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 作者:张鸣 >

第38章

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 作者:张鸣-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代的皇帝处事以矜 持闻名,唐太宗与马周的奇遇,在请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他 们更期望的是依靠制度和惯例来运作。事实上,光绪在看到康有 为上书后,虽然也很“嘉许“,但并无更进一步的表示,所谓的 “嘉许”也没有传到康有为耳朵里,当然更没有康有为所幻想的一 步登天的“奇遇”,甚至连些许的口头表示都没有。
不过,这时的光绪帝确实想要变法图强,所以颇想知道这位
〔1〕胡思敬:《戊戌雇霜录》卷二,《戊戌变法》(一、笫374页。
20&
声名渐著的康有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在光绪读到康有为 万言书不久,皇帝的头号近臣,人称“帝党”的领班翁同龢就去 造访了康有为。不巧未遇,康有为得知后受宠若惊,马上回拜,两 人谈了许久,据康有为自己讲,翁同龢对他十分推许:“与君虽新 见,然相知十年,实如故人,姑为子言,宜密之,上实无权。”〔1〕 这话估计是有水分,翁同龢可能会称许康有为之才识,但未必喜 其人,更不可能一见面就把‘‘上实无权”这种私房话掏给一个聚 昧平生的人,这对于在宦海泡了几十年的“翁相”来说,是太不 可思议了。
不管怎么样,翁同穌从此与康有为相识了,而且,在以后的 两年里,翁同龢对康梁等人办学会、办报纸的种种举动都给予了 相当的关切和帮助。据康粱一边说法是翁同龢很主动,几乎对他 们的所有行为都无条件赞同,可据翁的日记,则翁对维新派的联 络都出于光绪之意。当然,这日记可能会有篡改,翁借此为自己 开脱。不过就算翁后来改过了,但作为天子多年依重的近臣,总 不会将没影的事安在光绪头上,他怎么可能预料年纪轻轻的光绪 会活不过西太后,因而不给自己和后人留一点后路?所以,最大 的可能是他和光绪总的来说对康梁印象都不错,翁同龢联络康有 为确有光绪自己的意志,他想通过他的师傅去摸康的底,看看这 个人有多少见识和才学,可不可以依为变法的顾问和干臣。显然, 直到变法开始,光绪还是拿不准康梁是否可以依为行政人才,更 I 吃不准任用庫梁后所引发的风险。
不管怎么说,光绪也表现出来了足以令维新派感到兴奋和鼓 舞的举动,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臣工切实检讨过去,改弦更张。 1895年会试完毕,梁启超对友人说他“本欲于日初出都,惟日来 此同颇有新政。上每言及国耻辄顿足流涕,常熟(指翁同龢——…
〔1〕(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四〕,第132页。
209
笔者注〕亦言变法,故欲在此一观举措”。〔1〕于是,康粱联络同志, 办起了强学会,印出了《万国公报》。当这一切受挫以后,他们又 把阵地移到了风气开通的上海,结果康粱的名头终于打响了,“通 邑大都,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2〕康有为及其弟 子,最大限度地在全国士子中造成了变法的声势。国民党的元老 吴稚晖当年还是翩翩一少,去见康有为,“不觉惊异是夭人”。〔3〕 毫无疑问,通过翁同龢以及翁门弟子如沈椬桐、陈炽等人的 关系,光绪对康梁的一系列活动都是有所了解的,随着康梁的声 名雀起,光绪和翁同龢愈被其爱国的热忱与不凡的见识所打动,却 也日益担心他们的思想与言论所引发的危险。主要是担心顽固派 的激烈反对会最终导致西太后收回权力。当然,前者为“显欲”, 后者是隐忧,翁同龢在政变初起时,曾致书密友,说:“弟之举康 梁也,衷心无一毫不能告人处,足下所知,而世人所共见也。康 梁有其经世之才,救国之方,此弟之所以冒万死而不辞,必欲其 才能得所用而后已也/’1141光绪与翁同龢知道,在当时的中国,能 拿出一整套变法方案,提供维新大思路的,也只有康梁。所以欲 “得所用”的欲望日益强烈。但是,小小主事与九重宫阙里的皇帝, 的确隔着的不止是一道紫禁城的城墙,虽然双方都有一面的欲望, 但如果没有人荐举,光绪连提到他都要三思。
1897年接踵而至的瓜分危机在齊观上促成了变法走康燊路 线的实现。德国人一口吞掉丁胶州湾,顺势将山东塞人了他们的 囊中,而俄国也把爪子伸到旅顺,满清的龙兴之地眼看就要不保,
〔1〕《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乙未年,《与穗卿足下书I 〔2:!胡思敬:《戊戌履霭录丨卷心
〔3〕旲稚晖:《回忆蒋竹庄先生之回忆I《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丨,上海书店,第
101 页,
〔4〕张子扬:《关干翁同龢与康梁关系的一件史科》,1955年7月21日‘光明曰
报I
210
接二连三,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都伸出了鹿爪。一时间, 西方舆论界在谈及中国时的主要话睿褪恰肮戏帧保约钡闹趁裰鳌∫逭咭丫谀被⒐戏种泄蟮男轮刃蛄恕T谡庵智樾蜗拢小」吮纠匆丫械懵槟镜纳窬僖淮问艿角苛掖碳ぃ缇臀〖叶判闹僦俚奈氯耸烤透悄岩宰猿郑嗟摹拔潞团伞睅浴∈记阆虮浞ǎň」艽蠹倚睦锩坏籽ǹ涤形俅谓省渡锨濉〉鄣谖迨椤罚约ち摇⑾稚拇茄裕蚬庑鳎蚕蛩泄亍⌒墓颐说娜嗣钦故玖酥泄媪俟戏侄蛊实拿饲熬啊F浔弧∪斯惴捍械睦倬洌骸耙涎ò牡蹋霾辉诖蟆V翱肿远螅噬稀∮胫畛迹溆栋驳┫Γ椅韬蕉豢傻靡印G铱只噬嫌胫畛肌∏笪ぐ膊家露豢傻靡印!薄病3足以摧人泪下。这本上书并没有被 递到光绪手里,但却被广泛传抄,被报纸全文刊载,时人记载说: “康工部有为五次上书,为大僚所格,未达九重。原文传布,登沪 报章,展阅一周,言有过于痛哭者广〃〕
即使没有看到康有为那谏慨激昂的上书,光绪也知道他也真 的可能“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危急的局势,终于使光绪痛下 决心,不顾成例和皇帝的矜持,要求召见康有为了。然而,早已 失却当年锐气和“鬼气”的恭亲王奕沂〈恭王有外号称“鬼子 六”〉,此时更担心的是靱廷的动荡,他深知他那心狠手辣的皇嫂 并不是真心归政,一有借口就可能会卷土重来,半是出于对光绪 的保护,半是老年的暮气,奕诉闻知光绪要见康有为,居然出来 挡驾,他借口湥С衫撬钠饭僖陨喜荒苷偌桑榍沉斯庑鳌〉拇蛩恪5比唬熔咭参庑髯急噶颂ń祝骸盎噬先粲兴剩∶蟪即锟梢补恪3〕没有办法,恭亲王的面子是决不能驳的,光
〔1〕(戊戌变法》(二、第190页,
〔2〕漳献;《复重记续录I 4戊戌变法》一〕,第536页, 〔3: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笫10页,《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
211
绪只好命总理衙门大臣传见康有为问话,不过定了调子:要他们 向康“询问天下大计,变法之宜”把球又踢给了奕沂,就让他 来“传语久就这样,中枢维新的大幕被拉幵了。
总理大臣们召见康有为的日子,是正月初三,按中国北方的 习惯,还是在大年头上,各衙门尚在放假。但是接到圣旨的总理 大臣们除了两位亲王之外,都来到了总署的西花厅,他们分别是 李鸿章、翁同龢、荣禄和刑部尚书廖寿恒和户部左侍郎张萌桓 (两人也兼总理大臣〉。这几人,翁与张支持变法,但怎么变心中 无数,而廖则资历尚浅,不便多言(他其实也同情变法〕,李鸿章 遭逢过维新派的闭门藥,实际上是隔岸观火,但也想知道康有为 的打箅。荣禄是西太后的亲信,在这儿人中态度最为保守,而且 这两年来听闻康梁的种种主张,不免大起反感,实际上对康很不 以为然0
在对话中,荣禄是有意刁难,抬出“祖宗之法不能变”的滥 调,妄图用“祖制”的大帽子压住康有为。也许由于地位的悬殊, 荣禄没有把这小小的七品主事放在眼里,大帽子抬出来之后,没 什么后续的理由跟上去,因此康有为三两句话就将他打发掉了,从 此出声不得,只好听凭康有为滔滔不绝,听又听不下去,找个借 口先走了。
李鸿章关心的是康有为政治改革的限度。看来,他对康有为 成立制度局和新政局以替代现存政治机构的打算不太以为然。在 他看来,“六部尽撤,则例尽废”显然过于激进。但是他已然抱定 隔岸观火之旨,所以也不便与康有为多辩,问了一句也就默不作
声了。
廖寿恒和翁同龢都是问康有为应该怎样变法的,前者笼统一 些,而后者身为大司农(户部尚书、主掌天下财赋,时常为财政
匚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彔》(四:),总第4017页; 212
拮据而头痛,重点询问财政问题,怎样才能搞到钱(这也说明康 翁以往的交往尚不象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密切廖翁的问话给了康 有为以施展口才的机会,改革思路挟带着种种办法措施如长江大 河,一泄千里,康有为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军事,整整谈了 3个多 小时。这次召见真正地成了 “传语”,堂堂几位清朝顶尖的重臣, 完全成了康有为的听众和传声筒。
光终于透过坚冰的裂缝射了过来,虽然微弱,却也使当时的 中国看到了希望。
二、维新路线:学俄与学0
总理衙门问话之后,光绪进一步摸到了康梁的底,即然举国 上下,只有康梁能拿出完整的变法方案,提供改革思路,那么即 便有种种风险,光绪与翁同龢也决意“举国以听” 了。因为“煤 山前事”(康有为上皇帝第五书语)再现的惨景,实在是每个帝王 都难以承受的。
由于总署问话中,康有为提及他这几年编撰的《日本变政 考》和《俄皇大彼得变政考》,所以光绪令康有为立即进呈。康有 为自然不敢怠慢,发动学生昼夜兼程,重新校改书稿,于3月12 日和4月10日先后进呈这两部书,及有关疏奏。康有为所梦寐以 求的中枢维新终于在他的参与下开始了。康有为在编纂中搀人了 大量自我意志的这两部书,堪称是戊戌维新运动中最重要的文献 之一,变法的思路基本上是由此引出的。
《曰本变政考》是康有为用功最勤,耗时最久的一部著作,他 从1886年就幵始编撰,其弟子门生和长女康同薇都拳与收集资料 的工作,整整历时10年,其书方成。然而,康有为最先送给光绪 御览的,却是匆匆赶出来的《俄彼得变政考》。显然,这是具有鲜 明意图的,康有为在此有意强调了君权变法,君主“乾纲独断”的
213
色彩。为了达到最有效地强化这种色彩,康有为居然不惜甘冒 “欺君之罪”,有意篡改日本明治历史,把一个本来只有名义上作 用的日本夭皇明治,捧成了明治维新精抻与实际的双料领袖。
好像还怕光绪不明白,康有为干脆直接了当地把话说了出来, 他告诉光绪,于中国人来说,足资法效的变法实迹,只有俄0 两国。因此必“择法俄、日以定国是”。此二国均是始遭削弱欺凌, 继而变法自雄,而且都是借君权以推行变法。他说:“愿君上以俄 囯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就是要光绪肀俄 彼得大帝“乾纲独断,专以新国新民为志,不为强邻所摄,不为 守旧诸臣所移”的魄力和精神,〔1〕而变法的具体步骤与操作方案, 则应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准。照此依样画葫芦,其实就是要变法’照 他的规划进行。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