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铁血战将-第9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内线报告,几次台湾本地军队进行暴乱以后。日军台北总督府就开始不相信台湾本地人所组成的军队。
即使日军第十方面军的总兵力达到十五万人。但是,要想防守整个台湾岛,再加上布防所有海岸线,日军的兵力就已经变得不足。”
“所以·此时的日军,早已经被各种换防,扩编搞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和精力去围剿这些叛乱。”
“扩编…。”刘华一脸沉思的问道。
“是的,副主席。自台湾本地驻军不被日军相信以后。分散在各地的本地驻军,已经全部被缴械·变成后勤部队,参与到各地防御工事,特别是沿海防登陆要塞工事的修建中。面对如此情况,日军第十方面军不得不临时从当地侨民中间进行大肆扩军,弥补自己兵力不足的问题。初步侦查显示,扩军以后,台湾驻军的总兵力将会达到惊人的三十五万人。其中包括久经沙场的三个野战师团十五万老兵以及十个仅仅经过简单训练的新编师团。”左权一脸凝重的回答道。
“三十五万日军,虽然有超过一半的新兵。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日军打的是防御战,这些新兵完全可以当老兵进行使用。更加重要的是,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和储备,日军在整个台湾所储备的武器弹药,足够他们消耗好几年的时间。看来,这一仗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打啊。”刘华沉思道。
随即,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参谋长左权身上,开口问道。
“参谋长,对于目前情况,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日军大力征兆新兵,在短时间内将兵力扩大到三十五万人。仅凭兵力上来说,我们已经不占有任何的优势。而整个台湾岛,经过他们数十年的经营,各种防御,特别是沿海防登陆防御工事,也变得如同铁通一般坚固。“
看到刘华赞同的点了点头,左权指着面前的作战沙盘,继续开口道。
“面对如此坚固的滩头阵地,我相信,即使我军拥有海空两军优势。但是,要想真正登陆,也要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更加重要的是,即使我们登陆成功,日军也会在我军的进攻路上,布置重兵,一步一步的消耗我登陆部队的有生力量。要清楚,整个台湾地区可是一座多山脉的岛屿,只要日军利用的当,即使是新兵,也会给我们造成非常惨重的代价。
“不过,正所谓再硬的铁通,如果他的内部出了问题,整个防线,就会瞬间崩溃。所以,副主席,我的意思是,在攻台部队发起总攻之前,马上联系台湾岛各地刚刚兴起的反抗实力,将他们武装起来,整合起来。而后,配合我主力部队,一举拿下台湾岛。”
“中心开花,这个办法不错,可以凭借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左权的话音刚刚落下,刘华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个大胆地战略想法。指着面前巨大的作战沙盘开口道。
“参谋长,从现在开始算起,距离我们最后的总攻时间,还有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要想在这一个半月以内,将岛内所有反抗势力全部整合,并且形成战斗力。这个任务,在我军所有部队中间,唯有特战师可以去完成…”
“你看,如果我们能够抽调至少一个特战团的兵力,在军舰和小艇的运送下,偷渡台湾海峡,并且以小队为单位,秘密登陆台湾岛,深入到日军大后方。我相信,以特战师的能力,一个小队,在一个半月以内,拉出一个由本地人所组成的步兵团,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刘华一脸自信的说道。
“一个小队拉出一个团。那么一个团的特战队员,就可以拉出数十个团。是个主力团突然出现在日军背后,就如同一把尖刀一般,狠狠插入他们的后心···。副主席。到时候日军的防御工事,即使修筑的再怎么坚固,也挡不住我军的两面夹击…”左权兴奋的回答道。
东海舰队对台湾岛的巡航炮击,已经过去了两天的时间。整个舰队,按照总部的命令,围绕台湾岛足足绕了两圈有余。而日军部署在台湾岛周围的沿海防线,经过军舰大口径舰炮的洗礼以后,早已经出现多处缺口。与此同死,超过一个联队的守军精锐,还没有看到中**队的影子,就倒在了战场之上。
伴随着部队的伤亡越来越大,面对自己没有任何对抗手段的中国东海舰队。面对沿海守军精锐越来越大的伤亡。早已经兵力不足的台湾总督安藤吉利大将,不得不命令部队,在中**队未发动总攻之前,只要东海舰队出现在炮击范围,部队马上撤出工事进行隐蔽。
而这,就给刘华的偷渡台湾海峡,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嘟嘟嘟···。”一声尖锐的汽笛声在距离海岸不到十海里的海面上响起。漆黑的夜色下,一个个小鬼子,就如同受惊的鸭子一般,在各级长官的带领下,快速冲出工事,冲向后方不远的防空洞内。
不过,这一次,小鬼子失算了。就在一颗颗大口径舰炮炮弹,准确无误的落在阵地,腾起一团团巨大火球的时候。一艘满载一个特战小队的登陆艇,在夜色和炮声的掩护下,劈波斩浪,快速向海滩冲来。
“同志们,向日军阵地左侧隐蔽前进,快,那里暂时没有小鬼子。只要我们冲过前面的阵地,就是胜利…”
“侦查小组,马上出发…”在舰炮的掩护下,一个小队的特战队员,就如同黑夜幽灵一般,在日军阵地上来回穿梭,快速消失在海滩之
就这样,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一个团的特战队员,就通过各种手段,度过台湾海峡,出现在台湾岛日军腹地·`·
求订阅,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打赏···
正文 第九百九十章 特战师在行动(求订阅!)
特战师在行动
台湾新竹县,因为身处台湾岛内陆,是整个台湾地区少有的农业产区。因为,面对日本裕仁天皇加大对占领区掠夺力度的命令,这个盛产粮食的大县,毫无意外,成了第一批加大剥削力度的试验点,同时,也成为整个台湾地区,遭受日本军队剥削最为严重的地区。
面对小鬼子的剥削,面对穷困潦倒,几乎无法继续活下去的生活,再加上中**队传单的介绍和鼓舞。这个新竹县,再一次成了整个台湾地区,第一个发生部队暴动的县城。。
因为新竹县地处内陆,日军台湾驻军有限的兵力,大部分被困在沿海防线。再加上此时此刻的日军,刚刚下达扩军命令,新组建的部队还没有达到满碥状态。导致新竹县下属的尖石乡,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一个小队的日军部队。
一个小队不到五十人的驻守兵力,毫无意外,给同样驻扎在此地,全部由当地百姓组成的守备营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暴乱机会···。
整个暴乱不但成功了,而且还非常的顺利。一个小队的日军精锐,面对昔日同僚一个营的突然围攻,几乎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就变成一堆尸体。
不过,暴乱虽然成功了,但是,让暴乱领导者,也就是守备营营长王天和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行动,就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第一时间,引起了新竹县城日军守备队队长井田中佐的注意。
原来,县城守备队下达加大对百姓的征粮力度命令以后,因为尖石乡距离县城太远的缘故,囤积在乡镇仓库内的大批粮食物资,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转运,就落入暴民手中。
整整一百万斤粮食的丢失,座位守备队队长的井田中佐可以想象,这件事被传上去以后·自己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于是乎,刚刚得到尖石乡陷落的消息以后,两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合计六百余人的兵力,就在井田中佐的亲自指挥下,浩浩荡荡的想向尖石乡杀去。
弹雨横飞的战场之上,经过日军守备队连续两次的进攻。营长王天和在镇外部署的几条阻击阵地已经相继失手。自己一个满编营三百多名弟兄,在小鬼子的精确射击之下,也仅剩下一百人不到·而且还是人人带伤。
看着眼前在重机枪掩护下,蜂拥而上的日军一个步兵小队,再看看身后在日军炮击之下,已经略显纷乱的小镇。营长王天和的脸上,马上就露出了沉思的表情。他在思考,自己的起义到底对不对,毕竟,几百名几天前还是活生生的弟兄·因为自己的一道命令,此时此刻,全部变成尸体·神知道最后,连一个给自己收尸的人都没有。
不过,就在这时,警卫通讯员的惊呼声,将自己从沉思中惊醒。
“营长,营长,出事了。一连长,一连长战死了···。“
“什么,你说什么,一连长怎么了…。“听到和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同乡兄弟竟然战死。营长王天和的脸上·马上就露出了不敢相信的神色。而后,捏着警卫员的衣领,一脸杀气的反问道。
“营长,真的,一连长,一连长被小鬼子的掷弹筒给炸死了。整个一连·也只剩下不到二十人在坚守,我们的侧翼就快被小鬼子给突破了…”警卫员憋着一张因为喘不过气而满脸通红的脸,一脸难过的回答道。
猛地推开手中一脸通红的警卫员。营长王天和快速举起了望远镜,看向了侧翼一连所在阵地。
果然不出所料,刚刚还拥有一个排的一连阵地,此时此刻,仅剩下不到二十个人,利用手中的步枪,在日军轻重机枪的压制下,进行艰难的还击。
与此同时,进攻一连的一个日军小队,面对阵地上射出的稀疏子弹,再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发起了最致命的决死冲锋。
“***小鬼子,老子跟你拼了。警卫排,跟我上,增援一连阵地…。”狠狠地扔下手中的望远镜。营长王天和一边掏出腰间的驳壳枪,子弹上膛。一边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对着身后仅剩下的数十名战士,大声吼道。
“是,营长···弟兄们,跟营长出击,增援一连,杀鬼子去···。”警卫排长直接扛起一挺轻机枪,跟在王天和身后,沿着交通壕,向一连阵地冲去。
不过,即使他们的速度再怎么快,也快不过日军的进攻速度。就在数十人的警卫排,刚刚冲出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一连阵地上的枪声,已经被一连窜密集的手榴弹爆炸声给淹没。紧随其后,士兵喊杀声,刺刀碰撞声,就如同吹命符一般传到王天和耳朵。
“不好,小鬼子已经冲上阵地了。弟兄们加快速度,一定要将小鬼子给我赶回去…”营长王天和几乎是吼着命令道。
然而,就在他努力加大自己步伐的时候,一连阵地上仅剩下的数十名部下,已经在日军一个小队的围攻下,一个接着一个倒在血泊之中,直至全部战死。而此时此刻的自己,距离阵地,仍然还有至少一百米的距离。
就在占领阵地的小鬼子,快速向一连阵地后方迂回,企图将自己整个守备营全部包饺子。营长王天和的脸上,慢慢露出绝望神色的时候。一连窜密集的枪声,在这股小鬼子侧翼响起。
“哒哒哒···。”一阵密集而清脆的枪声,就如同这几十个小鬼子的丧钟。仅仅一眨眼的功夫。三十多个鬼子兵,已经全部倒在阵地上,变成尸体。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