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浙商是怎样炼成的 >

第30章

浙商是怎样炼成的-第30章

小说: 浙商是怎样炼成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浙江商人对于时间是非常敏感的。他们深信时间就是机遇,商场如战场,只要你抓住时间,就等于抓住了机遇。 
  1983年春节,一位温州华侨从美国家里打来电话:“美国警察总署消息,美国警察要换服装,34万人需要68万副标章,每人两套就是130多万你们可不可以做?”两个温州个体户心急火燎地直奔美国,向美国警察总署长阐述意向。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做出一流标章,两个温州老板不愠不火地说:“中国有句古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你们派两位专员到中国去看一看,费用我们全包。”两位警察署专员来到温州,工人当场表演了从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钟的过程。几天后美国人带着100副样品回去了,美国警察署的头头们一看,价格只是美国军工厂的1/2不到,而且不需要订金,68万元的买卖立刻成交。温州人如法炮制,做成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标章的生意。 
  以前,被大家一直称道的温州服装商人,就是牢牢抓住时间,从而抓住了市场机遇,抓住了商机。只要意大利或者欧洲市场发布了一个新的流行款式,温州服装商第二天就会大量生产这种流行的款式,从而占领市场。 
  为了能够收集到欧洲发达国家最新的服装款式,浙江的服装企业大多在欧洲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点。 
  有“中国第一商人”之誉的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对时间效率观也有清醒认识,他认为“做企业,本质上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明白企业永远处于危机之中”。 
  波导公司的徐立华在1999年决定进军手机行业时,则强调企业的策略是“必须要有速度,不能像烧开水那样,10度、20度地慢慢来,因为没有人给你时间。” 
  宁波的服装企业极为重视效率提升,如雅戈尔投资1个亿,与中科院合资成立分公司,对整个集团的管理进行信息化调整,旨在借助管理工具提高效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无缝隙的连续工作方式。 
  做电表和空调起家的奥克斯集团,老总郑坚江自称“对信息化工具上了瘾”,他们不仅很早就实施了ERP,而且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严格地设定了每个人处理事务的流程和时限,并进行效率考核。近日该企业老总本人批阅文件延误了一天,也被系统自动罚款。再如,每个人每天要做哪些事,手机都会自动提示。老总郑坚江的一切行动和日程安排,也都是听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排。 
  正是这种强烈的时间观和效率观,许多浙商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机遇,制胜市场。浙商企业的办事效率都非常高。 
  均瑶集团的创始人王均瑶曾经说:“人家慢走,我要快跑,这样才能不落后。” 
  有“中国第一商人”之誉的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认为“做企业,本质上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明白企业永远处于危机之中”。 
  波导公司的徐立华在进军手机行业时,一直强调的是:“必须要有速度,不能像烧开水那样,10度、20度地慢慢来,因为没有人给你时间。” 
  许多浙商都强调“今日事、今日毕”,决策一旦形成就要立即执行,这种快速反应的决策机制和立即行动的执行力是许多商人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浙商在市场中拥有的核心竞争力。 
  李嘉诚说:“今天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你付出多一点,便可赢得多一点。好像奥运会一样,如果跑短途赛,虽然是跑第一的那个赢了,但比第二、第三的只胜出少许;只要快一点,便是赢。” 
  鉴于这种认识,李嘉诚总是惜时如金。他说:“我每天不到清早6点就起床了,运动一个半小时,打高尔夫球,晚上睡觉前是铁定的看书时间,白天精神是很好的,精神来自兴趣,你对工作有兴趣就不会累,最累的时候是开会,一个发言者讲了第一分钟,你已经知道他要讲的内容,可是那个人讲了10分钟,你就会感到很疲倦,因为无聊和无奈,有时候我要带花旗参去提神,中午我是不睡午觉的,太倦了,会喝点咖啡。两年前我试过上网,但是上网太花费时间了,一上就是两个小时,以后就比较少上了,我现在用电脑主要是看公司的资料。”       
8。时间就是机遇(2)       
  在商场中,时间就是机遇,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你在竞争中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如果你在竞争中赢了,那么你也赢在时间。 
  善于经营的商人总是把时间看得比金钱更宝贵,他们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时间。浙商就是一群惜时如金的人,他们往往在紧张的快节奏中完成一桩又一桩的生意。许多与浙商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浙商一天的生活,就像陀螺一样,总是转不停,哪怕在吃饭的时间,他们也总是与合作伙伴一起,边吃边聊生意场上的事情,或者洽谈合作的事情。 
  在商场中,时间就是机遇,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你在竞争中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如果你在竞争中赢了,那么你也赢在时间。       
9。眼光要准,出手要快(1)       
  浙商商道: 
  浙江商人市场眼光比较独特,现在国家能源较缺,先入为主往往意味着获得较高的回报率。 
  ——浙江省私营民营协会秘书长潘立生 
  浙商自白: 
  商机稍纵即逝,如果等每个人都认同的话,太晚了! 
  ——朱张金 
  商机在哪里?事实上,商机就在你的身边,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慧眼识得商机,同时做到想到就干,看准了就做。 
  1980年夏天,一个姓周的医生到上海出差的时候,发现街上有许多人总是拎着或者抱着大捆大捆的文件夹、财务册。他觉得非常奇怪,于是,他走进一家文化用品商店了解情况。 
  原来,当时的上海正在全面开展企业整顿,原有的表格、账册都要全部更新。当这位周医生得知单位从商店买回去的这些表格和账册,还需要自己进行加工编制的时候,他认为,这就是商机,如果自己能够印制出适合每个企业或单位的管理表格、账册,那么,利润也就随之而来了。 
  想到这点后,周医生就当场买了几份不同格式的表格和账册,同时,他又购买了一本《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回到老家温州苍南后,他就埋头制作了一套包括财务、设备、档案、物资等14类企业管理的表格,然后,他将这上百种表格委托苍南一家印刷厂印刷,同时发动家人和亲友,按照《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上提供的地址和单位名称,写信封、塞样张、寄订单。他总共发出了8700多封征订信,光邮寄费就花了上千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后来,周医生就焦急地盼望上海的企业寄回订单。果然,有1000多家上海企业寄回了订单。这些订单让他忙活了整整两个月,总共售出7万多本文件册、账册,净赚了6万余元。 
  在当时,6万元可是天文数字。但是,周医生并没有满足于这6万元。他干脆扩大规模,买来了印刷机、切纸刀、装订机等设备,成立了文教用品厂。 
  1982年,他及时捕捉到上海开始评定“文明企业”的信息,便加紧生产“文明企业验收台账系列产品”,然后,他到上海推销他独家生产的这些产品。 
  1983年年末,国家决定对工业企业评定“国家一级”、“国家二级”等称号,他又抢先为上海企业升级提供系列用品。 
  1992年,在国务院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条例下达前,他及时向上海国有企业送来了据称“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企业管理账册…… 
  如今,周医生已经不是当初的小规模生产作坊了,他拥有500万元的固定资产,一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百万。 
  眼光要准,出手要快,这是经商的准则。如果看着有希望,却不敢行动,那么结果就是机遇消失,成功无望。 
  1998年,王均瑶在家乡温州以平均每辆70万元的价格拍得了上百辆出租车的经营权。这个价格完全出乎人们的料想,但是,在王均瑶眼里,让每个到温州的人先见到“均瑶”的品牌,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2001年,王均瑶以平均每辆80万元价格拍卖了百辆温州出租车经营权。因为,此时的王均瑶明确了发展主业———航空+乳业。 
  在别人未进的时候进,在别人跟着进的时候退出,这就是浙江商人的投资眼光。 
  1981年,17岁的温州商人王招富从乐清芙蓉中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乐清白龙山林场工作,两年后,王招富开始外出打工做生意。王招富做过养蜂生意,但是,刚开始的创业并不是那么容易。 
  直1986年,王招富和妻子在郑州振兴商场租了一个柜台,决定经营服装生意。夫妻俩每天忙碌地干活,但是,第一年却亏损了。王招富没有泄气,他们决定采用自产自销的方式,于是,他们自办了服装加工厂,第二年,生意开始好转,并有了利润。后来,他们又瞄准舞蹈市场,独家经营舞蹈鞋,就这样,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1994年,王招富发现敦睦路一带尽管商业基础很差,没有商店,但是,这一块的人流量却非常巨大,他认为,这一带的市场发展潜力很大,于是,就大胆租用了这些地,合资建起了几间店面,总面积约400平方米。 
  店面建成后,王招富还是经营服装。不久,这一带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厚,竟然发展成了郑州最大的服装市场,服装生意也扩展到了周边的省份。王招富的公司也越来越大,仅拥有的房地产就有商城大厦5楼和天然商厦4楼约2500平方米。 
  王招富的成功在于他有独到的眼光。他说,眼光要准,看准了就要大胆去做。这也是大部分浙商的特征。 
  1995年下半年,朱张金在莫斯科成立一家公司,在那里卖自主生产的“卡森”皮衣。因为莫斯科的气候比较寒冷,公司刚开张,就出现了抢购“卡森”皮衣的热潮,一天可卖几千件。这样,“卡森”皮衣脱销了!而且,卡森自主生产的皮衣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于是,朱张金果断地在海宁成立检控中心,由“卡森”统一提供羊皮、款式和辅料,让海宁的60个皮衣加工厂定牌加工。朱张金就是利用其他工厂的资源,帮助自己扩大生产。那年,“卡森”皮衣在俄罗斯销售了60万件,净赚了1800万元! 
  海宁的老乡见朱张金在莫斯科成功了,纷纷北上与朱张金抢夺俄罗斯的羊皮衣市场,这时,朱张金却毅然停止了羊皮衣生产,转身生产猪皮衣。果然,卡森猪皮衣盈利750多万元。       
9。眼光要准,出手要快(2)       
  1997年,朱张金到香港参加皮鞋展销,他发现展会上有个奇怪的现象,中国、韩国、斯洛文尼亚等国的企业展出的都是猪皮制品,而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展出的都是牛皮制品。从香港回来后,朱张金就毅然停止了猪皮生产线,改上牛皮生产线。当卡森高层管理人员表现出不理解的时候,朱张金却斩钉截铁地回答:“商机稍纵即逝,如果等每个人都认同的话,太晚了!” 
  现在,“卡森”牛皮制品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牛皮沙发等家具畅销美国。2003年2月,卡森牛皮沙发顺利进入白宫。但是,朱张金并没有沉迷于牛皮生意。他说:“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