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364章

蒙山军-第364章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败北,铁良并不是刁难北洋系。

昨晚的会议段永清和蔡锷都全程参加了,尽管他们没有发言权。铁良获得了他最希望的结果。袁世凯仪仗的北洋被南军击败了!最为诡异的是。导致北军失利的是北洋系被划入南军阵营的另一支部队击败的。或许这才是铁良最希望看到的吧。

段永清和蔡锷相识已经有几个月了,他承认蔡锷很聪明,军学功底扎实。但他并不一定明了上层的钩心斗角。也许等铁良还朝,争议纷纷的官制改革就要揭晓了吧?还有,一直在嚷嚷着朝廷要将第三、六镇的指挥权收归兵部,估计真的要实行了。北洋六镇,第一镇是旗营,第五镇一直由兵部直管,袁世凯在失去了第三、六两镇后,对抗满洲权贵的本钱就少了一半……

段永清并没有传递北军部署的任务,他是在彰德府看到那个符号后临时决定的,这样做是不符合纪律要求的。情报处给他的任务是长期潜伏,收集北洋军训练、装备、驻地以及标统以上军官的资料,他并没有接到收集北军演习部署情报的指令。段永清突然有些后悔,觉得自己的行动鲁莽了,也许会受到情报处的斥责甚至处分……

“就军容而言,山东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练兵的,很有些不一样的味道在内。”蔡锷的湖南口音再次传来,“老段,什么时候能去参观下山东武备学堂?不知道他们是否欢迎留学归来的人?”

“应该是欢迎吧?他们的参谋长便是留学德**校。”见周围很多人都举着望远镜在观察,段永清也举起了望远镜,从左到右缓缓移动,最终停在了最西段的十九标那里不动了。

“排斥留学生是愚蠢的!”蔡锷也在用望远镜观察。

目前仍在袁世凯掌控下的北洋军并不欢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这点不像南军,据说第八、第九镇是敞开大门欢迎留学生的。但北洋不是。

说到留学学习军事,大清朝海军军官主流是留英派,但陆军方面,主要是留学日本,去德国的人很少,“对了,段大人就是留德的嘛。你应该出去走一走,至少应当去日本走一走。”蔡锷很喜欢段永清的性格,沉稳,寡言,标准的参谋军官模样。他忽然想起了蒋方震,他这位同学一直谋划着去德国学习陆军。

“这个可不由我说了算。”段永清放下了望远镜,检阅结束了,大概上峰们再讲一番勉励的话,这次大会操就要结束了,再见到自己的部队不知要到何时了……“不过,想去山东参观军校可不难,他们就是北洋一脉嘛。”段永清沉声道。

“嘿嘿。”蔡锷意味深长地笑了。

果然,首脑们回到检阅台后,铁良代表朝廷做了一番勉励性的讲话。宣布会操结束。

晚上,袁世凯出面在彰德府设宴宴请参加彰德秋操的各路兵马管带(营长)以上军官,剑拔弩张的气氛已经基本消除,杯觥交错,猜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

周毅作为第五镇赴彰德参加会操的最高级将领,座位被安排于第二桌,同桌的有王士珍、黎元洪、曹锟、王占元、段芝贵等人,职务最低的都是协统。王占元现在是第二镇第三协协统,这回是来观摩会操的。段芝贵原在第三镇任职,现在是新军督练处总参谋官,据说是段祺瑞的绝对亲信。

席间曹锟并未因昨日的大败表示出对周毅的敌意,相反,这位有曹三傻子之称的长相憨厚的北洋“名将”主动向周毅敬酒,连连夸赞山东军打的好,“周协统练的好兵!你们的进攻太犀利了,更令曹三我佩服的是果断转向攻击铁树庄,真是一招妙棋!如果你接着打郭村集,胜负尚不可知呢。哈哈。”

“仲珊你的脸皮就是厚!人家一个回合便打下了你的凉水井。我可是就在现场。看的很清楚,你败的一点不冤!”王士珍接过了曹锟的话,“论进攻战术,你真该好好向周大人学一学。”

“不敢不敢。您二位都是北洋前辈。在您二位面前。实在是当不起‘大人’之称,周某侥幸一场,那是曹大人疏忽了……”周毅站起身。恭敬地对二人说,“周毅后学晚辈,借袁大帅的酒,敬二位大人。”

黎元洪一张弥勒佛般的胖脸上满面红光,昨晚兴奋的基本没睡,但至今了无困意,这场胜利足以告慰张香帅了,而且,南军的胜利之功基本要记在自己名下,今日阅兵结束,铁良及良弼两位炙手可热的满洲权贵特意跟他聊了很久,对第八镇及第二十一混成协的训练多有夸奖,铁良当面许诺,二十一混成协之前那个讨厌的“暂编”二字肯定会拿掉了。

这个承诺让黎元洪兴奋不已。军队番号是一个神圣的东西,有了番号,就有了兵,有了钱,有了地盘,有了想要的一切……

见周毅起身向王士珍和曹锟敬酒,黎元洪抓住机会,“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咱大清陆军如此多的俊杰凑在一起,干脆咱们一起干一杯,愿咱大清陆军称雄当世!”

“宋卿兄说的是,干杯。”曹锟立即响应。

段芝贵挨着周毅而坐,在落座的时候低声对周毅说,“周兄席后少留,有几句话想单独对周兄讲,请周兄务必赏光。”

周毅一惊,又不好拒绝,目光不由得瞟向了蒙山军诸将所坐的那一桌,却没有发现他要看到的那个人。正在此时,袁世凯端着酒杯过来了,“喔,这位就是周毅周协统吧?久仰大名了!”

“不敢,周毅贱名,有污袁大帅清听。”周毅急忙站起身来。

身材五短的袁世凯伸手在周毅肩头按了一下,“坐,坐嘛。他们都是老夫的老部下了,我过来可是专门敬周协统的,说起来咱们也算不打不相识,哈哈,龙退思虎踞山东,为朝廷练出如此精兵!周协统居功甚伟,我是知道的!对了,周协统表字如何称呼?”

“坚如……”这个字是陈超后来帮他起的,一般也不用。

“坚如今年青春几何?”

“回大帅的话,周毅是甲戌年生人……”

“喔,才三十三嘛!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英雄正当少年时!香岩(段芝贵字),原来你也算北洋年轻一代的才俊,比起坚如老弟可就差远啦。”段芝贵今年虚岁三十八,在北洋诸将中算是年轻的了。其实袁世凯年龄也不算大,作为北洋主将,他不过四十八岁,正在一个男人最黄金的年纪。

“那是,那是。我可比不上坚如老弟。”段芝贵笑着说。

“哈哈,一直想会一会龙退思,可惜命运弄人,竟然至今未见令老佛爷激赏不已的北洋之龙。坚如此番回山东,替老夫带个话给龙谦,就说老夫邀请他来直隶,无论是治军还是办实业,老夫都想当年讨教啊。退思将军若是亲来直隶,老夫定将倒履相迎!”

“大帅的话,卑职一定报告提督……”

“好!坚如啊,这次你打的好!算是替老夫教训了一下仲珊他们,平时总以为自己了不起,现在应当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吧?坚如,老夫虽不善饮,这杯酒还是要敬你,也敬第五镇的健儿……”

周毅诚惶诚恐地跟袁世凯碰杯,目光不由得再次投向那一桌。

周毅席间留意的那个人便是江云。今晚的宴会江云没有出席。此刻,在据酒店不远的一处民宅里,江云召见了便装而来的段永清。

“谁允许你擅自行动了?”江云锐利的目光盯着段永清,“我给你的交代都忘记了?”

“卑职不敢,卑职知错了……请处长处分。”

“安插你到现在的位子不容易,坐吧,”江云缓和了语气,“瑕不掩瑜,你的任务总体上完成的不错。司令几次向我提起你,要我确保你的安全。目前你的任务仍然是休眠,好好当你的差,针头线脑的情报,用不着你来提供。懂吗?”

“卑职懂了。”

“这次你的情报帮了部队的大忙。但司令并不在意一场演习的胜利,演习就是演习,不是战争!过早地引起朝廷的重视未必是好事,你要引以为鉴。这次的错误,我就不做处分了,但没有下一次了!”

“是。”段永清擦了擦额头的汗。

“这次会操北军失败,他们怎么说?”

“据说袁世凯十分震怒,骂了段祺瑞。但铁良却很高兴……估计秋操结束,北洋第三、六两镇的指挥权将要收归兵部了。而兵部将要改组为陆军部,尚书都说是铁良……”

“嗯,还有呢?”

“昨日京师有急报传来,良弼已经动身回京了,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哦?回去的还有谁?”

“目前除了良弼,其他人都在。”

江云沉吟片刻,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这是给你的活动经费。记着,要从里到外站在北洋的立场上说话办事,不得流露出一丝对山东的同情和赞扬。广交朋友,但花钱要适度,不要引起他们的怀疑。”

“是。”

“没有新的任务给你,”江云站起身,在房间走了几圈,“你的任务除了潜伏,还是留意北洋高层的动态,特别是他们对山东的态度。每两个月写一份综合性的报告给我。从现在起,你有一个新的代号‘百灵’,旧的联络方式废止,如何联络,会有人找你的。如果有急事,到天津轮船局马路广福源茶庄找赵老板,你说‘听说新出一种叫百灵的白茶,你这里有没有?’他就知道你是谁了。没有特别紧急的情况,不准主动联系。”

“明白了。”

“好好干。司令知道你,完成好任务,你便是咱蒙山军的一等功臣。”

第四章机遇与抉择第一节湘赣边界暴动

没有任何证据指明1906年秋发生在湘赣边界的大规模反清暴动与孙文与暴动有直接的联系,但确实有同盟会的主要干部参与其中了。

就在清廷精心组织了彰德秋操,对各部新军进行了全方位展示的当口,在湘赣边界,一场前所未有的武装起义发生了。

彰德秋操已经结束,最先离开彰德的参演部队是山东军。这个名称据说是袁世凯给的,通行于清军上层,由此足以证明第五镇彻底成为一支独立于北洋之外的武装。

先期离开彰德的江云发出了指令,启动他初具规模的情报网努力查明中枢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导致了良弼的提早离开。某种事情肯定发生了,周毅也证明了这点,在秋操结束后第二日下午临时召集的关于大军补给及返回的会议上,不见了袁世凯和铁良,那两位重要人物也走了。江云相信段永清的情报,那是一个证明非常可靠且很能干的高级间谍,他所提供的情报还没有出过任何的问题。

那天主持会议的是兵部侍郎徐世昌。数万大军云集彰德府,每日所耗的粮草数目惊人,徐世昌受袁世凯和铁良的委托,尽快安排诸路兵马各回各家。

湘赣边界事件冲淡了彰德秋操带来的气氛。

消息在第三天(10月27日)得到证实,在湘赣边界,一场自捻军覆灭后的大规模民变爆发了,湖南及江西两省严重动荡不安。令清廷极为惶恐的是。暴动者自称承继太平天国的未竟事业,公开打出了反清的旗号。

近年来,孙文逆党一直在折腾,小规模的起义在两广及两湖此起彼伏,让朝廷极为头疼。如果这次大规模民变是孙文一党所操纵,问题将更为复杂。朝廷召回袁世凯、铁良等重臣就是商议如何迅速扑灭这场突乎其来发生的暴动。

在叙述朝廷的反应之前,有必要简述一下暴动的情况。

1906年10月,湖南醴陵、浏阳及江西的萍乡发动了以哥老会为主要力量的起义,他们自称承继太平天国的事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