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流浪在三国 >

第40章

流浪在三国-第40章

小说: 流浪在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你懂个屁,这叫富贵险中求!小严,你还记得威名远扬的锦帆甘宁吧,我得到一个消息,原来上次甘宁已经被这个襄阳太守给捉了,现在已经是荆州水军的将军了呢!只是风煜这小子把他做为暗子藏着。嘿嘿,这个少年太守不简单啊。惟才是举,不问出身,我们如果去投靠他,总不会比甘宁那原来做贼的混得差吧?你看,你们李家的那个“玄武枪”李通那么风光,你不会认为自己还不如他吧!”
那被称作小严的点点头,又有点担心地道:“魏延大哥,我知道您武功高强,可是我们毕竟实力相差太大了·;·;·;·;·;·;” 
魏延摇摇头道:“小严,以后打仗你可要注意观察,你听听前面震天的喊杀声,就知道张武的大队人马正在和官军开战,大营里一定空虚。其实我们也不要和这些反贼硬拼,只要在寨子里捣点乱,点把火,张武的军队一定会大乱的。到时候襄阳军队胜了,我们立的功劳可就不小了,那个风煜一定会赏我们个官做,你就不想光宗耀祖吗!”
李严听了也信心大增:“大哥说得对,想建功立业哪能没有风险,我跟着大哥干了。”
魏延听了,对着身后的几百名弟兄低声说到:“兄弟们,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就看今天了,想搏一把的等下就别手软,害怕的就留下,从今以后就各奔前途!”
众人连忙表态:“大哥,放手干吧,兄弟们绝不是孬种!”
魏延点了点头,手一挥:“杀!”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
风煜正在指挥大军和张武戮战,突见敌军后方一片混乱,远处的敌军后寨处升起了腾腾黑烟。
这是怎么回事?风煜大为奇怪,难道有人偷袭了张武的后方?不管怎么样,此时正是破敌良机,立刻下令到,“全军突击!大家跟着我一起喊,张武的粮草被烧了,退路被断了!你们快投降吧,缴械者不杀,得张武人头者赏百金!”
帅旗挥动间,襄阳军全军一起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向张武部队冲去。那震天的喊声一下子就把敌军的士气彻底击垮,前方来不及逃跑的士卒已立即丢下武器投降,后面的部队四散逃命。
张武看着这一切,心底直喊“完了,全完了”,就在此时,一道劲风直袭后脑,只听一声:“张将军,你逆天而行终必失败,魏延就先借你脑袋一用了。”随后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原来放完火的魏延见张武一个人失魂落魄地站在那里不动,乘机偷袭,一举成功。张武一死,一些尚在顽抗的叛军也彻底丧失了勇气,丢下手中的武器举手投降,一场大战就在如此莫名其妙中结束!
“你说你叫魏延,他叫李严?”
风煜惊喜地问跪在眼前的两人,在得到两人的肯定后“哈哈”大笑,兴奋地直说:“好,好,你们二人起来吧,你们立了大功,我一定会好好赏你们的。以后你们就是我襄阳军中的人了!哈哈,哈哈哈。”
黄忠看着形状若癫的风煜不禁大为纳闷,为了两个少年直得高兴成这样吗?虽然这两个少年武功很不错,以后可能是个大将之才,可是主公当初见到公明,俊义也没这么兴奋啊,嘴笑得都快抽筋。不过他知道这个义子一向有识人之明,于是也不多言。
黄忠又哪能明白风煜此时的复杂心情,对魏延这个历史上的一代名将,实在是理不清、道不明。
如魏延本身的才能问题,魏延的性格问题,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异道会于潼关”的计划是否合理?孔明临终前的会议为什么不让魏延参加?对这个有争议的人物,向来是颇有异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管他人怎么看,风煜还是很喜欢这个人的,喜欢着他的那句名垂千古的豪言:“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试想想,五虎具在,刘备独选魏延时那“一军皆惊”的情景。大耳儿其他的本来没有,用人还是很准的,而魏延镇守汉中十五年,让曹魏大军不能进一步,也可说明其能力。屡败一代名将郭淮,更是体现了其将才。
综观魏延悲剧的一生,不管他的死是不是被冤枉的,还是其他原因,总之与他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西方有一句谚语:“英雄的悲剧往往是由于他的个性所造成的”。任何事情发生都有其各自的原因,但其中的主要因素,经常和‘个性’有关。
当然,魏延现在到了风煜手中,风煜是不会让历史重演了。
至于李严,在刘备眼中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会差吗?论武功可与魏延相抗,论谋略更不在魏延之下。自刘备入主成都以后,他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的叛乱,充分表现了他的出色军事和政治能力。后来刘备临死时,更是让其统内外军事,可见其能力之强。
现在风煜一下子得到了两个将帅之才,怎能不高兴呢,不过风煜也会暗暗留意两人。在他的手下,没有人可以争权夺利,只能各司其职,任何有野心之人,将会被毫不留情地铲除。好在两人都还年轻,还有很大的改变可能性,风煜真的很希望两人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才。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五月,襄阳太守风煜一月而定江夏叛乱,江夏太守刘祥病死。风煜荐彭城张昭为太守,自此,风煜拥有了襄阳、江夏两郡,实力大增。
第三十章 人无近忧,当有远虑
    “仲德,我有一件机密的事想交给你处理?”
程昱一听,赶紧躬身道:“主公有令,昱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恩,煜想在汝南开辟一个秘密据点,现在需要一个合适的人前去组织。”
程昱明白地点点头,汝南是荆州的东北大门,拥有了他进可攻退可守:“昱定不负主公重托。”
“哈哈,有仲德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程昱想了想问道:“主公,昱对汝南不是很熟悉,这据点的建立可能要花费一些时日,不知主公的期限是什么?”
“呵呵,这一点煜也早想到了,我当然不会让仲德白手起家,我已经为你找好了帮手。你带我的手书前去和这些人会合,然后隐在暗中做他们的军士即可。我想几年内我不会用到你那里的力量,你只要能守住就行。”
程昱接过风煜递来的名单一看,便明白了基本情况,这时风煜又说道:“仲德,你们毕竟不是公开的存在,危险是少不了的,你现在还愿意去吗?”
程昱坚定地道:“主公把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昱,是对昱能力的肯定,昱定不辜负您的厚望。”
“好,仲德真豪杰也!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两年内你们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困难,之后可能会有几方势力对豫州展开争夺,那时仲德将会遇到很大的挑战。恩,如果事不可为,切记以安全为主,那些人必要的时候舍弃也无所谓!煜只希望仲德能助我百年,共成大事。”
程昱点点头,为风煜对自己的重视而感动不已:“既如此,那昱就告退了,从此一别,望主公多多保重身体,有昱在一天,汝南就永远在主公手上。”
望着程昱潇洒离去的身影,风煜终于放下了心。历史上刘辟虽然屡败曹洪,是一个将才,可是并不能独当一面,从后来被张辽击败便可看出来。现在有了程昱辅助,加上龚都、何仪、黄劭、裴元绍等人,汝南在自己囊中的把握将大大增加。
由于现在有不少的人才来投,因此不管是公务还是军务,风煜都不需要事必躬亲,可以说整个襄阳军政体系中最闲的人就是他了。其实一个优秀的上位者,不一定要有什么出色的才华,关键是要懂得如何用人,如何培养人才。汉高祖刘邦,大明皇帝朱元璋,如果要论其本身的能力肯定是不如手下那么多出色的谋臣名将,可是做皇帝的却是他们而不是那些手下人。
这日,风煜忙里偷闲,来参加“定远书院”的新生报到大会。自去年刚任太守时起,风煜便开始筹建一个不分士族庶民,思想开放,管理先进的学院,为将来自己争夺天下打好基础。由于眼下暂无战事,风煜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抓一下后备人才的培养。 
当初为书院取名字时风煜可是煞费苦心,最后终于决定用定远两字。“定远”一词取自“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这首诗,有志定长远的意思。
作为一个现代大家族出来的人,风煜非常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如今,虽然拥有了襄阳、江夏两郡,而且最近又找来不少人才,可是风煜知道,如果仅仅满足于从世族子弟中录用人才,最后的结果难免是人才凋零,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境。因此才下定决心建一个不分贫富贵贱,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进入的新型学院。
有道是英雄莫问出处!若要成就大事,当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这一批学员总共五百名,都是十二到十五岁的少年,当风煜赶到时已经全部录取完毕。其中七成学生是从世家子弟中挑选出来的,剩下的三成是从普通百姓和南迁流民中召收的庶民子弟。
学院由蔡邕任校长,乔玄和和刚刚投奔来的卢植任副校长,钟繇和顾雍为教导主任,襄阳名士庞德公为政教处主任,冀州名士陈琳为宣传部主任,而风煜则挂了个名誉校长的头衔。
至于后勤,则交给了刚刚接来的徐庶的母亲和太史慈的母亲打点,由于两个妇人都是才德具备之人,所以风煜把事情交给她们也放心。嘿嘿,把她们留在这里,不怕以后徐庶和太史慈两个孝子不来投靠自己。
学院分为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十个班,每班五十人。
一年级主要是学习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诗经》、《论语》、《孙子兵法》等,以及风煜亲自编写的《算术》,《自然》,《地理》等现代常识;
二年级将根据学生的各课成绩,分成文、武两科,文科主修商业、法令、典农等内政事务,武科主修武艺、谋略、行军、布阵、军演等战事;
三年级则是对学生文武能力进行综合评定,测试其融会汇通的程度,并在实习中选拔优秀人才。
在第一批新生中,出身世族的占了七成,风煜主要考虑到世家子弟接受过基础的文化教育,起点比贫寒人家的高,而且现在非常需要豪门宗族的支持,所以招收的世族子弟比较多。
第一届留给庶民的名额虽然不多,但对于出身卑微,苦无建功立业机会的中下层学子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这是一个开创了前人没有做过的壮举,让世族和庶民在同一个平等的环境下学习,就是这样,风煜建校时还是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而将来的第二批,风煜会将庶民所占的比重相应地提高,相信到不久的将来,所谓的世族和庶民的界限将不会那么明显。只要风煜的书院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相信那些世族大家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激烈反对了。当然,反对还是有的,不过在风煜掌管他们的生死大权的情形下也不敢太放肆。
从风煜的眼光来看,前几年的黄巾之乱之所以拥有摧毁汉王朝的力量,与得到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不甘没落无名的庶民支持是分不开的,参加黄巾起义的人员中就有不少出身贫寒的文人志士。
对于某些人来说,既然朝廷黑暗,没有了向上的途径,唯一的选择也只有反抗。
风煜看着面前精神抖擞的五百名少年,心里热情澎湃。虽然他们一时尚不能派上用场,不过若倾力培养,那么不消几年,就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一股推翻旧风气,带来新气象的力量。
风煜知道这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