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让你的爱非诚勿扰 >

第19章

让你的爱非诚勿扰-第19章

小说: 让你的爱非诚勿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薪15 万的人Pass 掉,但你却不知道原来她的最低标准是月薪20 万而已。 试问如果爱情是很高尚的事情,为什么你不尝试先去了解一个露宿街头的乞丐,然后看看能不能爱上他?而是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在潜意识的推动下,去选择自己认为可能合适的人去接触?也许你也看到过新闻报道说,某大学生爱上一个露宿街头的乞丐。是否这样你就认为她是高尚的,她的爱情就是高尚的呢?人们习惯了用世俗标准去看待事物,在爱情世界里,沾染金钱被认为是庸俗的,不染金钱便是高雅的。殊不知,这个她所爱的乞丐必然在某些方面有能满足她要求的地方,而偏偏在其他人身上她很难找到这种满足感。但我相信,在她眼里,她的爱情是美好的,她认为这样她是幸福的。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幸福。可是什么是幸福呢?每个人的定义不一样。我是这样定义的:幸福是对你欲望的满足。我们常对自己定位不准确,导致欲望过高,于是总是难以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在婚恋里,无论你是什么条件,你都可以高喊着要嫁给王 子,现实是否能如你所愿,还得看你有什么本事能拴得住王子的心。不要忘记灰姑娘和王子跳舞都还有一双水晶鞋这个必备条件呢,而你有什么?这才是关键。 再说《非诚勿扰》里高喊要嫁月薪20 万以上拥有豪宅的朱真芳被广大民众臭骂,倘若换成哪个王室的美丽公主提这个要求,估计世人都觉得公主的要求怎么这么低,想必她还会被赞扬一番。无论你承认与否,在任何时代爱情并不高尚,没必要把爱情单纯高尚化。 但我必须认真并满怀愉悦地说,尽管爱情并不高尚,但爱情真的很美好!我坦诚承认我的爱情并不高尚,也不愿把它高尚化,但我的爱情绝对很美好。这种美好扎根在心里,犹如荒漠里开出了雪莲花,真的好美好美,为此,我愿意付出我的所有。能够并且愿意付出的人是因为他们自己内心富有,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并愿意为之努力,他们不会把自己的幸福依附在别人身上。相信拥有智慧又懂得把握命运的人,都会拥有自己所期待的一份美好爱情!  雀仔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寒酸的小老外不差钱
正在南京大学留学的英国人,自己取绰号为“王豆腐”的Alex 也来到了《非诚勿扰》,他是节目中的第二个小老外。我喜欢这个小老外超过第一个老外Samuel。上次那兄弟实在太帅; 中文又太好。通常,看上去如此完美的人来到自己跟前,总觉得有点不太真实,距离太过遥远。不像这个王豆腐,站在你旁边,顺眼不耀眼,极为轻松极为邻家,不虚幻又触手可得,好玩得不行。这个就好比刘德华只能成为你远观意淫的对象,而楼下的邻居二胖更让你感觉踏实。 我从编导那儿听说了一些王豆腐的故事。当导演开会时说到如果有幸走到第三关可以男选女时将如何如何,王豆腐举起手极其认真地问:“是不是选了谁,我就一定要和谁结婚啊?”多淳朴的好孩子啊!在王豆腐这期播出以后,网上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原委如下。 前两段,男女双方相互切磋得都还不错,最后一个短片展示了他的宿舍,宿舍里到处是由“易拉罐、花瓶”此类垃圾改装而成的日用品,于是姑娘们纷纷仓皇逃窜。故此,我只能本能地理解为,这些女孩必定是嫌王豆腐寒酸,却不知,她们把真正的大财主给放走了! 据我之前对他的了解,Alex 的父亲似乎是英国的一个银行高管,母亲是艺术家,家财不一定富可敌国,但拿出千把万贯该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长期在西方生活的年轻人,被教育得对奢华根本没什么概念,人家也不会认为你全身名牌就是个什么人物。这点在上次那老外身上也同样体现,他说得很清楚:身上穿的汗衫是几十元从家乐福买的,只要舒服就好。而在我们这个国家,在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到处被名牌包围和轰炸,所以我们自己如果没有名牌就无脸见人,认为别人必会因为我们连“爱玛仕”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而小觑了我们。故此,很多小白领会连续几个月勒紧裤腰带,就是为了弄个Gucci 的小包包。 因为我们用了三十年便快速掠过了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上百年的时光,我们正如饥似渴地吮吸着丰富的物质盛宴,而人家已经开始倡导简单生活的乐趣。当女孩们看见居然有人享用着用垃圾改装的日用品时,本能地认为这是一个小瘪三、洋赤佬。没多久,我收到一封海外来信,来信者对于国内女孩的择偶标准非常不解。
  亲爱的乐嘉: 看到节目里某些女孩的问题,我觉得很难过。某期有个女孩问海归的男嘉宾:“你是否觉得以你的海外身份到中国相亲占有更大的优势?”我觉得问这个问题的女孩首先已经贬低了自己。 我姐姐有三个大男孩,都受到很好的教育,都在美国出生,网球、游泳、音乐、高尔夫球,百般武艺,未婚。
  老大,33 岁,念国际政治,十几万一年,开一辆Toyota 越野车,租一个公寓,喜欢爬山、独木舟、棒球、滑雪。 老二,30岁,高级工程师,也是十几万一年,开一辆2003年的日本旧车,还有一辆方便停车的小摩托,为了方便上班,倒是买了一套市中心68 万美金的公寓,走十分钟路上班。喜欢游泳、网球、大提琴。 老三,28岁,还在念法律和新闻,自己负担学费,做散工,没有车子,由于喜欢自行车运动,倒是有一辆两千多块的自行车(不是电动的摩托车)。老三还玩萨克斯,是管弦乐团的第一把手,专业游泳队队员,辩论队的队长。 像大部分美国人那样,他们都过着不浪费的生活,但是都喜欢旅游,到过几十个国家,读书时每年都到一个不同的国家住下来,找一份暑期工,钱虽然都花光光,但是学到很多很多。这种美式男孩如果回国相亲,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除了不占优势,还绝对找不到共同语言、相同背景的女孩。说不定女孩觉得他们没宝马,不肯送车也不肯送房,全给黑了灯。
  以我对国外相亲节目的理解,至少在美国的相亲节目里,人家根本不会考察收入,没有“剩男剩女”的概念,也不会像国内的节目那样总是希望一期能速配出几对。相反,他们倒是会考察配对成功后男女的*。也就是说,在国外的节目上,宁可考察你上床的功夫,也不会问你赚钱多少,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对于长期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年轻人,他们可能会选择说他们去了几个国家,看了多少博物馆,爬了几座大山,跑了几次马拉松,而非告诉你年收入有多少,开什么车,有几套房子,谈了几次恋爱。因为他们那种受过良好训练的年轻人,可能比我们这里多数年轻人更懂得节约,不愿乱花钱,没有豪车豪宅,没有夜生活,最重要的一点,他们除了自爱,没有任何可以值得臭屁的。所以,我一直希望节目上多出现几个生活方式简单质朴的老外,说不定这些观念的碰撞,会让我们的某些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汗颜。这种汗颜,继而通过《非诚勿扰》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谁知道会对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和生活观在未来产生如何摧枯拉朽的影响呢。我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一个光头眼中的另一个光头——我看孟非
2009 年底,制片人王刚第一次和我见面,问我是否知道孟非。因为孟非在江苏是个家喻户晓的响当当的好汉,却因过去少上卫星频道,并不为江苏以外地区的观众熟知。 我记得自己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报道,介绍仗义执言敢为民生说真话的光头主播,就是他。当时看文章,好感源于两点。首先,孟非让我心生外型上的共鸣。他的存在让我有了一个念想,说不定我这样的光头有朝一日也能突破自己,尝试做个主持。在这个意义上,他是我的指明灯,我拿他激励自己,既然这个光头能做到,也许我这个光头也能做到。第二,敢说真话。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大师,缺少的是敢说真话的人。我听说他胆敢炮轰权贵仗义执言,能剑走偏锋不触底线地巧妙传达真话,这不仅需要智慧,更多的是需要勇气,需要内心永不泯灭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良知。 当我回顾这半年来与孟非的交往,带出这段最初的回忆,才发现光头只不过是个引子,让我对其人有兴趣,而敢说真话则让我肃然起敬。 王刚告诉我孟非是节目主持人的那一刻,虽然我那时对节目本身还很陌生并充满不确定,却立即让我幻想出屏幕上两个光头交相辉映的戏剧场景,这让我兴奋不已。但鉴于过去与其他电视节目主持人曾有过不太愉快的合作经历,故此我对这种未知也满怀警戒。像我这样内心狂妄自大的人,对自视甚高的主持人本就不爽,万一孟非也是这样的鸟人,就不是什么快乐的问题了,取而代之,将沦落为两个光头火星撞地球,最后不欢而散。 在江苏广电大楼十三层的会议室里,我们第一次见面,当我听到所有的编导称呼其为“孟爷爷”,方知他的亲民如此深入人心。当我看到录制前,他用随时自嘲的方式与观众互动,致使现场所有的观众目不转睛,我就明白为何从老妪到莘莘学子们每每在他出场时都会眼含泪花地集体高颂“非哥来了”,那种泪花,不是粉丝们看到偶像时盲目崇拜的泪花,更多的是看见心目中的英雄和看到希望的泪花。这种泪花,我只在影视片中,当人们看到包青天和焦裕禄时看到过;但这种泪花,却用人们看见迈克尔? 杰克逊的狂热方式表现,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 在进《非诚勿扰》前,我对综艺类的节目有说不出的抗拒和反感。长期以来,我顽固地持有一种自视清高的想法,就是只有没文化且享受肤浅的人,方才热衷于这些没深度不用动脑又无病呻吟的节目。更重要的是,主持人在我过去的简单印象中多分为两派: 假装正经派和搔首弄姿派。前者擅长凛然正气和诗歌朗诵,随时唱诵天下太平,不讲官话套话空话就无法开口,并且时常将自己拔高于道德的巅峰藐视众生;后者擅长鹦鹉学舌和扭捏作态,以模仿港台腔的“哇噻”“好厉害喔”“真是非常非常的……”等句型为必修功课。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让我选择远离屏幕和娱乐。 在这样水深火热的关头,孟非这厮拯救了我。我很快在前期的配合中发现,他其实将《孟非读报》的精神和风骨原封不动地转移到《非诚勿扰》中,用最百姓的话说最朴实的道理,当然这也可以说明孟非不是“性格演员”,不会很多套路,只是“本色演员”,只擅长自己这一套主持风格。但好在,他的这套风格,与我们在性格色彩教学中,必须永远以“真实”为第一要义完全相符。 节目播放到第9 期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他一条短信:“刚刚在看我们的节目,这是我第一次看,还挺好看的。”原来,搞了半天,他自己也从来不看娱乐节目,想来,恐怕是他自己也没底,也不敢看自己在镜头前的反应,想当初碍于领导的信任接了这活儿,但也生怕坏了自己过去十年的威名,和我初期接受这节目邀请的忐忑如出一辙。第10 期节目录完的那晚,在南京大排挡庆功,我喝高了,趁着酒劲说:“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历史和伟大出来。”我们相视而笑。 早期曾听闻有人觉得孟非的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