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铁血战将-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参谋长带的一个营也上来了,很快就把敌人压缩在几个院子里。
刘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下令停止攻击,只是包围,让人把迫击炮运过来。很快,陈光荣就带着6门迫击炮过来,安排阵地。
这时刘华突然想到为什么不俘虏敌人。马上命令喊话。
“谭连芳师长,我是这次的红军总指挥,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外面有6门迫击炮随时可以开火。”
刘华停了一会继续喊道“谭师长,据我所知你是桂军很有威望的战将,你就甘愿倒在内战的战场上吗,身为一名真正的军人,那一个不想为国为民,驰骋沙场。在内战的战场上打得再好,也不过是兄弟间的争斗,最多就是一个内战英雄。可是打击外国侵略者,收复祖国大好河山,却是每一名军人梦寐以求的事,是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啊。”
“谭师长,你还有那么多兄弟,向红军投降,没什么,没有侮辱军人这两个字,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谭师长,给你两分钟时间考虑。”
刘华刚说完,本以为他需要一定时间思考。可自己刚说完,就听到一声命令。
“所有桂军的弟兄们听着,我是谭连芳,我命令全体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很快,所有的敌人都投降了,部队开始打扫战场。
而谭连芳很快就被带到刘华的面前。
就在覃连芳的脑里翻江倒海时,刘华也在打量着成了阶下囚的这名桂军的虎将,这名跟着李宗仁、白崇禧南征北战,从普普通通的士兵一步步爬上来的在桂系中响当当的师长,看到传说中文质彬彬的他灰头灰脸地坐在地上,失魂落魄地呆着,脸色时红时白。他微笑着问道:
“覃连芳覃师长,对吧。”
被打断思绪的覃连芳连忙定了定神,向来声望去,只见一名年轻的红军干部在望着他笑。他应道:
“是,鄙人正是覃连芳。鄙人想见你们的最高长官,有事请教。”
旁边的李小龙“扑”的一声笑了出来,说道:“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他就是我们的团长。”
“你?你是团长?失敬,失敬,告罪。请问高姓?大号?”覃连芳半信半疑地看着刘华道。因为刘华太年轻。
“我叫刘华,覃师长有何指教?”刘华也客客气气的说道。
“刘华?”他努力想了半天也想不起红军干部中有这个名字。当然了,从今天起“刘华”这个名字将刻骨铭心地印在他的脑海里,成为他永远的梦魇。
“不敢,不敢,刘团长刚才一席话,把我说的无地自容,怎么会有什么指教呢?只是这些士兵。。。。刘团长准备。。。。。”说完,看着刘华。
刘华笑呵呵的说道:“他们吗?呵呵。。。。那要看他们的意愿呀!如果他们想留下参加红军,那我绝对欢迎,如果不想留下,我们一定释放。”
谭连芳停了暗暗高兴,因为他知道桂军纪律在各军中是最严厉的,没有什么侵吞军饷的。可是他不知道,红军的政工干部是多么的厉害。
因为在战斗刚结束,刘华就通知部队尽量做俘虏的思想工作,争取能让一部分人参加红军,要知道,这些俘虏可都是经过训练的士兵呀,只要加以指导,一定会成为精锐的。
到天明,所有战果都统计出来了,共缴获12门迫击炮,12挺重机枪一大批步枪轻机枪,无数的弹药。
最让刘华高兴的是,经过动员,炮兵连成建制加入红军,辎重营和红军接触时间最长,有将近300人为了逃避上司的惩罚,全部参加了红军,晚上俘虏的只有几十人,但这已经够让刘华高兴了,因为这样,红十团又恢复一定的实力,如果加上武器弹药,已经是红三军团最好的部队了。
刘华是高兴了,可谭连芳却傻眼了,本以为还能带回去近千人,没想到共党这么厉害,足足拉走近五百人(包括炮兵连)。
这时,早就来到身边的参谋长可高兴坏了,以一个团的兵力歼敌四个团,还缴获大量装备,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大胜仗呀。正想着准备怎么分配缴获的战利品,刘华就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看的参谋长赶紧停止遐想,看刘华又有什么鬼主意。
“参谋长,我打算留下六门迫击炮,六挺重机枪,其他上交军团部。怎么样?”参谋长听后赶紧同意,要知道红军中一个军团都很少有炮火呀。
。。。。。。。。。。。。。。。。。。。。。。。。。。。。。。。。。。。。。。。。。。。。。。。。。。。。。。。。。
在得到参谋长认同后,刘华又一次开始编组部队,虽然人数还不到一千人,但就火力而言,已经是其他红军主力的两个团了。
全团共有六个连,5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还有警卫排,狙击排,侦查排。每个战斗班配一挺轻机枪。机炮连六门迫击炮,六挺重机枪。弹药充足。可以说,红十团是红三军团一等一的主力团。
而这时,军团部的彭总却焦急的催促这电话员联系红十团。也许由于当时太激动了,参谋长竟然没在团部留人,惹得彭总一阵恼火。
终于,联通了,彭总一把抢过电话,大声吼道。
“是参谋长吗,怎么搞的,刚才的冲锋号是怎么回事?”
“报告彭总,我是刘华,参谋长正在给俘虏讲话。”刘华赶紧回答。
“什么俘虏?我问你刚才冲锋号是怎么回事?”
“什么?俘虏?你把谁俘虏了,到底怎么回事,快说。”
“报告彭总,刚才红十团和增援的一个营一起全歼桂军24师,俘虏其师长谭连芳以下近1000人,其中近500人愿意参加红军,缴获物资无数。”
“什么、你们以不到一个团的兵力全歼敌人,快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快点。”从电话中可以听出彭总是多么激动,要知道,现在到处几乎都是败仗,终于听到一次胜仗能不激动吗?
“是,彭总。。。。。。。。。。。”刘华开始详细的报告,一直用了十几分钟,听的彭总不断地叫道:“好,好样的。。。。”
正文 第十章 再战湘江(一)
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保住了刚夺回的阵地,杨成武“嚓”的一声把刀插到地上,狠狠地吐了口唾沫。不曾想,嘴里干巴巴的,只吐出了少许泥沙,他这才想起自己已经一个晚上都没喝过水了,激烈的战斗让他忘记干渴,忘记了疲劳。敌人退却后,他才觉得浑身像散了架般,而左腹的伤口也撕心般的疼起来。左腹的伤口是上一轮夺回阵地时被一名敌人刺伤的,好在伤口不深,包扎后他仍然坚持战斗。
由于不断与敌人拼杀,令伤口不断渗血,导致他失血过多,现在已经非常虚弱。他“咕噜咕噜”喝了两口水,又坚持去检查部队了,这名才二十一岁的团长,比刘华还年轻一岁,真不愧是红军中最年轻最勇猛的主力团长!
这一仗打下来,又牺牲了一百多名战士,这是多么好的战士啊!他年轻的脸更严峻了,因为他的红四团连伤员在内已不到六百人了。其实几乎人人都带伤,除了重伤无法动弹的,人人都在带伤坚持战斗,就像他一样,换作别人,受了他那么重的伤,早就躺下了。
他指挥战士们快速收捡好武器弹药,回到阵地继续严阵以待。
果然,不到半个钟,敌人又开炮了,其中的一枚炮弹正巧落在他前面的战壕上,爆炸掀起的泥土把他埋了个严严实实,他隐约听到一声惊呼:“不好,团长被埋住了”就晕了过去。等到战士们把他从泥土中挖出来,敌人的步兵又攻上来了。
杨成武揺了揺好不容易清醒过来的脑袋,一声令下:“打,给我狠狠地打。”抄起一支步枪就打,数百支枪一齐开火,只见敌人倒下一批又上来一批,然后又一片片的倒下。也许是捡来的敌人的子弹对敌人更体贴,几乎是枪枪咬肉,惨叫声连绵不断。湘军虽然勇悍,也终于被这凶猛的火力打得爬下,无法前进一步。
杨成武见状,正要下令出击,被赶来的耿飙一把按住,对他道:“团长,军团命令,撤。”
“撤?为什么?”杨成武不相信地问道。
“不知道,这是军团命令,马上撤。”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杨成武狠狠地盯了一眼被压在阵地前的敌人一眼,心有不甘地下令道:“一连断后,撤。”
被红军的火力死死压在地上的湘军士兵,突然发觉红军的火力弱了下来,再过一会就完全停止了。湘军担心是红军施展什么鬼计,不敢贸然冲击,在带队的军官谨慎的指挥下,小心翼翼追了上去。眼看离战壕只有50米了,红军仍无动静,一些士兵大胆起来,慢慢地加快前进的步伐。到十分靠近战壕时,“呼啦”一声就冲了上去,可惜,红军阵地上再无半个活人的身影。
在后面督阵的湘十六师师长章亮基匆匆忙忙赶到红军的阵地上,只见满地都是尸体,有红军的,也有湘军自己的。他捡起一名牺牲的红军战士的步枪,拉开枪栓,空的。他顿时心中大喜,确信红军是败退了,应该是没有弹药被迫撤退了,并且退得很匆忙,匆忙得连自己战友的尸体没来得及收藏好,对红军来说这是少见的。
急于立功的章亮基当机立断,马上命令自己的十六师全力追击,同时派人报告李觉总指挥。
于是,敌十六师尾追着红四团的后面,浩浩荡荡地往界首方向赶去。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是往死亡陷阱奔去。
打仗的目的是夺取胜利。打仗要遵循两个宗旨,一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二是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
刘华率领他的红十团潜伏在离黄帝岗不远处,就在路边的一片低矮的松树林里。由于连续行军作战,现在又急行军赶了二十多里路,战士们已非常疲劳,不管前面的一阵阵枪炮声与喊杀声,隐藏好后都抓紧时间休息一会。
现在刚开始刘华班里的几个人,由于俘虏多,已经都升官了。在兴安立功的刘小刚改为侦查排排长,由于侦察排刘华打算培养成后世的特种兵,人数不是很多,只有24人,而且都是老红军。
李小龙是警卫排排长。
现在红十团的干部战士已经对自己的团长佩服的五体投地了,通过这两天的胜利,每个人都想着再次立功。
旁边的李小龙问道:“团长,我们为什么不到敌人后面,再来一次屁股开花呀!”
刘华听到小龙的话,赶紧说道:“你小子想死呀,那可是几万人呀,我们到后面,动不了敌人,也许敌人还会把我们吃掉。打仗要灵活,不能死板硬套。”
小龙听完对着刘华吐了一下舌头,盯着近在咫尺的路面。
很快,红一军团就过来了,看着他们互相掺着,抬着的伤员,刘华一阵恼火,都是李德惹的祸,刘华暗暗的想到。
一军团走过十分钟以后,湘十六师就追过来了。只见湘军排成两列纵队,整整齐齐跑步追过来。章亮基走在队伍靠后的位置,不断大声催促着:“快,快,快追上去,不要让共军跑掉,更不要让共军有喘息的时间。”,“快点,抓住一名共军有赏,抓住共军干部更是大大有赏。”
听到长官说有赏,看在赏钱的份上,湘军士兵们跑得更起劲了,一边跑还一边互相鼓励道:“弟兄们快跑,挣大钱下馆子去。”,“最好抓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