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全传-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力子走后,原浙江省会警察局长赵龙文(军统特务)于1937年2月6日奉命来雪窦山陪张学良,3月13日离开,在山上住了25天。
3月13日,在戴笠的安排下,中国银行总裁贝祖贻携其续弦妻子蒋士云从上海到雪窦山来看张学良,他们夫妇俩在山上住了一晚才回去。蒋士云是苏州名媛,曾经一度追求过张学良,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不知何故还是分手了。蒋士云后来嫁给了已经有六个子女的著名银行家贝祖贻做了续弦夫人。但蒋士云对张学良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此后一直关注失去自由的张学良。
在雪窦山,张学良还见到一位特别客人——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1937年4月19日,蒋经国携苏联妻子蒋方良(芬娜)和儿子蒋孝文由苏联回到中国。蒋介石为清除他在苏联所受的教育,特安排他回老家闭门读书,并派军统特务跟随他,略加“管束”。蒋经国与张学良两人曾在溪口镇相遇几次,因彼此均不认识,未打招呼。不久,蒋经国知道张学良居住此地,便提出要求,经刘乙光同意,偕妻子到雪窦山拜访了张学良。后来,两人又见了几次面
刚到溪口时,张学良以为很快就会回西安,加上西安发生“二二”事件的刺激,根本没有心思读书,他曾对邵力子说:“我在书房里简直坐不住,好像屁股上有刺一样。”邵力子只好劝说:”你喜欢在外面,就多在外面玩玩吧!”
3月,东北军东调,张学良断了很快获释的念头。蒋介石认为张学良的用处已不大,来雪窦山看望张的国民党要员也日益减少。只有戴笠定期每月来一次,听取特务队汇报,看看张学良的生活状况。这时,张学良该游玩的地方、景点都游览过了,只好安下心来读书。他的书房里有三个书架,两米高,上下三层,都摆满了书,大多数是哲学书籍,另有许多外国画报和外文杂志。这些书大都是从他上海寓所运送来的,特务队也给他订了几种报纸,如《申报》、《新闻报》、《时报》和英文的《字林西报》等。每次报纸来时,张都要先浏览一遍,尤其注意时事新闻。他喜欢看外国画报,特务队订了一种,宋子文也经常寄一些来,每次都有二三十本。张学良经常开书单,趁特务队去宁波购买物品时,替他买回。另外,于凤至、赵一荻轮流来时,也常从上海带一些书刊来。
自从张学良住进雪窦山中旅社后,蒋介石将溪口镇上的一位的老儒生、前清老秀才派到雪窦山上来教张学良读四书五经。每天早晨,这位老秀才坐着轿子上山,上午8时到9时半,一个半小时是这位老先生讲课的时间。特务队奉命组织了一个所谓的读书会,有刘乙光、许建业以及几个便衣特务参加,陪张学良听课。每天,这位老先生授一个半钟头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大谈孔孟之道和三纲五常之类的陈腐教条。张学良对四书五经之类的陈腐读物提不起兴趣,但出于对这位老秀才的尊重,勉强打起精神听他讲;陪读的那些特务们文化水平本来就不高,被一口奉化腔调的“之乎者也”弄的昏昏欲睡。这位老秀才不是天天上山,遇到下雨或其他事,他就不上山。这样的讲课前后持续了两个多月
雪窦山“读书”(7)
6月间,经张学良自己推荐,刘乙光从北平请来一位旧学渊博的吴老举人。吴老举人主要讲中国古代历史,比前一位老先生讲四书五经效果好得多。张学良还规定特务队全体队员都参加读书会。听讲之后,每天抽出两三个钟头的时间来读书。每逢星期三、六两天,由队员们轮流报告读书心得。一直到张学良后来迁徙到江西萍乡,他顾虑吴老举人年高不堪长途奔波,才商得其同意请其北返,读书会也宣告结束。在吴老举人讲学期间,张学良每月给他法币500元,临走时又送了法币20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淞沪抗战展开,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张学良多年祈盼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他发动西安事变也正是为了加快这一天的到来,他感到异常激动、兴奋。平时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房间用餐,这天特到餐厅吃饭,激动地对大家说:“我惟一的希望就是抗日,这一天终于给我等到了。以后我即使死在这里,也心甘情愿了。”
张学良认为,抗日战争爆发,自己重获自由、杀敌报国的机会来了。于是,张学良立即上书蒋介石请缨,要求允许他率领东北军奔赴前线,参加抗战。蒋介石让宋美龄代为回信,坚决不予同意,叮嘱他“好好读书”。
紧接着,戴笠来到溪口住了两天,以观察张学良的动静。
8月,张学思和赵一荻在黄仁霖的陪同下,一齐来到溪口,在雪窦山住了三天。一连三天,张学良带着弟弟游览各处名胜古迹,只谈风景。直到临别前的晚上,为避免特务偷听,兄弟俩在书房用纸、笔进行无声的文字交谈。张学思介绍了抗战的形势、东北军的情况与中共的主张等等。张学良谈了西安事变及今后的打算,表示:“如果我出不去,今后率东北军打回老家去的责任就全靠你了。你回去以后要多看进步书籍,广交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合作抗日,将来收复大好河山,以报国恨家仇。”并强调:“只要东北军团结,抗日战争扩大,我就有恢复自由的可能。”笔谈到最后,两人已是泪流满面,紧紧拥抱在一起。
第二天,张学思告别大哥,张学良送了很远,很远,依依不舍,直到看不见这位最喜爱的弟弟的身影,才怅然而返。两人谁也未想到,此次分手竟成永别。不久,张学思奔赴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海军高级将领。
八月十五中秋节(9月19日),张学良指名要到妙高台赏月过节。特务队准备了三桌菜饭,张学良夫妇和刘乙光全家、队副一桌,便衣警卫两桌。这平常不喝酒的张学良连喝了几杯,借酒浇愁。他眼看锦绣河山遭日寇蹂躏,全国同胞饱受战火,而自己身为军人,却囚居山中,空怀壮志,报国无门,不禁悲愤交加。他慷慨激昂地对大家说:“现在日本鬼子来侵略我们祖国了,一个好青年不能在这里空耗时光。我带你们打日本去!”
第二天,张学良外出游逛,看到农民在吃米制发酵馒头,打听之下,才知道是当地人过节的习俗。他一时好奇,回到住所,出钱叫厨师大量仿制,预备分赠全体警卫人员。”
11月上旬的一天晚上,招待所发生火灾。这时,警卫人员多数已入睡,待发觉后已火势熊熊,无法扑灭了。不到一个小时,招待所全部被毁,片瓦无存。在急迫之下,张学良指挥大家全力抢救四大箱书画,对其他物品毫不在意。他说:“书画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对这场大火的原因,外界一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张学良不愿久居山中,希望上前线抗日,故意纵火;有人说张学良被辱软禁,不愿留下这个历史污点,故意引火灭迹。其实,都属毫无根据的揣测之词,不足为据。
火灾发生后,特务队一面立即向军统局请示如何安排,一面叫张学良暂时搬到雪窦寺中居住。
随后,戴笠赶到雪窦山处理并安排张学良转移问题。”11月9日,张学良写了一封致蒋介石的信,托戴笠转交。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雪窦山“读书”(8)
信件全文如下:
介公委员长钧鉴:
雨农兄来山,欣闻钧座虽在夙夜辛劳之中,身体精神两健,深为快慰。此非只钧座自身,乃中华民国之幸福也。学良山居如恒,竭力于知识及身体,尽能养修。惟一念及我同志同胞们在抗战中各尽其天职,罪孽深重如学良者,反安居后方。每一思及,衷心如焚。学良非有所希及,为良心所驱使。谨为陈述,俯乞鉴查。
并叩钧安
学良谨肃(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
11月13日,张学良一行离开溪口雪窦山,为了保证张的安全,宋子文特地送来一辆防弹轿车。浙江省保安处增派两辆装有高射机枪的大卡车,由两排人在前面打冲锋开路,加上自己的:辆卡车载着特务队和宪兵连,浩浩荡荡,开往黄山。这时,正好轮到夫人于凤至相伴,赵一荻去了上海。上海沦陷后,赵一荻移住香港。
在溪口,张学良住了10个月,生活还算不错,行动比较自由,活动范围比较大,住所宽敞舒适。所有费用都由军统局实报实销,尽量满足他的要求。而且,经常有人前来看望,陪他游玩、读书,并不感到特别寂寞。他住在中国旅行社招待所,对外也没有保密,当地人和外地游客都知道张学良住在这里。从表面上看,张学良这期间情绪还不是很苦闷,但内心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只不过迫于环境,很少爆发出来而已。
“四省驰车不久留”
1937年11月13日晚7时,张学良一行驱车离开奉化溪口,一路经嵊县、东阳、永康、金华到达兰溪永昌镇准备住下来,但停下来没有几个小时,因躲避日本飞机空袭,不得不紧急出发。”14日凌晨5时出发,经威坪、界口、徽州,于下午到达安徽黄山。
此时,已是初冬时节,寒气逼人。刘乙光选中了黄山上原北洋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的一所别墅,作为张学良的下榻之处。这幢宅院很大,环境幽雅,设备良好。段氏晚年自封“正道老人”,故他的别墅大门上挂着一块横匾,赫然写着“正道居”三个大字。但房子刚建成,段就病死了,故一直未来住过。张学良很感兴趣,把那块匾看了好几遍。
在黄山,张学良游览风景之余,还到温泉沐浴,玩得很痛快。有一天,他感到无聊,便提议到河里捉鳗鱼。他们照着当地人抓鱼的办法,先用石头在河边砌起一个圆圈,预留一个缺口,在石圈中间撒下许多用油浸过的白米,静候鱼进入圈内。头天傍晚做好,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先把缺口堵上,再到石圈内摸鱼。果然收获不小,抓住了二十几条鳗鱼。
东北###、时任安徽省政府主席的刘尚清听说张学良到了黄山,不顾长途跋涉,从省城赶来见上一面。两人谈了一个多钟头。临别时,刘尚清握着张学良的手,两眼都红了。在张学良离开黄山的第二天(即11月20日),刘尚清就被免去了省主席的职务。刘的被免职是否与他去看张学良有关系,现在还不清楚。特务队原以为要在黄山多住些时候,浙江省保安处派来的汽车都已经回去,只留下一部1936年出厂的福特车。但住了不到5天,当地县政府就派专人来找刘乙光,说是军委会打来的重要电话。刘乙光赶去接听,才知是蒋介石亲自打来的,命令他们马上离开黄山,到江西萍乡待命。刘回答说:“现在没有交通工具,也没有经费了。”蒋介石又指示:没有交通工具,可以就地征用;没有经费可找县长借用。县长一听是蒋委员长亲自打来的电话,立即答应借3000元。
随后,刘乙光指挥宪兵连拿着“军事委员会”的大封条,贴封了江西省公路局的四辆客车、安徽省公路局的三辆福特卡车及一辆私人出租的小包车,一共8辆车,加上司机、助手15人,封车又封人。县长也赶紧送来了3000元法币的路费。
11月19日凌晨4时,张学良一行离开黄山,当晚6时到达著名的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