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评传-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艿每欤员热粢郧嵝模稍诼放运帕恕N诠晟钪约鹤叩寐敛黄伲煌5爻氨寂堋=峁诠瓿怂炝说耐米樱岬昧耸だ慕北!�
这就伊索寓言中的名篇《龟兔赛跑》,故事浅显易懂,骄傲轻敌带来的危害似乎人人都明白,但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间,兔子犯下的错误仍在古今中外的无数人物身上一次次重现,这其中既有很多平庸之辈,但也有很多聪明人,甚至有不少是盖世英雄,比如我们的主角刘裕。而客观规律永远都是最强有力的,它不会因为犯下错误的是英雄,就高抬贵手,错误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刘裕也不例外。
与刘裕预料的不同,荆、雍叛军并没有被他大兵压境的声势所吓倒。他们一方面派出使臣,同时向后秦和北魏求救,如果这些“远水”能够到达,实力上就不弱于刘裕了(实际上在南北朝的历史上,南方的叛臣一般都会向北朝求援,北朝的叛臣也一样。性命攸关的时候,“华夷之防”之类的口号总会被抛到脑后);另一方面,他们乘讨伐军行动迟缓的机会,选择了主动出击,一马当先者,是雍州刺史鲁宗之和他的儿子鲁轨。
此时,属于刘裕一方的江夏太守刘虔之驻军三连,修筑桥梁,并积聚了大批的粮草,等待讨伐军的到达。没想到最先等到的不是檀道济,而是鲁轨。这位鲁公子,不但有一个很有个性的小名:象齿,而且擅长弓马,勇力绝人,是一员猛将。他发动奇袭,击斩刘虔之,缴获大批辎重,当头给了讨伐军第一个下马威。而且由于檀道济、朱超石一军原本全指望刘虔之的粮草,刘虔之的失败让他们的补给落了空,结果直到这次战争结束,檀、朱一军始终未能参战。这次失利其实已给此次讨伐敲了一记警钟,但刘裕仍没有注意。
稍后,鲁宗之、鲁轨率得胜之师南下支援司马休之,与越过江夏口徐逵之大军交战于江陵城之南的破冢。象牙果然是硬的,徐逵之白白是刘裕的女婿,岳父那种出神入化的用兵技巧,他可是一点儿也没有学会,完全不是鲁轨的对手。一场大战下来,讨伐军惨败,先锋司令徐逵之、将军王允之、沈渊子三将阵亡,只有虎将蒯恩败而不乱,打退鲁轨的追击,安全撤回。
这次西征的开始阶段,可谓失败得一榻湖涂。究其原因,可以这么说:由于过份低估了司马休之那两下子,在此役开始时,刘裕自己根本没有进入临战状态,在他影响下,讨伐军的将士们也都是抱着“轻轻松松取胜,平平安安回家”的念头来的,根本没有打大仗的心理准备,临战之时,自然显不出他们该有的水平。
而反观另一方,由于司马休之被整,给司马氏皇族及非刘裕嫡系的地方实力派们敲响了警钟,他们都已经感觉到了刘裕的咄咄逼人的攻势,而且受到威胁的已不仅仅是荣华富贵,还有身家性命,形势迫使他们不得不奋起反击。因为他们已无路可退,所以战斗意志非常坚定,能够超水平发挥。如果不在状态,AC米兰也是可以输给北京国安的。
总之,太过于轻敌的刘裕本来想栽培徐逵之,不成想弄巧成拙,反而害了女儿和女婿。这个错误的性质,与当年慕容垂让慕容宝挂帅征伐北魏稍有几分相似,当然后果没那么严重,毕竟司马休之不是拓跋珪那样的高手,而刘裕自己的身体,也还很壮实。
因为唇亡齿寒的体会已感同身受,所以从刘裕制造司马文思案开始,到整个战役期间,各地发生了多起反抗刘裕的事件,而且其首领多是姓司马的晋朝宗室。这大概是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晋朝在最后灭亡前,司马家族的人们迸发出的最后一缕血性:
在广陵,受后秦支持的晋宗室司马国值埽那那被毓冢孛艿木壑谑偃耍艘雇幌茫�**伤留守的南青州刺史檀祗(檀道济的哥哥)。好在檀祇临危不乱,对左右说:“敌人在夜晚袭击,就是想乘人不备,他们的人数一定不会太多,如果天亮必然逃走。”便耍弄了一点诡计,吩咐更夫,提前打五更,听到打更的国值懿恐谖笠晕炜炝亮耍桓伊嫡剑淮映侵谐纷撸装姿郎税儆嗳耍卸О埽�
在国都建康,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一支首领不明的数百人武装,乘夜突袭建康城东北郊的冶亭,一时京城大震,人心惶惶。幸亏留守的将军刘钟反应及时,迅速将其击灭;
而对刘裕更大的打击来自南燕故地。北青州刺史刘敬宣手下有一名参军名叫司马道赐,是晋朝皇族的疏远支系。大概他觉得晋室的兴亡,司马家的人都有责任,在得知刘裕讨伐司马休之的消息后,义愤填膺,秘密串联了同僚辟闾道秀、王猛子数人,密谋刺杀刘敬宣,然后据青州响应司马休之。不久,他们乘一次与刘敬宣单独召对的机会,由王猛子出手,抽刀将刘敬宣砍死于座席。不过他们行事不够缜密,让刘敬宣的左右文武闻讯,一起动手,迅速将他们打败,司马道赐、辟闾道秀、王猛子三人都被杀死。这次变乱虽然被消灭于萌芽,但刘裕也因此失去了此生最忠实的一位挚友……
也许正是因为此役初期的失利和各地发生的反抗,迫使刘裕对司马皇族的能量做出新的评估,认识到他们并不像自己原先以为的那样软弱无力,从而为他后来弑杀晋安帝和晋恭帝埋下伏笔。
平定荆、雍 上
不过在这一堆坏消息中,荆州南部又给刘裕传来一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原先在平定刘毅之后,王镇恶被任命为武陵(今湖南常德)内史,理论上要受司马休之节制。武陵郡有一个蛮族首领叫向博抵,经常下山跑到汉人的聚居区从事打家劫舍的创收活动,为武陵当地一大害。王镇恶到任以后,决定把他铲除。因武陵郡兵不多,所以在出兵前,王镇恶又向司马休之请援,司马休之便派将军朱襄率军帮助他讨伐向博抵。
等王镇恶击败蛮族部落,建康方面对荆、雍二州的进攻也全面展开。王镇恶收到刘裕的密信之后,立即决定站在刘裕这一边,发动袭击,一举斩杀司马休之派来的援军将领朱襄。但杀死朱襄之后,王镇恶军并没有迅速北上会攻江陵,而是停在当地洗劫杀掠附近的蛮族部落,既出气又发财,结果拖延了进军的时间。
破冢开战的时候,刘裕正驻军马头(今湖北公安,在长江南岸,斜对北岸的江陵),等待着女婿的捷报和王镇恶前来会师。万没想到,王镇恶没有等来,等来的却是女儿变成寡妇的消息!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徐逵之就这么战死了,痛心和悔恨让刘裕怒不可遏,便不再等武陵方面的军队到达,于三月二十九日,下令大军向北强渡长江,向江陵进攻,与司马休之决一死战!
大敌当前,司马休之也把全部身家都投进了这场凶多吉少的豪赌,他自己不善战,便将荆州兵权交给儿子司马文思,会同鲁轨的雍州援军,共集结了四万大军抵抗。荆、雍联军抢先占据了地利,在长江北岸构筑了防御阵地,等待着刘裕的讨伐军。
由于这一带的长江北岸沿岸都是峭壁,攀爬十分困难,刘裕大军的几次强攻都告失利。眼见敌方连连得手,战船上的刘裕情绪越来越糟糕,在暴怒中,刘裕第一次在战场上失去了理智,他也不考虑试试分兵迂回,而是披上铠甲,要像当年一样,一马当先,率军强行攻击。
但他手下的人都很清楚:现在的刘裕已经不是那个在吴郡以一敌千的小军官,也不是那个在罗落桥冲锋陷阵,手刃皇甫敷的义军首领了。刘裕今年已经五十二岁了,已略高于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身手已不复当年的矫健。更重要的是,他的命已远比当年贵重,在战争中死一个团长和死一个总司令,造成的影响是绝不相同的。所以他左右的将领们纷纷劝阻,但刘裕越发暴怒,谁也劝不住。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眉目清秀、风度儒雅的美男子突然从后面奔出,死死抱住刘裕,不让他离船,刘裕愤怒中回头一看,这个人是他的太尉府主簿谢晦。
谢晦,字宣明,是谢混的堂侄,原先曾在孟昶手下担任建威府中兵参军,孟昶自杀后,建威府自然也跟着解散,刘裕认为这是抄底的好机会,吩咐刘穆之说:“你看看孟昶府中幕僚,有什么能干的人可以招我的府里来?”刘穆之便向刘裕推荐了谢晦。与他那位倒霉的堂叔不太一样,谢晦虽然也是顶级的士族子弟,但早已认定刘裕必成大事,所以倾心相随,没有卷入谢混的案子。谢晦足智多谋,精明强干,先以刑狱断案方面的才能引起刘裕的注意,得到提拔。后来在义熙土断时,他负责分管扬、豫两州,表现也非常出色,以公允著称,是刘裕手下屈指可数的能吏,平日深受刘裕的器重。
在下可以向朋友们保证,谢晦虽然是位帅哥,但他和刘裕之间的关系绝对没有半点儿“断背”的成份。作为一个聪明人,谢晦很清楚:当领导在激动之下说错话时,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结实有力的下行台阶。宋代大学者胡三省在评点《资治通鉴》时,都忍不住称赞说:谢晦真是懂得抓住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啊!总之,谢晦以刘裕政敌亲戚的身份,能笑傲官场,实非侥幸。
不过现在,震怒中的刘裕简直没理可讲,他抽出宝剑,直指谢晦,大喝说:“我杀了你!”谢晦高声回答:“天下可以没有我谢晦,但不能没有刘公!只要能阻止公犯险,我谢晦死有何惜!”经过他这么一抱、一呼,刘裕的情绪才稍稍平静。
平定荆、雍 下
此时,负责组织登岸进攻的将领,正是身经百战的建武将军胡籓,刘裕给他下达了命令,叫他立即发起攻击!胡籓看看对岸的地形,不由得面露难色,这种地方怎么攻?刘裕远远看见胡籓迟迟没有动作,刚压下去一点的火气又冒了上来,喝令左右:“把胡籓给我抓过来!斩首!”
胡籓听到这道命令,吓了一大跳,死了女婿的刘太尉今天真是疯了,连忙大声对传令兵耍赖说:“我正受命攻击敌人,暂时不能接受其他的命令!”
由于感觉到脖子后面那股冷飕飕的气息,胡籓只好拼命了,并一不留神,成为了今天攀岩运动的先驱。他选了一个最为险要,因而守军没太注意的地方,用刀在岩石缝隙间挖出一个个仅能容纳脚指的浅坑,身先士卒一点点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峭壁,后边的士兵也学着他的样子,纷纷爬上崖壁,突然出现在守军意想不到的侧面。登上岸的讨伐军毫不迟疑,立即展开进攻,年轻气盛的鲁“象牙”到底不是沙场老将胡籓的对手,被压得步步后退。
刘裕看出战机已至,立即挥动大军从正面猛攻。在刘裕的严令驱使下,这些北府勇士终于找回了战场上那种铁与血的感觉,恢复了他们虎贲之师的威武本色。在这些百战精锐的猛烈攻击下,司马文思和鲁轨指挥的荆、雍联军完全不是对手,被打得大败亏输,溃不成军!
得手的刘裕指挥军队乘势追击,轻而易举就攻克了江陵。而司马休之不愧是拥有“遁走”特技的逃跑达人,再次平安无事,并携着盟友鲁宗之、儿子司马文思一起逃往襄阳,留鲁轨守石城(今湖北钟祥),挡一挡追兵。
有了不久前的惨痛教训,刘裕这次没给司马休之等人留下喘息的机会,他命令分兵两路追击:一、命阆中侯赵伦之与将军沈林子率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