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詹天佑 >

第107章

詹天佑-第107章

小说: 詹天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詹天佑说:“是啊,大人为何问起这个问题?”

  陈照常说:“官场上有些事是很难明言的,当年,我陪太后和皇上幸西安时,岑宫保在西北任职,他带兵勤王,在那个过程中,我们之间可能产生了一些误会。”

  詹天佑说:“有误会,说明清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我看岑宫保这个人还是顶开明的。”

  陈照常说:“你有这个认识就好。有些话我本不该对你说,但让你了解一些也好。岑宫保与内宫的皇族关系不同一般,但与袁总督关系不是很好,他对我的误会有些掺杂了其他的一些因素,这官场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不清呢。我告诉你,可能不久我要离任了。”

  詹天佑说:“离任,不会吧,是天佑没有做好,让大人产生了去意吗?”

  陈照常说:“非也。是我自己要走的。”

  詹天佑说:“大人要去哪里?”

  陈照常说:“满洲。”

  詹天佑说:“那好啊,太后派你去满洲,说明太后信任你吗?大人将任何职?”

  陈照常说:“吉林巡抚。”

  詹天佑一听,是升官了,立即拱手抱拳道:“大人原来是升迁啊,祝贺祝贺。”詹天佑转念一想,难怪岑春煊召见自己时没有叫上陈照常,原来陈照常要升官了。詹天佑问:“你这一走,谁来接您的总办缺啊?”

  陈照常说:“这正是我要与你谈的问题。”

  詹天佑说:“愿闻其祥。”

  陈照常说:“你我共事以来,大家能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但是我此一去。真担心岑宫保会派他的人来接我的差,到时候如果好的话,倒是没有问题,如果不好的话,你有可能处处受到制肘呢。”

  詹天佑说:“那我怎么办?”

  陈照常说:“表明你的态度!让邮传部不要另外派人来接我的差,由你直接升任总办,实在不行的话,让总办的位置空缺,由你全权负责京张路工。”

  詹天佑说:“这样不好吧,因为派谁任何职这是朝廷的命令。”

  陈照常说:“你要想你的工程进展顺利,你必须这样做!否则的话,岑宫保如果派一个既不懂技术,又不能理解和配合你的人前来,阻碍了你的工作,让朝廷怪罪,还不如现在就把此事顶住!”

  詹天佑说:“怎么顶?我真的不知道。”

  陈照常说:“不用你出面,由我向袁总督提出来,尽管岑宫保与袁大人有矛盾,但他们都是太后身边的红人,而且袁大人在朝中是实力派,只要袁大人肯发话,有些事就好办了,我这次去满洲也是袁大人保举的呢。”

  詹天佑说:“这样真是难为大人您了。”

  陈照常说:“这有什么难为不难为,我们都不是为一己之私,都是为大清国效力嘛。”

  从总局公事房出来,詹天佑立即往家里赶,在路上他想了很多,朝中官场上这么复杂的事情,实在让他看不清,当然,他也庆幸自己是一位技术官僚,如果如其他人一样作职业官僚的话,他真不知道自己该向谁边。

  詹天佑好久没有回过家了,他的突然到来,让谭菊珍和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

  谭菊珍特地煲了一锅鸡汤给他补身子,詹天佑喝着美味的鸡汤,好久没有享受过这么美味的食物了,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第二天一大早,詹天佑就告别深情脉脉的妻子和留恋难舍的孩子们,奔向八达岭。

  很快,岑春煊提前拔来一笔路款,詹天佑真是从心底里感到感激。

  陈照常升迁离任的圣旨很快也下达了,同时,袁世凯向朝廷保举詹天佑升任京张铁路总办兼任总工程师,皇上还赐给詹天佑进士的头衔。这可使詹天佑大受鼓舞,因为自己虽然从耶鲁大学毕业,但回国以后还是与其他幼童一样,从最初的官学生身份重新开始起步,升迁过程中,先是捐官,接下来则是由胡燏棻或袁世凯保举,与其他通过正途的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相比,总是慢半拍,现在皇上亲授进士衔,虽然不必通过考试,这也表示自己的学识得到了朝野的承认。

  1907年6月11日(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初一日),詹天佑回到平则门的京张铁路总局,从陈照常手中接过总办大印,邮传部另外安排了一位叫关冕钧的人出任京张铁路的会办,协助詹天佑处理日常事务。

  关冕钧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比詹天佑小十岁,广西人,这样,詹天佑就成了京张铁路的总负责人。

  当日,总局员工纷纷向他表示祝贺,晚上在总局举行了小型的庆祝晚宴,同时也是对陈照常的送别宴会。

  第二天,詹天佑与关冕钧一同陪陈照常到天津,在天津把陈照常送上开往东北的列车。

  詹天佑让关冕钧回北京总局,自己留在天津前往袁世凯的总督衙门,他要亲自向袁世凯道谢,感谢他奏请朝廷授予进士出身和将他升任总办职务,可是,在总督衙门等了三天,都没有见到袁世凯,只好写了一封信,向袁世凯道谢。因为接到北京的电话,四川总督赵尔巽要到北京,准备从丰台坐火车前往颐和园拜见慈禧太后,詹天佑不得不赶回北京接待。

  赵尔巽因为是总督身份,詹天佑为他安排了一节专车。

  赵尔巽坐在舒适的车厢里,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车窗外的景物,对詹天佑说:“詹道现在可是中外闻人啊,你在铁路方面的成就我们在川官绅是早有传闻,今日得见,真是有幸。”

  赵尔巽身为总督,属一品官衔,比詹天佑高好几个级别,如在官衙,詹天佑是不能与他平起平坐的,但在列车上,詹天佑又是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故他们对面而坐。詹天佑说:“赵大人太客气了,天佑自幼受朝廷恩典出洋肄业,理应报效朝廷。”

  赵尔巽说:“自古有言,少不入广,老莫入川,说的就是入川路途的艰险,当年李白有诗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已是市井小儿都能诵读之句。四川向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是由于路途阻隔,百姓苦于出川艰难,故我此次来京拜见太后,就是希望把四川百姓想修铁路的愿望禀报太后,以盼朝廷批准修筑汉口到四川成都的铁路,这样,四川就打通了与中原沟通的道路,四川也就与中原的联系更方便了。”

  詹天佑说:“天下大势,路通则财通物通人通,富民强国,此实为最现实之途径,四川百姓有此期盼,那可是文明开化的第一步啊。”

  赵尔巽说:“詹道,这里,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您能否答应?”

  詹天佑说:“大人请讲,只要职道力所能及,敢不奉命?”

  赵尔巽看了一眼詹天佑说:“来时,许多官商拜托我,说如在京见到您,希望能请你出任川路修筑的总工程师,不知詹道意下如何?”

  詹天佑没有想到赵尔巽会提出这个问题,他静静地想了一会儿,说:“天佑不敏,能得赵大人及在川官绅错爱,实在是受之有愧。但天佑身负朝廷重托,当前正全身心以京张为首务。另外,职道之职受邮传部指令,可能非我本人所能定。”

  赵尔巽说:“只要詹道愿意考虑,朝廷那边赵某自可协调。”

  詹天佑说:“川路拟何时开工?”

  赵尔巽说:“快则一年之内,慢则三年可期。现在主要等朝廷批准,我本次到颐和园见太后,就是来奏报川路之事的。”

  詹天佑说:“现在太后和皇上对修筑铁路事宜都是持开明态度的,我想大人应能如愿。”

  赵尔巽说:“但愿如此。”

  把赵尔巽送到颐和园门口,詹天佑向他道别。

  赵尔巽进园去拜见慈禧太后去了,詹天佑则回了一趟平则门的家。

  前方在紧张地施工,对后方已开通的铁路管理,身为总办的詹天佑同样抓得很紧。1907年6月30日(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詹天佑安排一辆专列,亲自从丰台起,检查线路至南口,然后又从南口返回,目的在于鼓励每个道班的道工将线路尽力保持良好状态,每到一处,他都让拨道工坐上列车参与检查,让这些道工和各段的监工员参与每段路轨评分,每人一张表格,对沿途道轨的数据测评,最后对道工和监工员评出一二三等奖,组织了一次由当事员工自己参与的评比比赛。

  当时他发给员工评分的十项指标是:

  1、道上行车平稳

  2、轨道直顺

  3、石碴齐整

  4、道坡齐整

  5、道旁树木生长繁多

  6、道口齐整

  7、桥空水沟通流之处齐整

  8、石碴上面无草

  9、道房内外齐整干净

  10、道岔整齐

  他这样做的效果是,虽然没有人受罚,但大家知道什么样的标准是好的工作。

  京张铁路首段通车后,八达岭隧道开挖如期进行,这使得全国各地许多士绅都纷纷前往北京,要亲身体验一下中国人自己修筑的这条铁路,作为总办兼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总是尽可能地亲自接待,并沿途讲解各项工程的情况。

  可是,这也引来了一些居心颇测的外国公司前来窥视,有一些外国工程师不时地以狩猎为名,前来居庸关或八达岭隧道工程拍照。有时,有一些员工看不贯那些外国人的做法,詹天佑就会对大家说:“没有关系,让他们拍照吧。工程技术没有密秘可言,也不需要保守密秘。”

  然而,那些外国人却拿着这些照片到报纸上发表,甚到公开造谣说,八达岭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因为施工不当,造成塌方,埋没了100多位工人,以至于身在广州的邝景阳写信过来询问詹天佑这件事,詹天佑看了邝景阳的信,非常生气,他没有想到,自己以宽怀待人,那些外国人却那么可恶,这种谣言也能造出来?对隧道的开挖,詹天佑是非常重视的,从一开始就注意安全问题,他深知保证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的安全与克服技术难题一样重要,西方人特别重视人的生命,不能让京张在任何方面授人以口舌,这是他一直重视的问题,没有想到谣言还是产生了。

  与金达的交往是詹天佑铁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詹天佑亲监督开挖八达岭隧道时,金达和另一位英国工程师牛麻治也来到工程实地察看铁路工程,本来以为会看出一些问题来,但詹天佑的设计与施工安排让金达这位老上司不得不佩服詹天佑精密而周到的安排。

  詹天佑亲自陪着他们深入到隧道深处,金达认真察看着每一处地方,看到詹天佑的安排和设计是如此周到与无懈可击,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铁路工程师,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他说:“詹工程师,你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我深为过去那么多年能与你共事感到骄傲。”

  詹天佑说:“金达先生,其实修铁路您还是我的老师呢,我真心感谢在与您共事时,得到您许多的指教。”

  金达说:“我们搞工程技术的人,在合作中总是要切磋的,相互启发嘛,其实你也帮了我不少忙,比如说当年滦河大桥你就解决了我手下其他许多工程师无法解决的问题。”

  詹天佑说:“京张铁路最关键的工程就是此处了。”

  金达说:“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你连这样的工程都能独立完成,这意味着你已能解决当前国际铁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