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柳絮 >

第4章

柳絮-第4章

小说: 柳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魁喝了酒,马涛就会先到柳家店铺里避难。

  柳絮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是跟马涛在一起的,小镇不大,马涛和柳絮又都在小镇出生,所以马涛带着柳絮出去玩耍,宋金娥夫妇也还放心。孩子们最喜欢热闹,过年自不必说,可以穿新衣,放鞭炮,扎灯笼更是柳钟山的拿手好戏。在双河镇上,让马涛和柳絮感到热闹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苏家的祭祖大典,十里八乡的苏姓大户小户们都会来参加,地点就在苏家祠堂,苏家祠堂并不是很大,就建在离河边不远的地方,听说是苏家人请风水先生挑的宝地。祠堂里面只有一个泥塑,当年苏家人告诉泥匠,他们祖宗是一员武将,什么样子他们也没见过,不过他们要求怎么精神怎么捏,怎么威武怎么捏。很快泥塑捏成了,苏家人很满意,泥塑比真人要高,脸上眉目俊朗,眉间的朱砂痣更是与众不同,身上顶盔贯甲,罩袍束带,威风凛凛,手拿三叉戟,身边卧着一只泥塑小黑狗。当年的苏家人很是得意了一段时间,还举行了盛典来庆祝新祠堂和新塑像的落成。所有苏家人都对这个祖宗感到满意,不仅威武而且英俊。就这样,人们兴高采烈的拜祭了两年,第三年一个教书先生来看苏家的祭祖大典,看完之后找到苏家的族长嘀嘀咕咕的说了半天,苏家的族长又找几个年长的男人嘀嘀咕咕地说了一天,接着祖宗身边的小黑狗被砸碎扔了出来,所以现在大家只能见到一个泥塑,经过这么多年小黑狗也已经被大家遗忘了。泥塑下面摆了很多牌位,都是苏家的先辈,然后是供桌,香炉,烛台之类的。每到祭祖的时候,人人都身着盛装,镇上其他姓氏的人也会来看看热闹,在祭拜的前几天,双河镇苏家会找人把祠堂装扮装扮,迎接苏家的其他子孙。在祭拜的当天,人们会把祭品摆上,苏家的子孙后代都在祠堂前站好,有司仪来念祭文,念完之后再集体拜祭,最后各个上香。排队还是很有讲究的,有头有脸的站前面,没头没脸的和那些给祖宗丢脸的都站在后面。不过这里的有头有脸完全和你的官位大小,土地多少有联系。没人过问你的德行,没人过问的你的名望,没人过问你的学识,更没人过问你的其他什么狗屁人品和操守。从身材就可以看得出来,胖子一般都站在前面,越瘦站的越靠后,只有那几个吸大烟的地主,虽然骨瘦如柴,却依然可以站在前排的胖子中间,独树一帜,猴立猪群。苏桂芝的男人刘才富也会参加,但是只能站在后面,因为他只是苏家的女婿而已,但苏桂芝还是会把刘才富打扮的光鲜亮丽,一身的绸缎,挂着金表,凭这一身穿戴就是站在前两排也不过分。每次看到这场面,镇上的屠夫李大彪都感慨万千,论斤称,他至少可以站在前两排,只可惜他不姓苏,也没有什么钱,生生被排挤出这么隆重的盛典之外。每次双河镇苏老爷都会排在正中央,不过这几年苏老爷重病在身,他的儿子苏文博取代他站在第一排的正中央,他的身边站的分别是苏财主,苏财主,苏财主……。等大家排列好之后,一个老者就会拿出祭文来念,祭文每年都写,一般是先宣扬祖宗的功德,然后就是大家莫忘祖宗教诲,要互亲互爱之类的话。虽然大家不怎么注意听,但祭文在祭祖过程中很重要,就拿祖宗的战功来说吧,从最初的带兵剿灭山匪一百多人,保一方百姓平安,经过多年演绎,到柳絮第一次来看大典的时候,已经是剿灭叛军十几万人,力挽狂澜,保江山社稷于将倾。听说官至司马参军,还不忘提醒一声,从五品,后来只念五品,从字也被大家遗忘了。

  在苏文博身边站的苏财主中,离苏文博最近的就应该是苏文博的同宗兄弟,双河镇的镇长,苏文孝。苏文孝也有两三百亩土地,也是祖上留下来的,更重要的是苏文孝是双河镇的镇长,是吃官饭的人,所以苏文孝一直觉得自己才应该是苏氏宗族的核心,自己才应该第一个上香,可是苏文博虽然不吃官饭,家里的钱却比苏文孝多得多,别说在镇里,在县里也是数一数二,而且苏文博也通着官呢,县里的县长,那些局长,警备团的团长那个不是和苏文博兄弟相称,他苏文孝一个小小的镇长根本惹不起,所以每次祭祖,苏文孝虽然心里有气,但是还是不敢跟苏文博争那个位置。当苏文博第一个走上去上香的时候,苏文孝总会用嘴把苏文博的祖宗十八代日上一遍,不过等自己上香的时候,看着面前的牌位和塑像心里怦怦的跳,有点后悔,有点害怕。


到了六七岁的时候,柳絮就开始跟着张先生念书。柳钟山开始并不赞成柳絮念书,倒不是因为钱,主要柳钟山觉得没用,柳钟山本来是一个笨头笨脑的粗人,竟然也能说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名句来反驳宋金娥。柳钟山认为姑娘肯定要嫁人,读书多了反倒不安分,不如在家学绣花或是扎纸人。宋金娥却坚持要柳絮念书,宋金娥说柳钟山没远见,眼睛看不出脚尖前的三尺地,将来谁还喜欢睁眼瞎?哪个达官贵人不愿娶个读过书识过字的媳妇或是儿媳妇?这句话算是说到了柳钟山的心坎儿里,柳钟山不再反对柳絮读书,还顺便很夸张的把宋金娥的远见卓识赞美了一番。宋金娥紧接着又提出了马涛上学的事,按马涛的年龄他早就该上学了,可是他还没念过一天书,原因很简单,马三魁没钱,更不愿为马涛念书花钱,大家把马涛念书的事都给忽略了。宋金娥要把柳絮送去念书的时候她想起了马涛,宋金娥向柳钟山提出要出钱送马涛念书,这个要求对柳钟山来说太意外了,愣在那儿至少两袋烟的功夫没想明白。柳钟山钢牙紧咬就是不同意,柳钟山想不通马涛念书跟他们柳家有啥关系,宋金娥虽然知道念书的好处,但是她也说不清楚马涛念书对她有什么好处,宋金娥就是有这个心思一定让马涛认字,容不得柳钟山不同意。柳钟山每次看到马涛牵着柳絮去上学都感觉极憋屈,柳钟山总是在两个人身后骂几句马三魁,偶尔捎带上马涛,但绝对不带柳絮和宋金娥。

  双河镇虽然不大,但私塾还是有几家的,教书先生也很是有几位。柳絮和马涛去的那家比较有名,教书先生是张先生,就是给柳絮取名的那位。张先生在双河镇挺有名气,镇上的人都爱请张先生帮忙写个什么书信,春节的对联,店铺的招牌,甚至打官司的诉状之类的。家里娶亲嫁姑娘,死人出殡也要请张先生去当司仪,张先生也乐得去混口小酒喝,顺便显摆显摆自己的学问,镇上的人都称他张先生从不喊他的名字,这也算是对他的尊重吧。

  柳絮深得张先生的喜爱,第一是因为柳絮长得精致可爱,第二是因为柳絮这个名字是他老人家亲自给起的,换了别人也起不了这么充满诗意的名字。柳絮第一天上学就被安排坐最前排,跟张先生离得最近。马涛就没那么好运了,因为年龄大个子也高,所以只能坐最后。马涛虽然年龄比柳絮大不少,可也是一天书没念过,只能和柳絮一样从新开始。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挨打挨太多脑子被打坏了,马涛平时看还不算傻,可是一读书就显出来了,马涛念书远远赶不上柳絮,用张先生的话说就是朽木不可雕也。自从上学之后,马涛又继续了自己的挨打生涯,这次是张先生打,在挨打这方面,马涛是见过世面的,是大江大浪里磨练出来的,每次都是马涛自觉地伸出手掌,然后漫不经心的站在哪儿等着挨打,张先生打的比较文明,慢条斯理的拿出专用木板,一下一下有节奏地落下,往往嘴里还说些古训和名言之类的,反正他说他的,马涛是根本听不懂,更不会长什么记性,对马涛来说,挨打比背书写字舒服多了。可能因为长大了明白事儿了,柳絮看到马涛挨打也不哭了,每次只是静静的看着,有时看到张先生那么认真的打,马涛却苦中作乐的冲她做鬼脸,柳絮也会忍不住偷偷的笑两声。

  柳钟山既然出了钱,好像很自然的就取得了训斥马涛的权利,特别是马涛读书不用功的时候,柳钟山更是觉得天经地义。柳钟山虽然没有马三魁那么暴力,但也会把马涛喊过来站在自己面前,一边喝茶一边训斥马涛,柳钟山本来肚子里就没什么货,不能像张先生那样引经据典,纵横上下五千年,柳钟山每次教导马涛就那么几句话,但是就算只有几句话,柳钟山也要颠来倒去的骂上一两个钟头。柳钟山总是会用一句很经典的话来作为训斥的结尾,那就是“狗屎糊不上墙”。柳钟山说完这句结束语离开的时候,在一边旁听的柳絮就很不解,柳絮很奇怪地问柳钟山:“为啥要把狗屎糊到墙上?”柳钟山懒得解释,当然他也解释不清楚,在他肚子里这句话最恰当,他已经没有能力再另外找出一句话来解释这句话了。

  柳絮就问马涛,马涛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可能大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傻。”

  柳絮就急了:“你瞎说,我爹才不傻呢。”

  马涛反问她:“不傻?不傻为啥非要把狗屎糊墙上?”

  柳絮把眼睛瞪了半天,也觉得无话可答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在私塾里读书的学生中,男孩儿比较多,女孩比较少。人们都认为男孩儿是外面的人,是家里的当家人,不能是个睁眼瞎,所以家里只要条件允许多半还是会让男孩儿读上几年私塾,而女孩儿是屋里头的人,将来照顾丈夫,做家务,生孩子就完了,识不识字的无所谓,所以愿意让女孩子读书的就少。如果家里比较富有还好,如果家里没什么钱,那女孩子基本上就不读什么书了。柳絮就是张先生仅有的几个女学生中最聪明的一个,跟柳絮在一起读书的还有一个女孩子,那就是刘素云,刘才富和苏桂枝的女儿,刘素云比柳絮年龄要大,长的白白净净的,大眼睛,鸭蛋脸,很讨人喜欢。刘素云性格柔弱,眼神里总是闪烁着胆怯,说话都是细细的声音,每天都规规距距,从来不敢犯错,也许从来也没敢想过要犯错,温顺的让人怀疑她到底是不是苏桂芝的女儿。刘素云在私塾里很受欢迎,柳絮和她关系也最好,两个人处的像姐妹一样。

  在张先生眼里除了柳絮还有一个学生很重要,那就是苏家大少爷的大少爷叫苏青。苏家大少爷苏文博有两个儿子,苏青和苏林。苏文博夫妇大部分时间是在县城做生意,他们就把小儿子苏林带在身边,苏林在县城读的是新办学堂,而苏青就留在爷爷奶奶身边,在双河镇读私塾。苏青比柳絮要大,上学也早,而且脑子很聪明学东西快,所以在学生中最有学问。苏青之所以受到重视不仅因为苏青念书念的好,更多的是因为他是苏家的小少爷。别看张先生教了这么多学生,但张先生得到的钱一大半是苏家给的,说苏家是张先生的衣食父母绝不过分,再加上苏青又好学又听话,所以苏青从来没挨过张先生的打,张先生对苏青重视的程度可以用尊敬来形容。每天来上学,其他学生向张先生鞠躬行礼,苏青来的时候,张先生和苏青同时鞠躬相互行礼问好。苏青其实很孤独,学生们的爹娘在家里都嘱咐过自己的孩子不要招惹苏青,在私塾又看到张先生那样对苏青,学生们自然的疏远了苏青,苏青好像比其他孩子要成熟,所以也不怎么和其他小孩儿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