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洛的幸福生活-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家洛在查阅俘虏名单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嗯?他怎么也会做俘虏?这人倒是一个不错的行政人才,若能收服对我红花会大有益处。”
ps:旧书已经被屏蔽,求安慰
第三百一十章劝降
陈家洛在俘虏名单上看到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的福宁知府李拔,叫过相关人员问了才知道,这李拔如今正在兴化担任知府,在红花会进攻兴化之时亲自提剑在城墙上指挥防守,被一发炮弹炸飞的砖块砸中脑袋晕了过去才做了俘虏。
“如今他人在那里?”,陈家洛一边询问一边思索着该如何该如何劝说他投降。
“这李拔现在已经被运到福州城的俘虏营中等候甄别筛选!”,来人答道,“刚开始几日他执意寻死被人拦了下来,这几日算是安稳了下,但我们问话他要么破口大骂要么闭口不答,和那些哀求投降的官员大不相同。”
“把那些官员分作两批,满人、蒙古人和福州满城的人关到一起,剩下的留在原地”,陈家洛说完起身,“带我去见见那个李拔!”
到了俘虏营中,跟着工作人员来到关押李拔的牢房,但见牢房之中还算整齐,一桌一椅一个单人床,李拔正坐在桌边捧着一本书时不时翻上一页。陈家洛轻声吩咐,“把门打开,我进去和他聊一聊!”
“总舵主,这人。。。。。。”,工作人员刚打算劝两句,转念一想自家的总舵主可是一流高手,李拔这个书生完全没可能给他造成伤害,于是取下钥匙打开了门,派人送来椅子、点心、茶水等物,直到陈家洛在他对面坐下,李拔依然不为所动,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李知府,许久不见!”,陈家洛瞟了一眼书皮,却是朱熹的文章,“还记得上次和李知府见面是在桐山溪的堤坝上。没想到这次见面却到了此处!”
“哦?”,李拔这才抬起头来,看到陈家洛摇头笑笑,“我当是谁呢,原来是罗师爷,不过现在看来这恐怕不是你的真名吧?”
“在下陈家洛!乃是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洛抱拳拱手,“之前更换姓名是为了掩人耳目,还请李知府勿怪!”
“当初传来福鼎造反的消息我还不信,想着以严知县和罗师爷这般爱惜百姓的人物,断断做不出这等陷百姓与险地的事情来,如今看来倒是老夫走眼了!”,李拔叹道。
“正是陈某和会中的兄弟不忍见百姓受苦,这才挺身而出!”,陈家洛顺着他的话反驳道。“若非朝廷盘剥过甚,陈某就算是揭竿而起想必也没多少人响应吧!”
“哼!”,李拔想要反驳,张张嘴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前些年还能好些,可是自从议罪银一出之后,这官场上就越发的肆无忌惮了,最后只能强自争辩。“当今圣上圣明,只是和庑┨肮倩凳拢∧春旎ɑ崛缃袷拼蟆?沙⒅站课沼写笠澹恍璋彰夂瞳|,任用贤能,派遣一名良将率领大军征伐,红花会的下场可想而知。”
“李知府也是做久了官的人,如今的朝廷只是和蝗嘶凳旅矗俊薄3录衣謇湫Φ溃庵只实鄱际呛玫模志凸旨槌嫉氖缕燮挛拗傩栈剐校诿餮廴嗣媲八党隼粗荒芡饺侨诵Α�
李拔想想乾隆登基以来的种种好大喜功之举,不由得摇摇头。“子不言父过,咱们做臣子的唯有尽忠办事而已、不知总舵主此次前来是为何事?若是要劝降就不必说了!”
“哦?为何?”,陈家洛问道,“莫非李知府打算为鞑子尽忠不成?”
“一臣不事二主!李某虽然不才,但也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二臣的名号!”,李拔缓缓答道。
“看来李知府是打算舍了自己的性命在史书上留下美名了?在下读书虽然不多,但也知道大宋文丞相,大明史阁部的美名!”,陈家洛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只是还请李知府教我,这蒙元灭亡之时,可有哪位汉人因为以身殉蒙元而为后人所敬仰?”
大宋灭亡之时有文天祥、陆秀夫等人为国捐躯,在后世受万人敬仰,大明江山摇摇欲坠之时也出了史可法、阎应元等坚贞不屈的英雄,但陈家洛还真没在史书上见过谁会赞颂为元朝捐躯的汉人官员。
“蒙元暴虐又岂能和我大清相比?”,李拔犹自硬挺着坚持,“自打顺治爷入关以来,我大清革除前朝弊政,又立下永不加赋的规矩,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比前明不知好了多少!”
“哦?莫非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令、圈地令、禁海令这些都是假的么?”,陈家洛厉声驳斥,“永不加赋?前几个月收的协饷又是什么?至于百姓的日子好了些一方面是无数百姓死于明末战乱空出了大量土地,一方面是番薯等高产物种的引入。。。。。。”,陈家洛列举事实一条一条的驳斥我大清的光辉政绩,李拔的目光越来越黯淡。
在李拔的牢房里坐了一个下午,虽然陈家洛已经将满清对汉人的提防和盘剥清清楚楚的说给李拔听,他身为官员见识自然不会少,慢慢的也相信了陈家洛的话,可是由于固执的性格和文人的面子,迟迟不肯答应陈家洛的劝降。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陈家洛无奈使出了最后的方案,“我观李知府此前的行径,无疑乃是爱护百姓之人,不妨去我红花会治下走走,看看如今百姓的生活和在清廷治下有何不同再做决定!如若那时李知府还不肯归附,我陈家洛自会放李知府离去!”
陈家洛的这个方案终于让李拔有所触动,思考一阵后缓缓点头答应了陈家洛的建议;陈家洛心中大喜,立刻找来吴思华担任向导带着李拔四处参观,李拔对儒学研究颇深,遇到吴思华这位名门弟子立刻亲热起来,不断的向他提出各种问题,吴思华这些时间根据陈家洛的指示对将儒学和工业化进程做了融合,一些新颖而又极为符合实际的观点极大的动摇了李拔的固有观念。再加上红花会地盘内百姓安居乐业、蒸蒸日上的景象让他对红花会的执政能力大为佩服,三个月后终于归顺了红花会。
ps:感谢上高广苍穹、六艺…、陈浩天13、hexuchun的月票,大家中秋快乐,打滚求月饼
第三百三十一章劝进
清扫完境内的清军残余势力后,红花会的军队分作两批,一批在省界各个战略要点驻防防备省外的敌人,另一批驻扎在福建各府帮着安定地方,在福宁、台湾两地经过锻炼的大小官吏纷纷奔赴各府上任,在军队的帮助下他们开始按照红花会的执政思想让各府慢慢恢复正常秩序,同时新一轮的征兵和公务员招考也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接连三次大胜,福建人对红花会的战斗力大为惊诧,往日那些对红花会不怎么看得上的读书人也慢慢有了不一样的心思,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越来越多,在福建公务员考试培训资料的销量第一次超过了科举时文集子;征兵处外面也排起了长队。
“军队扩编,土地需要重新分配,各地的矿产需要尽快开发,各个府城的教育机构必须在年内建立,山东、河南、广东等地友军的支援工作。。。。。。莫看现在鞑子不敢进攻福建了,眼下的事情还多着呢!”,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文件,陈家洛再次感慨红花会的人才问题了。
新任福州知府陆菲青也忙的焦头烂额,若不是武当的内功最擅长养生,以他的年纪是无论如何也顶不住如此大的工作量的,他跟着叹了口气道,“现在到处都缺人,希望这次科考后能录取一批有用之才吧!”,他还是习惯性的把公务员考试称作科考。
“那些人即使录取了也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陈家洛可不想自己的队伍迅速被旧式文人同化,通过公务员考试的人才必须先洗一遍脑才行。
“福州城内的官学已经修缮完毕,戴先生他们也开始从福鼎动身,再过一个月新学校就可以开始招生了!”,陆菲青想起学校还没命名呢连忙说道。“到时候还请总舵主赐名!”
陈家洛起身推开窗户远远地望着官学的位置,沉吟片刻后说道,“我看那官学之内清泉四季不断,古木参天,有水有木,就叫水木大学吧!这所大学眼下最重要的是培养格致和政务人才。那些诗词歌赋、经义什么的课目尽量少开一些。”,陈家洛这一句话也奠定了水木大学日后以理工科为主的基础,并在此后培养了无数的科学家、工程师。
回到书桌前取下毛笔龙飞凤舞的写完水木大学四个字后,陈家洛意犹未尽,又拿出一张宣纸在上面写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大字,一起递给陆菲青,“这八个字就当做水木大学的校训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陆菲青很快看出了这八个字的出处,“看来总舵主对这所大学期望颇高啊!”
“就是要辛苦戴先生了。”,可怜的戴震自从被陈家洛从北京骗来后就没日没夜的压榨,眼下福鼎那边的经世大学刚刚上了正轨,他尚且来不及多喘口气就被陈家洛催着带上大批教师赶来福州,今后一段时间有他忙的了。
正说话间门外有人来报。说是之前陈家洛见过的那个大儒徐守愚求见;陈家洛略微有些奇怪,他现在不是在经世大学里么?这批抽调的教师名单里好像没有他。他跑来干什么?这人在福建还有些名望,陈家洛也不好不见,收拾了下桌子就在这里等着他进来。
徐守愚一进来就把陈家洛吓了一跳,只见他一身汉服儒衫,重新留起的长发挽了个发髻塞在儒冠之中,手捧一本折子迈着正步缓缓踱入大厅之中。见到里面立刻面朝陈家洛跪下,双手打开折子大声朗诵起来,“陈总舵主:
臣守愚顿首。臣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圣帝明王鉴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乏飨,故屈其身以奉之;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伏睹陈总舵主,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群贤会议,皆言鞑清国祚已终。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未改,历数有归,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齐有无知之祸,而小白为五伯之长;晋有骊姬之难,而重耳主诸侯之盟。。。。。。”
等等,这是干什么啊!陈家洛和陆菲青面面相觑,他俩都是读过书的人,对徐守愚所念的文书格式颇有印象,可是他不觉得现在说这个还早了些么?
“臣闻尊位有德者居之,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鞑清之数既终,行运在乎陈氏。总舵主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虑,出自胸怀,不胜犬马忧国之情,迟睹人神开泰之路。今有福建儒生徐守愚、迟慕贤、刘纶。。。。。。等二百四十七人共奏,望总舵主以江山社稷为重,早登大位。。。。。。谨上!”,一口气念完这道精心写成的劝进表,徐守愚跪在地上将折子双手举过头顶。
啧,这些儒生还真是爱钻营啊,陈家洛心中暗暗鄙视,徐守愚今天演这一出戏是想将劝进的首功牢牢地揽入自己手中,只要陈家洛将来打下天下,再想起他今天的表现,想必少不了高官厚禄吧!
这种套路若是用到王伦、马朝柱等人身上,说不定会见效,但陈家洛对日后的发展规划和谁才是红花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认识的一清二楚。他既不需要靠儒生为自己提供支持,又不想自己的计划在此时因为这些不必要的名分而被打乱。
坐了一会儿才缓缓起身接过徐守愚的折子丢到一边,“徐先生有心了,只是我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