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詹天佑 >

第129章

詹天佑-第129章

小说: 詹天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麻烦的事情接着又来了,汉粤川铁路总办岑春煊被迫去职,交通部将汉粤川铁路的管辖权直接放到交通部,任命交通部次长冯元鼎为这条铁路的总办,詹天佑继续任会办兼总工程师。

  根据民国政府对汉粤川铁路向外国借款的条件,有许多线段都应聘用外国工程师为总工程师,其中广水至宜昌段聘请的是德国籍总工程师雷诺。清朝末年,张之洞考虑到铁路会与长江水道运输线路重复,主张将川汉铁路在湖北境内的起点不放在汉口,而是放在广水。后来,1914年,詹天佑对此线路作了调整,将广宜线路改为汉宜线路,也就成了汉口至宜昌的线路。

  雷诺当时对中国工程师特别不友好,总是想尽办法排斥中国工程师,希望借机在他负责的路段安排一批德国工程师。他曾经向詹天佑流露过对中国工程师的不满,詹天佑装作没有听明白他的意思,没有理会他。于是雷诺给在北京的交通部次长、汉粤川铁路的总办冯元鼎写信,其中直言“中国工程师不行”。冯元鼎是一个官场老手,他意识到雷诺这封信绝不只是关于工程师之间的利益之争的问题,弄得不好,还可能涉及到借款国的态度问题,于是,他并不直接答复雷诺,而是把雷诺的信转给身为交通部技临、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的詹天佑处理。

  詹天佑接到冯元鼎转来的雷诺的信函,沉思良久,轻轻地对王秘书说:“你去帮我把雷诺请来。”

  王秘书看到詹天佑虽然表面那么平静,但以他的经验判断,詹天佑一天是非常生气了。他赶往雷诺的办公室,把雷诺请到詹天佑的办公室,然后自动退了出去。

  詹天佑平静地看着雷诺,指着摆在桌上的信函说:“雷诺先生,这是您给冯总办写的信吗?”

  雷诺上前看了一眼,很肯定地说:“是的。这是我写的信,主要是向冯总办介绍汉宜段的情况。”

  詹天佑说:“你只是介绍情况吗?”

  雷诺点头说:“是的。有什么不妥吗?”

  詹天佑说:“请你再地一遍,在文字上表达有无错误?”

  雷诺拿起信,仔细看了一遍,说:“没有任何表达上的错误。”

  詹天佑指着其中“中国工程师不行”一句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雷诺看了看信,然后看了看面无表情的詹天佑的脸说:“詹工程师,我没有说你不行,你是世界知名的中国铁路工程师,我这句话是说我手下的中国工程师不行。”

  詹天佑说:“你已经在信中说中国工程师不行了,这不是对我个人的不敬,我要告诉你的是你这种说法是对全体中国工程师的不敬。”

  雷诺再望了望詹天佑没有表情的脸,深知自己的话惹怒了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中国工程师,他说:“詹先生,如果我的话引起您的不快,我深表道歉,请您千万不要误解。”

  詹天佑说:“那么你认为你们国家的工程师都行吗?”

  雷诺说:“是的。”

  詹天佑说:“雷诺先生,您犯了一个很大的逻辑错误,其实任何国家的工程师都有行有不行的,我就不相信你们国家任何一个工程师都是行的。为此,我建议你以后说话还是谨慎一些。你这封信是落在我的手中,如果是给了报社记者,一旦公开刊登出去,真是太伤害中国工程师的感情了。”

  雷诺说:“我没有想到会引起您这么大的误会。”

  詹天佑说:“要我不误解您也行,您得把您这封信收回去!”

  雷诺说:“好好好,我这就收回!”边说,边从桌上拿起那位信,放在自己手上。

  詹天佑说:“你认为您手下的中国工程师不行,是不是希望聘请你自己国家的工程师?”

  雷诺说:“确实有这种想法。”

  詹天佑说:“不行!就是您手下全部的中国工程师不行,也不能由您去聘请自己国家的工程师。根据我国政府与借款国商定,只是总工程师聘用外国人,我们聘用您已是兑现了承诺。但是各段工程师一定要用中国工程师。将来中国有很多铁路要修,现在正是我国工程师成长的时期,如果您感到您手下的中国工程师不行,你可以列一个名单来,我帮您调换,直到换到您满意为止!”

  雷诺听到詹天佑说得那么斩钉截铁,只好说:“您是总工程师,那我就遵从您的命令。”

  詹天佑说:“您能认识到您说这样语言的危害我很高兴,作为我们聘请的外国高级工程师,我真心希望您能与中国工程师们精诚合作。派往您处的工程师我都很了解,当时都是我从京张铁路等调派来的,他们有些人由于工作经验方面的问题,可能存在不足,但还不至于到了不能用的地步,希望您能包容一些,多给他们一些指导,中国确实需要培养很多高级工程师,您如能在这方面为我国效力,我们是很尊敬您的。”

  雷诺主动握住詹天佑的手说:“詹先生,您确实是我见到的最真诚的中国官员。”

  詹天佑笑着把雷诺送出门,对他说:“以后不要再说中国工程师不行了。”

  雷诺说:“知道了,詹先生,我会记住您的话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首任会长
被民国政府任命为交通部技监后,詹天佑常常在思考着如何使中国工程师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一些外国工程师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贬损,使他更加感到年轻的中国工程师们再也不能这样一盘散沙地自生自灭。作为英美有关学术组织的会员,到1913年詹天佑加入的国际科技组织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Great Britain,1894年入选)、上海欧洲工程师建筑师学会(The Shanghai Soiety of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 <;Europeans>;,1905年入选)、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1909年入选)、英国皇家工商技艺学会(Royal Society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Arts Manufacture merce)、英国北方科学与文艺学会(The North British Academy of Arts Liturature Science and Music)、英国混凝土学会(The Ccorete Institute),加上后来的英国铁道学会(The Permanent Way Institution;1914入选),詹天佑成了英美七个科技团体的会员。这些学会与他保持着很好的信息联动,这也使詹天佑能及时了解英美国家工程技术人员的最新动态,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感到科技人员之间的互动是多么的重要。詹天佑让王秘书收集了不少国内外科技学术机构的活动资料,他感到广东的中华工程师会和上海工学会、上海路工同人共济会的活动还不够到位,几个组织力量分散,就与颜德庆、徐士远等人商量,将这些学术组织统一起来,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响应。

  詹天佑让王秘书把有关学会组织的材料拿来给他看,问道:“王秘书,上次我让你收集有关国内外科技人员学术组织的材料;你现在收集得怎么样了?”

  王秘书说:“詹先生,我看您近来那么忙,既要审订各线路工程测绘队送来的线路测绘报告,又要协调外国工程师与中国工程师的矛盾,还要处理汉粤川铁路总局的许多杂事,更有交通部的文书要办,所以,没有向您提起这件事。其实您上次交待我之后,我立即收集了各种资料。”

  詹天佑说:“那你拿出来给我看看。”

  王秘书从一个文件柜里拿出一叠中英文材料来,放在桌上说:“这些材料我已经准备好了,都在这里。”

  詹天佑翻阅那一叠材料,看到一本《京张铁路标准图》,问王秘书:“这是广东中华工程师会印的吗??”

  王秘书说:“是的。”

  詹天佑说:“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王秘书说:“这是刚刚送到的,故未来得及向您报告。”

  詹天佑说:“我国铁路的路权自清末以来,由于向外国借款,有很多都操纵在外国工程师手中的,现在汉粤川铁路是我国当前最大的铁路工程,工程浩繁,工程师也是流品杂陈,既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中国工程师,也有来自外国的工程师,当初修筑京张铁路时,我就强调铁路建设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现在我身为交通部技监,对全国铁路技术有监督与规划之责,所以,我让广东中华工程师会出版这本《京张铁路标准图》,希望给在各处铁路工地一线工作的工程师们提供参考。在出版前,我进行过认真的审订,现在终于出版了,这对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多少是能有所帮助的。”

  王秘书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铁路技术方面的正式出版物,这本图册的出版对年轻的中国工程师来说,肯定是有帮助的。”

  詹天佑说:“我与上海和广州方面联系了,工程师们都希望由我在武汉把上海和广州的组织合并,组建一个统一的中华工程师会,你有什么看法没有?”

  王秘书说:“当前,在工程技术领域里以您的声望最高,而且你现在还是交通部的技监,这种全国性的学术组织肯定由您出面组织更有号召力了。”

  詹天佑说:“也许你说的有些道理,但是,作为学术组织,需要有很多时间和精力来为会员服务,我现在这么多事做,就怕忙不过来呀。”

  王秘书说:“说句实在话,你实在太忙了。可是,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这样的事,在我们国家是亘古未有的事,大家知道有这样的组织是好的,但很多方面并不知道如何去做,您参加英国和美国的学术组织有经验,由您出面,即使具体工作您没有时间过问,但大家知道是您的号召,一定会积极参加的。这是首创,非您不可。以我的意见,您先把这个组织成立起来,到时候如果您感到实在忙不过来,就让有精力的年轻人来承担。”

  詹天佑说:“你这个主意好。我就牵个头吧,到时候再请有精力、有能力的人来承担。王秘书啊,说到这里,我倒是想起了古人一句诗来。”

  王秘书说:“什么诗啊?”

  詹天佑说:“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王秘书说:“詹先生过于谦虚了。你怎么是落叶呢?您现在可是正当盛年啊,是正午的太阳,正当顶呢。”

  詹天佑说:“我今年五十三岁,早过知天命之年,说句实在话,有时候我真是感到有些身心疲惫啊。您看,民国刚刚成立,前清皇帝被迫退位,南北议之局初定,没有想到最近举国上下又因为宋教仁先生被暗杀而引起许多震荡,袁大总统现在已经与孙中山先生和革命党人完全决裂,国家之和平难期,国家之建设也受到阻碍。原来由孙中山统一督办全国铁路的计划也落空,这汉粤川铁路借款外国,也是处处受人制约。说句实在话,如果是铁路技术方面的问题,我可以花功夫去克服,再辛苦再委曲,我都可以承受,可是这么复杂的政治因素,让我感到满头雾水。”

  王秘书说:“袁大总统与革命党人之间的冲突,不光是您看不明白,就是广大老百姓也看不明白啊。听说革命党人正在南方蕴酿二次革命!”

  詹天佑说:“二次革命?革谁的命?当年是为了推翻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