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69章

悍臣-第69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儒眉头一挑,手不自觉的捏住的朱佑樘的耳朵:“呦呵,不错嘛!几个月不见,你小子倒是长本事了。听说连陛下让你二月成亲你都拒绝了,是不是皮痒,让我给你拾掇拾掇。”

朱佑樘龇牙咧嘴的求饶:“哎呦,虎哥,虎哥,我错了,错了。”等到张儒松开手之后他才一边揉着耳朵一边不满道:“你都不在京城,我办什么婚事。”

张儒板着脸道:“陛下在京城,娘娘也在京城,礼部尚书更是在京城,你是大明太子,难道办婚事还需要我一个九边总督带兵保护?人是要学会长大的,你不能老是这么意气用事。陛下日渐苍老,你总是要扛起担子的,大明的江山,这担子,不轻呐!”

朱佑樘吊儿郎当地道:“小时候就说好了的,我的媳妇,必须你把关。而且你说了,迎亲的那天,你要亲自骑着马为我开路的。”

张儒不由感到一阵气苦,这个皇太子什么都好,人也聪明,脾气也好,就是很多认准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小时候在冷宫的时候两个孩子的一句戏言,没想到十来年过去了,已经时过境迁,朱佑樘却依然记得。

张儒叹了口气,轻轻拍打着朱佑樘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佑樘,你如今虽是大明东宫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我们的处境依然很危险。宫内外有一股势力一直想要将你打落尘埃,你不该在这个时候忤逆陛下的。张家的姑娘难道不好么?不好的话,跟虎哥说,虎哥帮你找个漂亮姑娘。”

朱佑樘白色的小脸变得红润,有些羞臊地掩饰道:“窈夭不错,我就是看你没在京城,才拒绝大婚的。”

张儒揶揄道:“还说不想大婚,我看你心里想得很。现在我也回来了,虽然官司缠身,但是还没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找个黄道吉日,赶紧成婚。张家的小姑娘年纪也不小了,再拖下去,都快成老姑娘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不太赞同太早结婚,但是朱佑樘是一国储君,成亲是必须的。最好是能够早点诞下龙孙,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的太子地位更为稳固。别看现在朱见深好像已经决定让朱佑樘继承皇位了,谁知道皇帝哪天心情一变,又将废储的事提上议程。

京城险地,步履维艰,任何人都必须小心翼翼。身居高位有身居高位的好处,同时也有许多身居高位的难处。

下面的人可能只需要伺候好了自己的上司,在任期间不要闹得太过分就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可是上面的人不行。也许只是一句话,也许只是锦衣卫发现了你受贿的征兆,他们要面对的,就是脑袋搬家的惨淡下场。

朱佑樘笑道:“既然虎哥回来了,早点成亲也是正理。”

“明日我亲自去钦天监走一趟,问问监正什么时候才是黄道吉日。礼部那边应该也需要准备时间,我会尽快安排的。”张儒坐下来端起桌上的白玉杯子,喝了一口道。

“安排什么啊安排?”人未到,声音已经从外面传了进来。

门敞开着,从外面走进来一个身着白衣的俏丽女子。张儒毫无顾忌的朝那女子打量,只见这个名叫张窈夭的女子已经从一个黄毛丫头长成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了。

一双灵动的眸子在张儒打量她的时候同时打量着张儒,颧骨不高,没有凶悍之相,至少不会出现后宫干政的情况。反正张儒也知道张皇后何许人也,如果真如明史所说,那他一点都不需要担心张窈夭。不过万事小心为上,见到人他才算真正安心下来。

红唇如火,小嘴微张露出贝齿,模样很是可爱。

张窈夭在记忆中努力翻检着,终于记起站在面前高大魁梧的青年曾经在慈宁宫撞了自己一个跟斗。她马上没了好脸色,做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好啊,原来是你,道歉!给本姑娘道歉!”

张儒微笑道:“还真是女大十八变,当年的小丫头,一下就变成了能让大明东宫太子魂不守舍的二八佳人了。还惦记着当年那个屁墩啊!要我道歉你可就找错人了,我张儒还从没跟人道过谦。”

张窈夭指着张儒的鼻子道:“佑樘哥哥,你看,他又欺负我!”

朱佑樘苦笑道:“窈夭,你就别跟虎哥犟嘴了,他从来都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

张窈夭鲜红的小嘴嘟起:“我不管嘛!他欺负我,你要帮我教训他。”

张儒面色古怪的看了朱佑樘一眼:“你问问他,他敢不敢教训我。”

张窈夭不依不饶的摇晃着朱佑樘的手臂,大有他不出面教训张儒就不罢休的架势,渐渐的,朱佑樘的脸板起来了,他的目光变得不再和善,手不由自主将张窈夭的纤纤素手从手臂上扒开。

偌大个毓庆宫,因为皇太子的心情,骤然变冷了许多。

张儒皱了皱眉,但没阻止朱佑樘的爆发。

女人是用来宠的,但是这在帝王家基本上不存在,前世看到的历史虽然说朱佑樘对张窈夭很好,可也没涉及到太多后宫的描写。更何况正史中记载的朱佑樘是成华二十三年二月大婚,如今是成化二十二年五月,朱见深却准备给朱佑樘准备婚礼了。历史因为他的出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也不敢保证这个张窈夭,就是历史上的张皇后。

更何况,朱佑樘将来是一国之君,对一个女子百依百顺,终究是不行的。

如果张儒没来到这里,没有成为朱佑樘的奶兄弟,或许就是朱佑樘变成一代昏君跟他也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既然他是朱佑樘的奶兄弟,他就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让一个本在史书上英明的中兴之主,生生变成一代昏君,那是十分不道德的。

“他是孤的大哥,你记住,对谁都可以不敬,对孤的家人,你绝对不能不敬。”朱佑樘寒着脸道。

突如其来的杀气让张窈夭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她可怜巴巴的看着朱佑樘,好像眼前的人不是她认识的那个太子一样。

鼻头一酸,委屈涌上心头,相处数年,他还从来没有因为一个人对自己大动肝火过。可是今天,他却为了一个张儒,凶了自己。

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她抽噎着道:“你竟然骂我!”

生性善良的朱佑樘不忍心看到心爱的女子流眼泪,可他又是个十分又原则的人,为了避免出现心软的情况,他狠心的闭上了眼睛:“孤早就跟你说过,这大明朝任何人孤都不会放在眼里,除了父皇和太后,就只有虎哥跟我最为亲近。你对他们不敬,就是对我不敬。”

张窈夭转身哭着离去,张儒伸了伸手,终究没有阻拦她的离去。

叹了口气,走到朱佑樘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痛苦,这又何必呢!”

“你是我大哥。”朱佑樘斩钉截铁地道,话没说话,泪水,却是不争气的下来了。虽然只有那么一滴,却是男儿真正伤心的泪水,也是千金之子的泪水。

略显粗糙的大拇指划过水嫩的皮肤,将那一滴还没落地的泪水擦掉,耳边传来张儒严肃而粗犷的声音:“将你的眼泪收回去!你将来是一国之君,你我终究是有君臣之别的,她有这样的想法,在所难免。”

朱佑樘睁开眼睛,一脸倔强:“至少,现在外面没有尊卑之分,以后,我也不想有。”

张儒喝道:“一国之君,轮不到你想不想,更多的,你要为你的百姓和江山社稷想!记住,你是要成为大明中兴之主的人,你不能因为一个小人物而放弃自己心中的信念!”

如铁钳一般的手,紧紧抓住了朱佑樘的双肩,他痛得皱眉,却挣脱不开。

直到似懂非懂的点头之后,肩头的束缚这才松开,随后便传来了张儒有些落寞的声音:“接下来一段日子,应该会发生些事情,管好东宫的人,不要让他们瞎掺和。”

说完,张儒转身就走。

不知道为什么,年纪越来越大,他感觉他跟朱佑樘之间就越疏离,这种疏离不是来自朱佑樘,而是来自他这个穿越者本身。

还没走出殿堂,就听到身后传来了朱佑樘的声音:“那你怎么办!”

张儒没有回答,只是用力的挥了挥手。

第89章 :三司会审1

前世从来都不相信命运,却阴差阳错来到了几百年前的大明朝,遇到的还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

来了大明之后,历经生死,他越来越相信命运了。

因为命运,永远都掌控在强者手中,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弱者,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强盛如唐,尚且有武后登基为敌,唐中之周,是李唐之耻。

只有在绝境中,才能看清自己身边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和自己同生共死,也能够看清,到底有多少人会落井下石。

张儒这么做,就是在逼自己,激发自己的所有潜力。

在那股庞大的势力面前,他就像是一只蚍蜉,很不自量力的想要撼动大树。

回到那很小却经常有人打扫的宅子,屋子里冷冰冰的,没有一丝人气,刚进屋,很快就有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在外面落脚,大概是怕他跑了,两个部门的小吏,都很明目张胆的在他的宅子外面晃悠。

宵小之辈,也不是自己能做主掌控自己命运的,张儒连拿正眼看的想法都没有。

院中一树,树是歪脖,主干往院外歪斜,大树离地大约半人高的位置,一个深深的凹痕,上面结满了树疤。

用烈酒擦了一遍绣春刀后,张儒开始练拳,肉拳一圈圈击打在树上,树皮不破,但是大树却是剧震不已。

练习一个晚上,连负责看着他的刑部小吏都快睡着了,只有张儒,没有丝毫睡眼,直到双眼浮肿的七八个刑部小吏来请他去顺天府衙,他才拿起绣春刀,袒着胸膛跟着一群人离开小院子。

他离开之后,小院子的屋顶暮然出现一个老头,老头腰间悬着酒壶,手里还拿着一只油腻腻的烧鸡。他咬一口烧鸡喝一口烧酒,目光深邃的看向远方,那已经变成了小点的张儒的背影。

顺天府府衙门外已经围满了人,主要嫌疑人张儒一出现,马上就有顺天府的衙差接过了刑部吏员的担子,有人要往张儒脖子上套枷锁。但张儒只是一个眼神,就让那些衙役不再敢将重甲往他脖子上套了。

“带人犯张儒。”刑部尚书王槩故作威严的喊了一声。

大理寺卿曾璞坐在正中央,作为大明最高刑事机构的长官,他是此次三司会审的主审。都察院院正郑通和坐在曾璞的右手边,王槩则坐在他的左手边。

张儒入场,傲然而立,丝毫没有下跪的意思。

曾璞惊堂木一拍,低声叱道:“大胆人犯,见了三司部堂,竟敢不跪!来人,给本官叉住!”

张儒左脚往地上一跺:“本帅都领九边边军,见到陛下都只是行武将礼,而今罪责未定,尔等就将本帅当成犯人,意欲何为!”

郑通和厉声喝道:“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狡辩!陛下既然说了三司会审,那就代表你现在不是九边总督了,犯人也好,犯官也罢,见了三司部堂,就必须下跪,这是规矩。”

张儒朗声道:“我大明男儿,宁死不屈。你们口口声声说人证物证俱在,也得看张某人认不认!圣旨一日未下,本帅一日便是九边总督。三司部堂又能如何,没定罪,谁敢滥用私刑!”

几人面面相觑,张儒说的的确有几分道理,没有定罪之前,谁都不敢滥用私刑。因为这个犯人不是别人,他是被人称作张阎王的张儒,他是太子从小一起玩到大的玩伴,见到皇帝的次数比他们这些人加起来都要多。

然而,身后有长枪,张儒这根还没有到面前的短棍,他们也不得不选择性的忽视。

王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