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炮火1906 >

第356章

炮火1906-第356章

小说: 炮火190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海铁路干支线营业里程总长337。1公里,干线自奉天省城(沈阳)经海龙县至朝阳镇263。5公里;支线自梅河口至西安县城(今辽源)及煤矿73。6公里,预计两年的时间就能修筑完毕。

通海铁路则是通辽至海龙的铁路干线,总厂416公里,从锦齐铁路接近完工,地位大增的铁路枢纽通辽开始,直至海龙县,与奉海铁路干支线相连。

两条铁路都是由民间商股参与投资,政府没有拨一份银子,商股在各大银行、各地银行和各商民个人中募集。商股不足额或整个投资不足部分,由奉天省财政厅随时垫支,保证了筑路资金来源。公司章程明确规定:“入股者以本国籍人民为限”,公司股票为记名式有价证券,股票可在中国人之间转让,“不准转让或抵押给外国人”。

奉海铁路与通海铁路都是李安生东北南部的铁路发展重中之重,两条铁路的经济价值无可置疑,铁路沿线土地开垦成耕地,“物产均可吸收集中省城”。

奉海铁路其沿途经过奉天、抚顺、清原、海龙、东丰、西安(辽源)六县,还有山城镇和朝阳镇两个商业中心市场,烟麻、粮产、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以前都通过南满铁路运输,现在则基本将转向冯海铁路。

通海铁路则是进一步的打击了日本南满铁路的嚣张气焰,通过这条铁路将奉海铁路与锦齐铁路连在一起,能够直接将南满铁路的作用去除大半。

东北将不再依赖南满铁路,大部分的生意都将从满铁流失,这是显而易见的。

通集铁路则更加的犀利,完全就是在利用锦齐等铁路,将东北腹心之地与东北西北的地域更加的联系密切,与库伦相连,从而使得整个一盘东北的棋走活,至少是在陆地上盘活。

可以预知,通辽作为未来的铁路枢纽之一,前景不可估量,而且,这里也是李安生认为的相对稳定的后方,能够轻松发展重工业。

同僚位于内蒙古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南与奉天接壤,东与吉林省相邻,距大连、营口、锦州、天津等港口城市三百到七百公里之间,距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奉天才二百五十公里。

如此便利的条件,使得通辽有成为重工业大城市的可能。

大修铁路,正好那超过五十万的俄军俘虏能够当一阵苦力,中俄战争还没有结束,李安生想要吃下中东铁路、库张铁路以及收回外东北的同时,占据伊尔库兹克,这触及到了沙俄的底线,无论如何,中俄都没有缓和的可能,故而,战争还将继续下去。

“安生,你看陇海线能不能尽快开始筹备?”

经过深思熟虑,袁世凯终于下了决心,要推动陇海线的修建。

陇海兰新线其实早就开始修建分段,在后世历史,经过了停停起起,经过了数十年才修成,也是受到了军阀混战的影响。

这条铁路是中国的又一生命线,不修通,中国很难将西部直至新疆的疆域牢牢的控制住。

自汴梁(今开封)至洛阳的汴洛铁路是依照芦汉铁路的支线修建的。1904年10月开工,以郑县车站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施工。1909年12月竣工,全长183公里。

自今年开始,中央政府一直在与比利时与荷兰进行谈判,希望能够达成一致,由两国提供借款,签定修建1800公里的陇海铁路借款合同,以汴洛铁路为基础向东西方向展筑。

陇海铁路一旦修成,将是中国东西向的主要铁路干线之一。它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五省,东起连云港东站,与海运港口相接;西行经徐州、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天水至兰州西站,全长一千八百公里左右。

之前中央政府提出之后,引发了全国的热议,无数民众倾向于修建这条铁路,甚至将兰新线也修起来。

拟定中的兰新线从兰州西行跨越黄河后,翻越海拔三千米的乌鞘岭,进入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经武威、张掖、酒泉出长城西端的嘉峪关,过马鬃山南麓的玉门、疏勒河,西跨红柳河进入新疆境内。经尾亚后,沿天山南麓过哈密、鄯善、吐鲁番,在达坂城穿过天山到乌鲁木齐。

铁路沿线既有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又有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滩;既有新兴的工业城市,又有璀璨文化的古邑;既有瓜果飘香的原野,又有海市蜃楼的幻景。

可以说,陇海兰新线,中国早晚要修,晚修不如早修,哪怕没有资本借债也要修,这不仅是出于对国家整体战略的考虑,也是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先决条件,想要消除从中原到新疆边疆庞大地狱的各种弊政,将这些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这两条铁路一前一后,一定要赶紧修成。

虽然这些地方相当贫瘠,修成铁路之后产生的利润并没有东北铁路那么可观,但是意义却非同小可,只要合理开发,所能产生的利益会逐年提升。

要不然,中央政府也不会念念不忘,一直在提这个方案。

这是个长期战略,长期的铁路规划,陇海线只是第一步,然后便能以此为基础,修建兰新线,甚至是青藏铁路第一期——西宁到格尔木段,格尔木是西藏的门户,从西宁到格尔木的这八百多公里铁路,也是青藏铁路极为关键的一段。

无论是青藏铁路还是南疆铁路,陇海线始终是第一步,所以,这条铁路在当前规划修建,也是势在必行。

新疆的面积占整个国土的六分之一左右,而西藏也不相上下,故而,陇海线这条横贯东西的大铁路,对于中国来说是多么的必要。

袁世凯向李安生询问,也是想要听听李安生的意见,看看对方能不能有更好的方案,或者,能不能提供支持。

第二卷黄金之路第三百七十九章海参崴

第三百七十九章海参崴

比利时与荷兰财团背后有法国与俄国的影子,现在则是法国财团在主导,法国这个高利贷国家在资本运作上无孔不入。

由比利时与荷兰提供这笔借款,自然是再合适不过,没有太过苛刻的条件。

李安生向来赞成在不妥协卖国的情况下借款修路,铁路对于中国来说,实在是太过重要。

“让那些俄军俘虏去修路,这上头能省上不少钱呢。”

李安生随意说了句,就基本上决定了这些俄军俘虏的命运。

袁世凯心领神会,知道李安生是赞成这个计划的,那么想必,让他掏些腰包,也是理所当然,大财主不讨那可太亏了。

说来说去,还是要面对与俄国接下来的谈判,故而袁世凯出于某种考虑,还是选择了向李安生问计,到底如何处置。

要是与俄国的谈判无法满足东北军的要求,那么别说是国内民众会骂他卖国,就连李安生这些政治人物都会跟他对着干。

“日俄战争有先例,既然俄国不肯赔款,那么让他们承认我国对中东铁路与库张铁路的拥有权,我们便一份赔款都不要。而且,就按照目前的停火线来,伊尔库兹克我们必须要掌握在受中。”

带着这种默契,袁世凯一行回到北京,开始全力准备与俄国的谈判。

不过,他刚坐着火车回到了北京,就听到李安生在东北裁撤六万官兵的消息,心想李安生这厮还真是迅速。

这六万多名官兵其中还包括了伤残官兵,这些人都是早该退役或是即将退役的,干脆让他们一次性退役。

东北军的战斗力并不会受到影响,而且这些对李安生忠心耿耿的老兄弟们,也将是李安生手中最大的利器,他们都将掌握地方大权,成为李安生的坚守后盾。

东北等地缺的就是官员,已经不局限于各种招聘,而是自己培养。

东北军官兵基本都参加过扫盲班,有的还有着一肚子的墨水,都是有文化的,他们这些人到了基层管理上头,必定能够如鱼得水,还有另一点,便是,他们对李安生绝对忠心。

后世的中国就是这么干的,如此一来,拥护李安生的退伍官兵将成为了李安生手中的一张政治玩牌。

这几天东北到处都在张灯结彩,欢送这些战场英雄们,他们将会成为将来中国东北的许多要人也未可知。

与此同时,中俄之间的谈判再次的宣告破裂,这次沙俄提出的要求,是中国军队退回到战前的出发点,库张铁路与中东铁路由中俄双方共同经营,其他的条件倒是没了。

如此的话,肯定是谈不拢的,唯有战争。

8月18日,赤塔筑垒地域俄军投降,有三万多人因为疾病与饥饿,死在了这片土地之上,剩余的俄军也已经极端的厌战。

8月19日,东北军向双城子要塞发起了极为凶猛的攻击,东北军再次的动用了飞艇与飞机,以及口径与威力更为超过之前的重炮。

这些重炮对准要塞狂轰,也不是件好事。

“无耻,简直就是无耻。”

格维斯切夫恼怒的在客厅里头反复踱步,气愤到了极点。

难道中国政府就鼠目寸光,看不到对俄保持正当关系的好处吗?

谈判已经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可能,于是中俄战争继续在延续着。

集中兵力的东北军终于可以伸出拳头,狠狠的痛揍对方。

俄军放出了豪言,海参崴要塞在没有外部增援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十个月,只怕到时候中国的经济早就崩溃了。

的确,海参崴要塞给宣传为当世第一的坚不可摧的要塞,外界一致认为,中国军队想要攻克这里,全是需要付出大量牺牲。

作为俄国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一度曾经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海岸堡垒之一,让许多俄国人引以为荣,夸夸其谈,自我赞许,认为这个堡垒的不可攻克性。

虽然作为港口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历史悠久,但作为要塞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历史却只能追溯到1877年。这一年,东西伯利亚军区工程兵司令温特伯格上校开始筹划在这个远东重要的港口修建防御工事,在二十多年前,构建了第一个濒海永久性防御工事。1899年工程兵上校维利奇科设计了一个系统的陆地防御工事方案,在这一方案基础上,日加尔科夫斯基和奇日上校从1900年开始构筑要塞的几个主要堡垒:1、2、3号堡垒,4、5号多面堡,以及三个眼镜垒,堡垒之间由有胸墙保护的堑壕相连。此外,在俄罗斯山脉和萨佩尼半岛分别修建了“俄罗斯堡垒”和4号要塞,这些防御工事与同期修建的旅顺口要塞都颇为类似。

1904…1905年间,初步建设完成的海参崴要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日军未能占领海参崴,连旅顺这样的天下少有的堡垒都给攻破,更何况海参崴?

前两年,工程兵将军费南德提出新的要塞设计方案,在从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到阿穆尔斯基湾的绥芬河流域南岸修建了1…7号堡垒和几个要塞,在俄罗斯岛的南岸和东岸修建了9…12号堡垒以及海岸炮台、反登陆有顶通道等一系列基础设施。

1910年工程计划包括:在从乌苏里斯基湾到阿穆尔斯基湾的谢丹卡山谷南端构筑1…7号堡垒和A、B、W、G、D、E、Zh、Z防御支撑点;在俄罗斯岛南岸和东岸构筑9…12号堡垒;在“第一河流”构筑抗登陆海岸有顶通道、隧道弹药库和食品冷藏库,在“第二河流”构筑基地、长200公里的道路和许多其它的基础设施。

设计者们运用了1909年由维利奇科中将提出的“维利奇科要塞理论”的基本原理,所有工事都克服了日俄战争时期旅顺口争夺战中防御工事所暴露的缺点,构筑了许多碉堡和地下设施,混凝土天花板由U形钢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