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717章

蒙山军-第717章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指挥官是石大寿上将。后者是熊勋上将,两个战场其实是独立的,只有战略上的配合而没有战术上的协作。石大寿上将坦率地检讨,认为哈尔科夫防御战打的不算好,特别是仓促接管阵地的第11军尤其如此,暴露了该军在防御战中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守住了阵地,但巨大的伤亡表明该军缺乏战术的研究,只会打猛仗而不会打巧仗。11军军长曲致庸也很痛苦,在战后向集团军、远征军总部均报了申请处分的报告。战后,该军32师师长被降职,表明了远征军总部的态度。

石大寿认为布党红军战力强过了俄军,特别是他们建立政治委员制度后对部队的控制加强了,一个营可以连续投入三次进攻,有的连队打掉一大半仍拼死冲锋。据俘虏供认,红军的军纪极为严酷,政治军官拥有很大的权力,甚至可以否决军事指挥官的决定。而政治军官均是布党成员,勇于献身,在战场上的表现极为勇敢,有一种宗教式的狂热,非常值得我们注意。

罗姆内战役则是完胜。此役再次证明熊勋领章上三颗五角金星的含金量十足。但熊勋本人对罗姆内战役却多有不满,他在给远征军总部及总参谋部的综合报告预测了俄国内战的前景,熊勋不认为哈尔科夫战役就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如果要实现南方(指大俄罗斯国)和北方(指布党政权)力量的平衡,远征军还需要获得一次重大的胜利,要消灭三五十万布党的精锐军队才行,因此,远征军不仅不能削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接下来分析了罗姆内战役第1集团军的伤亡,喟叹伤亡多来自新兵,一个参加过三场战斗并存活下来的老兵的作用超过五个新兵!因此建议调集更多的部队来俄国“练手”,实战永远强于训练,罗姆内战役再次证明了骑兵的没落,即使我们拥有了外蒙及唐努乌梁海,也没必要发展骑兵了。就陆军战场通讯和侦察而言,战马也必将被小型的侦察汽车所取代,汽车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运输工具,在罗马尼亚和罗姆内一再证明了其战略价值,但机械损耗和战场损耗太大了,罗姆内战后,本集团军损失了50%的汽车,一部分是受损于机枪和炮火,如果将汽车装上一层钢板就更好了……在这里,熊勋第一次提出了装甲汽车的概念,尽管想法还很模糊。熊勋还对军用汽车的可靠性和运动力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他看过了在乌克兰北部摧毁的德军坦克残骸,对钢质履带很感兴趣,建议国内试制一批装备履带的汽车,那样对通过泥泞道路就有把握了。

熊勋还就战术问题做了长篇分析,认为运动战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而巷战对于进攻一方则是最不可取的作战方式!必须尽量避免巷战的出现。就罗姆内战役而言,如果以第1军切断罗姆内的对外联系,逼迫红军主动寻战或突围会好的多。这是一个优秀统帅应有的素质,总是能发现自己排兵布阵的不足而不是满足于胜利的结果,那些只重视结果的将帅难免落后于形势的发展甚至被淘汰。

第九节晋衔与调职

哈尔科夫战役之后,7月初,龙谦在北京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军事问题。拟定的议题有三项,第一是俄国战局,认为俄战已进入了新阶段,国家的对俄战略要做全方位调整,战略目标以协助俄国打击德奥同盟国争取获得外交、经济、国防更有利地位转为巩固大俄罗斯政权并建立一个与中国长期友好并在政治军事经济上依赖中国的新政权。第二是一批高级将领的褒奖和晋升;第三则是下一步国防重心、军队顶层机构的设置及部分军方人事调整。

开幕式上,龙谦明确讲道,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国防体系肯定要做调整,但这次只是务虚性质,远征军还在俄国打仗,西欧的战争还在进行着,不宜遂行改变现有的机构,一切等和平实现后再做。但讨论和研究是必要的,难得把这么多高级将领聚在一起,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特别是各军区的同志,平时来北京机会不多,当面谈,当面争论总比拍电报强嘛。

会议共进行了七天。前三天分析研究了俄国战局的发展走向和国防重心的调整,由总参谋部主持。后三天研究了国防机构的建设和调整,由国防部主持。最后一天范围扩大了,政务院、国会两院的主要首脑应邀参会,由龙谦亲自表彰晋升了一批高级将领,并宣布了人事调整方案,最后做了总结讲话。

整个会议龙谦只在一头一尾出席了,但期间他按照老习惯设家宴宴请了外地赴京的将领们。

对于俄国战局。会议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分裂俄国对于中国有着深远的意义,利益极大。因此应大力支持大俄罗斯国,特别在现阶段,远征军的任务是歼灭或重创布党红军主力,但不应彻底打垮之。具体的战场选定,战役指挥应交给远征军总部负责。总参谋部的意见是大俄罗斯国重心应东移,不应平分兵力,彼此失顾。

对于中国的国防重心,军方几乎都是激进派。主张继续扩大疆域。收回历史上失去的权益和领土。具体方向上却分成了南进、西进和北进三派。以胡宗玉为代表的南进派认为应乘法国无暇东顾之际扶持越南的独立。这派的理由是北进和西进在经济上均是投入,收益暂时看不到,而南进则不然,投入小而收获大;西进派以封国柱为代表。认为西北历来是中国的软肋。不知有多少中央政权的垮台来自西北的变乱。现在新疆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既然俄国开放了中亚,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俄国的分裂使得他们无力南顾。不乘此良机西进则会遗恨千古。主张第一步彻底肃清新疆分裂势力,然后进兵汉唐故地,扩土开疆,彻底解决西北问题;北进派以程二虎、张作霖为代表,认为乘机驱逐日本、收回辽南权益并相机夺取海参崴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大俄罗斯国不敢说什么,日本绝非中国的对手,别说远征军了,只要动员北方军区、中央军区及卫戍区的兵力就可以将日本彻底赶出中国领土。

会议对此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对于国防机构的设立和调整,一部分人提出了应设立陆军总司令部。既然设立了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而总统一向主张陆海军协调发展,以国防部和总参代行陆军指挥权似乎不那么顺。不可避免地带出了军事机关的地位级别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国防部、总参谋部和联勤总部三总部为最高,其中国防部管人事和经费,总参管作战、训练及军事教育,联勤总部管后勤。但联勤总部的地位似乎低于国防部和总参。总参下面又设了好几个兵种部,比如炮兵、工程兵、通信兵,而这些兵种部的人事和经费却又被国防部管着,成了双重领导,扯皮推诿效率低下的问题日益严重,如果设立陆军总部,即可将相关兵种部纳入陆军总部,管理就顺了。另外,大军区和兵种部的关系也比较乱,总体上嫌兵种部指手画脚,几位军区司令官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但设立陆军司令部则严重影响国防部的地位,所以主持会议的封国柱元帅很不高兴,司徒均劝慰,既然总统拟定了这个题目,就让大家说嘛,最后不是有总统把关嘛。

对于预先放出的晋衔之风,参会的将领们更为关注,建国之后实行军衔制以来,军衔成为和职务平行的“名位”,由于建国以来对外的一系列胜利,军人的地位极高,特别是军官受到了极大的尊敬,军官的职务看不出,但军衔却摆在那里一眼就看得到。所以晋衔的**不次于晋级,何况军衔和职务是挂钩的,有编制军衔一说,什么职务配什么军衔,大致不乱。军衔制实行之初,编制军衔定的相对低,全军只有那么几个上将,都是国防军的元老级人物。但参加欧战后大家的视野开阔了,与外军交往也多起来,同样是军长,人家是中将,自己是少将,感觉到低人一等。要求与世界主流接轨的呼声一直在。而且,国防军高级将领晋衔卡得很严,非战功难得晋升,晋衔的将官们多出自山东之役及俄战,让无缘参战的将军们大有意见,比如蓝心治、胡宗玉、程二虎等人尤为如此。这次军事研讨会上二人便强烈要求赴俄参战,遭到了封国柱和叶延冰的训斥——都去俄国打仗,大军区谁管?兵谁练?

他们情知远征军诸将肯定又要“占便宜”了,没得办法,谁让人家有实战机会呢?熊勋因罗马尼亚战役而晋升上将,吴佩孚因波东战役而晋升中将,这一次还不知有多少人沾光呢。

胡宗玉知道封国柱肯定知道内幕,作为主管人事的国防部长。封国柱肯定晓得方案的详情,于是私下向封国柱了解情况,遭到封的训斥——总统的性格你不知道?打听这些干什么?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也争不来。

直到最后一天,由龙谦首先宣布了高级将领的晋衔。

远征军总司令王明远不出意料地晋升为陆军元帅。

晋升吴念、程二虎、蓝心治、胡宗玉、瞿鸿翔、曹锟、冯国璋七人为陆军上将,范德平、萨镇冰为海军上将。

晋升杜三立、黄锦辉、蒋方震、丁小富、阎树林、张作相、薛晓才、郭海昌、高虎子、张孝准、蒋存先、蔡锷、迟春先、韩子英、梁华达等15人为陆军中将,晋瑞功、姜义柳、李准、黎元洪为海军中将,隆鸿渊为空军中将。

一批战功卓著的准将和上校被晋升为少将、准将,由各军区、总部机关及远征军总部宣布并晋衔。

委任王明远元帅为国防部长,委任封国柱元帅为远征军总司令官。两位最为龙谦器重的国防军巨擘再次做了对调。这不能看做是对王明远的“贬斥”。反而是对王明远的重视。远征军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战果,他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付布党红军,封国柱足够了。

龙谦脱稿解释了晋升的原因:功绩。完全是功绩决定的。功绩不独来自战场。管理和训练同等重要。几位由中将而晋升上将的同志。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晋升。大军区司令、海空军副总司令的编制军衔都靠上了上将,完全是按规定办事。龙谦特别提了两个人。第一是范德平,认为在俄国建立了卓越功勋,理应得到晋升。其二是萨镇冰,辅佐方时俊司令在海军建设上功绩卓著,完全配得上上将军衔。一些该晋衔的没有升,自己去找原因。当然,可以申述,也可以跟我讲,但如果就此闹情绪,对不住,我是不理的,不像话的,我就剥了他的军装。总之,要珍惜荣誉,经常地想一想,自己的贡献配得上肩章上的星星吗?

对于国防重心的确定,龙谦没有明确指向,他说大家讨论的意见都看到了,很受启发。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今天先不定,大家继续思考。

对于国防军最高管理机构的调整,龙谦认为目前情况下海空军力量与陆军相比还严重不对等,国防军还是以陆军为主,成立陆军总部暂时没必要,国防部就是陆军总部嘛。等海空军发展到一定水平,陆军司令部是要成立的。

关于总参下属的兵种司令部,龙谦认为利大于弊。不仅不能取消,而且应当加强。兵种司令部和大军区是平级,在训练上有权指导检查各军区,特别是炮兵、通信兵和工程兵,但兵种部直辖的部队,比如由总参直管的重炮师,可以下放到军区管理,这样比较顺一些。政府机构分条条和块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