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评传-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踉4拥挠白樱钡搅俳恚庞腥死赐ㄖ担骸爸谖淮笕瞬挥玫攘耍豕惺碌⒏榱耍魈觳诺健!焙妹矗腥酥缓没厝ァ5诙欤罡鸪っ窈透魑淮蟪加衷谛峦さ群颍魏谓峋忠埠偷谝惶煜嗤踉S钟惺铝耍槠谟滞瞥倭耍〗酉氯サ牡谌臁⒌谒奶欤路鹈挥写匆獾姆试砭纾嗤那榻谝辉偕涎荨>退惴叛虻耐缤啊袄抢戳恕倍济徽饷纯湔诺模业氖牵绷踉:啊袄抢戳恕钡氖焙颍慊共荒懿蛔魑V诖蟪济撬淙徊焕忠猓植桓也蝗ィ皇窃谛睦锓膏止荆毫跆靖貌皇怯幸馑N颐前桑�
鲁达在镇关西肉铺里的回答可以代表刘裕的心声:“就是来戏耍你的!”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二月三十日夜,刘裕突然乘坐着一条不起眼的小船到达建康,只在猛士丁旿等数名亲信的陪同下秘密回到自己的太尉府,除刘穆之等极少数亲信外,建康城中几乎无人知晓。
是祸躲不过 下
第二天一早,诸葛长民原本还打算今天再去新亭熬时间呢,突然接到刘裕已经回到京城的通知,不由大吃一惊。仓促间,他已经不可能再做出别的什么反应,只好硬起头皮,前往太尉府拜见刘裕。
出乎诸葛长民的意料,刘裕的表情格外的和蔼,完全看不到暴风雨来临前密布的乌云。难道真是自己多心了?刘裕根本没有要对付自己的意思?稍过了一会儿,刘裕将诸葛长民请进内室,命所有侍从都出去,只留下他们两个人同床对坐,叙谈旧日情谊。刘裕说得很动情,他的一生已经历了如此多的惊心动魄,如此多的九死一生,站在人上人的颠峰,回顾崎岖的的攀登之路,其中有多少是不能说的隐密?又有多少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伤痛?然而,在这个时候,刘裕全都毫无隐晦,向诸葛长民全部和盘托出了,仿佛对面坐着的那个人,并不是不久前还谋划反叛的异己分子,而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生死至交,在历尽艰险死里逃生之后又再度相遇。
而诸葛长民则又惊又喜,恍惚间似乎时光又回到了当年一同歃血结盟,密谋反桓的岁月,对面坐的,仍是那位慷慨仗义的刘大哥。那一刻,他几乎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已无睱仔细思量刘裕为什么会对他说那些话。在一时冲动中,他估计连今后要洗心革面,永远追随刘大哥的念头都有了。
就在诸葛长民心潮澎湃,对外界的感知变得麻木的时刻,可能刘裕做了什么暗号,藏在屏风背后的心腹卫士丁旿突然冲了出来,一把将诸葛长民从床上拉下,坠于地上,然后一连几拳,就把他殴毙于床侧。刘裕仍然平静地坐着,默默看着诸葛长民一命呜呼,脸上还带着未完全退去的笑意……
我们很难弄清楚,刘裕为何要用这么戏剧性的方式杀死诸葛长民,因为这大可不必。没有任何史书记载过诸葛长民有什么过人的勇力,即使玩单挑,他也九成不会是曾以一打千的刘裕对手,何况屋内又有一个忠勇堪比典韦、许褚的丁旿?更不用说众多的护卫。其实就当诸葛长民踏进太尉府的那一刻起,刘裕已经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制其于死地,根本用不着这么多的废话,那么刘裕为何还会这么做呢?
也许,真实的答案并没有多少厚黑的成份,仅仅是因为:刘裕需要倾述。
在电影《花样年华》的结尾,有这样两个镜头:
在新加坡的一家小餐馆里,梁朝伟扮演的周暮云对萧炳林扮演的阿炳说:“我问你,从前有些人,心里有了秘密,而且不想被人知道,知道他们会怎么做?”阿炳说:“我怎么知道。”周暮云回答:“他们会跑到山上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一个洞,然后把秘密全说进去,再用泥把洞封上。那秘密会留在树里,没有人知道。”
几年后,在柬埔寨的一座古老的寺院,有一位小和尚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游客:他对着一根斑斓的旧石柱依依不舍,随着悠扬伤感的大提琴声响起,他把嘴凑近石柱上的一个石洞,轻轻地自言自语。当他离开的时候,留下一个被泥土封住的小小石洞……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是需要宣泄情绪的,如果把所有的事都埋藏在心底,是一种难言的痛苦。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容易,各种各样不如意的应激事件都会使人的心理产生焦虑,这种焦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会以一种心理能量的形式积聚下来,当这种积聚到达某个临界点的时候,就会使人患上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而于此最好的应对手段就是倾述,将内心的感受对另一个人述说,让这些痛苦释放出去,心灵就会重新得到解放,获得轻松。
刘裕此生的经历,比周暮云复杂何止百倍?他虽然已经干下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仍然是一个凡人,也有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也会在危险来临时紧张,也会在敌人挑衅时愤怒,也会在战友反目时感慨,也会在亲朋过世时伤痛。但他的身份,又迫使他必须将这一切隐藏起来,根据需要而不是根据心情,去戴上自己的精神面具。可想而知,那个深藏在面具之下的真实的刘裕,是多么需要倾述自己的心声。
然而,这个世界上又有很多事,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所以周暮云终于用泥土堵住了石洞。我想,我们现在也就可以大致明白了:刘裕为什么向诸葛长民倾述自己隐密,却不去找与他真正关系亲密的刘穆之或刘敬宣,那当然不是因为他把诸葛长民当自己人,也不是他故意要迷惑诸葛长民,让其没有防备,而是因为诸葛长民马上要死了,谁还能比死人更会保守秘密?一句话,刘裕就是把诸葛长民当做了那个即将泥封的石洞……
诸葛长民死后,他的尸体被拖到廷尉府(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廷尉府的官员们以很高的效率完成了案件的审理工作,证明诸葛长民罪大恶极,现已被依法处决,随后派人捕杀他的兄弟同党。诸葛黎民不甘心束手就擒,挥刀与前来抓捕他的士兵搏斗至死,诸葛长民的幼弟大司马参军诸葛幼民,堂弟宁朔将军诸葛秀之也均被处死,诸葛长民的家族被彻底清除。
尽管从法律程序上说,诸葛长民完全是被非法处死的,对他的事后审理绝无半点司法公正可言,但与被刘裕清洗的其他政敌相比,他在当时获得的同情最少。曾经被他管辖过的官民百姓,在得知大贪官诸葛长民已经全族被杀的消息后,无不拍手称快。一句讥讽他的民谣从此开始在建康一带传扬:“做官的可不要飞扬跋扈,无法无天,否则丁旿会来收拾你们!(勿跋扈,付丁旿)”人生在世,还是应该多做点善事,少做点坏事的。所以,诸葛长民大人,归根结底,这祸还是你自己惹下的,你是躲不过去的!至此,当年一同密谋反桓的十二个首领,除去刘裕,只有一个像老黄牛般不争名利、任劳任怨的王仲德还活在人世。
朱龄石伐蜀 上
就在刘裕清除诸葛长民一族时,朱龄石率领的征蜀部队还在沿着长江三峡缓缓西进,因为是逆流,水道又险恶,速度非常慢,直到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六月才抵达白帝城。
按原来的安排,朱龄石打开了刘裕授予的锦囊,密令的主要内容如下:主力沿外水而上取成都,让臧熹率一支偏师沿中水西上取广汉,再拔出最大的战船十余艘,让军中的老弱士兵驾驭着,沿内水而上作为疑兵。
要理解这个计划究竟如何,有何高明之处?我们先得弄明白这几个名词:内水、中水、外水。简单来说,四川盆地的地形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长江沿着盆地南沿向东流,有几条较大的江河由北向南穿越盆地注入长江。由于在古代,水运的效率远远超过陆路运输,这几条江河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古代巴蜀地区的交通要道。当时的人由东向西将这几条江河分别取名为内水(对应今天的嘉陵江至涪江)、中水(对应今天的沱江)和外水(对应今天的岷江)。
其实关于这个作战计划的具体内容,朱龄石并非此时方知,早在出兵前,刘裕就与他对此进行过探讨。当时两人商议之后认为:上一次刘敬宣伐蜀,就是取道内水,受阻于黄虎,结果无功而返。按一般常规,既然上次的内水走不通,那么这次就会改走外水、中水。但他们估计会认为我刘裕用兵出人意料,办事不按常规,极可能仍走内水一路,他们自以为能看穿我的用兵,就会仍以重兵防守内水,若出黄虎,正好又落入他们的算计。所以这次我偏偏要按常规办事:以主力沿外水取成都,直捣其老巢;以疑兵出内水,让他们以为自己判断正确;以偏师出中水,**成都与驻防内水的蜀军主力之间,牵制蜀军回援成都的道路。
初听起来很玄吧?这是一个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的计划,很象《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描写:
曹**即将在赤壁战败时,诸葛亮命关羽前往华容道设伏,阻截败退的曹军,还特地吩咐关羽在华容道点燃烟火,可以引曹**前来。果然曹**败退,要回江陵,有葫芦口和华容道两条路可走,他让探哨侦察一下两条路的动静,结果得到回报:葫芦口看起一切正常,而华容道远外似有狼烟。众谋士认为,既然华容道有狼烟,那多半有埋伏,应该走葫芦口。结果让老曹一口否决,他说:周瑜和诸葛亮都是狡猾大大的,一定知道兵法上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道理,所以肯定是有意派人在华容道放烟,好引我走葫芦口,我偏不上当!
结果,《三国演义》中曹**上当了,而历史上的谯纵也上当了。
既然这个计划就是由刘裕和朱龄石共同制定的,刘裕又何必故弄玄虚,使用什么锦囊呢?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这个计划成败的关键,在于保密,一旦让谯蜀的人知道就不值一文了,所以计划正式实施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二、为什么不让朱龄石自己下令?这是因为朱龄石资历尚浅,恐不足于服众,如副将中臧熹的官位就比他高。让朱龄石下令,部将中万一有人不服从,事情就麻烦了。而如果是刘裕本人下达的命令,则不可能有人不服。
果然,一切都按刘裕规划的那样发展:征蜀大军顺顺当当的兵分三路,各自进军。谯纵在得知晋军大举西征之后,很听话地将谯蜀头号大将谯道福率领的蜀军主力派往涪城(今四川三台县北),抵挡沿内水而来的“晋军主力”。 “敌情不太严重” 的中水和外水,也都派了小股部队驻防:由谯蜀王国的“革命元勋”,当初把谯纵绑上轿子的前将军侯晖、率蜀郡太守谯诜驻防于彭模(《晋书》称平模,今四川彭山县东),大将军谯抚之防守牛鞞(今四川简阳县西),将军谯小苟把守打鼻要塞,布置完毕,只待晋军。与上次抵御刘敬宣时相比,谯蜀这次的处境要糟糕得多,由于去年地处谯蜀与后秦之间的仇池杨氏与后秦闹翻,受仇池的阻隔,一向对谯蜀关爱有加的干爹后秦,这次没有出兵来救。一切只能靠自己了,但一个受惯了干爹保护的干儿子真有自保的能力吗?
进入四川盆地后,大概因为路好走,晋军行动马上变快了,朱龄石率领的晋军主力很快就推进到了彭模。彭模紧邻岷江,分成南北两城,侯晖早已在此连营固守,其中北城地势较险,兵力也比较雄厚,而南城较薄弱。此时天气已经非常炎热,晋军长途跋涉,十分疲惫,朱龄石一时犯湖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