨好这个妃子,但直到去世,也没能与陆司怡有一丝肌肤之亲,她至今还是处女之身。石重贵一直存在一个念想,就是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如今大敌当前,陆司怡没想到石重贵竟将儿女私情放在国家大事之上,于是嗔怒道:“皇上岂可如此儿戏,皇上不在乎这个皇位,好多人到在乎的很。”石重贵被她这一训斥,连忙说道:“叔母妃,我说的是真心话。”陆司怡说道:“我大晋能征善战的将军不计其数,北平王已经在河东,慕容彦超和杜重威也随时可以领命出征。皇上何必气馁。”石重贵听后大声叹了一声。陆司怡言之确实有理,但乱世之君多被手握重兵的武将所欺。自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中央政府往往力不从心。到了本朝,镇守各州的除了刘知远、李守贞等少数几人武将,其他人都不听朝廷调遣,导致与契丹的作战中败多胜少。

    正当石重贵与陆司怡在暖春殿交谈的时候,大太监王见昔慌忙跑来。石重贵问道:“这么着急来找我,所为何事?”王见昔颤颤巍巍地取出一份奏折递给他,说道:“这是从前线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报。”石重贵打开看后大惊,说道:“耶律德光亡我大晋之心不死,竟然在定州和代州屯兵十余万,企图从西面和北面包围我大晋。”

    王见昔急忙说道:“皇上,事已至此,如之奈何?”石重贵不语。陆司怡见事情危急,连忙劝道:“皇上当以军国大事为重。”

    石重贵这才离开暖芳殿,回到崇元殿,杜重威、崔名毅、慕容彦超等人早已经在殿中等待。石重贵与诸人商议了一晚,决定让太尉杜重威领亲自去前线,与兵马都监李守贞一道在恒州沿河防御契丹。

    慕容彦超对杜重威当年勾结契丹的行为大为不满,担心这次又故伎重演,坚决反对让杜重威为晋军主帅。石重贵犹豫不决,想到杜重威是自己的姑父,不至于回背叛大晋,仍然下旨封杜重威为北面行营部招讨使,领兵十万,半月之后离京。又下旨让北平王刘知远严加防范契丹攻打晋国西北边境。同时安排慕容彦超负责前线军粮辎重的调度,任命崔名毅临时兼京城御林军总管。石重贵想到契丹以区区数十万之众,四十年来屡次南侵骚扰中原,这次务必将契丹大军各各歼灭,“先取瀛莫,安定关南;次复幽燕、荡平塞北。”

    做好安排之后,汲匀渊、杜重威、慕容彦超等人接旨谢恩后陆续退下,石重贵正想回寝殿休息,想起今日还要召见耶律钟盈,于是转过头向身后的王见昔问道:“陈如僧来了吗?”王见昔答道:“陈大人领了契丹公主等人,已经在大殿之外恭候多时了。”

    石重贵让王见昔宣他们进来。陈如僧走在最前面,耶律钟盈缓缓走进大殿,身后跟着鹿万理与鹤连天。石重贵见来人是十五六岁的女子,身材婀娜,容貌俊俏,突然想起曹植的《洛神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这几句用来形容耶律钟盈再好不过了。石重贵深深吸了一口气,心想:“还要我的那些嫔妃没有见到她,不然个个都得自惭形秽。”石重贵一直认为陆司怡是世间最美的女子,后悔当年没赶在叔父之前遇见她,所以才有了之前宁可不做皇帝,也想与她一起朝夕相处的想法。今日见了耶律钟盈,他才发现原来还有比陆司怡更美丽的女子。

    耶律钟盈走到大殿中央,略微弯下腰,低着头抚声说道:“契丹国耶律钟盈见过大晋皇帝。”按照大晋与契丹之前的协定,石敬瑭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大晋国君见到契丹使者需要行礼,反过来契丹使者无需向大晋皇帝行礼。但由于石重贵略有骨气,不肯再向契丹称臣,因此之前的协定在大晋宫中自然无效了。耶律钟盈一行人心知肚明,不想一来到宫中就跟大晋皇帝闹翻。

    石重贵睁一双大眼睛,呆呆地望着耶律钟盈,不知说些什么。只听身后王见昔小声提醒道:“皇上,耶律公主殿下行过礼了。”石重贵这才回过神,答道:“耶……耶律公主免礼。”

    耶律钟盈让鹿万理递上耶律德光亲笔写的书信,王见昔上前接过信,转身递予坐在龙椅上的石重贵。石重贵读完信,脸气的发紫。鹿万理与鹤连天都站在公主殿下身后偷偷发笑。耶律钟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