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度心术 >

第15章

度心术-第15章

小说: 度心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自觉赵普言之有理,但他并不相信高继冲会真心归顺,一时颇为犹豫。
    赵普看出了赵匡胤的顾虑,他于是又进言说:
    “不杀高继冲自不是我们的本意,但为了笼络人心,诱降其他诸侯,这样做并无坏处。陛下现在不要想高继冲是否诚心归附,只要陛下厚待于他,其目的也就达到了。万一高继冲复叛,那就是他咎由自取,以宋之力还是可将他攻灭的。”
    赵匡胤至此方笑,口道:
    “为了一统天下,朕糊涂一次又何妨?只是便宜了高继冲。”
    于是,赵匡胤不顾群臣劝阻,不但不杀高继冲,反任命他为荆南节度使。
    同年7月,宋灭武平,赵匡胤又特赦了武平主周保权的罪,授他右千牛卫上将军之职。
    乾德三年(965年)六月,西蜀被灭,赵匡胤拜西蜀主孟昶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他为秦国公。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六月,宋灭南汉,南汉主刘鋹被俘。刘鋹恶名昭著,十分残暴,赵匡胤本不想厚待他,他私下对赵普说,
    “朕厚待降王,乃是应变之策:似刘鋹者人多痛恨,杀之正可顺应民心。”
    赵普一声叹息,说:
    “既是应变之策,就当一力执行。刘鋹已无法为恶,为大局计陛下不要感情用事,过于善恶分明了。”
    赵匡胤思虑多时,他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成见,任命刘鋹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封思赦侯,俸外别给钱五万,米麦五十斛。
    刘鋹被封,时人皆感意外。南汉故地那些妄想复国的人,一时也失去了煽动民众造反的借口,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正月,南唐国灭,南唐主李煜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其子弟宗属都授予了官职。
    吴越国国王钱俶曾到宋朝拜见赵匡胤,群臣纷纷上书请求把钱俶扣留,以此要挟他归顺宋朝,夺其土地。赵匡胤自度这不失为一个良机,但他反复考虑之下,还是违心地决定放钱俶回去,他向群臣说:
    “朕也想将钱俶留下,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此事纵然有成,也会让世人人心不服,骂朕不义。征服天下不能急于一时,朕只能这样劝自己了。”
    赵匡胤把群臣的章疏送给钱俶,让他在回去的途中观看。钱俶一待看过那些建议宋太祖扣留自己的章疏,脸色骤变,心中害怕,又禁不住对赵匡胤十分感激。宋朝平定江南后,钱俶便主动献土臣服了。
    【原文】
    人欺不怒,忿而再失矣。
    【译文】
    被人欺骗不要发怒,愤怒只能让人失去的更多。
    【释评】
    在受骗上当面前,保持理智和良好的心态,就不会意气用事,从而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也就可能了。受骗上当并不是特别难堪的事,难堪的是一再被人欺骗而不觉。愤怒是对自己的惩罚,它对改变现状毫无用处。一旦因为愤怒让自己思雉混乱,行为偏激,这第二次伤害就只能算在自己的头上。不愠不怒,才能沉着冷静,反击有力。
    【事典】嬴政的改过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亲政之后,重视农业生产,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使国家的粮草储备十分充足,国力更见雄厚。
    韩、赵、魏、燕、齐、楚六国担心秦国过于强大,自己势将不保,于是千方百计地谋划削弱秦国。
    韩国苦思冥想,终想出一计。韩国派水利专家郑国前去秦国,名义上是帮助秦国兴修水利,其本意却是想借着水利建设来耗费秦国的人力物力。
    嬴政不知其计,他亲自召见郑国,十分高兴地说:
    “你能为秦国造福,寡人一定重重有赏。你但有所求,只管向寡人提出好了,寡人一定会设法满足。”
    嬴政派人随郑国到全国考察。郑国为使计划实现,表现得十分认真和不辞劳苦,他设计了全长三百多里的引水渠,并为此极端夸耀欺骗说:
    “此渠一旦建成,足有大半秦国可受其惠,增产的粮食更不可计数了。大王信任在下建此大功,近可保秦国丰衣足食,远可使大王青史留名,实可喜可贺也。”
    嬴政听了十分受用,马上批准开工兴建。鉴于这项工程开支浩大,一位大臣犹豫再三,终忍不住上奏说:
    “秦国虽强,也用不着把国力全都耗费在修渠一事上。修渠固然重要,但若使秦国由强变弱,便不可取了。如今敌国在侧,虎视眈眈,大王当以兴兵为要。”
    赢政为郑国骗言所惑,兴奋之情正在高涨,他不假思索便拒绝了大臣的劝谏,让郑国全权负责修渠之事。
    水渠修到一半之时,有人向赢政密报,说郑国是韩国派来的奸细,他的目的只是要削弱秦国的实力。赢政将信将疑,于是派人查证此事。真相大白后,嬴政愤怒异常,秦国的大臣也感到被骗受辱,怒不可遏,于是他们联合上书对蠃政说:
    “敌国不可信任,敌国之民更不可信赖。现在秦国旅居着各国的客卿很多,他们假意侍秦,必是心怀歹意,图谋秦国,大王应该把他们一律驱逐出境。”
    赢政见书遂表赞同,立即下令驱逐各国客卿。
    “逐客令”颁行后,身为楚国人的客卿李斯写下《谏逐客书》,上奏给羸政,劝他收回成命。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
    “先前穆公招揽贤才,从西戎争取了由余,从楚国宛地赎得了百里奚,又派人从宋国迎接蹇叔,从晋国聘来丕豹、公孙支。五位大贤,都不是秦国人,穆公重用他们吞并了二十多个国家,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的新法治国,获得千里土地。惠王用张仪的计策,拆散六国的合纵。昭王任用范雎,强大了王权,杜塞了权贵私门。以上四位君王依靠客卿而建功,假如他们驱逐客卿,恐怕就没有这样的成就了,大王也不该疏远贤才。”
    赢政深为李斯的《谏逐客书》所打动,他平心静气之后,自责道:
    “寡人怒火攻心,竟一错再错,如无李斯上书,寡人悔之何及?”
    有的大臣还是坚持驱逐客卿,他们一再对嬴政说:
    “六国的客卿都是善辩狡猾之徒,他们一见阴谋败露,岂能束手待毙?秦国人才众多,何患无人可用?大王如果收回成命,奸人不除,大王的威严也有损啊。”
    嬴政自虑得不偿失,仍是主张废除“逐客令”,他教训群臣说:
    “寡人和你们一样,下逐客令乃是出于愤怒,并没有深思熟虑。如今既知此举有失,若为了颜面不肯改过,此中后果就更为严重,难以补救。寡人都能压抑愤怒,不鲁莽行事,你们就不能有所悔悟吗?你们这样固执愚顽,寡人何以依靠你们治国呢?”
    群臣一时俱不敢言,连忙俯地请罪。嬴政收回了逐客令,还任命李斯担任了廷尉的要职。
    纵心第五
    本卷精要
    让强敌自我削弱,膨胀其野心是一妙着。
    想弃之便放纵他,想使用就收拢他。
    砍擒故纵,可以获得更大的胜果。
    控制小人要利用他的欲望,如皮影戏艺人手中的线。
    在别人的怂恿诱骗下畅所欲言,就要招致大祸。
    【原文】
    国盛势衰,纵其强损焉。
    【译文】
    强国的势头是走向衰落,放任它的强大会损伤它。
    【释评】
    物极必反的道理是人所共知的,而让强者更强,进而达到有损它的思想,却不是人人都知晓的:强国少不了自大的雄心,若能推波逐澜,使其野心加剧,它势必要不惜国力,盲目扩张,在各方面都耗费巨大,由此造成的恶果便是国力削损,强大也只是虚张声势的表面了。不正面和强敌相抗,让强敌自我削弱,能从根本上改变敌我的态势,
    【事典】灭吴的勾践
    越王勾践与范蠡等人因战败在吴围被拘役三年,历尽苦楚后,终在勾践七年(前491年)被吴王夫差释放回国。
    当时,越国国小兵弱,十分无力。勾践目睹此景,伤心落泪说:
    “我志在复仇,怎奈越国如此虚弱,我以何灭吴呢?”
    范蠡劝勾践说:
    “越国新败,自跟从前不同了,幸国存人在,复仇终是有望,大王切勿气馁。”
    勾践泪流不止,仍道:
    “吴国一战得胜,国势更强,如此下去,复仇更遥遥无期,只怕此生也再无机会。想到此处,我真是心如刀绞啊。”
    范蠡于是说:
    “吴国强大,终有衰落的时候:越国弱小,只要发奋振作,也会渐渐强人起来。人王时下要尽人事、修政教、收地利,坚持恒久,必有成效。”
    勾践于是忍住悲痛,卧薪尝胆,重建国家。勾践亲自参加耕田,夫人自己织布,吃饭没有肉食,穿衣不穿两色,谦恭对待能人,厚待四方宾客,赈济穷人,慰问死者家属,同百姓一样劳苦。
    大夫柘稽一次晋见勾践说:
    “大王与民共忧,实亘古少有,可臣以为,如此还不足以能让大王复仇啊。”
    勾践十分惊诧,谦声说:
    “若有谏言,你何不直说?寡人认为可行,无不照准。”
    柘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回道:
    “吴国的势力一天不得到削弱,越国就无法超越,大王只知自强,却拙于谋削吴国,终有一失啊。”
    勾践拍掌叫好,连道:
    “这确是寡人的失误了,没有你的提醒,寡人岂不自误难醒了吗?你的提议实在及时,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柘稽接着建言说;
    “吴王夫差好大喜功,xing爱奢华,大王不妨顺其心意,多进良帛美物,促其贪恋享受。越国多良木,大王可进献吴王,劝他广建宫殿楼阁,以削耗其财力。吴王好武,大王不妨派辩士劝他征伐他国,以损其兵力。如此吴国必国力大减,大王才有机可乘。”
    勾践依计行事,夫差果然中计,他在国内大兴土木,对外连番用兵,百姓怨恨高涨,他国也深恨吴国。几年时间,吴国的国力便大不如前了。
    勾践回国七年后,越国的国力有了很大的恢复,勾践迫不及待地想要进攻吴国,大夫逢同谏阻说:
    “越国才刚刚富裕自给,而吴国仍有实力,眼下时机未到,大王还需忍耐。吴国近来对齐、晋两国用兵,正是削损吴国的时候,我们可交结齐国,亲睦楚国,拉拢晋国,一旦有变,我们可联合齐、楚、晋三国去攻打它,还愁大仇不报吗?”
    勾践不再冒进,加紧准备。
    过了四年,吴王夫差北上到黄池去会见诸侯,吴国的精兵都被吴王带走,吴国只留下老弱兵卒和太子留守。这时,范蠡建议勾践对吴国进攻。吴军大败,吴王夫差率兵回救,请求媾和,勾践有心不准,范蠡就对勾践说:
    “吴国势力虽有损伤,却仍不可轻视,大王暂可与之讲和,用不了几年,一旦吴国实力消耗殆尽,灭吴就易如反掌了。”
    勾践答应休战,吴王夫差却仍与齐、晋交战不止,搞得吴国士兵和民众都已疲惫不堪,精锐士兵也在与齐、晋的战争中全然被歼了。这时,越国再次讨伐吴国,一路势如破竹;吴国无力相抗,终遭败亡。
    【原文】
    人贵势弱,骄其志折焉。
    【译文】
    贵人的势头是转向弱小,促使他志趣骄横能折损它。
    【释评】
    有权势有地位的人,免不了心存骄傲,自以为是。位低职微的人和这些人直接对抗,胜算是不多的。反其道而行之,在他们的骄傲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