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鹰旗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对了,50万克朗,这只是利润的很小一部分。军火生意永远是最赚钱的行业,有人为了它甚至连命都不要。而伊斯莱亚公司却没有多大的风险,它的身后站着一个强大的帝国。”梅耶尔说道,“另外,就是大公一直以来对英国人所抱有的敌视心理。”
“我也很奇怪,大公先生从没表示过对英国人的好感。”博洛耶维奇说道。
“也许……是因为他们太强大了,强大到了让人嫉妒和感到愤恨。”梅耶尔说道。
“这次的任务应当很艰难,英国人可比意大利人难对付多了。”
“我们还会得到后续的增援,只要布尔人肯出钱,会有源源不断的荷兰人被送到非洲来的,这足够让英国人头疼。”梅耶尔说道。
“游击战?我一直不太明白,放弃那些重要的城镇,有可能意味着战争的失败。”
“根据我的理解,这就是一种破坏,不让敌人获得利益,并且可能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损失而放弃战争。”梅耶尔说道,“至于是什么样的战术,只有慢慢去理解和运用,这才是大公派我们来的目的。”
“布尔人会听我们的吗?”博洛耶维奇说道,“这很难。”
“的确,但我们可能为他们做出个样板。”梅耶尔说道,“只要我们取得一些成效,他们很快就会学会的。”
这要加快速度,在德兰西瓦尼亚,战局很快就发展到已经使这个国家进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时期,布尔人与英国人正在进行的战争似乎很快就会分出胜负,留给他们的时间似乎已经很少了……甚至,它已经快要结束了。
他们是这么认为的,实际上,这场刚刚爆发的战争还将会持续三年。
英国人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从荷兰人手里抢走了开普敦,居住在开普敦的荷兰殖民者后裔因为堪忍受英国人的欺榨和压迫而被迫向北迁徒,一路与非洲土著征战,最终在南部非洲建立了三个布尔人国家。当然那些荷兰人的后裔自称是“南阿非利卡人”,其国旗中象征荷兰奥兰治家族的橙色条纹表明了他们的祖先是荷兰人。
这就是荷兰移民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纳塔利亚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
在第一次布尔战争期间,遭受失败的英国人承认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独立,居住在荒凉的不毛之地的布尔人国家并不值得大英帝国为之大动干戈,贫穷与荒凉使得这两个国家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但是随之发现的巨额财富又令英国人眼红不已。
仅仅在德兰士瓦与英国签定完承认他们独立的《伦敦协定》几个月之后,两名探矿工程师就在德兰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亚与瓦尔河谷之间荒凉的牧场上,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威斯沃特斯兰德金矿,每年这座金矿出产的黄金占到整个世界的百分之四十。
对于财富的贪婪让英国人最终厚着脸皮撕毁了《伦敦协定》,18。95年,公开宣称要在南非推行殖民政策的约瑟夫-张伯伦成为英国殖民大臣,同时与德兰士瓦政府龌龊不断的塞西尔-罗得斯就任好望角殖民地总理。这两个人的上台,使得那些约翰内斯堡的英国外侨们似乎看到了从好望角和伦敦传来的曙光,准备用武力来获得他们用口舌之争得不到的东西。
18。97年,英国派出一位狂热的殖民主义者阿尔弗雷德。米尔纳担任南非专员,他们征服布尔人国家的三驾马车:张伯伦-米尔纳-罗得斯已经套好,战争已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德瓦士兰也在加紧战备,伊斯莱亚公司的武器正是从这时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南阿非利加的布尔人手上。
米尔纳在上任之后就宣称英国人从来没有同意过德兰士瓦的独立,它依旧还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并宣布要收回布尔人的自治权。
这相当于战争宣言。
罗得斯奔走在伦敦和柏林之间,以英国支持德国购买西班牙的殖民地和修建巴格达铁路为条件,换取威廉二世默许英国在南非的行动。威廉二世被迷惑住了,英国人抛出了英德结盟的设想,仅仅是一个设想,这位德国皇帝却因此抛弃了布尔人,并不惜为些而得罪俄国人。
南非的战争就这样打了起来,在马上进入二十世纪之时。
现在,达累斯萨拉姆到了。
博洛耶维奇上校和梅耶尔中校却不得不带领着他们手下的“志愿军”在这里耽搁一个星期,港口的设备太差了,“非洲正义”号需要停靠很长的时间来卸货。
根据计划,他们得先将这批货从公路运到靠近尼亚萨湖一带的马亨基,李海顿在这里从威廉二世手上得到了大片的土地,用来开辟橡胶、剑麻、花生和棉花种植园,名义上这些庄园属于艾琳公主名下。
这批武器将会换回大量的钻石和黄金,而博洛耶维奇他们领导的这支“志愿军”也将以马亨基的艾琳庄园为基地,先进行适应训练。
在合适的时候,他们会穿过罗得西亚,进入德瓦士兰。
十九、罗得西亚
时光匆匆,人类即将迈入到二十世纪,在这个世纪之交之际,已经成为帝国海军副司令及造舰总监的伊斯特里亚及达尔马提亚大公兼蒂罗尔总督的李海顿似乎也变得毛燥和轻率起来。
首先,他在美西战争期间公开表示支持西班牙人的立场,另外就是在英国人与布尔人的战争中始终站在了德瓦士兰人一边,不断地谴责英国人的强盗行径。虽然一位大公的个人言论并不代表帝国的立场,但这还是引起了英国人的抗议。
大公的侍从武官长米勒中校却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感受,李海顿在说出这些话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为了镇压古巴人的起义,西班牙人向伊斯特里亚造船厂订购了两艘装甲巡洋舰和一部分武器。而布尔人在战争之前就一直在用黄金和钻石向伊斯莱亚公司交换各种武器和弹药,直到现在,伊斯莱亚公司的军火走私船的身影依旧出没在东南非洲的海岸一带。
这让英国人的布尔战争打得更为艰难。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在欧洲,早就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支持和声援布尔人的运动。其中,出于对南部非洲荷兰裔同胞的民族感情,荷兰人和比利时人最为积极,不但组建了众多的民间声援团体,还在积极征募捐款。尽管德皇同英国达成了政治交易,但是德国民间声援德兰士瓦的运动也是一波高过一波,有超过百万人先后签名声援德兰士瓦共和国。
当然,还有大规模的募捐。
这些捐款大部分又落入到了伊斯莱亚公司的口袋,它们被用来购买武器。另外,就是全世界大约有上万名志愿者进入到德瓦士兰来帮助布尔人作战,其中包括一千多名荷兰裔的美国人。
现在,博洛耶维奇上校手上有了两千多人,他们动身了,带着布尔人用黄金和钻石购买的武器:2万支步枪,200挺重机枪和120门火炮,其中有30门大口径火炮。如此规模的一支队伍想要悄无声息地穿越罗得西亚十分困难,干脆他们就打出了“德瓦士兰志愿旅”的旗号,英国人如果敢拦阻,就直接把他们消灭。
上校必须赶在雨季来临之前沿着尼亚萨兰和萄属东非边界进入到德瓦士兰,行程相当艰难,虽然有3672匹驮马和1800多名在德属东非招募的土著挑夫,炎热的气候和丛林地带的行军仍然差点把他们拖垮。
几乎没有道路,长时间的行军和疲惫已经把这些志愿者们的热情消磨殆尽,如果能开小差的话,博洛耶维奇估计他这些手下可能很快就剩下不了多少。可是现在,没有敢这么做。博洛耶维奇和不到五十名来自奥匈的军官带领着这么一支看上去更象起义的农民队伍一直在向西南方向前进。
当然,还有布尔人订购的大批武器弹药。
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萄属东非境内穿行,这样能避免许多麻烦,至于是否会给葡萄牙殖民者们带来什么麻烦,这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了。博洛耶维奇准备在瓦雷卡附近穿越边葡属东非边境,前往德尔瓦,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以后,再前往比勒陀利亚。
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跋涉,他们现在终于抵达了萄属东非边境上的小镇瓦雷卡。博洛耶维奇骑在马上转头向身后看去。他的视线中是一支勉强可以称得上庞大的队伍:在烈日下显得有点萎靡不振的志愿兵们在长满灌木的草原上慢慢行走着,每两个士兵轮流使用一匹马,在他们后面是临时雇来的卡鲁巴鲁土著,有近两千人,驱赶着满载货物驮马或是骡子,一边前进一边高声喧哗着,要么就唱着他听不明白的歌曲。
他们确实比他的白人士兵们要能吃苦耐劳,虽然有时候显得十分懒散。
这些黑人挑夫们显得很开心,自娱自乐,但博洛耶维奇却感到此行有些不妙,搞不好他的名声就会毁在这里。
那些志愿者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战斗的**。
这支“部队”在一处丛林处开始了休息和做饭,博洛耶维奇始终在思考如何使他的手下恢复士气,令他感到郁闷的是,直到吃完饭他还是没想到有什么好办法。他只好转过头,用德语对几名黑人向导说道:“前进!继续前进!”
那几个土著也不知道在嘴里回答着什么,也许他们听懂了他的意思,因为这些人已经在招呼那些挑夫们牵着骡马开始继续赶路,他手下那些“士兵”们也摇摇晃晃地开始进入到漫长旅程之中。
“见鬼,那些该死的葡萄牙人怎么跟着我们。”梅耶尔中校恼怒的注视着身后不远处的一小队葡萄牙骑兵,这些像苍蝇一样讨厌的家伙从这支队伍离开瓦雷卡后就一直跟在队伍后面,毫无疑问是在执行监视任务。
这让他感到很不舒服,尽管他完全理解葡萄牙人的心情。
“也许我们应该赶走他们!”博洛耶维奇可能也有同样的感觉,于是他大声喊道:“瓦尔特!”
“有什么吩咐,长官!”他手下的第三连指挥官很快站在了他面前。
“带着你的队伍,问问他们是怎么回事?”博洛耶维奇指着队伍后面的葡萄牙人的骑兵小队说道。
“是的,长官!”瓦尔特掉转马头,“第三连跟我来!”他向他的手下喊道。
一队骑兵跟在他后面,乱哄哄地向着葡萄牙人的方向冲了过去,看得博洛耶维奇直摇头。
很快一个似乎是军官模样的葡萄牙人被带到了博洛耶维奇面前,“我们没有恶意!”他在嘴里喊道,似乎是觉得不对,又用法语喊了一遍,最后又用德语说道。
博洛耶维奇很佩服这家伙的语言天赋,如果在帝**队里应该是个不错的军官,“你们为什么跟着我们?”他质问道。
“先生,这里是萄属东非境内,我们是这里的边境部队……”
“叫我长官!”博洛耶维奇说道,对方似乎只是一个中尉,这样他就占据着上风。
“是的,长官,我们正在巡逻。”那名葡萄牙中尉说道。
“哦,也许是我们走错了路,中尉。”博洛耶维奇说道,“难道这里不是罗得西亚?”
“罗得西亚在那边。”那名中尉向远处的一座山坡指了指。
“噢,那很对不起,我们无意侵犯你们的领地。”博洛耶维奇说道,“不过,你们也不要再跟在我们身后,那样很容易发生误会,中尉。”他威胁道。
“是的,长官,我们这就离开!”那名葡萄牙中尉很识趣,在这样荒凉的地方如果被干掉,谁会知道是谁干的。
于是,博洛耶维奇的脸色变得好看起来,他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