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609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609章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讨董重任交给了袁绍,让袁基和袁术留在京城和自己同为内应。此事若成,袁绍功高盖世,不但执掌大汉权柄,还理所当然成了袁阀家主。

人算不如天算,袁术意外出京了。此事连累袁隗失去了参隶尚书事,拱手把权柄交给了董卓一个人,破坏了袁隗的整盘计策。

讨董之事,事关社稷,袁隗再怎么糊涂,也不会让两个袁阀的人同时指挥。两个人做事不但无法协调,参予此事的袁阀各路势力也会无所适从,到底听谁的?

袁绍和袁术一向不和。袁绍瞧不起袁术,认为他不学无术,是个纨绔子弟,败家子。“路中悍鬼袁长水”就是袁术的生动写照。这个长水是指长水校尉,袁术这个外号就是他做长水校尉的时候留下的,名动京师。

袁术更瞧不起袁绍,骂他整个就一骗子。袁绍才智出众,未成年便做了郎官。二十岁时,做了兖州东郡的濮阳县长。这一年他母亲死了,按礼制,袁绍弃官回家服丧三年。丧期满了,袁绍孝心大发,又追行父亲的丧期三年。这六年袁绍虽然服丧,但他没闲着,四处结交朋友,士无贵贱,莫不倾心折节相交,袁绍因此声名大振。朋友太多,未免有些闲言碎语,中常侍赵忠就曾警告袁隗,叫他回去告诉袁绍,稍加收敛,不要太露锋芒,免招无妄之灾。袁术骂他骗子不为别的,就为“士无贵贱”。士贵者只要有学识,袁绍都大力结交,但士贱者有学识就不行了,还要有名气。没有名气,袁绍连大门都不给进。“爱士”是不假,但袁绍是为了“养名”。

袁绍和袁术之间的事袁隗一清二楚,袁术不会听命于袁绍的。当他听说袁术到了南阳后,立即知道事情不妙了。袁术知道自己没有袁绍的朋友多,所以他直接到了袁阀的根基所在。汝南、颖川、南阳三地遍布袁阀亲族门生故吏,袁术到了这里如鱼得水,要什么有什么。果然,袁术得到三公檄书后,立即急书豫州的孔伷、李旻、许V莸耐躅:驼抛桑运撬担忝嵌家抑富樱丫雍土糕枚几以说铰逞衾础K踔粱垢苄戳艘环庑牛兴灰怪富樱倒セ髀逖舻氖掠晌依醋髦鳎沂羌抑鳌

袁隗为了弥补这个意外,压制袁术,于是想出了“承制诏书”之策。在他看来,袁绍“名正言顺”做了车骑将军,你袁术总要听话了吧。其实这份“诏书”对讨董大军没有太大的意义,它反而激怒了董卓,在很短时间内便害死了弘农王和袁阀在洛阳的几十条性命,弊远远大于利。弘农王死得太早,对讨董大军的士气是个很大的打击。袁隗过早离开朝堂,既影响了董卓和士人之间的沟通,也极大地挫伤了洛阳士人的信心。何颙、伍琼、周毖等人的先后死去,也使讨董大军过早失去了内应。

※※※

袁术是不是因此就听话了?没有。王睿和张咨之所以迟迟没有动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袁术的贪婪。袁术出生官宦世家,久历官场,对官场的污浊和黑暗非常清楚,他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好手。相对而言,他对形势的判断也比较准确,他知道如何及时摆脱险境,如何最大程度地为自己攫取利益。袁术对攻占洛阳没有任何信心。这些州郡兵马没有经过训练没有精良武器,和北军、西园军没得比,和西凉兵那就更不能比了。兵不精可以用数量弥补,但领兵的人如果不擅长打仗,甚至还有保存实力的想法,那这个仗根本就不要打了,但现在的情况恰恰就是如此。

袁术是后将军,官不小,兵也通过各种关系勉强凑了一万人,但他没钱没粮。靠人家施舍不是长久之计,他想自己挣自己花,这样花起来舒坦,也不用看人家的脸色。于是他的眼睛就盯上了南阳和荆州。南阳仅人口就有两百多万,是大汉国最富裕的一个郡,不过南阳紧邻京畿,没有缓冲地带,所以袁术还想要荆州。此时,袁术的心思已经不在攻打洛阳上面了,他一心想着如何图谋地盘,连晚上做梦都想着这事。

一只贪婪狠毒的老虎在一旁虎视眈眈,王睿和张咨怎敢离开自己的老窝?只怕人还没到鲁阳,州郡就已经丢了。这事王睿和张咨还不敢对袁绍说。袁术和袁绍是兄弟,袁绍现在又是车骑将军,又是承制权柄,假如袁绍护短,那事情可就闹大了。这时董卓派出来的招抚使者秘密赶到了南阳和荆州,张咨和王睿几乎没有犹豫,立即向天子呈递了请罪表,宣布效忠当今天子,而且还和董卓约定,南北夹击,杀死袁术。

袁术既然想夺取南阳和荆州,当然要对王睿和张咨严加监控了。朝廷的这个招抚秘使还没走出南阳地界就被袁术抓到了。袁术看到两人的献罪表,欣喜若狂,下面怎么办?是不是出兵攻打两人?当然不会了,他才不会这么傻。

他立即给长沙太守孙坚写了一封密信,把王睿和张咨背叛讨董联盟的事随便说了一下,叫他立即带兵到南阳来,顺路把两人都杀了。孙坚以讨董为名北上,这两人必然没有防备,一杀一个准,不费吹灰之力。自己要是带兵南下去杀,那可就是连番血战,白白便宜董卓了。

袁术早在起兵的时候就写信给孙坚,邀请他参加讨董。袁术说,你窝在江东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意思?到南阳来,到中原来,这里才是你的天下。现在洛阳大乱,各方权势云集京畿,血战在即,正是你我大展身手之际。想做扬名青史的英雄吗?想建盖世功勋吗?到南阳来,到中原来,你我兄弟联手,赌场无敌,天下无敌。

孙坚一点没犹豫,满口答应。他回信袁术说,待我把家小送到扬州庐江郡,立即整兵北上讨董。时逢过年,这事随即耽搁了一阵子。年后,孙坚回书袁术说,我正在整顿军马,筹备粮饷,大约二月中即可出发。袁术算算时间,估计他还没有启程,这下正好,一举两得。

毫无理由的杀了两个朝廷大员,于情于法都说不过去。袁术想了一下,又给车骑将军府写了一封信,说王睿和张咨至今不给粮饷,如果袁绍不能解决,他就自己想办法了。言下之意他要杀人了。这当然是满嘴胡话。王睿和张咨不但给他粮饷,还给财宝美女,唯恐招待不周,把他得罪了。袁绍的车骑将军府现在主掌讨董一事,各地的奏章都送到怀县大营。

袁术又给袁绍写了一封密信。兄弟还是兄弟,虽然不和,但关系到讨董的大事,该说的还是要说,不能隐瞒不报。讨董如果失败了,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袁术于是把这事仔细解释了一下,说这杀人的事就让孙坚背个黑锅吧。王睿和张咨投降董卓的事无论如何不能让人知道,如果消息泄漏,对讨董联军的士气可是个巨大的打击。

袁绍忧心忡忡,但又不能明说。孙坚一路杀来,南边将会是个什么局面?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一节

众人听完袁绍的话,一个个心里沉甸甸的,屋内的气氛显得非常压抑。

“骠骑大将军李弘怎么说?他对此事可有明确的态度?”卢植小声问道。

“我和冀州府的审配审大人刚刚从云中行辕回来。”陈琳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到了怀城,骠骑大将军的军队也到了河东,这就是骠骑大将军的态度。”

陈琳把云中之行简要说了一下。审配花了一夜的时间意图说服骠骑大将军,但终究没有成功。骠骑大将军最后给我们的答复是:各地州郡起兵讨董严重危害社稷,奉劝诸位放弃兵甲,另谋他策。骠骑大将军这句话既没有说我们起兵讨董是叛乱,也没有正面说他要支持董卓,所以我们认为骠骑大将军可能还在观望中,尚没有做出最后定策。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为了保住北疆、行割据之实,已经彻底背叛了大汉,完全不知道还有忠心报国这件事。他和董卓一样,都是倾覆我大汉社稷的祸国之臣。此人将来对大汉的危害,将百倍于董卓,此人不除,我大汉永无振兴之日。

辛评点头道:“孔璋言之有理。李弘是个蛮胡,除了打仗什么都不懂,这种人恃功自傲、骄纵枉法、眼里根本就没有礼法二字,一旦掌权,必将祸国殃民。看看他这几年都做了什么?西凉肃贪杀贪,并州招抚蚁贼,逼迫先帝改变祖制开放盐铁经营,领大军南下威胁天子和朝廷答应让他督领北疆州郡,在大汉为难之际不但不体恤民情反而穷兵黩武劳师远征塞外,如此种种,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对大汉忠心耿耿的戍边大将,而是一个残暴、血腥、野蛮、贪婪、权欲极强的暴虐祸国之人。”

“这次他对我们都说了什么?两个字,钱粮,他既要钱又要粮。我看他不是要钱粮,而是看上冀州这块肥肉了。出兵讨伐董卓是铲除奸佞为国除害的正义之举,他不但拒绝参加,竟然还以此要挟我们。他还是大汉的骠骑大将军吗?他大概已经忘了是谁让他成为骠骑大将军的?我看他就是一个狼心狗肺、背主卖国的胡人。他无视奸佞祸国,一门心思想着自己的北疆,一而再再而三提到回迁灾民。这怎么可能?青兖徐三地已经流民成灾,暴乱在即,他还要回迁灾民,这不是祸乱大汉是什么?居心叵测,居心叵测啊。冀、兖,青、徐四州假如同时陷入战祸,大汉社稷就成了李弘的囊中之物了。”

郭图接着说道:“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主动出击,以形成破釜沉舟之势,逼迫李弘迅速做出选择。在今日危局之下,李弘要想确保北疆,只有和我们联手攻击董卓这一条路。至于北疆灾民回迁一事,我们不会答应。不仅仅我们不答应,就是冀州牧韩馥韩大人,他也不会答应。如今讨董大军的粮饷大部分都要靠冀州调拨,他哪有多余钱粮去安置灾民?”

“屯田一事就更不要说了。北疆屯田是为了戍边,冀州屯田是为了什么?难道我们田地多得足够施舍给那些下贱的刁民了?冀州的田地到处都是,荒芜的原因是因为没人耕种。那些流民灾民不愿回家,他们宁愿抛弃土地,宁愿易子而食,宁愿去抢去叛乱,也不愿去辛勤耕种。大汉的百姓这几年已经给蚁贼同化了,变得血腥而凶残,他们的良知已经彻底泯灭了。对待这种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把他们杀怕了,杀干净了,他们自然也就听话了。”

“把灾民留在边疆对大汉有百利而无一害。灾民没有食物,他们就要暴乱,就要去抢,就要去杀胡人,抢胡人的牲畜,这样好啊,他们互相残杀,死得越多越好。灾民也罢,胡人也罢,都是危害我大汉社稷的根源,他们要是死绝了,大汉也就安稳了。”

许攸、荀谌、逢纪等人也纷纷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在他们看来,李弘目前并没有条件让长城以北的数万北疆主力南下参战,一来大漠和边郡需要驻军戍守,二来李弘粮饷不足,无力支撑十几万大军。今年初如果不是北疆早有准备,从各地收购了大量的粮食,北疆现在已经岌岌可危、自身难保了。三来董卓的粮饷也难以为继,李弘的大军南下的越多,董卓就越困难。虽然李弘和董卓看上去兵力强悍,气势汹汹,但其实他们不堪一击,摆下的就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空架子。只要讨董大军发起凌厉攻击,李弘和董卓必定惊恐不安。尤其是心怀叵测的李弘,他有什么理由要冒着北疆尽失的危险帮助董卓?有什么理由要在自己辉煌的战绩上抹上一层厚厚的污秽?

现在对李弘和董卓来说,担心的应该是讨董大军抱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