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狭路相逢-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苤е嵛岬厮担盎噬希滩康拇娓寤故且收麓笕恕!�
章允儒确实见过这个东西,“回禀皇上,钱大人是我们推举的人,在这之前已经考核过他的政绩。前日,王大人来问的时候,臣家中有一份刊本,我拿出来两人都已经核实过了。这事情是千真万确的。”
“皇上,这就是在结党啊!”温体仁马上就插了进来,“什么叫做前几日就看过了,还是你们两人一起在家中看的。现在东西找不到了,莫不是在为了钱谦益销毁证据!而且,皇上您看,这么多人为钱谦益说话,朝中结党一事可见一斑。”
“温大人,你不要信口雌黄!结党营私是魏忠贤才会做的事情!”章允儒想也没有想就脱口而出了这句话。
这下子,一时之间没有人说话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句话里面,无意中掺杂了一个类比,魏忠贤结党才有了不算圣明的天启帝,别忘了天启帝还活着,而且与朱由检的感情不错,更加关键的是魏忠贤也还活着。如果天启朝有魏忠贤,是不是也隐射朱由检也会昏庸。
“结党?”朱由检笑了笑,看了一眼温体仁,这人是聪明。他知道自己不喜欢有人结党,但是自己不是那个崇祯,不喜欢他们结党,不是因为怕有人坐大,而是因为这群结到一起去的人没有办事的能力。那个崇祯会因为此事把章允儒给废了,也彻底倒向了温体仁一边,但是自己根本不会。不过,群人都没有脑子的事情倒是真的。
朱由检轻笑了起来,“你们的故事说的都不错。难得朕能在今天听到这段往事。温卿家对于钱大人的操守倒是很关心,如此久远的案子也能翻出来。”
温体仁心中一凉,怎么和想的不一样,皇上笑什么啊,还如此的如沐春风。您不应该讨厌结党才对吗。东林坐大,难道您忍得住?!
那边另一伙人,特别是钱谦益心中才要松一口气,就听到朱由检又说了,“钱卿家,这事无论过去真相如何,你的办事能力确实欠缺,否则怎么会连手下人贩卖考题的事情也管不住!”
“也不要打官司了,刑部与吏部都有责任,一份案宗前几日看了,今天就找不到了。作为一个官员连案宗都能弄得没有,各位大人回家的路不会也找不到吧!”朱由检的话说到这里,已经声调变冷了,大家都跪了下来,直呼请罪。
“温卿家,虽然朕不知道你为何如此关心钱大人,但是用意还是不错的,内阁之事是要慎重。朕很失望,第一次推举内阁的名单,你们就是这样办事的,没有了相关案宗。你们说朕到底是相信谁好?”
王永光满脑门的汗水,这次把他们也给牵连进去了,这个温体仁用心险恶,好在皇上没有认定他们结党,不过也落不得好,渎职之罪也是免不了了。
“以前的事情,辩不清楚了,那就先放放。”朱由检端正了脸色,“一清早听你们说过去的事情,还给了一个没有结尾的唬人结果,要是再也第二次,不要怪朕不轻饶。钱大人的往事也都听好了,现在说正事吧。福王谋反一案,已经定了。”
关于福王谋反的一事,就在朝会上正式被宣读了出来,这里面写的有理有据,包括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王府管事太监,与铸造兵器的工坊开始联系,又支出了王府的多少银子,再从如何与流民联系,又是给了他们多少的钱,这些钱的剩余又被流民藏在了哪里,都已经被一一查实。
这个条理分明,与刚才的乱七八糟又是巨大的差异。
“按照大明祖制,凡是涉及到谋反的藩王,一律夺其封号,收回一切封赏,罪及子嗣。”朱由检又拿出了一卷文书,“既然主谋福王朱常洵已经畏罪自缢,那么朕也不想过分的牵连无辜了。”
朱由校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将那卷文书给了身边的王承恩,让他准备开始念,“但是俗话说的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欲宽仁治天下,却也不能让宗亲以为,做了错事就不用惩罚了。”
王承恩打开了手中的卷轴,他看到如此一连串的财产记录,心中叹息,当自己还在信王府管着账册的时候,是知道信王府当时的财政收入,相比之下,这个福王真是太有钱了。
大臣们在下面听着王承恩一笔一笔地念了出来,这里面有万历年间赏赐的良田,有从张居正那里抄来的余财,有扬州到太平的各种杂税收入,还有盐税的一部分收益,就不谈那些说不清来路,估计是私底下与大商户勾结在一起之后的灰色收入了。
王承恩念了好半天才把这卷纸念完了,他就一个念头:要喝水!这一连串读得都口渴了。
朱由检很有耐性地等着王承恩念完了,然后问,“众卿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啊?”
此话一落,大家脑中已经把钱谦益给删除了,只剩下一个词,有钱人,太有钱了。
然而,此时却没有一个人说话,皇上趁着这个时候,像是报菜名一样把福王府的事情给报了出来,是想干什么呢。
就看到王承恩又接过了一卷文书,大家的心提了起来,毕自严心中一叹,‘来了’。王承恩接下来念的东西,是这段时间里毕自严让手下的官员总汇出来的税收情况与现在大明国库的剩余。说是剩余,其实那个钱扔到水里还听不见响声,要是把将下发的军饷与封赏宗室的钱财给发了,就没有多少了。
两相对比,国库的穷酸相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
“你们听听,国库都要没有钱了,朝廷还在为了宗室的优渥日子不断努力着,但是他们给朕的报答,就差在金山银山里面打滚了,还嫌弃不够,是想要把天下所有的好处都给占了才罢休。而你们呢?就在这里,你来我往的说着一件以前的案子!有没有半点为民着想的心!”
朱由检直接把卷宗猛地一扔,雨化田一看,到底是跟着自己学了一手的人,这个精准度不错。直接就把东西扔在了钱谦益的跟前,距离脑袋就差那么一些。
“既然你们不关心,朕总是要关心的。”朱由检无视了钱谦益煞白的脸色,继续了下去,“朕决定拿出内库中的钱财来填补这个大窟窿,当然光有朕一个人的努力也是不够的。朕知道你们都没有钱,才会把卖考题的事情也做了出来。所以,也不用你们捐钱了,就让朕的那些兄弟们出力吧。宗室在太平盛世之时,享有大明的供奉,在国家困苦之际,就需要挺身而出,宁愿自己受累,也不让百姓受苦。
所以从今天开始,宗室的供奉一律减免。根据他们的所收到的钱粮与所被赏赐的土地不同,而按照比例划分。不但如此,凡是大明宗室,必须捐款,是到了他们回报供养他们的百姓的时候了。天下如福王一样自私自利的人还是少数,那些宗室们一定会理解朕的!
如今看来,你们对于过去的事情弄不清楚,就不要再折腾了。眼下内阁的推选也放放,谁能规劝宗室把钱粮捐献出来,才是真的于民有利,也是真的心怀天下。”
温体仁也眼前一黑,皇上您比我挖坑的本事要大得多啊!
这天下午,温体仁却被召入了乾清宫。
第五十章
“发生了什么事?”张皇后一进屋看到朱由校的神情不对,他刚刚成功地做了一只木鸟,怎么脸色差成了这样,“可是早上吃的腻了,要不要叫太医?”
朱由校摇摇头,让卓汤关门先退出去,“我没事。宝珠不用担心,就是一时间心情有些复杂。你还记得福王皇叔吧?”
张嫣对于那位大名鼎鼎的福王并没有亲眼见过,福王就藩的时候,朱由校也才十岁不到,她还没有嫁入皇宫。“难道洛阳那里又出事了?”说罢,张嫣心中就是一顿,她之所以说了‘又’,因为上次朱由检在那里遇刺的事情,让她差点失去了方向,这次又出什么古怪,难道是那里民变了,把福王府给抢了?
朱由检如能听到张皇后心中的吐槽,一定会称赞她有先见之明。这样一个在河南拉仇恨值的人,当百姓们饿的都要易子而食,他还坐拥着大片的田庄,不要说是施粥了,不做出什么抬高粮价的事情就是谢天谢地了,当然是被一些人恨得牙痒痒。
不过,历史上李自成给朱常洵的大锅炖肉酷刑,这次他是没有命去享用了。
“他自缢了。”朱由校说着苦笑了两声。当初因为福王母妃郑贵妃恃宠,他也受尽祖父的万千宠爱,还差点把自己的老爹逼得就做不了太子,也引起了争国本的风风雨雨。但是这人现在就轻描淡写的消无声息的死了。
“自缢?!”张嫣听到这个回答十分震惊,她马上就把此事与当初的洛阳刺杀案联系到了一起,“锦衣卫已经去洛阳查证了?福王还会藏着那种心思?”
张嫣没有说出口的话是,这个皇叔虽然她从来没有见过,但从零碎的风言风语中,听起来就是一位贪图享受,胖的不像样子的人。真说起来,他与自己的身边这位,都是只关心自我享乐的人,不过自家的这位爱好比较独特而已。
朱由校对于福王自缢的惊讶已经散了不少。在他看来,如果曾经他以为不会背叛的魏忠贤也想要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福王有一些心思也是不奇怪的,特别是这人曾经离着龙椅只有一步之遥。
朱家又不是没有出过反了的藩王,当初永乐帝不就成功了。“按理来说,要是我死了,由检也不在了,福王就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所以他有作案的动机。由检已经把福王临死前写的遗书给我看过了,是他的亲笔。说起来上次看到福王的字迹,还是他上请要土地的时候。”
张嫣一听这话也认可了推断,“这具体的情况是怎么一回事?”
**
能回答具体问题怎么样的,只有案发过后的第一目击者,那就是由福王的儿子来说了。福王有三个孩子,朱由崧、朱由渠、朱由桦。朱由崧是福王府的世子,他的年纪比朱由校小两岁,是个二十岁的胖青年。他一早起来,当听到下人回禀福王上吊的时候,简直还以为是自己昨天晚上喝的酒没有醒呢。
但是事实让他不只是醒了过来,而且还感到了无比的惊恐。当你看到一大队配着绣春刀的锦衣卫们敲响房门的时候,在大明朝这绝对是能排上十大恐怖场景的现象。
“福王世子,臣接到密报,福王府与暴民勾结,在三月中旬于洛阳城外设下陷阱,欲行刺当今圣上。余党已经招认,行刺所用弩。箭正是由福王提供,王府管事太监亲自将凶器交予了反贼。还请福王跟我们走一趟,申辩一下真相为何。”
这人说的话明明都是人话,为什么组合到了一起就听不懂呢?朱由崧的脑子刚从宿醉中醒过来,就被老爹的自缢给唬住了,紧接着就是这么一个天方夜谭的消息,他的老爹会谋反,开玩笑嘛。等等,好像刚才真的有人说,老爹是畏罪自缢了?“来人啊,管家呢,去哪里了?!”
“世子,管家早上一同随着王爷去了。”下面的人脸色煞白,王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