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詹天佑 >

第34章

詹天佑-第34章

小说: 詹天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詹天佑说:“行,你在这里看着铭钟,我去报告。”边说边动身走出房门。

  潘铭钟一把拉住他的手说:“天佑,现在还没有天亮,你们千万别去惊动容大人他们!”边说边咳。

  詹天佑知道潘铭钟的性格,回过身来说:“可是你现在发烧得厉害呀!”

  潘铭钟说:“一时半会也不会有大碍,你们就算帮我的忙好了,真是顶不住也要到天亮才告诉容大人他们,再去叫博德医生就可以了。”

  詹天佑与邝景阳相互望了望,詹天佑说:“行,铭钟,我们按你的意见办,你好好静下来休息吧。”

  潘铭钟又是一阵急咳。詹天佑从开水壶里倒了一杯开水,扶着他半坐起身,喂他喝下去,潘铭钟边咳边喝。

  邝景阳从詹天佑床上拿起一条干毛巾,把潘铭钟背后一条湿透了的毛巾换了下来,潘铭钟又平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潘铭钟又开始说梦话了,迷迷糊糊,詹天佑与邝景阳互相望着,邝景阳说:“天佑,我们还是去报告容大人吧。如果你去不方便,那就我去,我真担心铭钟的病,他这样拼命讲梦话,又是这么高烧,不及时救治的话,真的会如博德医生所讲,会有严重后果的。”

  詹天佑说:“行,我在这里看着铭钟,你去告诉容大人吧。”

  邝景阳正要动身,他的手也被潘铭钟拉住了。潘铭钟说:“别去,求求你们别这么早去打扰容大人和其他同学,让你们俩这么辛苦我都过意不去,景阳,求求你,别去!”

  詹天佑与邝景阳对望了一眼,邝景阳靠近潘铭钟说:“行!行!听你的,我不去。”

  潘铭钟望了望詹天佑,说:“天佑,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回到了广州天字码头,我的老窦和老母都在那里笑着迎接我呢。”

  詹天佑一听,心中一惊,因为他小时候好象听人解梦说,病人梦见日思夜想的东西可能不是好的征兆,看来潘铭钟真的病得不轻。但是,他又不让人去报告容大人他们。怎么办呢?詹天佑只得安慰潘铭钟:“铭钟,你只是偶尔生一下病而已,梦见家乡是好事啊,说明你的病快好了。”

  潘铭钟又是一番急咳,这一声咳,咳出满口的浓痰来,真是好辛苦,詹天佑扶着他,邝景阳递来一杯水,詹天佑接过来,帮助潘铭钟喝下。

  潘铭钟虽然开始平静,但脸色苍白,呼吸急促,这时,容增祥和容闳他们已到房里来了,一是因为天亮了,二是可能潘铭钟的咳嗽声惊动了大家。看到潘铭钟那个样子,容增祥快步上前,拉住他的手把脉,发现脉膊非常急促,知道情势不妙,问詹天佑和邝景阳:“你们怎么不报告我们?”

  詹天佑和邝景阳感到很无辜,满脸的无奈,但谁都不敢出声。潘铭钟说:“容大人,别怪他们,是我不让他们去的。”

  容增祥命人用湿毛巾放在潘铭钟的额头和四肢降温,同时,对容闳说:“容大人,可能还得烦你去请博德医生。”容闳点了点头,走到潘铭钟身前,摸了一下他的额头,感到真是发烫,对潘铭钟说:“铭钟,你等一下,我去叫博德医生。”转身,叫了一个杂役,与他一同出去了。

  可是当容闳俩人走出肄业局来到哈德福市的大街上时,街上非常冷清,只有少数起得早一些的商贩的马车或稀少的行人,一路走到博德医生的医务所,那里还没有开门,附近又没有特别大的医院,他们只好在那儿等。

  一直等到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才看到博德医生来诊所。博德医生看到容闳那么着急地等在那儿,知道是为潘铭钟的病而来的,问道:“容先生,这么早就来了,那孩子的病怎么样?”

  容闳说:“很严重啊,博德医生,请你快过去看看。”

  这时,街边正好一辆马车经过,容闳招了招手,把那马车拦住了,博德医生来不及进医务所,就跟着容闳他们坐上马车直奔肄业局。

他乡诀别(六)
可是,博德医生来晚了,当他来到潘铭钟的房间时,潘铭钟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肄业局所有的官员和教习都挤满了房间内外,整个肄业局的幼童们都齐集在潘铭钟的房间前面。容闳感觉得情况不妙,他拉着博德医生的手说:“博德医生,您一定帮我把孩子看好,拜托您了!”他深深地向博德行了一个中式鞠躬礼。

  博德医生看了看昏睡的潘铭钟说:“看他能不能醒来?如果能够醒来,建议你们马上把他送到哈德福市立医院,要是不能醒来的话,那只有去把那里的医生请来会诊。”

  詹天佑和邝景阳看着昏睡中的同伴,都伤心地用衣袖擦拭着各自眼中的泪水。博德医翻动着自己随身带的一个医用箱子,好象在寻找着什么,这时,潘铭钟的手动了一下,轻轻地拉着詹天佑,大家都感到一阵惊喜,潘铭钟拼尽全力挣开双眼,望了一下全场的所有人,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在他眼前掠过,大家以为他要说什么话,可是,很快他闭上了双眼,他的手也完全停止了活动。只听詹天佑和邝景阳拼命地呼喊:“铭钟!铭钟!您醒醒,博德医生来给您看病了!”

  博德医生摇了摇头,对容闳说:“容闳先生,真的很遗憾,我也没想到这孩子的病恶化如此之快,这可能与他平时体质弱有关。”他耸了耸肩膀,双手一摊说:“你们为他准备后事吧。”全场顿时一片恸哭之声,容增祥、容闳和所有幼童都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很多在门外的人都往里挤,想看看这个天才的同伴最后一面,屋里的人则自觉地走出来,让位置给房外的人进来,这时,只听到“咣当”一声,有碗碟的碰碎声,原来是厨师大清早熬了一碗专门给病人的稀饭,当他端过来时,看到全场的人都在掩面而哭,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心里一紧张,连碗带稀饭全摔在地上。

  潘铭钟走了,没有留下一言半语,而且走得如此之突然,三天前还是一个活泼少年,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在他肄业局的官员、教习和同伴的关注下,悄无声息地走了,大清帝国首期出洋幼童中的一位天才少年,一位“神童”,一位所有幼童曾经的学习榜样,第一位官派留学生中的美国大学生,就这样,在没有给人任何预留思想准备的空间,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无论他的同伴多么悲痛,无论他的监督和教习多么惋惜,他都无法感受到,他安祥地在那儿躺着。

  潘铭钟的美国家庭罗斯先生一家闻讯赶来了,罗斯太太和女儿看到潘铭钟的遗体,情不自禁地掩面而泣,就如自己家里人去世一样。这让当时在场的所有肄业局的人都感动。

  罗斯先生对容闳说:“铭钟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本来说好这次肄业局培训后再回我们家休息一段时间再去纽约上学,这实在太意外了。他到美国后,一直生活在我们家,他已成了我们家不可或缺的一员了。现在,他的中国父母又不在身边,天气这么热,人死了总是要入土为安的,我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后,真的不敢相信,现在事实已摆在这儿了。我与太太和孩子们商量,希望你们能让他安葬在我的家族墓地,作为我们的家族一员,你看可否?”

  容闳望着容增祥说:“容大人,罗斯先生说得确实在理,我们得赶快安排铭钟的后事啊。”

  容增祥说:“你的意见呢?”

  容闳说:“罗斯先生愿意把铭钟葬在他的家族墓地,这确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您如无异议的话,我看就按照他的意见办。”

  经肄业局与罗斯商量,肄业局买来一口上好的棺材,在肄业局门前请杜夷曲尔牧师按照罗斯家的要求,举行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入殓仪式,中国幼童和官员、教习、裁缝、厨师、杂役都佩带了由裁缝临时赶制的黑纱,还有幼童们自己动手扎的白纸花,没有香火,没有爆竹,每一个人都静静地向潘铭钟的遗体鞠了一躬。罗斯一家则每人给潘铭钟送上一束花。入殓仪式后,肄业局租了十辆马车载着潘铭钟的棺木和部分肄业局的官员、教习、幼童前往罗斯家族墓地。安葬完毕,容闳代表肄业局把准备好的一块墓碑立在坟前,上书“大清国驻洋官学生潘铭钟之墓”,另刻有潘铭钟的籍贯,出生年月等。

  詹天佑与邝景阳、罗国瑞、欧阳赓也前来墓地送行,在离开的时候,詹天佑跪在墓碑前,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响头,其他幼童见了,也都仿照做了同样的动作。这让罗斯一家很感动,罗斯太太扒着罗斯先生的肩膀又哭了一回,罗斯先生的女儿则最后一个仿照中国幼童的动作,跪在潘铭钟的墓前不折不扣地磕了三个头,当她满眼泪花地抬起头来看着大家时,所有的人都感动了,默默地擦着眼泪。

  潘铭钟的突然去世给肄业局的全体人员敲响了警钟,那些平时对幼童们主张严厉苛责的中文教习不再坚持以往的意见了,容闳也借机鼓励幼童们多参加各个学校开设的文艺或体育课程。对于前两期赴美已进入中学读书的幼童,肄业局采取了不同以往的管理方式,除了暑寒假外,一般不要求他们再回肄业局补习汉文和行中式礼仪,对于后两期赴美的幼童肄业局则继续以往严厉督责的管教模式,因为,在容增祥这些旧式官僚看来,这些幼童如不严厉督责,一是会抛荒中学,将来回国无法与科举出身的人合作共事,二是易染异俗,一旦沉缅于美国习俗,回国后将会把这些习俗带到国内,不利于维护中国的传统礼仪,单是美国的*选举一项就与中国传统礼制完全不同,足以让朝廷和守旧官僚们头痛的。这两点理由在当年曾国藩等人给朝廷的奏章里实际已作了充分考虑,陈兰彬把幼童们带到美国后,也一直在这两方面下功夫。陈兰彬离开肄业局后,在区谔良接任监督之前,有一段时期,肄业局的事务曾经是由身为副监督的容闳主导,但清朝政府始终对容闳这个从小在美国留学而未经过科举考试的五品候补道员无法充分信任,还是派了进士出身的曾在翰林院做过官的区谔良来任监督,区谔良之后的容增祥、吴嘉善都一样,都是进士出身,都在翰林院做过朝官。

  对于幼童们来讲,无疑地,容闳因为对美国国情的了解,及对幼童们在美国学习环境的理解,价值观、思想方法较易接近,他们更愿意信任容闳。

  送别潘铭钟,肄业局考虑到潘铭钟的去世给大家心灵造成的影响,决定提前结束这期汉文集训,在容闳的建议下,让大家早一点回到美国家庭,真正放几天假,让他们准备美国学校下一学期的学习,离开肄业局时,照例是要在监督容增祥的带领下向西方跪谢国内的皇太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詹天佑与欧阳赓回到了贺纳教授家里,贺纳一家已从当地的报纸了解到肄业局有一位考入大学的幼童去世的消息,看到詹天佑和欧阳赓为失去同伴而忧伤的样子,都非常地理解和同情,专门为他们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露丝女士还特别为詹天佑和欧阳赓叉了一些肉菜,很温情地看着他们,鼓励他们多吃点。。 最好的txt下载网

耶鲁飞歌(一)
又一个学期开始了,詹天佑和欧阳赓进入了山房高级中学高中最后一个学年的学习,失去潘铭钟,对詹天佑而言,比其他幼童更加伤感,因为他们不仅是南海县老乡,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