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发现你的心灵 >

第10章

发现你的心灵-第10章

小说: 发现你的心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条,不许拦截我的电话;
  第五条,不许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说我比别的孩子差;
  第六条,允许我每天晚上有一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
  第七条,允许我每周日9点起床;
  第八条,允许我的朋友到家里做客;
  第九条,允许我听孙燕姿、周杰伦的歌;
  第十条,允许我反驳你的意见。
  这是今年一个中学生在报纸上登出来的写给妈妈的信。这不是偶然的,2000年《中国青年报》也登了一封“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的信:
  一、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
  二、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
  三、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生活;
  四、请自觉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
  五、如果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放下家长的架子;
  六、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
  七、宠了我,就别说把我宠坏;
  八、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把过去的错误扩大化;
  九、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
  十、请不要第101次告诉我某些事该怎么做;
  十一、我不仅学习您告诉我的东西,还学习您身上表现的东西,包括坏的习惯;
  十二、我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学会爱别人;
  十三、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情,也请把它们留给我自己做;
  十四、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不要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子。
  父母看到这些会高兴吗?单位都在竞争上岗,父母压力很大,买房子,花钱让孩子受教育,都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大家是否发现,现在出现了一个变化,也就是书中特别要讲到的概念,现在中国出现了代沟下移的现象。过去代沟是青年人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今天代沟下移了,小学高年级特别是初中学生和父母的矛盾就很大,这是因为压力下移了,孩子早熟了。
  通过对全国孩子的调查发现,女孩子平均例假初潮是岁,男孩子遗精是岁,这是1999年的数字。信息化的时代也容易使人早熟,现在的孩子知道太多的事包括性方面的事情。现在的压力下移了,的父母要求孩子上学考大学,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博士,的父母要求孩子考试考前十五名,这可能吗?再过100年都不可能。这些导致孩子的生活很沉闷、很郁闷,和父母的矛盾就加剧了。北京的小学生是特别辛苦的,我的亲戚朋友找我说孩子上学怎么办。谁家的父母都想让孩子上重点中学,现在钱不是问题了,是一定要交钱的,光有钱还不行,得有一个水平的提高,要求你的孩子外语水平达到公共外语考试的三级甚至四级。公共外语考试,一级是初中毕业的水平,二级是高中毕业的水平,三级是大学生毕业的水平,但是现在如果孩子外语四级就很容易上重点中学。现在压力甚至到了幼儿园,为了上好大学要上好中学,为了上好中学要上好小学,为了上好小学就得上好的幼儿园。现在幼儿园的功课很多,幼儿园开了四门课留四门作业。天津一个小女孩怕考试而大量掉头发,经检查诊断是精神紧张所致。“舞”、“藕”、“凳”,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学这么复杂的字,孩子能受得了这种情况吗?矛盾下移了,烦恼太多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就面临着很多复杂的问题,是每一个父母都没有能力去应付的。这个现象是社会的现象,这是难以把握的信息化时代,这时父母一定要调整自己,最重要的一招就是我说的“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孙云晓:和谐家庭与和谐成长(4)
好的关系为何如此重要?我们现在很担心孩子早恋,《藏在书包里的玫瑰》采访了13个有过性经历的中学生,发现这些学生半数以上都是学校公认的好学生,1/3来自于全国的名校。我举两三个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好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今年年初,北京电视台的记者来找我,说北京某重点中学的两个学生把孩子给生出来了。这是个重点中学,班主任老师发现男生行迹不太正常,就翻了他的书包,发现书包里有一封写给女孩子的信,信中写了发生性行为的细节。老师对该男生进行严肃批评,要他停课反思检查。这件事情没有注意保密,很多同学都知道了,议论纷纷,导致两个学生在学校无法待下去,就回家了,父母也不接受,两个孩子就在外面租房住。同居时间久了女孩子怀孕了,男孩子说:“我们就是要把孩子生出来,我们就是要证明我们两个是认真的,我们长大了,成熟了,我们不是闹着玩的。”两个人就把孩子生出来了,生出之后才知道养孩子不容易,吃喝都需要钱,男孩子上街抢劫,抢了几部手机之后被抓获。高一的学生,十六七岁,就把孩子生出来了。这两个学生怎么上课?怎么做父母?他们自己还是未成年人!这件事情教训很深,如果学校采取保密措施以人为本地引导、帮助,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如果父母明智一点,接纳孩子、引导孩子,这件事情也不会发生。由于不能沟通、不能接受,青春期产生了对立。谁家有个中学生,就等于谁家有个定时炸弹。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
  有一个家庭到大连去发展,上高二的女儿放学回家,“扑通”一下跪在妈妈面前嚎啕大哭,孩子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错了。”妈妈问她怎么了,女儿说她怀孕了,妈妈说她一听头发都快竖起来了。妈妈很快冷静下来,让孩子起来,陪孩子去医院,以妈妈的名义挂号做了检查,女儿确实是怀孕了。医生建议做人工流产,妈妈给学校打电话说女儿得阑尾炎请假二十天,在女儿做完流产后一直非常细致地照顾女儿。妈妈知道女儿很后悔很痛苦,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把女儿感动得热泪盈眶,女儿说:“妈妈,你放心吧,我一定会让你看到一个让你骄傲的女儿。”妈妈每天陪女儿散步,谈爱情,谈性,谈如何把握人生。妈妈说:“女儿,你放心吧,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吸取教训就行了。这件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女儿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一定会珍惜的。”女儿很快康复,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高中毕业考上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大学还未毕业就收到美国三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到现在那个男生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妈妈知道找那个男生是没有用处的。同样是孩子在“性”上出现问题,不要以为孩子犯了错误有了挫折就完了,关键是父母对孩子是什么态度是什么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把握一条即“我永远爱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好的关系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理解、信任、尊重、帮助、学习。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好的中学、大学,但是我们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过高往往要出问题。比如说你希望孩子成功是对的,但是成功要确立一个新的理念,成功就是发展就是选择,让孩子把爱心、期望变成孩子自愿的自主的选择,这就是教育的智慧。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孙老师,明天是秋儿的遗体告别仪式,她的父亲特别希望你能参加。”我愣住了,秋儿是一个17岁的女孩子,秋儿的表姐有心理问题,后来经过治疗康复后又去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我去参加秋儿表姐的生日晚会时看到了秋儿,秋儿很活泼很漂亮,喜欢弹钢琴。她问我想听什么曲子,我说:“你弹个《献给爱丽丝》吧。”秋儿就弹了这首曲子,而且还跳了段现代舞。秋儿会跳芭蕾,钢琴六级,喜欢唱歌,还会谱曲。但她文化课成绩不好,她的愿望是初中毕业后报考幼儿师范,但她的父母希望她上大学,就想办法让她进了北京某区的重点高中。如果孩子基础很差,越到了好学校——重点中学,她的日子就越难过,如坐针毡。秋儿到了重点中学,高二会考两门不及格,她觉得考大学很悬,而且她喜欢的比她高一年级的男生肯定会考上大学。她越想越绝望,最后开煤气自杀了。我去参加秋儿的遗体告别仪式,秋儿穿着杏黄色的上衣、胭脂红的背带裤,旁边放着她的芭蕾鞋和爱看的书。她的同学哭成一片,我问她的同学心里是怎么想的,她的同学说凭秋儿任何一项才能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家长期望太高了,非要让她读重点中学。后来我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叫《生命的追问》,我们不能放弃生命。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孙云晓:和谐家庭与和谐成长(5)
北京广渠门中学宏志班招收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老校长李金海是全国人大代表、劳动模范。李校长的女儿初中要毕业了,要考重点高中吗?李校长也想“我的女儿能不上重点高中吗”?他的女儿学习一般,于是就请了很多家教补课,死去活来补不上去,每天家里人跟着上火。李校长说女儿不是考重点高中的料子,女儿说想去职业学校,李校长在关键时刻理解孩子支持孩子,他的女儿轻松上了一个职业学校,毕业后到北京某银行当了个职员。她喜欢打鼓,参加劳动能手比赛,生活得很快乐。现在出国进修去了,过得很开心。同样是两个学习不太好的孩子,一个因为得不到理解花季早逝,一个过上快乐的自立的生活。
  哪一种关系是好的关系?哪一种教育是好的教育?为什么孩子有差别?您的孩子能上大学尽量上,能读博士尽量读,问题是必须注意到有的孩子是打死也考不上大学的,逼死他他也上不了大学。哈佛大学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一个多元智能理论,说每个人至少都有八个智能:
  第一个是语言智能;
  第二个是数学逻辑智能;
  第三个是空间智能;
  第四个是音乐智能;
  第五个是身体运动智能;
  第六个是人体交往智能;
  第七个是善于反思善于反省智能;
  第八个是自然观察智能。
  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拥有八个智能其中之一的人都能成材,都有成功的希望。我们发现亚运会、奥运会上很多中国选手在世界上得金牌,其中相当多的运动员文化课并不好。丁俊晖是中国在世界上的第一个台球冠军,但丁俊晖小学毕业,初中都没读。八个智能中只有两个智能发达的人最适合今天中国的学习,中国的考试最适合语言智能发达和数学逻辑智能发达的人。你的孩子可能是这两个智能排得不靠前而靠后,他可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排在前面,他的学习成绩可能不太好但不等于他不能成材,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他的道路,蠢才是选择了不适合他的道路,我们期望的最好的目标是孩子做适合他的事情,走适合他的道路,所以要尊重、理解孩子。
  给大家讲讲我自己的体会。很多人不会相信,我搞教育这么多年,在全国教育界也算有一些知名度,1993年我写的报告文学引起全国教育大讨论,我有很多成果,但我的独生女儿小学、中学从来没有上过重点学校,都是上离家最近的学校。不是没有办法把孩子送到重点中学去,我的女儿说:“重点中学不是人待的地方,我可不去。”她选择了一所学习日语的学校,连区重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