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汉骠骑 >

第23章

大汉骠骑-第23章

小说: 大汉骠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亲手射杀,但霍去病对那人并无太大的印象,只知道他面目柔美,年纪很轻,看上去倒不像上战场厮杀的主。

    难道平阳公主知道那人是谁?

    低声吩咐了赵破奴不要说出去,在没有证据之前,告诉卫青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就在霍去病等人休息的时候,在他们前方数里处的山脚之下,有数人正凝神等待,一辆普通的马车从北面驶了过来,停在他们面前,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子和一粉雕玉琢的少年从马车之上钻出。

    少年揉揉肩膀,抱怨道:“这一路好生颠簸。”

    正是曹襄和刘陵。

    刘陵弯下腰去,柔声笑道:“取这条小道才能赶到前面,难道小侯爷你不想见识一下吗?”

    曹襄闻言双眼顿时放射出好奇的光芒,兀自有些将信将疑道:“郡主,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去看了不就知道了。”刘陵微微一笑,百媚横生,周围看得人都微微有点失神。

    “郡主,仙长已经等候多时了。”说话之人正是领头之人,有一双夜枭般的眼睛,中等身材,声音却出奇的柔和。

    ----------------

    存稿中,下周两更。
颍川风云 第四十章 改命(2)
    “伍中郎,仙长已经到了?”面对这些下属时,刘陵顿时恢复了原先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冷淡而又不失亲近。

    伍被,淮南八杰之一,和同为八杰之一的雷被是淮南国文武两大支柱,现在竟然出现在这里,可见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伍被低下头去,以示不敢和刘陵对视,温声道:“仙长已经在山头了,就等他们过来了。”

    刘陵点了点头,当下一行人也不说话,径直上了这座山。

    在山上一平坦的地方,有十几人正小心谨慎的散在四周,警戒功夫做的十足。

    在中央有一祭坛般的高台,按照祭祀太牢的礼仪上面摆放了牛、羊、猪三牲,还有众多物事,在高台中央却极为特异的摆放着一块通体晶莹的玉石,隐隐放出光芒。玉石只有人头大小。但是却放在中央,这是任何祭祀都不曾有的。

    一身穿彩衣、面有涂料的怪异老者端坐于前,闭目不语。

    “郡主殿下!”刘陵这方向的一人见到上山的刘陵等人,顿时上前来欲行礼。

    刘陵微微摆摆手,这一路登山消耗了不少体力,鼻尖微微沁出点点汗珠。

    曹襄却是极为感兴趣的望着眼前的一切,对那块玉石尤其感兴趣。

    “郡主,那是什么玉石,这么好看。”曹襄指着玉石问道。

    “侯爷不可无礼,那是仙长之物,不可侮言秽之。”伍被脸色微沉,不由带上了教训的口气。

    曹襄闻言双眉一皱,就欲发作,刘陵轻言制止了他:“小侯爷,那的确是仙长的神物,连我都是第一次见呢。”

    “我不是仙长,这是世人的误称。”沙哑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曹襄转头看去,那怪模怪样的老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然走了过来。

    众人尽皆露出尊敬的神色,在神秘的力量面前,任谁都要放下架势。

    老人近看上去更是形如鬼魅,颧骨高耸,眼眶突了出来,枯瘦的身体再加上怪异的打扮,在深夜足能吓死胆小之人。

    可是很古怪的,尽管这般吓人,但从老人身上却透出一股如天地般苍茫的力量,巍巍让人深陷其中,忽略了形象的恐怖。

    “我是巫者,拜天地,敬鬼神的巫者。”老人的话带着一种难明的力量,捶击着所有人的心灵,在说到他的所属时众人感觉眼前的老者成了天、成了地一般,虽然这种感觉一闪而逝,但却是那般的真实。

    “仙长……”所有人的眼中带上了狂热,连刘陵和伍被这般心机深重的人都不例外,更不用说曹襄了,双膝一软,差点跪俯于地。

    老人露出一丝苦笑,巫者虽然有大神通,拥有和天地鬼神沟通的能力,但由于巫者自身的局限,自上古时代以来,巫者的传承已然越来越少,当今世上仅剩的巫者更是就剩下他一人。

    大汉好道,哪里还记得他们这些巫者,把神秘之人视为仙长。要知道巫者可不敢如此称呼,他们自视为天地鬼神的侍从,如何敢自称为仙。

    “自我之后,巫者将永绝于世,天地之威将再无人知晓,世人的未来将握在世人自己手中,巫者再也不能指导前进的方向。”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战栗,眼光仿佛越过了千年百年,越来越远,看到了来世,看到了未来。

    “仙长,却不知能否如我等所愿。”刘陵第一个恢复过来。

    “生老病死,要问过苍天,我也没有把握,而且必须在千米之内且心神不宁才有影响。”老人眼中的神采黯淡了下去,淡淡道。

    “没问题,我保证他不会安宁的。”刘陵嘴角勾起一丝笑容,美艳无比。

    “还需要他的生辰八字。”老人缓缓转身,往高台走去。

    刘陵往曹襄望去,“没问题,我知道那贱奴的生辰八字。”曹襄咬牙切齿道,眉间掩饰不住的露出狂喜。

    老人眼中划过一丝怜悯,但由于背对众人,没有人注意到。

    霍去病一行人休息一阵后继续上路,不过速度慢了不少。

    就在离卫青他们后方数公里之外,李息全身戎装,立在一处山头,远远望着黑点般大小的霍去病等人。

    “怎么样,探到了什么消息没?”李息转头问身边的副手。

    “大人,据探子来报,在颍阴县那块有大规模人马调动的痕迹,初步估计在数百上下,去向不明,我方人手不足,无法探知现在的位置。”他的副手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将领,躬身答道,脸色微红,为自己的无力感到羞愧。

    “不用自责。”李息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安慰道:“一郡之兵原本就有限,我们不知贼寇藏在何处,四处布点,自然不能准确追踪,不过……哼哼。”

    但是贼寇的目标是谁李息清楚的知道,之所以不派兵跟在霍去病等人身后,就是不知贼寇会从哪里来,现在知道了自然能够从容布置,集结兵力,而且不会打草惊蛇。

    “布置下去,尽量收拢人员,引敌人入翁,派人乔装靠近卫大人,告知这一情况。”李息沉声不慌不忙的安排道。

    年轻将领应声离去。

    “没想到竟然藏在颍阴县,哼,灌贤,李某倒想看看你怎么推卸责任。”李息冷哼一声。

    通往颍阴县的要道上,以那五人为首,大约六百人藏于密林中,静静的等候霍去病等人到来。

    粗壮汉子来到刀疤大汉身边低声道:“老大,没有发现有郡兵调动的迹象,看来这小杂种自寻死路了,哈哈。”

    刀疤大汉并没有笑,沉着脸不说话。

    “怎么,老大,难道你以为还有危险不成,我们像龟孙般躲了这么久,他们一定以为我们已经离开了颍川了,加上皇帝逼得紧,肯定没有意料到我们会埋伏在这里。”粗壮汉子分析的头头是道,嘴角露出一丝狞笑:“再杀了卫青,我们可是大功,说不定可以抵过少主身陨的大罪。”

    “希望如此吧,我们别无选择。”刀疤大汉叹了口气:“叫兄弟们好生休息,他们估计还有几个时辰就到。”

    刀疤大汉抬头望了一眼天空,秋日已然往西方偏斜。
颍川风云 第四十一章 改命(3)
    霍去病等人接到李息送来的消息后,速度更加放慢,既然贼寇就在前方某一处,急着前去自然不智,以他们现在的兵力完全是送死,必须要李息手下的郡兵相助才能把胜利果实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为了给李息调兵争取更多的时间,减速前进是很好的选择。

    “我们这样是不是太被动了,谁知道贼寇会从哪里冒出来,要是李大人救援不及……”霍去病眉间隐见忧色,却是为前途担忧起来。

    “放心好了,李大人乃将佐之才,对付小小贼寇自然不在话下。”卫青微笑着安慰道,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动,视凶险的前途如无物。

    “去病,如果换成是你,会用什么办法在保证我们安全的前提下把贼寇逼出来。”卫青起了考教之心,笑眯眯的看着霍去病,看他如何作答。

    霍去病略一沉思,心中已然有了注意,笑道:“敌暗我明,自然要将这形势颠倒,至不济也是形势相同才有胜算,最好的情况自然是贼寇主动来攻。”

    卫青微微颔首,饶有兴致的等他继续说下去。

    “要想引贼寇来攻,去病认为有好几种方法,最佳的一种莫过于使贼寇认为不提前攻击我们将失去机会,以他们对去病的仇视,必将做拼死一搏。只要李大人在颍阴县做出调动人马来迎接我们的假象,而我们慢慢行去,不入危险之境,贼寇探知,必定戮命来攻。”

    “好。”卫青满脸喜色,大笑道:“去病此计果然精妙,李大人所为定会和你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只管慢慢前行就是。”

    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却不易,这就是名将和庸才的区别。

    霍去病双眼穿过虚空,望向李息所在的方向,希望他能成功办到吧。

    已是夕阳时分,太阳在空中放射出最后的光芒,天地之间黯淡起来。

    李息虽然不知道霍去病的计策,但熟读兵略的他早就和霍去病想到了一起。当贼寇的探子探知背后颍阴方向有大规模兵员调动之后,别无选择的他们只能冒险出击。

    他们不动还好,一动没过多久就被李息的探子发现,迅速的把最新的消息报知李息。

    李息脸上露出一切尽在掌握的畅快,一切都已然布置好,就等收网了。

    “传下令去,后军立即赶到卫大人处,敢耽误军机者斩。”李息森然命令道。

    天空最后一丝阳光消失在天边,无尽的黑暗慢慢笼罩到大地。

    “报,校尉大人,前方发现贼寇,正往这里攻来。”暮色将这名报信的斥候脸色弄得一片灰暗。

    “全军准备迎敌,保持阵型。”卫青毫不慌张,大声的命令者,将惯用的强弓拿在手中,眼中露出嗜血的光芒,霍去病伤重才愈,只得躲到后面去。

    一阵纷乱后,所有人围成一团,缓缓往后退去,现在绝对不能就此逃去,要为李息合围争取时间。

    地面微微的颤抖起来,马蹄声隆隆传来,先行的百来骑贼寇出现在卫青等人的眼中,所有人不但毫不惊慌,反而兴奋起来,眼前阵容强大的贼寇就是一数量众多的绵羊而已。

    贼寇虽然人数有数百之众,但也不是人人都是骑兵,大多数还是步兵,要不然那么多马匹可不容易隐藏。

    “射。”卫青大喝声中力贯双臂,利箭犹如出海的蛟龙般往贼寇凶猛扑去,把当先一人贯穿。

    弓弦之声不绝,雨点般的利箭纷纷往贼寇身上落去。

    哀叫之声响成一片,贼寇顿时一阵混乱,但是也只是射杀了十余人,对贼寇的实力并无太大的影响。

    “下马,立盾。”卫青面沉如水,有条不紊的命令着。

    位于中间的几位胡骑登时放下手中的弓箭,跑到前面,接过后面传来的大盾,立在面前,同时骑马的胡骑也立起了盾牌,和地上的盾牌叠在一起,顿时将人和马都遮得严严密密。阵型在卫青指挥之下变成扇形,盾与盾之间只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