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扬帆大明 >

第221章

扬帆大明-第221章

小说: 扬帆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训练基地放在什么地方呢?”

“马达加斯加如何?”怀特心里也没,训练海军其实也只双方军事合作的开始,是做给荷兰人和其他各国看的,表明两国的亲密关系而已。真正要想使英国的海军于荷兰还必须靠强大的国内经济和国外贸易支撑。

“那就马达加斯加,我会下旨给驻守马六甲的汉王,让其加派人手前往。不过为了保护两国的训练基地和贸易往来,朕建议英国和大明都要派出相当数量的军舰驻守马达加斯加。”

“那皇上的意思是?”

“姚启圣提督,想必你们已经见过,他是一名优秀的舰队指挥官,海陆两方面都是专家。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朕想让他将防区移到马达加斯加。当然前提是不影响你们英*舰的补给和训练。”

“这个我要请示查理国王,不过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此甚好!”

“皇帝陛下,怀特在伦敦时就听说大明的火炮和步枪射程都远远过荷兰和法国人,不知道在这些技术方面能不能与大明共享?”

“这……”朱显波见过得寸进尺的,没见过这么直接的,送军舰,救国王,扶上宝座,还想要尖端武器,就算后世的英国和美国亲如兄弟,在尖端领域也不能共享啊。这个查理和怀特倒是不见外,也许是英国太需要加强海军力量以求转移国内矛盾。

但就算是十分迫切,朱显波也不能把核武器当白菜一样送给英国人啊。

怀特也看出了朱显波为难连忙补充道:“皇上,如果不方便,就当怀特什么也没有说过。不过请你相信我和查理国王别无他意。我们会耐心的等待大明的援助,不管是什么样的帮助都能接受。”

“呵呵,谢谢阁下的理解。大明一定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抵御我们共同的敌人。”朱显波也不失礼节的婉拒了怀特的进一步要求。

对于怀特来说,大明皇帝隆重的接待了他,他就算完成了一半任务,大明答应与英国在马达加斯加进行军事合作,他的任务就是基本完成了。至于后续的要求查理也是停留的想法上,他怀特做不到也没关系。

而对于大明来说支持查理复位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分享马达加斯加,这等于栽南印度洋和非洲东海岸又多了一个贸易据点。而与英国的军事合作则能够稳固这个贸易据点,并将触角伸向非洲全境。

道扩张,姚启圣无疑是最佳人选。

朱显波没有耽搁,尽管加尔各答还在兴建之中,澳洲柳春燕也没回来,但他还是迅的派出了姚启圣,率领两艘天津级军舰和十艘二级战舰前往马达加斯加,这几乎是第四舰队的大部分力量了。

而第四舰队剩下的军舰则并入第五舰队归穆友前统辖。防区也自然交给了第五舰队。

这段时间里,穆友前主持的和荷兰、法国、葡萄牙、意大利的谈判也基本结束。这些国家由于舰队分散,一时也组织不起大量的军舰攻击卡里亥特,只得同意大明的要求,拿钱赎人。四国攻赔偿大明军舰人员和炮弹损失共计两百五十万两。

同时各国必须有份额的开放印度沿岸和阿拉伯海各港口贸易权限,允许大明商队进入。

大明则归还剩余被扣押的各*舰和所有的海军将士。

朱显波并没有要求将赔偿运回京师,而是一半直接拨付给了刘辉,让其加加尔各答的建设。剩下的交给了朱朝阳和龙康仔各一部分,用于当地城市建设和澳洲开。上百万的银子看起来多,用起来却总是不够。尤其是澳洲方面,柳春燕不断提出要扩建港口。

由于澳洲基本上没有贸易收入,只能靠第三舰队的收入支撑,加上不断从国内和东南亚募集民夫前往。龙康仔也撑不住了,多次向朝廷诉苦,这笔银子也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柳春燕在建设新天津港口的第三个月终于见到了大把的银两,这些钱在当地没什么用,但是可以雇佣东南亚的民夫和购买大量的食物源源不断的运往澳洲。

有了牢固的营地后,柳春燕的触角不断往澳洲大地内陆延伸。带领部分侍卫队乘军舰一路往南,适当的时候再上岸探索。

为了支持柳春燕的开计划,朱显波只得让户部和军委从国内的移民计划中拿出一部分来,募集军民前往澳洲,而商人前往澳洲贸易则不收取任何税收。

尽管眼下看不到汇报,朱显波还是想尽快让澳洲热闹起来,至少汉人要站到五分之一或者四分之。才有可能彻底的征服岛上林林总总的部落。

大明帝国在印度和澳洲的政策看似没有直接产出,却实实在在的确立大明在这两个区域的地位。为今后进一步的贸易繁荣提供了军事保障。

两个当事人姚启圣和柳春燕自然十分开心。

而大明本土,在邢强等人的主持下,国内的工商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一些不法商人乘机进行非法的资本原始积累,自然也引了不少社会矛盾。

当然这些矛盾暂时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民众的矛头也只是针对个别无良奸商。朱显波在获知这些信息之后却陷入了沉思。

根据他有限的历史知识来判断,现在抑制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是第一步,如何再大明本土培育良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土壤是件头疼的利益。

这不仅涉及到朝中大臣和各地方宗族的利益分配问题。自己的皇室和皇权也面临挑战和抉择。如何能够顺应历史潮流,而又不做自己的掘墓人,是一个很难的选择。

当然这些问题是朱显波脱于朝堂之上要思考的,而朝堂上,他要做的就是维持各派势力的平衡的同时,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然后考虑大明帝国控制各大海域之后的问题,比如澳洲,比如新大陆等在大明帝国体系的位置问题?

是附属国,还是邦联国,又或者是一个省呢?

这些关系到帝国的将来,所谓居安思危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第341章酝酿改政体

随着1649年的春节临近,朱显波率先在朝廷上下起了总结即将过去的一年的工作。

在方案没定下来之前,朱显波只得找周涛和朱丹等人商议。

“你真的打算改革,这样的话,将来可能皇权不保啊?”周周作为皇后,已经逐渐融入了皇室一份子的角色,思考问题的出点无疑就是皇室的利益。

“要想保持大明的持续向前展,在世界上保持领先,我们的制度就必须领先欧洲诸国,虽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暂时被扼杀了,但这个查理也阻挡不了历史的进程,他只是短暂的延缓。如果朕和朕的接班人不能让大明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大明海外的数十个附属国随时都有可能独立。

为了大明,为了亚洲,大明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马克思说过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而强大的国力必须依靠强大军事支撑,强大的军事背后必须有强大的经济。”

“那你想好了什么体制了吗?”周涛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事情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今朱显波突然提出,他也只是附和的问道。

“从个人和家族的利益来看,当然是君主立宪制比较好。但目前还不能完全实行君主立宪制,为了国家的稳定和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最终的决断权必须掌握在皇室。当然立法权和审判权可以适当的下方。你认为引入英国的议会制如何?”

“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不也打起来了吗?”

“不一样,无论是查理一世还是克伦威尔最终追求的还是独裁。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打破文人垄断、世袭的家族垄断,让朝廷和地方上开始以资本说话,真正的培育市场经济。”

“你就不怕失控吗?”

“这也是我所担心的,所以朕想让朕的皇子们将来除了要继承皇位的人选意外,其余的都应该去商场锻炼,比如各地的工矿企业和银行,海外贸易都是不错的选择。”

“可这样一来大臣们只怕无法接受。”

“无论哪朝哪代,其实争斗比较厉害的还是在下层官员之间,上层之间更多的是走妥协共存的路线。只有那些不知死活的才会明目张胆的进行党争。所以只要利益分配得当,朕相信朝中官员自然会欣然接受。朕打算推广公务员制度,将各省、州、县的非行政长官类工作人员纳入进来。

稳定了公务员,然后再在朝廷上下推行政务员升迁制度,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公务员只要不犯错,不失职就能保持到退休,然后享受相关的待遇。”

“臣妾以为制度虽然,但明朝人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你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除了要取得朝廷中的大臣们的支持外,也要选拔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干部来执行。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臣妾永远支持你!”周涛说得十分动情,这也是她内心的声音。

既然回不去了,留在这明朝,身为母仪天下皇后除了相夫教子,过多的参与政事只会让朝中大臣们反感。

朱显波想想也对,于是继续去找朱丹。

找朱丹的目的却不一样,至少从朱显波的内心里看来,要改革,要走资本主义,那么皇室的资产除了公有的之外,最为皇上最重要的成员,皇子们应该掌握足够的财富以便在将来的资本说话的社会有足够的力量。

“朱丹,朕想让朝阳接替郑泰担任印度商贸队的统领,你看如何?”

“皇上的的意思是?”

“朝阳是朕的皇子,替朝廷和朕赚钱,朕放心,而且朕希望在国内推行改革……”朱显波又将自己和周涛说的那些话重复了一遍。

“如此虽好,只是朝阳会不会不喜欢贸易,而是希望领兵打仗,到时候只怕生意亏本,还要满腹怨言。”朱丹十分了解自己的儿子。

“朝阳虽然是个武痴,但是天资还是十分聪明的,如果有一个人长期陪在他身边教导他。他一定能从一介武夫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同样,如果能熟悉商场上的一切,那么离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也不远了。只可惜朝廷也离开邢强他们几个。”

“皇上的意思是让我去印度洋辅导朝阳?”

“朕知道,这样虽然不合规矩,但是如果你坚持要守在自己的儿子身边,朕相信朝中和后宫也不会真有人反对的。”

“臣妾明白了,臣妾会立刻着手准备,随时出。”

“不用那么急,你先给朝阳通通气,让他有个准备,等过完年后,朕就派人护送你前往马六甲。不过如此一来,朕要想要像往常一样见你就难了。”

“臣妾早已人老珠黄,皇上后宫佳丽无数。臣妾就不劳皇上记挂了。”

“你看你,还是把心里话说出来了。还是不情愿去印度啊,这样朕又于心何忍呢?”

“皇上过滤了,臣妾也是说笑的,臣妾这个年纪的女人,阳儿已经逐渐取代了皇上占据了臣妾的大部。”

“哎呀,原来是朕跌份了啊。”朱显波适时的自嘲,缓解了尴尬的气氛。

其实朱丹说的没错,快四十的女人了,儿子都成年了,守护和陪绑儿女是大部分传统中国女人的心愿。何况身为后宫女人,朱丹封后已经不可能,贵为皇妃她不可能自降身价去和那些十来岁的秀女们争皇上。

而作为现代人,她还是有他的优势的,这也是朱显波同意他去印度辅佐朱朝阳的重要原因。别人不明白资本意味着什么,后世人的朱丹却深有体会。

当然在朱显波的计划里还有一盘棋,既然大明的疆土越来越宽广,而中土皇上的位置只有一个,如果朱丹能带头走出去,将来说不定会有嫔妃陆续愿意前往海外属地陪同皇子们在当地经营。如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