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用饮食来作为文化交流的突破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而且我还有一个打算,那就是把我们的食品出口到欧洲,然后大量换取外汇。”
林远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才带着众人启程,登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列车,列车上自然还有伊利亚的陪同,自从列车爆炸发生之后,伊利亚对林远是言听计从。
经过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列车终于到达了莫斯科,林远带着众人下了火车,看着周围那些黄头发的俄国人,那些巴洛克式的圆顶建筑,众人都在心中感叹,这真是到了外国了!
俄国早就派人在车站迎接,把林远等人带到驿馆休息,按照计划,众人将会在莫斯科停留五天,然后就将启程前往英国。
林远刚刚带着众人把东西都放置好,伊利亚就来找林远,对林远说道:“沙皇陛下要在教堂广场上欢迎你们,你们赶快准备一下吧。”
林远眉头一皱,说道:“时间怎么这么紧?我们才刚到,连一天的准备时间都不给我们吗?”
伊利亚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歉意地一笑,林远知道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于是带着众人准备,等到换好了礼服,就在伊利亚的带领下前往克里姆林宫的教堂广场。
使团中的众人一路上欣赏着异国风情,很快就来到了克里姆林宫外,克里姆林宫并不是单独的一间宫殿,而是像故宫一样,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不过它比故宫要小多了,这里是沙皇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四周有高大的城墙。
在伊利亚的带领下,林远和众人被带到城门口,伊利亚先上去和卫兵说了几句话,沈晚晴在林远的身边小声地说道:“情况不对啊!”
林远问道:“怎么了?”
沈晚晴说道:“你看伊利亚的神色,好像很慌张的样子,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林远惊讶地说道:“这能有什么事情发生,难道他们要害我们吗?”
就在这时,只见城门一开,伊利亚一闪身躲了进去,林远心想:“他们到底是要做什么啊?难道真的要害我们?”林远想到这里不由得回身看了看,他的身后就是俄罗斯著名的红场,是世界著名的广场,是用红色的石头堆砌的,广场上行人,商旅络绎不绝,林远心想:“这里这么多人,他们怎么可能加害我们!”
众人等了一段时间也不见伊利亚出来,于是纷纷议论了起来,林远于是走上前去问城门口的卫兵:“伊利亚去了哪里?”
门口的卫兵冷冷地答道:“伊利亚是谁?不知道?”
林远说道:“就是刚刚的那个人。”
卫兵都懒得看林远,说道:“不知道!”
林远无奈地回到众人堆里,正在这时,却听见宫墙内响起了炮声,使团中一个名叫王根宝的厨师慌张地对林远说道:“不好了,这可是号炮啊!一会儿就有一哨喽啰兵从里面冲出来了!”
林远听见他的话心想:“你这是把俄国皇宫当成山寨了!”就在这时,宫墙里又响起了欢快的乐曲声,林远走到一个卫兵跟前,问道:“这个乐曲声是什么意思?”
卫兵说道:“皇帝陛下在里面接待贵宾。”
林远皱着眉头回来,对众人说道:“这就奇怪了,沙皇已经在里面接待贵宾了,可是我们还在外面呢,他接待的会是谁呢?”
林远想了想,说道:“我们就先回驿馆吧,这件事情我们以后再商量。”林远带着众人转身要走,就见到一个精壮的中年人从红场向着他走了过来,林远一见这个人就吃了一惊,原来这个人竟然长着亚洲人的面孔。
这人走到林远面前,抱拳施礼,笑道:“请问你们是不是中国来的使团?”
林远轻轻点头,那人又问道:“那你们可认识林帅?”
林远答道:“我就是,请问您是哪位?”
那人深施一礼,说道:“在下大盛魁大掌柜,卢万苏。”
林远听见“大盛魁”这个词也是一阵惊讶,大盛魁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商号,创办于康熙末年,此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内地到中国蒙古再到俄罗斯之间进行贸易的最大商旅,他们的规模极大,光是驮载货物的骆驼就有万头之多。
林远早就听说过大盛魁的威名,没有想到今天竟然在这里见到了,于是连忙还礼,卢万苏笑道:“林大人,您可知道里面欢迎的是什么人吗?”
林远正想知道这件事情呢,听见卢万苏发问,急忙问道:“我们是刚刚来到俄国,怎么可能知道里面是谁。”
卢万苏轻轻点点头,说道:“不妨请林大人和小人到我的铺面去喝茶,我们慢慢商谈怎么样?”
没等林远说话,沈晚晴就上来说道:“好啊,我和你一起去。”林远明白,这是沈晚晴担心其中有诈,所以要和自己一起去,于是三个人就穿过红场,来到了一家大店铺,大盛魁主要经营的是皮毛生意,所以里面摆满了各种皮毛,等到林远和沈晚晴坐定,卢万苏才说道:“现在里面被欢迎的人可不一般,他可是决定千万人生死的人!”
林远问道:“他是什么人?能够决定千万人的生死?”
卢万苏冲着里面的一个伙计挥挥手,说道:“你先去吃饭吧。”那个伙计知趣地走了出去,卢万苏小声地说道:“里面的人,是蒙古哲不尊丹巴的特使,您说俄国人为什么要用这么高的规格欢迎他呢?”
一提到蒙古,林远就都明白了,这个时候正是沙俄积极谋划,分裂蒙古的关键时期,林远说道:“我知道,俄国人是想着把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
卢万苏听见林远的话,不由得面上一肃,起身跪倒在林远面前,说道:“大人您真是慧眼如炬,小人没有看错!”
林远连忙伸手相掺,说道:“您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
卢万苏哀声说道:“陆放翁有云:位卑未敢忘忧国,小人虽是一介贱商,却对这蒙古局势,略知一二。”
第669章狼子野心
林远说道:“那就请您和我说一说吧。”
卢万苏说道:“我们大盛魁自从康熙末年就往来于蒙古与中原之间进行贸易,近几十年又与俄罗斯通商,通商之时,我们也接触过不少俄罗斯的官员,俄罗斯分裂蒙古的狼子野心,在蒙古和俄罗斯已经是路人皆知。”
“可是在我们大清,像大人您这样的有识之士实在太少,所以没有人认为蒙古乃是我们大清北部屏障,甚至有人说出了这样的话: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而贫瘠,毫无利与中国,反岁费数百万金而戍守之,不如将诸地分卖与英俄,计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不下二千万方里,每方里得价五十两,已不下十万万。”
卢万苏愤然说道:“说这话的人,竟然是一位名叫梁启超的举人,举人都是我大清未来栋梁之才,却说出此等卖国之言,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
这段话的确是梁启超说的,在林远的时代,梁启超为了给变法筹集资金,于是想到了这个办法,不过这件事情很多历史学家都不知道,林远很诧异,心想:“这个商人竟然能知道这件事情,可真是奇怪。”
卢万苏接着说道:“我们大清视蒙古如敝履,而俄国却视蒙古如家珍,我大清众人以为蒙古地瘠人贫,故此对之甚是轻视,殊不知,蒙古才是真正的聚宝盆,先说这牛皮羊皮一项:这牛皮羊皮乃是御寒佳物,西人最爱,原先我大盛魁买卖牛皮与羊皮,日收千金!每年为大清缴纳税银有几十万两之多!”
“还有羊毛一项,羊毛纺织成布匹,也能收入不少,可是蒙古牧民不知如何利用,任凭羊毛丢弃,有人说道:‘六月驼毛飘满地,浑疑春尽落杨花’,可见牧民对这些羊毛极不重视,若是有圣贤出世,教会牧民纺织之法,则日入万金无碍也!”
卢万苏说到这里眼神中满是愤懑,说道:“可是最近几年,俄国人,英国人纷纷赶来,若是他们能公平交易也就罢了,他们仗着手中有枪,腰中有钱,肆意压低价格,我给您举一个例子。”
“元人有一句诗,说:‘白马紫驼酒,青貂银鼠衣’,说的都是名贵之物,这‘银鼠衣’就是用银鼠皮制成的衣服,甚是名贵,西人贵妇最爱,历年买卖银鼠皮有千万张之多,蒙古牧民知道银鼠皮有利可图,便在放牧之余捕猎银鼠,剥下皮毛卖给我们,往常我们的收购价都是一百文一张,可是俄国人来了之后,竟然以奸细为由逮捕了我们的收购队。”
“俄国人不仅逮捕我们的收购队,还在牧民中散播消息,说大盛魁不再收购银鼠皮,弄得牧民人心惶惶,于是俄国人就趁虚而入,以十文钱一张的价格收走了牧民手中的银鼠皮,像这样的事情每年都有不少,我们状告无门,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面咽。”
林远眉头一皱,问道:“我怎么不知道这些事情?”
卢万苏长叹一声,说道:“林帅,您是东三省总督,这些事情又不在东三省的辖区,您怎么能知道呢?”
林远无奈地点点头,卢万苏说得累了,回身去拿桌子上的茶,喝了一口,林远说道:“您放心吧,蒙古这块宝地我是不会让给俄国人的,这里还有更加重要的东西。”
卢万苏说道:“林帅高瞻远瞩,比京城那些官老爷们强得太多了,不知道林帅所说的更加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林远笑道:“蒙古的盐池想必您听说过吧?”
卢万苏说道:“当然,蒙古的盐池中的盐品质上乘,非是别处能比。”
林远说道:“没错,我就是要这些盐!”
卢万苏问道:“在下只是一介贱商,不知道这盐有什么妙处?”
林远笑道:“在你们外行眼中,盐不过就是食物中用来调味的东西罢了,可是在我的眼中,它们都是军工,国防的柱石!而且盐有三种提取方式,其一是海水,其二是山石,其三就是盐湖了,三种里面数盐湖耗费最少,您说我怎么放弃如此珍宝!”
卢万苏连连称赞,林远说道:“您刚刚说里面的人是哲不尊丹巴的特使,那这个哲不尊丹巴是什么人?”
卢万苏说道:“蒙古众人都信奉喇嘛教,哲不尊丹巴就是蒙古喇嘛教的最高领导,他的本名很长,我就不和你说了,他出生在同治八年,今年二十六岁,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从他的住地西蒙来到了蒙古王公们的居住地——库伦,库伦之于蒙古,就如同北京之于大清。”
“就在他来到库伦之后,俄国驻库伦领事就千方百计地接近他,赠送他欧式玩具,几十种珍奇动物,以此来拉拢他,在他长大后甚至献给他一名女子,用这名女子来监视他,控制他,不仅如此,俄国人还肆意挑拨汉蒙两族民众关系,多次宣称汉族要灭亡蒙古,甚至派人欺压牧民,然后嫁祸给汉族人。”
卢万苏接着说道:“林帅,在您收复东北,并且把海兰泡、伯力、海参崴一起收复之后,俄国人侵吞蒙古的野心就更加猖獗了,他们名义上策动蒙古独立,实则是要把蒙古至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个背后,则是蒙古巨大的金银收益,林帅,您可一定要想办法保住蒙古啊!”
说到这里卢万苏再次跪下,说道:“大人,此时的蒙古牧民,被王公贵族统治,每年都要给王公贵族缴纳大量牛羊,而王公贵族可以随意打杀牧民,牧民与奴隶无二,若是林帅提一仁义之师进军蒙古,铲除不义王公,则蒙古百万牧民,尽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林远笑道:“那是当然了,在俄国人的羽翼之下,蒙古人民是不会得到幸福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