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颜强眼中的英超帝国 >

第2章

颜强眼中的英超帝国-第2章

小说: 颜强眼中的英超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比赛只是一个特例,周中赛事,许多普通工薪阶层的曼联球迷是不可能赶到现场来的,而且这只是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不可能像周末联赛那样刺激球迷的热情。相对寂静的老特拉福德,或许只会在这样几场趣味寥寥的比赛中产生。然而这淡淡的慢条斯理,却仍然在映证着曼联的变化。
  曼联变了,至少这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曼联,澎湃的激情,似乎不会那样容易在老特拉福德流淌,即便球场上的足球在变得更加华美。不出奇的是,这种变化还在发生过程中,也许会变得更加剧烈。在这个球场上,足球恐怕不再是足球,不再是那个被称为“美丽游戏”(beautiful game)的运动,不再是那个让以劳工阶层为主的社会大众,在每个周六下午3点得到的全身心享受。至少在这个球场,在这个名叫曼联的商业品牌影响下,各种社会力量,已经将足球这个百年来桀骜不驯、却又深入人心的“人*动”,驯服成了一项更适合中产阶级的“娱乐产业”。在老特拉福德,足球和其他产业化的娱乐业还有多少区别,例如音乐会或者电影?为什么观众在看一场足球赛时,要疯狂得蹦跳鼓掌、要把场上的局势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同悲同喜、要产生弗洛伊德分析出来的移情效果?其他娱乐服务会让观众情绪如此激动吗?有少人现在去电影院看电影时,还能被娱乐得手舞足蹈?
  曼联本身变了,来支持曼联的人也变了。
  如果谁去细数这个球场里球迷的构成,会发现外地人远高于本地人——本地人指的是曼彻斯特本地的球迷,这个比例在2004—05赛季已经达到了64%比36%,到2007—08赛季达到了67%比33%!所以我的朋友伊弗斯会说,“曼联早就是一个国际俱乐部了,他们国际化如此之高,以至于主场不在老特拉福德恐怕都没有关系,曼彻斯特只是曼联的一个称谓而已,地域性特色在不断降低。”
  这个俱乐部确实在改变之中,不过变迁的源头,要上溯到40年前。而40年前再往前的俱乐部历史,几乎已经被人遗忘。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前巴斯比时代(1)
翻阅曼联的历史,很容易发现一种现象:在马特·巴斯比爵士驾临之前,老特拉福德无故事可谈,似乎直到巴斯比1945年的加盟,这个俱乐部才走上了荣光之路。即便是在曼联俱乐部的官方历史书籍上,对于1878年到1945年这段历史,居然只是匆匆几段话和几幅图片带过。
  曼联诞生于1878年,其时全名是兰开谢郡和约克郡牛顿西斯铁路公司板球和足球俱乐部(Newton Heath Lancashire and Yorkshire Railway pany Cricket and Football Club,缩写为Newton Heath LYR)。极其冗长复杂的名字,其实就是这个小地方铁路工人的一个体育俱乐部。诞生岁月算不上久远,地点也不高贵,标准的一个“劳工阶层”俱乐部。直到1902年,俱乐部才改名曼联,在1910年搬入老特拉福德。在一本巴斯比传记中有记载,一战之前,这个小小的俱乐部只是大曼彻斯特地区的一个笑料,英格兰足球联赛创立的12个发起俱乐部,有6家来自兰开谢郡,现在仍然都活跃在英格兰各级职业联赛:普莱斯顿、伯恩利、阿克林顿、布莱克本、博尔顿和埃弗顿。1889年英格兰足球联赛(Football League)创立时,曼联——准确地说,当时还叫牛顿西斯,还没有话语权,英格兰西北地区的另外一大豪门,利物浦,此时还没从埃弗顿壳中被孵化出来。
  1908年和1911年,曼联夺取了头两个顶级联赛冠军——那时候还叫英甲,1909年他们夺取了足总杯,这算得上是俱乐部第一个光荣时代,不过曼联的兴起,和1904年曼城私下支付球员额外薪水,导致大部分主力被甩卖、6人流入曼联有关,尤其是威尔士天才梅勒迪斯的加盟,改变了曼联的命运。1910年2月19日这个周六,曼联在老特拉福德迎来的第一个对手,居然正是此后百年的冤家对头利物浦,这场比赛涌入了5万观众,还有5千人逃票混入,热闹场面为一时之选。
  只是好景不长,冠军教练曼格纳尔转投曼城,俱乐部在修建老特拉福德过程中,财力资源耗尽。1915年,曼联濒临降级,复活节对阵利物浦,传出假球丑闻——大雨之中,已经保级、毫无生气的利物浦0比2输给曼联。这一结果和赛前不少人在博彩公司重注下的比分完全相同,以至于博彩公司拒付彩金。事后足总调查,两队9名球员被停赛,曼联的悍将韦斯特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才重获参加职业比赛自由,此时老头已经62岁了。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曼联三次降入乙级联赛,其中1934年曼联也是最后一轮侥幸客场打败米尔沃尔,才避免降入丙级的厄运。这段时间,他们在乙级联赛停留的时间,和他们在甲级联赛挣扎的时间差不多长。
  在整个前巴斯比时代,曼彻斯特富商戴维斯(*ies)是俱乐部重要人物,他的独断专行和强横,让这个俱乐部完成了许多重大转变。戴维斯不仅把俱乐部带入老特拉福德,还对俱乐部进行更名,并且改换主场球衣颜色。1927年戴维斯的去世,是直接导致俱乐部运营艰难,仅仅为了生存而苦苦支撑。1930年11月,俱乐部创下了联赛12连败的耻辱纪录,自赛季开始以来一个积分都没有,丢了49个球。1932年,曼彻斯特另外一个富商,做服装生意的詹姆斯·吉布森出面挽救俱乐部,其间还得到了曼城主席阿尔伯特·休斯的帮助。1938年,颇有远见的吉布斯和俱乐部秘书克里克墨,组建了曼联青少年体育俱乐部(Manchester United Junior Athletics Club),这就是曼联青训体系的前身。

前巴斯比时代(2)
1941年3月11日,纳粹德国轰炸老特拉福德,曼联无处容身,只能委曲求全和曼城共享缅因路——在二战结束之前的半个多世纪历史里,曼城不仅是曼彻斯特足球竞技的主角,二战开始后,他们甚至成为了曼联主场的主人,这段往事成为了这个城市里蓝色球迷永远的笑料。
  不过曼联总有贵人相助,一个名叫路易斯·罗卡(Louis Rocca)的资深球探,伴随曼联超过了半个世纪。1902年俱乐部改名时,正是罗卡向戴维斯建议更名为“曼联”。1931年当俱乐部面临清盘时,罗卡找到了吉布森。1944年12月15日,罗卡给一个其时尚在盟军体育训练基地任教的苏格兰人,写去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函,希望他考虑战后的一份新工作。
  马特·巴斯比,前曼城球星,1934年帮助曼城夺取足总杯,后加盟利物浦。倘若是考虑他如何改造了曼联,两个这两个在二战结束前都对他发出过任教邀请的前俱乐部将会多么后悔!只是曼城和利物浦都没有把主教练职位留给他,曼联当时却是彻底无人。同时罗卡和巴斯比一样,在英国国教为主体的社会中,属于少数群落的天主教徒。他成功地说服了巴斯比。
  1945年2月19日,距离曼联潜入老特拉福德整整35年,中校巴斯比就任曼联。二战在欧洲还将延续3个月,在亚洲还将延续6个月,但曼联已经在战火中走向了新生。
  巴斯比被认为是赫伯特·查普曼之后第二位英国足球明星教练。查普曼在三十年代打造了哈德斯菲尔德和阿森纳两大劲旅,可惜英年早逝。巴斯比在战术意识上,远远领先于同辈,他可能是第一个用磁铁战术版讲解战术、每周联赛前都详细分析对手的英国主教练。二战之后,英国职业足球的训练,还完全集中在体能上,大部分教练都认为,周中训练时不应该让队员碰球,“这样他们周末比赛才会对球更有饥饿感”。巴斯比完全反其道行之。1948年,他的新曼联夺取了足总杯。
  他对塑造俱乐部形象的远见,还体现在曼联成为英格兰第一支参加欧洲赛事的球队上。1955年欧洲冠军杯创立,当年的英甲冠军切尔西却为保守的英足总限制没有参赛。1956年曼联夺取英甲冠军后,巴斯比冲破阻力进军欧洲。曼联欧洲第一个对手是比利时冠军安德莱赫特,由于老特拉福德还没有泛光灯,周三晚上的比赛很受影响,巴斯比说服曼城再次租借有泛光灯的缅因路。有趣的是,曼城主席并不看好欧洲冠军杯,认为最多观众不会超过3万人,开出的条件是场租300英镑,或者15%门票收入。那场曼联10比0大声的比赛,总共到场43000名观众。其后一轮对前西德冠军多特蒙德的比赛,缅因路为曼联迎来了75598名观众,曼联3比2获胜。直到半决赛输给卫冕冠军皇马,曼联的第一次欧战历程才告结束。
  欧洲记载着曼联的传奇,欧战也给曼联带来了深远的变化。1957年卫冕联赛冠军后,曼联继续着他们在欧洲冠军杯中的征程,巴斯比带出了以邓肯·爱德华兹为代表的“巴斯比宝贝”。谁能想到,1958年成为了俱乐部历史上第二个断代分水岭。一个本来和曼联毫不相干的人物,横剌里跳上了历史舞台。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肉老板”横空出世
曼联的百年传奇,粗粗看来,仿佛是应该属于巴斯比和弗格森这两个苏格兰传奇主教练的,因为球迷记住的永远会是这两个百折不挠、打造出几支辉煌之师的传奇主教练。然而历史的真相,和人们口头流播的传奇,往往有着极大出入。说起曼联之变,说起曼联从牛顿西斯这样不起眼的俱乐部、从曼彻斯特城里的第二俱乐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俱乐部,路易斯·爱德华兹这个名字绝对不容忽略。在曼联俱乐部,这个人投入了前半生的激情,但后半生他逐渐将曼联变成了自己的个人嗜好,再逐渐将俱乐部变成了他这个家族的赚钱工具。英格兰足球的前一百年历史,遵循的都是一贯游戏规则:劳工阶层运动、绅士风格管理。可是自从路易斯·爱德华兹出现后,这项运动逐渐和历史传承分离。爱德华兹的许多做法,不仅改变了曼联,也改变了英格兰足球,甚至改变了世界足球。用老牌记者格兰维尔的话说,有了爱德华兹,商业足球才成为事实。
  从小时候起,路易斯·爱德华兹就对曼联这个本土俱乐部,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二十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路易斯生长在萨尔福德,这个曼彻斯特附近的小镇,被认为是最纯正“红魔”的发源地。在青少年时代,足球是路易斯生活中最大的情感寄托。作为一个贫穷屠夫家庭的儿子,路易斯14岁开始工作,一辈子的营生都是屠宰牲畜、售卖牲肉。1943年父亲去世后,路易斯和弟弟道格拉斯接掌家族肉店,有了一点生活积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财机会陡然降临在牲畜屠宰这个行业:千疮百孔的英国社会由工党当政,实行了十年社会物资配给制。当时英国的社会体制,在接受美国马歇尔“欧洲复兴计划”援助下,在向社会主义以及福利国家模式靠拢,这种的时代环境,私营“肉联厂”的老板,很轻松地得到了政府的诸多扶持和帮助——只要他的肉店能每天都正常稳定地为当地居民提供肉类食品,就是在帮助政府维持社会的稳定。于是“肉联厂”在牲肉贩卖这一生意上的特许经营权,成为了路易斯·爱德华兹发家致富的金钥匙。
  二战之后发了财的爱德华兹两兄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弟弟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