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浒心语 >

第1章

水浒心语-第1章

小说: 水浒心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浒心语》开篇语
《水浒心语》

  原名:《水浒传》边缘人物的内心独语

  
  中秋子        著

  
  小说本虚幻  茶余闲话  天常人情小见大

  生活最实在  饭后漫谈  世态炎凉无中有

  
  诗曰:

  借得名著写闲篇,《心语》莫当《水浒》看。

  边缘人物吐心语,浊酒一壶笑千年。

  又诗:

  沧海桑田一梦中,古人应与今人同。

  七情七事存天常,漫说青山夕阳红。(注)

  (注)七情:指人的七种感情。儒家指“喜、怒、哀、惧、爱、憎、欲”;佛教指“喜、怒、忧、惧、爱、憎、欲”;中国传统中医学指“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事:又称“开门七件事”。一般指“柴、米、油、盐、酱、醋、茶”。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扰乱宋朝江山的祸胎,决不是我
《水浒传》边缘人物的内心独语系列之一

  洪信(洪太尉):

  扰乱宋朝江山的祸胎,决不是我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谣言一旦被多人重复,就能使人信以为真,甚至变成真理!在某件事情上,随声附和的人多了,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黑的也能被说成白的。

  一、俺是全书的“引子”,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大伙儿交代清楚喽

  人要是倒霉起来,放屁也砸脚后跟。我没想到自己奉皇上之命出了一趟公差,竟不明不白地落了个“扰乱宋朝江山祸胎”的罪名,让我几百年间在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想想觉得很是郁闷。

  我叫洪信,是宋仁宗时的内外提点殿前太尉。“太尉”是一种军衔,是对最高一级武官的尊称。它本身属于虚职,并不表示职务的大小,和后代人所说的“元帅”军衔有些近似。我们宋朝的调兵权与统兵权是分开的,朝廷里负责统兵地是“三衙”,但负责调兵地是“枢密院”。在作战时,两个部门必须互相结合才能发挥各自权力的作用,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调动和指挥部队。这是我们大宋朝区别于其他朝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有着很深的历史成因。

  宋仁宗嘉祐三年,一种无名瘟疫在都城汴京大面积流行,有很多军民被传染致死。三月三日,仁宗召集文武大臣开会,商量控制消除瘟疫的办法,会议决定采取三项紧急措施:一是朝廷释罪宽恩,对所有在押犯实行宽大政策;二是省刑薄税,减免老百姓的皇粮国税;三是祈禳天灾,救济万民。派人到江西龙虎山宣嗣汉天师星夜来京,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禳除民间瘟疫。仁宗天子还钦差我为天使,带上诏书和御香,去宣请张真人来京做法事。这就是后生小子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给我安排得出场背景。

  很明显,施耐庵把我当成了故事的“引子”,让我到了江西龙虎山后,下令打开“伏魔之殿”,把里面镇锁得三十六员天罡星和七十二座地煞星放归人间,从而使后来的一百零八条好汉聚义水泊梁山,轰动宋朝乾坤,闹遍赵家社稷。施耐庵这小子还在书中卖弄他的文采,胡诌了一首七言诗,让我的形象在众多的读者心中大打折扣。现将全诗抄录如下:

  千古幽扃一旦开,天罡地煞出泉台。

  自来无事多生事,本为禳灾却惹灾。

  社稷从今云扰扰,兵戈到处闹垓垓。

  高俅奸佞虽堪恨,洪信从今酿祸胎。

  大家注意最后一句了吗?“洪信从今酿祸胎。”意思就是说大宋朝内忧外患的混乱局面,都是因为我的一次好奇和失误造成的!

  我靠,这真让人觉得有点冤!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谣言一旦被多人重复,就能使人信以为真,甚至变成真理!在某件事情上,随声附和的人多了,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黑的也能被说成白的。所以,我想告诉后人地是:流言蜚语足以毁掉一个人!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地分析判断,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我就是因为施耐庵编造的一个谣言,后来又被多人重复,从而造成得一个冤假错案!我急于想告诉大家地有###:一是我生对了门,却干错了行;二是朝廷里缺乏干事创业的大环境,干不成事的人多了去,绝不仅仅我一个;三是放走妖魔之说,纯属栽赃陷害!

  二、事情得从我的祖上说起

  关于“生对门却干错行”的问题,还得从我的祖上说起。我的曾祖是猎户出身,射得一手好箭。他老人家青年时期,恰逢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乱世。那时宋太祖赵匡胤还没有弄住大事儿,是个混迹于开封娱乐场所里的混混儿,人们都叫他“小赵子”。

  一天,小赵子无意间遇上了貌若天仙、落难庙舍的赵京娘,便起了英雄救美之心,要千里护送京娘到山西蒲城。他们行至黑松林时,遇见了一只斑斓猛虎。小赵子自恃曾在少林寺学过一些功夫,持青龙棍与猛虎搏斗起来。这情节听起来同百十年后武松打虎的情节有些相像。我曾祖以一个资深猎户的经验告诉我说:人赤手空拳或拿根棍棒跟老虎打斗,取胜的概率几乎是零。因此,施耐庵后来写得武松在景阳冈打虎,那纯属文学艺术夸张手法,大家千万别信。我曾祖说:当时老虎已将宋太祖摁倒在地,张开血盆大口就要向他头上咬去。幸亏我曾祖那天到松林里打猎,伏在树后,轻舒猿臂,一箭射穿虎头。这样,我曾祖便于“小赵子”——也就是后来的宋太祖有了救命之恩。后来,宋太祖做了后周的禁军首领,便让我曾祖做了他的贴身侍卫。再后来,太祖做了大宋皇帝,便提升我曾祖做了内外提点殿前太尉,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四代承袭职务了。

  虽说我家三代武官传世,我却生来就不喜欢舞枪弄棒,而是喜爱吟风弄月,做些诗词文章。为此,我曾经遭到父亲的多次责骂,骂我不务正业。我就表面上练武糊弄父亲,暗地里学写诗词歌赋。结果是武功没练成,诗词文章也写得很一般。我敢说,如果得到象欧阳修那样的老师教诲,我的文学成就绝不会在苏东坡之下。但现在家里人却让我接班替职,做什么鸟太尉,真是没劲透顶,我知道只要自己一迈进官场的门槛,整天把时间消磨在酒桌赌局上,把精力用在勾心斗角上,这辈子就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古语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干错行”。诚如斯言,悲夫!

  三、“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与干事创业的大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是:朝廷上缺少干事创业的大环境,即使我没有干错行,也甭想做出什么成绩来。造成这种大环境的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当年的“小赵子”,自幼习武,后参加队伍,在烽火狼烟中打拼,到后周柴世宗时,“小赵子”已经升迁到殿前都检点的职务,成了手握重兵的禁军统帅。军权在握的赵都检不满足于禁军统帅的位置,趁柴世宗去世,恭帝年少即位,后周政局不稳的形势,策划了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这件事说起来很有些戏剧性: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身为殿前都检点的赵匡胤就请命带兵抵抗。大军经过两天准备,然后出发,但刚走到京城外二十里的陈桥驿,赵都检却命令三军将士就地休息,他的弟弟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连夜串联各位将领,四处散播宣传赵都检就要当皇帝的消息,并且拿出事先准备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就这样,赵匡胤兵不血刃,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后周的江山,自己当上了大宋皇帝。据我曾祖说: 当时,自己就是伺候太祖穿上黄袍的亲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宋太祖的软肋就在于自己是因为手握兵权,才从后周恭帝幼子寡母那里夺得了江山。所以他最清楚兵权的重要性,自己坐上皇位后,对于曾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鞍前马后打天下的弟兄们猜忌起来。善于玩弄权术的宋太祖又策划了“杯酒释兵权”。他召集几位军功卓著的大将,在皇宫举行宴会,酒至半酣时,忽然掩面哭泣,众将官惊问什么缘故?太祖说:我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也做不了这个皇帝;但做了皇帝,却一年来都没有睡过安稳觉。如果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会怎么办呢?众将官听到这里,吓得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皇上给我们指引一条出路。太祖就说:依我看你们不如交出兵权,到地方上做个闲官,买点房产,给子孙留点家业,安度晚年不是更好吗?何必非要在军队里受罪呢?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将官们都各自递上辞职申请,领上朝廷赏赐得财物回老家了。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之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领兵的军官不能调兵,调兵的部门不管领兵。同时太祖还从地方军队挑出精兵,编成禁军,由自己亲自控制。就这样太祖还不放心,又对全国的各级军官每三年进行一次大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从根本上避免了军队将领因军权过重而篡夺皇位的危险。

  宋太祖还把这条经验刻在石碑上,立在洛阳的太庙里,让后来每一位接班的皇帝认真温读,铭记在心,从而在宋朝历代皇帝的心里都种下了重文抑武,猜忌、压制、排挤武将的种子。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避免了内乱的发生,却使军队丧失了战斗力,造成后来与西夏、辽、金、元等少数民族作战,屡战屡败,以致于后来被元灭亡的沉痛教训。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家将、呼家将都是私人养兵,报效国家,却因为他们的私家兵太能打仗了,而遭到朝廷的猜忌和排挤;还有在我之后的岳飞也因兵权太重,岳家军太能打,而让南宋王朝的高宗猜忌,再加上奸臣秦桧从中挑唆,最后被杀害在风波亭,临安遗恨,千古奇冤!在朝廷的这种大环境下,我做为一名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是个在皇帝面前转来晃去地武将,我能有什么作为?敢有什么作为?只能和众多的同僚一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一天算一天了。

  四、东京的一场瘟疫,使我成了钦差大臣

  我要说的第三个问题是“放走妖魔之说,纯属栽赃陷害”。宋仁宗嘉佑三年,爆发的那场无名瘟疫是一次严重的天灾人祸。对于瘟疫流行,常规的做法是:迅速划定重点疫区,控制疑似病例,限制人员流动,避免疫情扩散;然后组织医疗队伍,深入灾区,查清疫情,对症施药,全民防治。但朝廷领导班子的紧急会议从五更五点开始,一直到晚上掌灯结束,这些朝廷要员们研究来研究去,作出的三项决策竟是“赦免罪犯,减轻赋税和请道士做法事驱邪。”我当时心里就想:你们这些决策者都是干什么吃的呢?你们想出的这叫什么鸟办法?眼看瘟疫盛行,死伤遍野,你们不组织积极施救,却千里迢迢请道人来做法事,这能禳除瘟疫?鬼才相信!我正在想入非非的时候,仁宗皇帝竟然说:洪信啊,你分管的部门事情不多,就替朕到江西龙虎山,请张天师到东京设罗天大醮,普�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