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名家创业守业感悟:敢为人先 >

第2章

名家创业守业感悟:敢为人先-第2章

小说: 名家创业守业感悟:敢为人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石:另类地产商人蔑视暴利(4)
第一财经:万科一直打着自己的品牌卖房子,包括物业管理。这可能会获得好处,但有没有给你带来过不便,或者麻烦的事?
  “你有这样的理念,有这样对待客户的态度,并不等于说你的产品就尽善尽美了,还可能存在质量等各方面的问题,免不了会有客户进行投诉。万科是品牌,一旦出了问题,客户往往会采取一些对他们最有利的方法来处理,比如上网贴标语、上街贴公示,这当然对万科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第一财经:因为客户知道你怕这些?
  “对,他们确实知道这是我的软肋,所以我有时不得不面对这种情况,有时还要对簿公堂,有的案子甚至要拖两三年。”
  第一财经:你们好像输过官司?
  “当然输过。万科的问题,万科自己来面对,该赔偿的赔偿,该改正的改正,这样和客户一起努力,这个市场才能成熟起来。”
  王石认为,当中国房地产市场越来越规范,暴利空间越来越小时,品牌的重要性将凸现出来。
  重视冒险
  搞企业跟登山一样,面临各种政策风险、各种诱惑,一点把握错了,就可能会出问题。
  品牌的提升往往靠品质来保障,最近几年,为了减少客户投诉,提高质量,万科从发达国家引进了工业化建设住宅的概念。
  第一财经:万科现在盖房子,有工业化、生产流水线这样一种趋势,即选择的地点比较一致,一般是在城市的近郊划一大块地。设计的房子类型基本上统一,远远一看就知道。
  “风格一看就是万科的。”
  第一财经:可能里面的装修、布局等基本上都是这样吧?
  “对,风格统一。”
  第一财经:这样有什么好处?
  “房地产行业和其他行业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所谓一致的地方就是它能实行工业化生产,有品质保证,建造时间大大缩短;不一致的地方在于,毕竟房地产具有个性化,所以它很难像生产汽车、钟表那样装配。所以它要搞产业化,是比较困难的。从工业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行业来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它的工业化是通过社会化来完成的,比如在美国大的建材购物中心,可以把一座房子的东西全买齐,回来自己就能把它装起来,你不需要再浇筑任何东西,只要拼装零件就可以了。另外一种是类似于日本的房地产行业,它通过大企业把房地产工业化。日本人口比较多,土地狭小,建造用地就更少了,再加上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要求,它必须把很多住宅集中在一起,必须建造高层建筑,而这只有大企业能胜任。中国恰好非常符合这个特征,万科现在走的就是日本这条路。这样的好处在于,质量是根本的保证,裂缝、漏水等各种现象也会杜绝了。”
  第一财经:万科有很好的品牌,也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团队,你是否有把各地处于龙头或者老二的房地产公司兼并过来扩张万科规模的打算?
  “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要明白兼并的目的是什么。万科现在的重点,即万科的战略,是将90%的资源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它们的面积虽然只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但这3%的面积在未来的15年之内,会聚集中国55%的人口、65%的GDP、75%的产值、92%的出口额。我们将90%的资源倾注在这块,未来的发展无非是两条路:一条路就是自己买地进行开发;另一条路就是把在这方面有长处的公司兼并过来,弥补万科产品线当中的不足。到目前为止,我们进入了上海以及江苏的很多城市,但浙江我们一个城市都没进入,如果有一家很优秀的搞住宅的浙江房地产公司,品牌也很好,那么通过兼并来进行战略合作,从而进入浙江,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其实在王石背后,还有一个职业经理人团队在支撑着万科的品牌。在20多年的发展中,王石没有让万科朝家族式企业的方向演进,而是建立了以职业经理人为主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职业经理人团队使万科在管理上能够协调合作,并建成了跨地区管理的运作体系。
  万科的管理体制让王石可以比较超然,使他成了一位另类企业家。每年他会抽出大量时间用于考察、演讲,以及从事他所热爱的摄影和登山活动。最近七年中,他已经攀登了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2003年,他52岁时,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而他的做法也遭受了外界的一些质疑。
  第一财经:最后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认为你经常跑去登山,特别是攀登那些很危险的山脉,说明你好冒险、好赌,而且有时为赌赢一件事不惜一切代价。你这样一种本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是否有所体现,或是刚好相反?
  “我对赌博没兴趣。我觉得用另一种描述方法可能更合适,尽管有美化嫌疑:我到深圳来做企业,本身就是一种冒险。有人说王石做得很保守,做得很稳重,实际上我是带着很强烈的冒险精神去排除一切干扰,排除一切诱惑,并坚持这样做,这在登山上也得到了体现。七大洲的最高峰我都登上了,并且我毫发无损,这绝对不只是赌的结果。但如果没有冒险精神,你肯定不会去。既然知道登山的危险,你才会精心地准备,才会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各种准备你都做好了,一步一个脚印的,才能安全回来。我觉得搞企业跟登山是一样的,面临各种政策风险、各种诱惑,一点把握错了,就可能会出问题。”
  王石能离开企业两个月去登山,企业照常运转,据此可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万科的管理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团队化;第二,他认为他万一出事了,万科可以承受得住。所以美化地来说,应该赋予企业一种冒险精神,这是时代所需要的。一个人要幸福、要快乐,钱的多少、财富的多少、长得好看不好看都不重要,最关键是自己的心。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潘石屹:我的心乱过(1)
潘石屹:1963年出生于甘肃。大学毕业后到国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开始在深圳和海南开创自己的房地产开发生涯。1992年与人合作创建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与妻子张欣女士共同创立SOHO中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联席总裁至今。成立于1995年。SOHO中国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领袖,主要在北京开发高档商业地产。SOHO中国在北京CBD核心区域已完成“SOHO现代城”、“建外SOHO”、“SOHO尚都”和“朝外SOHO”等项目。截至2008年5月,SOHO中国在北京的城市中心区域共完成开发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目前在建项目的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位居所有开发商之首。“绝大多数开发商都希望在阳光下生存。”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融资19亿美元,创造了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开募股)额。2006年和2007年,SOHO中国连续两年入选《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出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
  SOHO中国的领导者潘石屹,是中国商业界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他出生在甘肃天水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目前是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商。他所在的行业充满灰色,而他意图让自己站到阳光底下。他被人们称作天赋的喜剧演员,其实他的内心总是存着一份来自山区的纯朴。
  不变应万变
  面对瞬息万变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潘石屹称自己什么都没变,最关键的是他对人的态度、他的思想、他的价值观没有变。
  闷声发财,是中国绝大多数房地产商的处世原则。潘石屹恰恰相反,他不但喜欢接受媒体的采访,还拍电影、做广告、写博客、出书……欣赏他的人说他坦荡、真诚;讨厌他的人骂他虚伪、爱表现。2007年,潘石屹又成了媒体热点——他的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潘石屹的身价立时超过百亿。这个从山沟里出来闯世界的穷孩子,真正尝到了一夜暴富的滋味儿。
  潘石屹:我的心乱过第一财经:之前朋友给了我一本以你做封面人物的杂志,里面还有关于你的报道,标题是“小心潘石屹”。你看了吗?
  “看了一下封面,里面没仔细看。”
  第一财经:标题有两种解读方式。一种是说,潘石屹的公司上市了,他拿了一大笔钱,会不会去圈地、哄抬物价了,我们最好小心点;另一种是说,你一下有了这么多钱,要小心点。用王石的话说,钱多了,犯错误的机会就多了,你需要小心。你是怎么解读标题这五个字的?
  “‘小心潘石屹’,觉得潘石屹跟一条毒蛇似的。你把《人物周刊》下面的那一段话念一遍,就不是这个意思了。”
  第一财经:多年来他小心谨慎,面对政策诚惶诚恐,坚持小买卖,现在上市将改变一切。把这句话分两段,前面讲你小心谨慎,诚惶诚恐,坚持小买卖,你认为这种判断对吗?
  “这是我的性格,是对的。”
  第一财经:那后面讲上市将改变一切,真的会改变一切吗?
  “基本的原则不会改变。”
  第一财经:会改变什么呢?
  “刚上市不久,我有非常多的困惑,是不是变了?如果有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的心态等各方面要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我想了两个星期没想明白,就去见了一位智者,我非常尊重的一个人。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听,我说我在中国上市了,上市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巨大的财富背后是否有秘密?我应该怎样去应付?他跟我说了两点:第一,你要想着什么都没变,人在大的光环和资金背后,常常容易变得不可一世,变得骄傲,这些是最忌讳的;第二,要从容安排你的时间。回来我想了好多天,特别受启发。”

潘石屹:我的心乱过(2)
第一财经:真是智者。
  “我还问他财富的背后是否有秘密。”
  第一财经:你担心自己会迷失,对不对?
  “前两个星期我的确迷失了。别人都拿我做封面故事了,说要变了,周围所有的声音也都说要变了,结果他跟我说什么都没变,包括我坚持坐经济舱,包括我的饮食习惯、穿衣服的习惯、消费的观念等等都没变。”
  第一财经:一天还是吃三餐饭,不会吃四餐饭,对吧?
  “对,最关键的是你对每一个人、对所有东西的心态都没变。”
  第一财经:这是你需要保持的,对不对?
  “对,需要保持。他的忠告的确给我敲响了警钟。”
  第一财经:他第二点也讲得非常好。
  “他是说找你的人非常多,你的机会也会非常多,你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只要把握好这两点,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一财经:合理安排时间其实就是制度安排问题,也就是要从容安排制度。
  “对,要从容。”
  第一财经:你认为SOHO中国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消化掉这种不适应感?
  “我认为要消化掉的话,得两个月的时间。”
  第一财经:两个月就能把它消化掉?
  “对。需要放权就放权,需要建立制衡机制就建立制衡机制。如果这个封面故事要我加一句话的话,就是面对瞬息万变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我什么都没变,最关键的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