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心有不甘(重生美食) >

第112章

心有不甘(重生美食)-第112章

小说: 心有不甘(重生美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仟看向自己一手打造的心血结晶,精致完美如神的脸上像是在熠熠发光。
  看向沈何夕,苏仟背对着海风高抬着自己的两只手:“我喜欢这里,我也喜欢华夏,我更喜欢吃的,无论是你也好,俞正味也好,你们给了我关于华夏美食的憧憬和体验,让我忍不住想做什么。我已经做了,我要开一个能够影响全国的顶级的饭店,我要能让更多的人去真正地爱着华夏的美食。所以,你不能把我抛下让我自己去做这些。”
  沈何夕看看她面前还没有名字的四层楼:“这里全是吃的?就算是再精致的美食也不可能让客人们填满这整栋楼。”
  “怎么不可能?鲁菜、川菜、粤菜、本帮、浙菜、客家菜……还有西餐和和食,我会在这里容纳几乎所有的菜系,不管怎样的客人他们都会喜欢这里。”
  沈何夕继续沉默,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这样的设定似乎有点熟悉。
  “你来我这里,我把行政总厨的位置交给你,好不好?”
  刚刚还霸气横生的苏仟抱着沈何夕的胳膊摇啊摇。
  沈何夕轻轻摇了摇头:“我资历不足,如果我压在上面,你很难在国内找到多少大师级的厨师。”
  “不对,就因为你在,他们才更愿意来啊。”苏仟笑着看着这个女孩儿,从她们认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在这四年里她清楚地看着这个女孩儿的内心越来越强大。
  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具有怎样惊人的力量,三年多的时间里,她能凭借着自己对别人厨艺的点评在腐国那个口味糟糕性格骄傲的厨艺圈里混到风生水起,这简直就是奇迹。
  她说自己不是厨师,可她有让厨师们臣服的魔力。
  这样的天才,自己怎么能让她埋没呢?
  沈何夕毫不怜惜地把正在散发着费洛蒙的苏女神从自己的身上撕下来:“这个我还要再考虑。”
  她的未来是还没有什么规划,但是给苏仟当行政总厨这种事儿……想想就觉得心累。
  “不准考虑!快点答应!”苏仟改成拽着沈何夕的衣摆摇啊摇。
  沈何夕不理她。
  “答应吧!”
  不理她。
  苏女神智计百出手段用尽,也没有让沈何夕当场答应她的要求,两个人看完了酒楼往回走的路上,她还撅着嘴不开心。
  “对了,你这打算叫什么名字?”沈何夕随口问到。
  苏仟说:“饕餮楼吧,我觉得这个名字很霸气。”
  突然被雷劈了一样的沈何夕:“……”我似乎需要速效救心丸了。
  饕餮楼,十几年后在华夏最繁华的城市有这么一座酒楼,八大菜系无所不有,西餐也做得极其地道,在食客们看来,那是一个能够尽情享用美食的天堂,在厨师们看来,那是一个提高厨艺的圣地。
  想进饕餮楼当厨师,首先要有楼内厨师的举荐,然后要通过四轮测试全部通过之后才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干满了三年厨师们就可以拿到饕餮楼的鉴别书。
  那一纸鉴别书就是这个厨师扬名立万的资本,如果评价为优等就已经是能够撑起一个大饭店的顶级厨师了。
  后来,优等以上还有一个等级叫“正味”。
  这个等级,直到沈何夕去世也只有四个人拿到,其中就有沈何夕自己。
  也是有了“正味”的等级之后,不知道为什么,饕餮楼停下了打算继续开分店的运作,只在那个城市里让自己变成了最有名的华夏厨艺殿堂。
  饕餮楼,正味,八大菜系……最顶级的厨艺殿堂……
  现在的这个饕餮楼,就是原本应该开在另一个城市的那座么?
  正是因为俞正味的死,所以有了正味的评级,也有了饕餮楼停止扩张的理由么?
  那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就是饕餮楼神秘的老板么?
  苏仟一边开车一边正想着用什么样的方式能让几个老头帮自己一起劝小夕,坐在她后座的女孩儿突然一只手勾住她的脖子:
  “行政总厨是吧,我干!”这次我要自己用双手捧出一个奇迹,打造自己的殿堂。
  沈何夕的手有轻微的颤抖,没人知道她的眼神是多么的明亮到耀眼。
  ……难道小夕是觉得饕餮这个名字霸气侧漏很适合她的暴力属性么?
  刚刚费劲口舌也没有达成目的的苏仟有点纠结了。
  作者有话要说:唔~终于把苏仟的隐藏大boss属性交代完了,玛丽苏啊玛丽苏,人人都爱玛丽苏~~~~~
  大家觉得厨艺女王这个名字咋样?
  从名字可以看出,泥萌都是被我征服的小妖精!啊哈哈哈哈哈!掐腰仰天笑。

  第126章 椒麻鸡丝
  “两个龟儿子!”胖乎乎的大厨前脚刚进门就把手里的东西摔到地上就直接开骂。
  他三男两女五个徒弟像是鹌鹑一样团团地跟在他的身后一声也不敢吭。
  “黎伯行!”大厨又骂了一声;转头看向他身后表情都惶然的徒弟们。
  “你们都通过了;你们高兴撒?高兴个仙人板板哟!你们知道黎伯行跟我说了什么!?”
  这一行人也是刚刚参加完“寻味美食大赛”的海选。
  这位大厨姓陈;在京城发展了十几年;开了个口碑不错的川菜馆子,当然因为资历不够没有获得嘉宾邀请卡;但是他的五个徒弟都已经获得了预赛资格,按理是应该高兴的;但是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这一场比赛的评委有黎伯行。
  黎伯行这个人;跟他们原本没什么交集,按照这个陈大厨的说法;我们灶头上的人跟你们“耍把戏”的有什么可说的。
  但是今天的比赛;黎伯行作为评委大肆挑剔别的菜系的选手,端着一副不动声色的高人派头把其他菜系的名厨们气得够呛。
  偏偏因为他身后有几分势力,几个评委中也有人看他的脸色行事,把比赛弄得乌烟瘴气。
  一位粤菜选手和一位鲁菜选手当场退赛,也有几个拿到邀请卡的嘉宾当场拂袖而去。
  如果只是这样,也跟陈大厨和他的徒弟们没什么关系,偏偏这个黎伯行一副川菜天下第一的样子,让参加比赛的川菜师傅们都尴尬不已。
  天下派系繁多,更多的是人们的口味,又有谁能说自己的菜系能更胜于谁呢?黎伯行这样的做法让川菜厨师们都坐不住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陈大厨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没想到的是比赛结束之后黎伯行的弟弟黎仲知又特意找到他跟他说他哥哥是在为川菜争脸面,让脾气本就不太好的陈大厨差点就挥拳砸在那张道貌岸然的脸上了。
  什么时候川菜的脸面要你们俩没皮没脸的兄弟去争了?
  什么时候你们还能代表川菜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当时还有人在,陈大厨真的就要用拳头来捍卫川菜的脸面了。
  踢了门,砸了东西,瞪了徒弟,陈大厨还是觉得心里迈不过这道坎去。
  “他们的意思就是你们能通过,不是你们有多大的本事,是他们先弄掉了一批别的菜系的给你们让路!你们跟我说,你们需要别人让路?!你们的本事就不能堂堂正正地拿个名次?!”
  五个徒弟指天骂地地向师父表决心自己一定发愤图强在初赛里好好表现,用自己的厨艺给黎家兄弟左右十几个大耳光子。
  陈大厨的气儿这才顺了一点儿。
  他虽然总被人叫陈大炮,但是心里一直是有自己的算盘的,这次的美食大赛不说是规模空前,也是难得的机会,他好不容易想让自己用心培养的徒弟们能出头,就这么让这两颗老鼠屎给恶心了,他不找回场子他就不姓陈!
  用犀利的小眼神把徒弟们都轰出门,他拨通了老家的电话。
  “喂,老茂,咱那的比赛海选也结束了吧?你们来京城之前我先给你通个气儿……”
  这样的电话,今晚他不只打了一次,当然,今晚也不只他一个人打了类似的电话。
  黎家兄弟还在为今天他们在电视机前面威风凛凛的表现而沾沾自喜,他们不知道,有句话叫不作死就不会死,也忘了有句话叫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川地出身的人最是嫉恶如仇,他们这种代表川菜贬低别的菜系的做法已经真正地犯了川菜厨师们的众怒了。
  *******
  初赛原本定的是都在京城举行,但是考虑到地域特色的多样性和各地观众想要当面观看的诉求,初赛就改在了各省的省会城市。
  沈家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去了省城。
  沈何夕还是评委,裴板凳还是参赛选手,区别在于沈抱石和乐青林也拎着嘉宾证进去等着美食上桌。
  鲁菜,被人们誉为八大菜系之首,因为它技法全面用料考究,因为它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也因为它平和严谨不过不失。
  其实,这是鲁菜的优点,也是鲁菜的缺点。
  官府菜在大雅之堂上高坐,平民百姓望之而不及,所以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平民化的鲁菜又太普通了,普通到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可能道道菜都是鲁菜,道道菜又不是鲁菜。
  说道道菜都是鲁菜是因为他们用了鲁菜的技法鲁菜的调味鲁菜的菜名,说道道菜都不是鲁菜因为那些菜都不可能代表鲁菜。
  可是因为贴近了生活,所以在人们的眼中那就是鲁菜了,来自灶间的,来自母亲手上的,来自那些或大或小厨房的……因为都似是而非,所以人们也就不再把鲁菜的定义放在心上了。
  到底是什么是鲁菜,到底怎样是鲁菜,能说的出来的人越来越少了。
  或是人人能做,或是望而不及,这就是鲁菜的尴尬和窘境。
  再过一些年,当饮食品牌的概念开始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时候,当川菜凭借辛辣的口味爽快的性格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的时候,当本帮菜进了国际酒店入了名胜景点被人们推崇的时候,当潮汕菜从偏安一隅走出让人们新奇也追捧的时候,当粤地的茶点让人们念念不忘的时候,他们就忘了鲁菜。
  忘了它曾经的荣耀与辉煌,也忘了有那么一些人还在精益求精地让这个派系能努力地走下去。
  到那时,人们记得省城的美味,记得海边的海鲜,记得官府菜的高大上,可他们忘了这些都是鲁菜的一部分,带了山的味道、带了海的气息、带了历史的厚重和积淀,这些不是鲍参翅肚能代表的,也不是家常小炒能概括的。
  那,大概就是名存实亡吧。
  看着来自鲁地的精英厨师们在烹饪着九转大肠、奶汤蒲菜、芙蓉干贝、油爆大虾、原汁鲍鱼,或者改良后取名为泰山日出的浓汤扒鲍鱼,还有改叫听海的油爆海螺,改叫龙游金溪的蟹黄鱼翅。
  种种技法和名贵的食材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
  沈何夕在比赛选手中竟然看到了元三同,作为省城数得上的厨师,他竟然自己亲自作为选手参加了比赛。
  比赛的时候他做的也不是自己拿手的奶汤元鱼而是一道新菜——浇汤涨蛋。
  涨蛋其实是一道很家常的鲁菜,打到发泡的蛋液加上葱花打进热油锅里焖到蛋的上层都熟了再切块上桌,就是最常见的涨蛋的做法。
  元三同的这道涨蛋明显讲究了许多,竟然连锅子都是特制的,锅底和锅壁比一般的锅子要厚,锅盖上加了一层套子是为了让锅内的气压也稍高一点。
  烩制熟了的海参与肉末搅拌进蛋液中下锅做成涨蛋,再用熬制的素汤浇在做好后切成小块的海参肉末涨蛋上。
  鸡蛋是金黄的,海参用的是泡发的海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