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云台 >

第474章

三国之云台-第474章

小说: 三国之云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那个时候的步度根,却也是小心谨慎得很,尽管那个时候雍州大战的结局是曹操的败退,可是他却将雍州地面上弄得成了个也一穷二白的场面,而关羽虽然战胜了曹操,将曹操驱赶出了,雍凉两州,可是这些地方上,不仅人口户数几近于无,所付出的也是伤亡惨重的,北上的二十五万大军,加上马超从凉州带来的近三万大军,终归只剩下了不到四成。

不过即便如此,步度根也没有轻举妄动,毕竟之前的武威城下的那场战事实在让他记忆深刻,故而那个时候的他却是借着个由子,将原本在中部鲜卑中对他不怎么忠诚的那些人,如当年和连身死之后的那些个直系和亲近之人,赶出了弹汉山,想那个时候,这些人不能往东,不能往南,自然能够寻找到得存身之地,倒是之前大汉占据的朔方一带,也就是阴山南面的敕勒川,当然因为大汉的威仪不在,这里却是早就在汉人的眼中认作了塞外之属。

本以为让这些人在敕勒川一带稍微有些兴起之意后,步度根便能从这些人的手上强势谋夺,可惜这些人未曾到了步度根给他们设置好的地面上,便被巡狩北疆一带的马超来了个一勺烩,打包卷进了雍州内部做了雍州当是的开荒人。

看到马超猛然间出现在了这里的步度根自是往日的记忆重现,虽然那个时候的雍州内部很是空虚,不过有着一头猛虎一般的存在盘踞在北疆,把守看顾着步度根,还有并州方向的恶意,自是没有人在那个时候轻动的。

这些年中步度根自是在向曹操

那边卖弄着小心善意的同时,也不忘向雍州这里卑躬屈膝,这并不是什么丢人跌份的事情,毕竟如今的中原汉人还很是强势,至少,曹操和刘备这两方势力,还是强绝一时的,他们这两方根本不用全部的力气,单单用一州之地的实力就能够给步度根这样的势力带来不小的压力了。

或许是因为马超的威慑,又或者是因为这几年中,步度根中部鲜卑中有不少的临近长城的那些个部落因为对于雍州的亲近获得了从雍州方面给予的隆冬之际的救济的缘故,相比较从并州这块比较贫瘠的地方并没有什么好处得到的情况下,步度根对于雍州对于刘备这一方,还是有些好感的,当然这好感也是有限的。

不过也正因为这种有限度的好感的存在,在中部鲜卑中,步度根也多少有些默许了那些受到雍州马超等人恩惠的部落向雍州的一些个附从之意,不过这样的默许的效果,自然是让雍州的马超知道一些塞外的消息的同时,也让步度根从马超,从雍州这里得到些无伤大雅的消息。

就像当初为何在武威城外的时候,步度根也是亲眼看到那个时候的马超所部除了相当的骑兵之外,还夹杂着不少的步卒,不过那些个步卒除了一些正规步兵携带的武备之外,为何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携带着不少的短枪。而今到了这北疆为将的马超,身边倒是那些个短枪步兵没有再出现在其麾下的编制序列中了呢?

对于那种步兵的威力,在武威城外,原本的记忆中的所谓的箭如雨下的威势,步度根本来便已经认为是一种极致的威慑了,不过那种比箭支沉重的多的短枪,那种飚射而出的威力,居然更为的震撼人心,毕竟弓箭的威力再是强横,除了那种守城用的居弩,总不可能将人身像串糖葫芦一般的杀伤,可是那些被马超选为短枪兵的西凉步卒所挥掷出的短枪,其锋锐处,却是极难抵挡的。

当然这些步兵或许是因为种种不为步度根了解的原因,消失在了马超如今麾下的序列中,可是步度根倒是见识到了如今的马超麾下的那些个骑兵中携带有一种他少见的骑兵弩,虽然他并没有亲身见识过那种弩弓的威力,不过他倒是在那些他默许的双面情报部落中听到了这个骑兵弩的名称,“连发骑兵弩”

步度根并不是无知之辈,尽管他也没有经历过那种弩的威力,不过他总是听说过当年韩遂大军在天水段谷设伏那时候的荆州关羽部不成,而后在领兵西进的时候,倒是让关羽的儿子关平给他来了个下马威,以不到万人的步兵,将为韩遂开路的近两万多骑兵射杀,当时荆州兵所用的武器便是一种连发弩。

故而联想到这些,步度根自然不仅没有轻视马超部的威力,更是要比以往重视了许多。如今他虽选择了这条看上去很少有油水的路途,不过也正因为这一路上沙漠瀚海不少,自然没有什么山路为遮掩,也就少了被人伏击的可能。

而且因为路上不好走,想来他们前进的速度也就不快,步度根这一路人马既少,进军的速度又快不了,当然对于雍州的危险也就少了许多,而相比之下,那十五万人的危险对于雍州自然也就大了许多。当然这样的目标也就更加会引起马超所部的兴趣了不是。加上,从西河郡行走,虽然有大河为他们提供水源,不过也正因为这样,他们路上的行踪自然也就无法隐匿,不像步度根他们,自家的安稳要比那一路大军强上太多了。

对于这样的选择,自然是步度根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所谓的知己知彼,所谓的功名利禄,对于步度根来说,周围的一切都算是他的敌人,自然要先好好的保存自身的存在才能有了其他的享受。

“来人,吩咐斥候探子们,注意必须每次探索都给我哨探到百里以外,没有探报,我们便不行军,另外,让人去看看,我们的联军的进展如何,也就每天一回报吧”

步度根吩咐道,“希望大家好运吧”

第八十章 神威(下)

第八十章神威(下)

虽然已经从探子们的口中得到了,有关于马超的四万人马弃了上郡成,南下逃窜的消息,不过即便如此,辽东十万兵马和轲比能的四万多人马联合的大军,并没有放下小心谨慎之意,不管是卑衍对于马超是如何的不屑,也不以为马超本身具有的名望有多少真实的依据,不过坐位一军之统帅的他,多少也是清楚,这个时候他的一举一动,可是关系重大的,这手下的十万人马的安稳却是他亲手从袁尚的手上接过来的。

加上一旁的令狐愚和轲比能的适时指点,却也让他并没有选择轻兵冒进。而此时的贾范在这一路大军和步度根那里分开之后,也是领了个先锋的职司,从大军中抽调了一万人在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当然此时大军前行的这一路上,从朔方过西河之间,却是一派的浅草滩,想来这也是渐渐的临近雍州之境,越过长城的话,到了上郡之后,自是放牧为生为少,却是要变作农耕为主。

这一路上在前面的贾范所领的这一万人马倒也没有遇到什么危险,更是没有发现有什么雍州的兵马出来阻截于道的。因此,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进入上郡境内,可是这一路上倒是让甚为前锋的贾范并没有什么轻松的感觉,或许是身为一个武将的直觉,在贾范的心中总是觉得在他的周围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他没有发觉的地方,始终存在着一股杀机。

就在他担惊受怕,暗自忧心之下,贾范却是领着一万辽东精锐军士赶至上郡境内的长城边上。而在他们身后北面相隔不到十里的地方,塞外联军中的十几万大军也正在轻松的行进之中

此时的长城自然是从东西两面的不知所终处,蔓延而来,看着那蜿蜒穿行于那崇山峻岭之间的庞然大物,虽然探子们已经回报给贾范,眼前的巨大的城墙上本来应该存有守卫边疆的大汉卫士的,可是这个时候却是干净的没有丝毫的防御,甚至连原本驻守在这里的先前的那些将士的可能遗留下的零碎物品,在周遭的地方也没有为贾范派出的探子发现。

不用作什么动员,也不需要贾范再亲自调派人手,他手下的将士们,基本上就是那么如正常行军一般的架势,走上前去,便登上了长城,踩在高高的城楼上,贾范却也没有什么兴奋的意思,毕竟他好歹是个汉人出身,虽然投身于辽东袁尚麾下,而今也是领着大军十几万前来,在占领了这原本都是为了保卫汉人安稳的长城的时候,作为汉人的他,心中自是会有些异样的感触地。

当然除此之外,站立在这高高的长城之上,举目南望,自此而下,却不再是一片平坦大道了,越过长城进入到了上郡内腹,却是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沟壑山川。

像上郡这里,便是后市的榆林一带,这里却是自汉代便开始了有了相当的水土流失,当然这个时候的人自是不会意识到这些事情的。不过此时的贾范的眼中自是在这登高望远之处,思量着接下来的行止。

从长城处南下,上郡境内却也有不少的河流东奔向大河,并在这片并不是很广阔的地域之内,形成了相对有名的“四河四川”,即为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皇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

虽然说有了这些河流的存在自是不用大军考虑结下来的饮水问题,可是既然有了河川相伴,那相应的在其邻近处,定然会有不少的山崖险阻。

此外之前探的地马超四万大军的行踪,却是终究消失在了他们联军的斥候视线之中,这意味着什么,却是眼下的贾范和大军的统帅们不能完全肯定的。毕竟四万大军之前的时候,自是相对于他们此时的十五万人马为少,然而到了南下的时候,这种沟壑纵横,山川相邻的地形却是对于他们这为数众多的兵马有很多的不利处,毕竟大军在这里不大容易展开,而身为地头蛇的马超大军既然能够轻松的在他们举兵南下之后的短时间里隐匿了自家的行迹,加上在之前的时候,愣是让联军们行进的是如此的轻松,其本身的意图到了现在,再是蠢笨的人也应该看出来了。

之所以马超的大军构成也是以骑兵为主,通过笼络了四万的骑兵,以马超在西凉,田豫在幽州好歹纵横了许多年的名声,他们可都是骑兵上的用兵高手的。这样的高手居然放弃了本该是他们能够让麾下的骑兵发挥战力最为擅长的草原之地,而退而求其次,自是马超等人心思机巧。

在长城以北地区,同样的地形,同样的兵种,在外界的因素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想来,即便是马超等人的再是威武,以四万对敌十五万,总是太过为难的事情的。当然或许凭着马超,等雍州将领本身的勇猛可以通过单挑对阵,杀伤一些个联军的将领,不过眼下的这些各将领,可不都是头脑简单的主儿,既然已经有了之前的步度根的三番五次的说到之前的武威城外的战事,说到了马超的勇名,总是会让联军中人多些警醒之意的。

有道是,聪明人自然是要斗智不斗力的,而今既然联军是人多势众的一边,自然不会选择对他们不利的战法的,毕竟武威城下,前鉴不远,要不是日率推演的手下人中,几次三番受困于武威,胸中的抑郁之气不得发,又自以为汉人天生文弱可欺,却是对于单挑之事以为能够得功,却不曾想到,人外总是有人,这天外也是有天的。几个主要将领为武威人所趁,战死当场,使得本就士气有损的西部鲜卑,顿时有了溃散之势,虽然也是鲜卑人自家的疏漏处,故而到了现在,这种事情却不会有人去轻易选择了。

就在贾范一面安排手下为后面的大军,预作安置,一面也在考虑着如何进军的时候,相隔不到十里的联军大部,却是已经赶到了。

(有点拖了,今天头疼,明天补完这一章更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