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第一强兵 >

第170章

三国第一强兵-第170章

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倒是因为太史慈的关系,他和王羽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了一些,总体而言,就是件好事。

然而,等他想通此节后,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另一个令人惊秫的消息砸晕了。

生擒管亥的,居然不是太史慈,而是那个跟太史慈据理力争的少年!

那可是管亥!

这种事可能吗?

孔融也罢,北海的名士和将校们也罢,初听之际,都觉得难以置信。这少年又不是王鹏举,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可是,地上那个被捆着扔在一边,动也不动,生死不知,也没人理会的,不是纵横北海,斩将夺旗所向披靡的管亥又是哪个?

尽管此人头上身上都是血,狼狈不堪,完全没有当日纵横无敌的威风劲,但他给北海众人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又哪里会认不出?

随着争吵的升级,令人震惊的消息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的向北海众人袭来。

生擒管亥的是个少年,这个少年只是个斥候……好吧,他不是一个人,应该算是个斥候队长……

徐庶身份的升级,并不能消除北海人的震撼与挫败感。

泰山军中,到底有多少英雄啊!

一个小小的斥候队长,就能生擒管亥这种恐怖的大魔头?那死在管亥倒下的几名北海武将又算是什么?在朱虚城门围攻管亥,试图夺回城门的控制权,被对方杀得血流成河的郡兵又算是什么?

泰山军,太让人不可思议了,简直就是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存在!

难怪他们能以千余之众,就能取得这般辉煌的战果呢!

击败几十倍于己的敌人,而且自身伤损极少,杀死和俘虏的敌人数目,也都有自身十倍以上……军中尽是这种豪杰,岂能不强?

管宁只觉脸上热辣辣的,其他人投注过来的视线,都像是带着火,带着刺一般。就算没有这些,想到自己夜里在城头的发言,他也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管亥和王羽势均力敌?笑话,三岁小儿都能看出,两者间天壤云泥一般的差距!

身为德高望重的名士,居然说了这么荒谬且不负责任的话,简直,简直就是……耻辱化成了无法形容之重,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王鹏举,非但不是浪得虚名,说不定比传言中还更高一筹!

痛定思痛,管宁突然心中一动,原本已经绝望的心中生出了一丝希望,有这样的豪杰在,青州还有希望。还没到放弃的时候!

武安邦等武将则是彻底傻眼了,原本他们对太史慈是很不屑的。原因很简单,这小子太狂妄。

突围进城很了不起吗?贼军虽多,但营盘扎的却不算严密,想混进混出又有何难?结果就是因为这么点小功劳。这小子就放出大言。说什么给他一千兵马,他就能击败贼众!

这不是胡吹大气是什么?既然要吹,他干嘛不吹得更大一点,比如给他一千人马。就能平定青州,拯救大汉什么的?

好在孔使君英明,没被这个小子骗了,都昌城才得以保全。

这段时间,太史慈在都昌城已经成了笑柄。吹牛者的代名词,只有开玩笑的时候,才会有人提起他的名字。

然后,太史慈再次出现……他带着不到一千骑兵,打得管亥全军覆灭,顺便还生擒了管亥,嗯,在生擒管亥的行动中,他甚至都没亲自出手。而是委派了一个斥候队长……

北海将校们除了张大嘴巴,瞪大双眼,哑口无言,还能如何?

就算有几个不怕死的,看过太史慈和徐庶短短一个照面的过招后。也彻底死了那份心。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武艺这东西可是做不得假的。

当时太史慈显然是动了真怒,探手那一抓。隐隐间有风雷之音,说是势若奔雷。一点都不为过。换了在场的北海将校,没一个人敢说能招架得住,结果,徐庶举重若轻的避开了,招架的招式,一点烟火气都没有,不懂行的人,可能还以为两人在互相谦让呢。

强,实在是太强了。

孔融开始打圆场,微笑着说道:“子义,还有这位……”

“鹿门山庞公门下,颍川徐福,见过文举公。”徐庶微微一笑,报拳施礼。

他长得本就俊秀,特别是在笑起来后,阳光一下就写满了脸,虽然身上穿的破烂,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翩翩浊世的贵公子一般,引得一众名士心中都是赞叹不已。

文武双全,仪表不凡,泰山军中,俊杰何其多也。

“原来是德公门下,难怪出言不凡,言之成理呢。”孔融恍然道:“子义也是我青州的少年俊彦,二位应该多亲近才对,不要因为一时误会,伤了自家人的和气。”

在军略智谋上,孔融跟徐庶二人根本没法比,但在人情世故上,他比王羽还要高上几筹。七岁就知道让梨邀宠的人,情商怎么可能低得了?凭着对太史慈的了解,他一眼就看出了症结所在。

“文举公说的是,原是福自顾着逞口舌之快,以先见为主的想法,冒犯了子义将军,抱歉之极,请将军多多见谅。”徐庶借坡就下,拱手向太史慈致歉,脸上神情,尽是出于至诚。

他明白太史慈为啥恼火了,其实主张要杀俘的是方悦和秦风两个,太史慈只是随口附和了一句,他找上太史慈,纯属误伤。

杀俘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泰山军一共不到一千人,但俘虏却有三万多,是泰山军的三十几倍!控制俘虏不难,可如何安置就麻烦了。

带俘虏回泰山?轻骑发挥战力,靠的就是机动力和速度,带上这些俘虏,和自寻死路没什么两样。

放了倒是简单,但是,都昌这场突袭战只是个开始,离平定青州还远着呢!不说别的,张饶那二十万大军要怎么解决就是个大问题。

放他们去跟张饶汇合?要知道,不是每一仗都能突袭敌人,打敌人个出其不意的,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最麻烦的是,这三万多人还要吃饭!

方悦等人根本没把北海人算计在内,连昨夜那么有利的形势,他们都不敢出城助战,还能指望他们干点啥?

徐庶明白此中的道理,但他更明白王羽的心思,求仁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人口比地盘更重要,有了人,才会有一切。

他之所以提前放弃学业,跑来从军,就是仰慕王羽的名声,不仅仅是战无不胜的勇名,更重要的是,王羽懂得重视人,尊重人。

徐庶不知道别人怎么看王羽在河东的作为,但他非常欣赏,那是最恰当的处理方式,让白波有口饭吃,消弭了无数兵灾,这才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所以,他要阻止同袍,拼尽全力。

可回过头来他才发现,他那是误伤,而且误伤的目标是最糟糕的的那个……不过,对方是主将,他不找太史慈又要找谁?

世事弄人,自己的运气真是糟糕啊!徐庶无声的叹息着。

“嗯。”太史慈很勉强的哼了一声。

他哪知道徐庶心里转了这么多念头?伸手不打笑脸人,徐庶又是道歉,又是赔笑脸,他也没法继续发作了,不过,他还是很讨厌徐庶,非常非常讨厌。

“以和为贵,这样才好。”孔融颔首微笑,道:“二位也不必为这些琐事烦恼,料民不周,本就是融这个国相的过失,前事不可追,但古人亦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就由融来收拾残局吧,如何?”

第一八七章且战且谋

王羽接到前线战报的时候,已经是都昌突袭战后的第三天了。

前线用的已经是最快捷的办法了,太史慈命沐汪带了两个走惯山路的郡兵,抄小路赶到莱芜,再由于禁快马送信往奉高。

除了盘踞在齐国的张饶部之外,王羽手里的就是最新消息,对他来说,还是太慢了点。

“或许,应该养些信鸽,至少在自己的地盘上,通信可以快捷一些,这一来一去的,一耽搁就是五六天,军情不急还好,要真是军情紧急,岂不是糟糕?”

“用鸽子送信?”貂蝉美眸一亮,正摊开竹简浏览军情的贾诩手上也是一顿,抬起眼来,用很好奇的目光看着王羽。

“呃,有什么不对的吗?”王羽微微一怔,在这个时代待的时间越长,新发现就越多,随时都有说错话的风险。

后世的考古学家在西晋的古墓中发现了金属马镫,然后做出推论,说汉朝没有马镫,马镫是晋代,或者草原异族发明的。

王羽原先就很奇怪,早在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就已经大规模的利用骑兵作战,打得匈奴人屁滚尿流。其后的数百年,汉军对骑兵的应用也一直没减少过,为什么汉朝人没发明马镫,反倒是已经恢复和平的晋代才发明出来呢?

晋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骑兵的应用并不是很广,无论是在西蜀的山地,还是在江淮流域的水乡,骑兵都没有勇武之地。

实际上,至少在王羽所在的世界里,马镫早就有了,只是很少有金属的,多是皮绳或者木制的。

老实说,这个发现让王羽有些遗憾。马镫这东西制造容易,对骑兵战法却有大幅提升的作用,若是这个世界原本没有这玩意。他就可以掌握一种秘密武器了。

由此可见,老祖宗太聪明,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现在,他又想起了信鸽,这玩意难道还没发明呢?

“诩只是没想到。主公还精通驯兽之术罢了。”贾诩捻捻胡须。笑着解释道:“自高祖遇险,用鸽子报信脱险后,中原就已经有人在驯养信鸽了,这方法传递消息确实很快。但却不够牢靠,很容易出意外……”

华夏驯养信鸽的历史很早,当年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屡败屡战,每次打了败仗。境遇都有所不同。抛妻弃子是常事,还有一次他躲到了枯井里,等敌人走了后,放了只鸽子出来,招来援兵,此后信鸽就开始应用了。

不过,信鸽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猛禽、敌人的斥候、恶劣天气、还有遍布中原大地的饥民,对鸽子来说都是致命威胁。

尤其是最后那一类威胁最大。饥民无处不在,见到能吃的东西绝不放过,把鸽子养得肥肥的,在这些人面前照耀,纯属自找不痛快。在饥饿的驱使下。飞天遁地统统没用!

鸽子出了意外,情报丢失还在其次,万一落在敌人手上,那才真是坏了菜呢。所以。贾诩对王羽的提议感到很意外。

“还是养一些吧,反正是在自家的地方。等到小……主公安抚了青州,饥民就没那么多了呀。”貂蝉对王羽的提议很有兴趣,不过看她闪闪发亮的眼睛,王羽实在无法确定,女孩到底只是想养些宠物,还是真的对信鸽传信很感兴趣。

“重大军情用鸽子不安全,那些不那么重要的就没关系了啊。”看到了王羽眼神中的不信任,貂蝉嘟起了嘴,小声哼道:“你以后出征在外,我和姐姐就不用那么担心了……”

王羽恍然,随即心中一暖,被人关心牵挂的感觉真不错。

“咳咳……咳!”一阵不合时宜的咳嗽声响起,贾诩很郁闷,王羽让貂蝉参与情报工作的决策,他不反对,相反还有些赞成,不过这时不时的郎情妾意,却让人很头疼。

这二位都还年轻,日子长着呢,谈情说爱也得有时有晌啊。

贾诩没有半点做了电灯泡的觉悟,坦然面对王羽的目光,一本正经的问道:“主公,对北海的军情,您怎么看?”

“甚好。”王羽点点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当然好,仗打赢了,孔融等人也表现得很配合,收降了三万多俘虏,又挖掘了两名人才,收获一箩筐,不好才怪!可问题是……

贾诩翻了个白眼,又问:“您的具体指示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